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批判性思维工具(原书第3版) » 批判性思维工具(原书第3版)全文在线阅读

《批判性思维工具(原书第3版)》对主流观点偏见的知觉

关灯直达底部

人们认为和他们看法一致的观点就是客观的,不一致的就是存有偏见的,这是一件相当自然却又缺乏批判性的事情。因此,如果新闻评论将主流观点稍微转向自由方向,那么只有有自由思维倾向的受众才会认为这些信息是客观的。如果将主流观点向保守方向偏转,那么只有在保守派受众的眼中,这些信息才是客观的。因此媒体发表自由还是保守的言论取决于他们受众的观点。

宣教和新闻报道的撰写

《韦伯斯特新世界词典》将宣教定义为“特定观点、学说或惯例等被系统地、广泛地传播和推动,以深化自己的理由依据,弱化相反的观点。”根据这一定义,以特定受众为目标的新闻报道和宣教之间就没有明显的差异了,两者间存在惊人的相似逻辑,都是系统地贬抑或弱化相反观点的价值。甚至历史的编纂撰写都会有宣教的成分,当人们有意忽略一些不支持预设观点和意识形态的信息来“神化”或“妖魔化”特定人群时,宣教就出现了。

因为宣教这个词带有负面含义(意味着欺骗或者歪曲),很少有新闻记者会承认他们的报道里有宣教成分。但是,如果一个人仅从单一文化或国家来源来接受信息,他们的思维就会受到这种歪曲和欺骗的影响。因此,大多数人都深嵌于单一世界观的窠臼中(因为他们接受的仅是从单一角度出发的新闻报道,并没有认真考虑其他任何可供选择的替代角度)。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已有的世界观是单一不变的。并不是所有人对所有的议题都有一致的观点。并不是所有的德国人都同意其他任意一个德国人的观念,德国人、日本人或是墨西哥人对世界的看法也有明显的差异。此外,从本质上来讲,虽然每一个观点都会带来一些洞见,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观点都能带来相同的洞见。

通常情况下,人们识别他国或其他文化下新闻报道中的信息倾向要容易得多,尤其是这些国家和文化与他们存在很大差异时。例如,尽管对本国新闻报道不敏感,以色列人却能够轻易地察觉阿拉伯国家新闻报道中的宣教,反之亦然。

当美国总统小布什发表演说称伊朗、伊拉克和朝鲜是“邪恶轴心”的时候,他的演讲受到了绝大多数美国人的欢迎。接下来布什总统承诺要“根除邪恶轴心”,爱国主义浪潮席卷美国。美国新闻媒体通过报道引发了公众的义愤,在绝大多数美国人眼中,美国政府象征着高尚的理想(自由、公平、民主、自由市场和人权),布什总统用武力捍卫美国、击溃敌人的形象鼓舞着美国人的爱国主义情绪。

然而,布什的演讲在海外却是另一种待遇。伊朗、伊拉克和朝鲜的新闻媒体将布什批评为一个狂妄自大的人。而美国的盟友则称布什根本不了解事实的复杂性。下面是一些法国和德国媒体面向自身受众对布什演讲的报道(New York Times,January 31,2002,p.A12):

■“在法国,《法国世界报》头版刊登了一副布什身穿迷彩服的漫画,标题写着‘布什指出他最新的敌人’。”

■“法国24小时新闻站,LCI上的电视新闻主笔称布什的演讲听起来就像‘一州之长笃信自己有权控制调整地球,发现地球不需调整时,勃然大怒,声称要施以惩罚’。”

■“在德国,日报《南德意志报》上的评论称,他们为今晚奔赴美国的德国总理施罗德表示同情。‘可怜的施罗德,对于这位性情乖戾的欧洲第一人来说,站在刚刚加冕的美国恺撒面前不是件容易的事’。”

以下同样是出自《纽约时报》中的伊朗和朝鲜国内的新闻报道:

■“布什企图在中东问题上转移公众舆论,并且为其支持以色列残酷镇压巴勒斯坦积蓄民意。”(伊朗国家电台报道)

■“朝鲜官方媒体嘲笑布什将朝鲜纳为世界最危险国家之列,该媒体称布什‘高呼危险’主要是为了替美国在韩国驻军进行辩解。”

在每一个例子中,媒体很容易说服人们相信外国媒体报道存有偏见,但是要让同样一批人相信他们国内新闻报道同样存有偏见要难得多。在每一个文化下的公众眼里,本国家的新闻报道都是不言而喻的真相。因为这些新闻通常上是呈献给有同样世界观的受众。

当深陷一种依存于文化的世界观时,人们在自利的假定下进行思考。认为他人(国家或文化的敌对、反对者)都是宣教和操纵,而自身则是公平诚实的;认为他人是在运用宣教和操纵手段,而自身则是自由表达观点。这种心理状态不是什么阴谋和诡计的产物,当媒体为了谋利而向本国受众呈现歪曲的信息时,这是再自然不过而且可以做出预测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