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理解头脑的三种功能——思维、感受和需求,并且意识到这些功能是相互依存的,这就意味着,我们能够意识到,头脑某种功能的变化都会导致另外两种产生相应的改变。如果我们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方式,那么感受和需求水平也应该会发生一些改变。所以,如果我认为你在侮辱我,我会感到愤怒,并想要对侮辱做出回应。
同样,如果我们感受到一些情绪变化(比如难过),那么势必也会引发关于情绪影响因素的思考(比如,思考我们失去了一些重要的东西)。如果我们体验到非理性的负面感受或者非理性的需求,理论上,我们也能够找出产生这种感受和需求的非理性思维。
一旦我们发现了自己的非理性思维方式,我们应该通过更加合理的思维来修正它。当新的理性思维在我们头脑中生了根,我们会体验到感受和需求的变化。合理的感受和需求应该产生于合理的思维。
现在思考:假如你最近结束了一段恋爱关系,并且正在与另一个人约会。在此期间,你发现你的前任正在与你的室友约会。你突然感受到一股强烈的嫉妒情绪,想要痛斥你室友。这时,你非理性的思维是这样的:
我不能允许我的室友和我的前任约会,他们约会对我来说是不公平的。尽管我已经放弃了这段恋爱关系,但我仍希望能够控制她,她现在还是我的!我的室友也没有资格做让我这么苦恼的事情,他应该知道我的感受,我的感受是第一位的。所以,他喜欢我前女友又怎样?他应该去找其他人,而不是我的前女友。如果他是我的朋友,在他的心中,我应该是第一位的。
这种思维(如果我们准确地重现)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的。事实上,没有人会有意地拥有这种思维。不过,通过努力,我们是有可能意识到自身的这种倾向的。首先,你要认识到每个潜在的非理性感受背后都有一个非理性的思维过程。要达成这种认识,你应该首先明确自己正体验到的感受,然后追溯原因,找到产生它的思维。因此,在这个案例中,你应该能够找出引起你对室友产生嫉妒和愤怒情绪的无意识思维。
你会发现,思维通常是高度自我中心和幼稚的。这些暗含的思维正是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如果你能够确定影响你的情绪和行为的非理性思维,你就能通过调整非理性思维来改变情绪和行为。
简而言之,通过主动地审查、分析和重构,你就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有多么不合理和自我中心。意识到这种非理性后,你就可以主动地使用策略性思维,用理性思维取代非理性思维,例如:
等一等——我的前女友约会有什么问题吗?我自己不也在和新女友约会吗?我的室友与我的前女友约会有什么问题吗?她没有义务在约会前征求我的意见。如果我真的关心我的前女友,我应该祝她幸福。如果他们真心相爱,我难道不应该祝他们幸福吗?如果情况反过来,我难道不希望我的前女友以这种方式对待我吗?
无论何时你产生嫉妒情绪,你都应该慎重地按照上述推理方式进行思考,反复练习直到你发现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发生了积极的改变。不过我们的大多数非理性思维、感受和需求都是无意识和原始的,改变它们很难。因此,我们不应该奢望自己能够完全摒弃非理性。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将非理性思维明确化,来一点点去除自身的非理性。如果我们一点点地去除自身的非理性感受和需求,我们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拥有健康情绪和需求的理性人。
现在,让我们看看在上述例子中,我们是如何从理解进步到策略,又是如何从策略走向自我改善的:
理解。人类头脑中有三种相关的功能:思维、感受和需求。这三种功能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策略。不论何时发现自己拥有非理性的感受或需求,都要尽可能找出产生这些感受和需求的思维。然后努力发展理性的思维,用它取代你在这种情境下的非理性思维。最后,当你再感受到非理性的负面情绪时,运用以下步骤在心里预演理性思维:
(1)明确地陈述这种感受和需求是什么。
(2)理解产生这种感受和需求的非理性思维。
(3)理解如何将非理性思维转化为理性思维。
(4)不论何时当你再感受到负面情绪时,反复练习取代非理性思维的理性思维,直到你感受到了理性情绪。
在第15章和第16章中,我们将简要地回顾了书中讨论过的重要概念、原则和理论,并且给出策略性思维的例子。这样做是为了描述怎样应用,以让你更好地理解。
我们希望你能对自我改善有自己的看法。简单、快乐的生活没有公式可循。和你一样,我们也在致力于解决自身思维缺陷的问题。和你一样,我们也在努力变得更加理性和公正。当然,要发展出自己的看法是很有挑战的。
像所有形式的个人发展一样,思维的发展也意味着深刻地改变根深蒂固的习惯。只有当我们成为一名理性人、对自己的成长负责时,这种改变才会发生。策略性地思考必须成为一生的习惯,我们必须用这种思维方式代替惯有的思维习惯,代替那些无意识的、自我中心的思维习惯。
你愿意让自我反省成为一生的习惯吗?你愿意成为策略性的思考者吗?你愿意找出思维黑暗角落里非理性的思维、感受和需求吗?你愿意培养自己的同理心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会发现这两章策略性思维的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