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类2.0:在硅谷探索科技未来 » 人类2.0:在硅谷探索科技未来全文在线阅读

《人类2.0:在硅谷探索科技未来》序二

关灯直达底部

2016年3月初的某天早上,当我走出旧金山机场,看到加州清澈迷人的蓝天时,我完全没有想到,即将在硅谷进行的2个多月的采访和探寻会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震撼。

这是一个科技发展的黄金时代,有人甚至用“科技的寒武纪”来形容。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一个个技术词汇在中国商界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人们急切地想知道“我到底能拿新技术做什么”以及“下一个(具有颠覆性)新技术是什么”。

要回答关于科技创新和科技未来的问题,最好的地方应该就是硅谷。作为硅谷近30年来技术乃至社会变革的观察者和见证者、《硅谷百年史——伟大的科技创新与创业历程(1900~2013)》一书的主要作者,皮埃罗无疑是当今“最懂”硅谷的人之一。在皮埃罗眼里,正是对“我到底能拿新技术做什么”这个问题与众不同的回答,使得硅谷从一个无名之地变身成为世界创新高地。回溯硅谷百年历史之后,皮埃罗终于开始展望未来。

本书中,皮埃罗逐一评述了他认为最有潜力塑造科技乃至人类未来的新技术,包括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物联网、3D打印等,基于最前沿的研究结果,他不仅尝试勾勒出这些新技术的未来演变的方向和面貌,还对它们对社会和人性的影响有着独特的预判和洞见。因为新书计划首先出版中文版,我有幸承担了采写工作,为了让整个“科技未来”更为饱满、可信,我还和皮埃罗一起,采访了硅谷科技领域的诸多学术带头人和专家。

皮埃罗一开始就把这本书在他的网站上命名为“Humankind2.0”(即本书的命名《人类2.0》),我却一直并没有太深的感触。直到有一天,在伯克利的一个冥想中心,有人再次提及佛陀当初目睹人类不管富贵还是贫穷,全部都要经历“生、老、病、死”之苦,遂决定为众生寻求解脱之道的故事时,我突然“脑洞大开”:假如佛陀生活在如今的硅谷,他会成为怎样的创业者呢?

在硅谷,很多创业者都有着“让人类和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大情怀和大梦想,而他们的实现方式往往是通过技术解决某个问题。而我突然发现,如今,人类历史上几千年来亘古不变的“生、老、病、死”大问题,已经被纳入了技术的解决范畴,且已越走越远了!人工智能如今争议不休的“奇点”,是人类能否通过机器智能达到永生的问题;生物技术中的基因编辑,早已向改造物种、设计新物种的方向狂奔,人类还尝试改造自身的基因来战胜疾病乃至“返老还童”;纳米技术则被用来发明这个星球上前所未有的新材料,尝试制造可以在人体内运行的机器人;虚拟现实和3D打印技术可能会在某一天创造人类的实体替身……

假如佛陀看到我们如今正在试验的这些技术,他是否会重新思考人类的痛苦?换句话说,这个时代我们所探讨的科技未来,最具冲击力的地方在于,它们可能会重新定义人类。

细想之下,确实如此:过去几千年的人类发展史上,虽然我们已经制造了各种工具来延伸自我,虽然技术已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人类本身,生命本身却一直没有什么变化。现在,我们有汽车、飞机、高铁、磁悬浮,坐在火车上还可以玩手机,但生理结构跟秦代或唐朝坐在马车里的古人是一样的,都遵循一样的生命规律,可能古人还更聪明一些。

然而,如今我们在本书中探讨的各种高科技,却被皮埃罗断定为“今天我们延伸自我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方式就是发展出能够改变生命本身的技术,未来将是有机世界和合成世界的联姻,正如未来一定是人类和机器人的联姻”(见本书“生物科技篇”),也就是说,人类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或版本,称为“人类2.0”再合适不过了!

推动人类进入“2.0”的这些技术当然不仅仅与创新、创业、新经济和新机遇有关,在释放改变生命本身的潜能之前,它们首先会悄无声息地改变我们的教育、工作,甚至认知、思维方式。比如,我们已经在讨论机器人取代更多人类的工作后,人类将主要从事什么工作;再比如,斯坦福大学几位学者已在倡导“综合式学习”(synthetic learning),他们认为,接下来每个人都将需要使用一些科技和艺术来进行创造,这需要全新的学习方式……

会随之悄然变化的还有法律、道德、伦理乃至宗教等维系我们社会运转的信念。假如我们已能在实验室用新物种“重新定义上帝”,假如现在已有科学家在为机器人的法律权益奔走,你有什么理由坚信自己脑袋里装的“真理”不会被粉碎和刷新呢?

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采访科学家克里斯·麦凯(Chris Mackey)时,他将发现火星生命的意义用“第二个创世纪”来形容,他想用这种强烈的表达方式唤起人们对宇宙中新的生命形态的期待和关注。只不过,我们很可能在发现火星生命前,就先将人类自身改造成一种截然不同的新生命,一种和火星上的生命一样难以理解和超出想象的生命,拥有跟我们现在、过去都完全不同的理性和情感。

“人类2.0”也是一个强烈的表达,一个需要所有人一起定义的概念。因为,人类和科技的未来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取决于我们现在到底想要什么!是的,也许有一天,科技能让我们青春永驻,也许我们的意识、记忆、欲望和情感也都可以在出生时“自定义”,但这些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皮埃罗和其他硅谷科技人士在探讨技术未来时,也存在同样的担忧:人们由于了解不够和准备不足,不知不觉被技术改变,且朝着违背我们初心的方向改变。至少,在我们还能将自己定义为“人类”之时,我们大多数人想要的,是技术给人类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和未来,而这需要所有人一起主动探索和努力。

皮埃罗和我都认为,中国将成为下一个引领世界科技创新的大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动力正在向科技创新转变。不管愿意与否,中国经济和市场的独特性都会将年青一代推上自主创新的舞台,就好像今天的不少中国经济新现象(比如网红经济)已经是外国人看不懂的一样,中国的创业者接下来在回答“我到底能用新技术做什么”这个问题时,也需要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答案。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发现,不少今天的“新技术”其实已经很老了,比如,人工智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了,3D打印和虚拟现实也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就出现的。然而,这些技术却一起在这个时代绽放,究其背后的原因,我认为,一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将计算能力转移到个人,转移到无处不在,带来了社交媒体、大数据的爆炸,进而又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推动了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需要计算能力驱动的技术的腾飞;二是从全球范围来看,前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人类对资源、环境的过度消耗和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以智能化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方兴未艾,以更绿色环保为目标的第五次工业革命呼之欲出。

这一次,中国正徐徐走向舞台中央。

牛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