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世界翻转了。
传统媒体失去了对新闻源的垄断控制;媒体受政客和商业利益的影响,炮制有倾向性的所谓报道;更进一步,媒体从业者违背职业操守的利益输送和收受贿赂现象屡被曝光……现实如果是一位法官的话,对呈堂证供的采信原则已经发生了变化。
但在从权威到信任的链条破裂的同时,一个从信任到权威的新链条则正在形成。
感谢互联网。博客、微博、微信和网络社区的兴起,让人人都成为前线报道的记者,他们发布消息,快速点评,还作深度调查,甚至新闻当事人往往主动上网曝光事件的一切细节。而那些非职业的自媒体人和传统意义上的专家正成为新型的专业人士,他们求证事实、补充背景、给出专业意见,由此建立起作为信息传播源的信任感。以至于公众越来越倾向于相信他们在其专业领域的权威性。
过去,记者发表的报道很容易获得信任感,是因为有媒体的权威性为其背书。但渐渐地,记者的专业度和可信度增加,反过来会为媒体的权威性提供证明。同时,也让记者有机会脱离媒体建立由信任到权威的个人链条。比如沃尔特·莫斯伯格(Walt Mossberg),也就是业界熟知的“莫博士”,他在《华尔街日报》开设的莫博士专栏一直是IT界最受信任的产品评测专栏之一。2014 年,他与《华尔街日报》解约后创办的Re/code一时成为美国最新锐的科技媒体之一。
正如前资深媒体人申音所说,这是权威媒体时代的瓦解,信任媒体时代的开始:①权威来自权力保护,信任依赖用脚投票。②权威粗暴审判,信任合理证伪。③权威的崩溃总是某个蚁洞,信任的建立需要无数细节。④组织代表权威,信任源于个体。⑤权威的施展来自恐吓,信任的累积需要魅力。⑥专业主义是一切信用的基石。
在中国,最好的例子之一就是知乎。在我看来,知乎才是真正的新媒体——而不是虎嗅、钛媒体等一众新兴科技网站。知乎鼓励对所问问题由有经验或从业人士来回答,并通过“赞同票”让有价值的回答前置,从而有效地对信息进行筛选。由此推导,媒体从业者其实最有资格回答的问题,其实是关于媒体行业本身,而其他领域的问题,业内人士的回答往往优于媒体的报道。
我在知乎上看到的最奇葩的一个问答是这样的: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大家不吃屎是不是仅仅因为屎闻着臭?
毕竟大家都没吃过没人知道味道,但是臭豆腐也很臭,说不定屎其实很美味呢?那样人类岂不是几亿年来都和一样美食失之交臂了吗?
杨小草,因为屎评家的身份而火真不是令人高兴的事……
这是一个好问题。(教授起手式)
首先,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它本身不好吃。其次,就是它的本质是食物残渣等各种被榨干利用价值的东西,没有必要去吃它。即使是一个饥饿的人,也不会。因为你不但得不到营养反而要消耗能量去消化它。除非,遇到电锯狂魔逼着你吃,不吃锯你一条腿那种,我肯定去吃,前提是少于3斤!!!我平时饭量也才2两啊喂~
最后,本着知乎的认真精神,我要去实践一下到底好不好吃。
未完待续~
~我是萌萌的分割线君~
吃完回来答。
用一次性筷子挑了一点,犹豫了半分钟还是放到了嘴里。
首先浓浓的苦味,细细感受还发现有点酸,舌尖一卷有些粗糙的感觉,就像捏一把泥土一样。
然后就马上吐掉,再漱几次口。
不放心又漱了几次口。
确认存活,确认没有后遗症。
以上。
这的确是知乎提倡的“有经验”的实证精神,因为回答者真的去尝了一下大便的味道……这个回答在知乎上得到了1259个赞同票。
知乎是新媒体,但却与古典媒体甚至自媒体的内容生产方式不同。黄继新是知乎的联合创始人之一,他在总结知乎的秘密时这样告诉我:“知乎不掌握内容,而是掌握内容生产的工具。”
这正是我称知乎才是新媒体的重要原因——它革新了生产方式。它并不“生产”内容、“拥有”内容,而传统媒体既生产又拥有内容,所以才会对版权如此在意。
很可能,如有一种或多种(技术)方法解决内容的版权问题,才能催生出新媒体。而版权,也很可能是界定新旧媒体的重要分界线。
2009年12月,新闻集团董事长鲁珀特·默多克在出席一个论坛时曾经这样说道:“传媒企业需要提供人们想要的新闻。我说不清曾拜访过多少报社,它们的新闻奖项挂满了房间,而发行量却在急剧下滑。这说明,编辑们是在为自己做新闻,而不是做对他们的客户来说有意义的新闻。一家新闻机构的最重要资产,是它与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信任,这种信任关系的背后,是读者相信编辑们关心他们的需求与利益。”是的,信任,是媒体最宝贵的资产。
欢迎进入由信任建立权威的信息传播世界。正如《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翻转世界》一书作者尼克·比尔顿(Nick Bilton)所预言的那样:“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时代,由算法收集信息和人类策划与诠释的新闻报道之间的界线日益模糊。等这一切混入社交网络与网民共有的声音中时,未来将出现结合李普曼、杜威、电脑和一般大众的完美组合。”第三章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