作为一位将军,作为一个帝王,需要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勇武,更多的是敌我双方的了解,对战争趋势的判断。在赵匡胤的人生中,第一个重大的选择,其实还并不是高平之战,而在更早。25岁之时,郭威即位,赵匡胤凭借自己的努力和父亲的庇护,成为禁军的一名军官。而这时的柴荣,拜澶州刺史、镇宁军节度使,但朝中多有大臣不从。中国自古以来,皇帝继承从未有过传给内侄,虽然此时郭威二子以丧,但女婿张永德,外甥李重进都是即位的人选。在众大臣中枢密使王峻和柴荣矛盾最大,以至于广顺三年正月来朝,都不能在京师停留。而此时的赵匡胤毅然决定投效柴荣,做出了自己的第一个重大的政治选择。
谁也不知道此时的柴荣,几年之后会成为五代史上最出色的皇帝,而更没有人知道,这个25岁的下级军官,将会是建立三百年大宋王朝的开国君王。高平之战之后,赵匡胤逐渐成为柴荣第一爱将,但资力尚浅。在955年,赵匡胤29岁的时候,周世宗柴荣下令征讨南唐,赵担任侍卫都指挥使,可是看出柴荣此时何等信任赵匡胤,但是,也可以看出在柴荣心中,此时的赵匡胤不过是忠心耿耿,而且勇猛过人,至于有没有大将之才,还并不为人了解。
南唐将领皇甫晖率领八万人拒守清流关,皇甫晖为五代名将,众将多次进攻无功。此时赵匡胤得故人赵普献计,可从小路绕到清流关后,截断敌军粮道。作为侍卫指挥使的赵匡胤本来可以安稳的守卫好皇帝,就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毕竟近万人的部队能否成功绕道而不被敌军发现?而绕到之后又能否一鼓作气击败十倍于己的敌军?这些都是个未知数。赵匡胤放弃了稳妥,决定主动请缨,结果皇甫晖大败。两军阵前皇甫晖提议,双方列阵决战,太祖答应。等阵列好之后,赵匡胤拍马上前,一刀劈下皇甫晖,做了个活的,敌军副帅姚凤进攻,又被生擒。
以八千人败十万人,一时之间,赵匡胤成为军中神话。赵匡胤也因此升任为定国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和李重进、张永德一起成为后周军中三巨头,此时的赵匡胤只有三十岁。历史上很多以少胜多的战例,而其中的共同点,都是主帅对于形势的精准判断,确实,一个人的成功有一定机遇,但更重要的还是有着敏锐的目光,准确的进行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