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打扫一粒灰尘上的尘吗?
下面我抛出来的一个观点来自于科幻作家刘慈欣前几年在香港书展上的一次演讲。刘慈欣在科幻界是非常有名的一个人,他写的那本科幻小说叫《三体》,推荐大家有机会看看,相信你们看完之后会对整个世界,整个人类文明,建立一种不同的视角。
刘慈欣得出的结论非常特别,他说在地球这样一个星体上搞环保完全没有必要。他给我们看了一幅图,是发射到外太空的一个小型探测器回望地球时拍下的照片。从多远的地方回望的呢?64亿公里,也就是从地球到太阳距离的40倍之远回看地球,然后拍下了这张照片。在这张照片中你还找得着地球吗?找得着,不过得用显微镜去找。就是一个小小的灰点而已,看上去地球就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
@nestcoffee2012:非常喜欢听你的言论,但对于这一期的后两个“歪理邪说”,我个人是不赞同的。刘慈欣(也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提出的应该把投资到地球环保上的资源转移到太空探索上,我个人只赞同一半。我认为人类应该把眼光放远,尽可能加快太空探索的进程,但如果因为对宇宙探索抱乐观态度而忽视地球的环境保护,是极其危险的,这可不是单纯的商业投资这么简单,因为一旦投资失败,造成的后果没有人能够承担!
其实在拍这幅照片之前,科学家们就有过争论。有的科学家说探测器自带的能源有限,胶片也有限,拍一张少一张,在这么近的地方拍一张照片,太浪费了。后来科学家们达成一致,说还是拍一张吧,一张照片能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在茫茫宇宙中,地球真的就只是一粒尘埃而已。这个意义非常之大,因为它能够站在另一个视角上,提醒我们人类从不同的角度看地球。
如此一来,你就会发现环保这种思维好像确实有点问题,因为当我们面对宇宙这个广袤空间的时候,还有必要去把这一粒沙粒清洗得特别干净吗?
从宇宙这一整体范围看资源可以说几乎是无限的,刘慈欣先生做了一个数据论证。比如,地球上的贵金属资源是有限的,可是仅在太阳系中,一颗普通小行星上可能就有几百亿吨的这种金属,足够人类用几千年。而这些类似的小行星,在太阳系里有上百万颗。所以理论上说一个太阳系可以提供的资源堪比十万个地球,我们真的有必要因为地球这颗尘埃星球上的资源有限而惴惴不安吗?为何不放眼整个太阳系,甚至宇宙来看待人类文明的发展呢?
@OooH过客HooO:关于三体的那个理论我认为不对。因为就我们现在的科技发展速度和破坏地球的速度,我们是等不到有能力移民外太空的时候的。
再比如淡水资源,整个太阳系里面存储淡水资源最多的星体其实不是地球,而是一颗小行星,叫谷神星。海洋占有面积最大的星球也不是地球,而是木星的第四大卫星——木卫二。既然如此,当人类文明的发展遭遇资源有限的困境时,我们为什么不能向宇宙做更深的探索,用技术手段从外太空的星球获取资源,甚至向外太空移民呢?
当然有人会说这是技术难题,刘慈欣先生就反驳了,说技术难道不是在不断发展和突破的吗?当年阿波罗号登月的时候,使用的计算机内存才63K,而今天随便一个手机内存就是几十G,现在的科技水平与当年阿波罗登月时候相比显然不能同日而语了。因此,今天我们在宇宙空间的探索上即使面临再多技术难题,相信也要比当年容易得多。
经济学家说石油是用不完的;科幻作家说地球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粒灰尘,没必要打扫一颗灰尘上的尘,与其费尽周折搞环保不如转向探索外太空。
女王的一次投资大冒险:哥伦布航海
也有人说,从经济学角度看现在技术成本太高,收益回报也不确定,因此不合算。其实经济发展是在适应人类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同时进行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自然过程,有时候在发展的某些关键点上,可能需要人类做一些冒险的投资。
回溯人类几千年的发展,最重要的节点之一应该就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当时哥伦布甚至连一张航海图都没有,但是他说动了西班牙女王,其实是卡斯提尔的女王,叫伊莎贝拉一世。伊莎贝拉一世被哥伦布说得热血澎湃,决定全力支持这一次远航,甚至把自己的首饰都变卖掉了。一个女王能下这样大胆的赌注,不得不视为一种冒险的投资。骰子就这样掷出去了。
当然,伊莎贝拉女王还跟哥伦布签署了一个协议,叫《圣塔菲协议》。协议规定哥伦布不管发现多少财宝,最后只得到1/10,剩下90%全部归伊莎贝拉女王所有。从经济角度看,女王几乎是把所有的赌注都压在了哥伦布的身上,结局不是全盘皆输就是皆大欢喜。而最后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一桩非常合算的生意。
所以刘慈欣先生说了,人类现在在地球上搞环保真的值得吗?以中国为例,政府每年在环保上的投资有几万亿人民币,可投在探索外太空资源上的钱,顶破天不过一年两三百亿人民币,相差如此悬殊,我们真的是在做一个理性的选择吗?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外太空探索这项事业上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呢?没准儿我们就能再现当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的经济奇迹呢!
谁可能是最后灭亡的动物
说到这儿,我其实就不太同意刘慈欣的这个论点了。因为人类真要做这样的太空探险,不仅仅需要资金上的巨大支持,还要有一些经济上的理由和动力驱使我们去完成。比如说当地球资源真的耗竭到一定程度,资源稀缺昂贵到人类用不起的时候,自然会有商人站出来仔细算一笔账,然后心想没准我们去小行星搞一些铁来卖,比在地球上开采铁矿还划算。到那个时候,外太空探索在经济力量的支撑和推动下,就会变成一件非常现实而紧迫的事情。
前两天有一个热血青年跟我说,我现在要投身于保护小动物的事业中。我说你真得觉得保护小动物这个事有那么重要吗?他说对啊,我们多尽一份努力,小动物就多一份存活的几率啊。我说你想一想,世界上这么多物种,你觉得最不会灭亡的物种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是两个:第一个是大熊猫,因为我们启动了一项专业化的保护机制,在四川的卧龙建立了一个大熊猫保护基地,用专业化的方式保护大熊猫,因此我觉得大熊猫灭亡的可能性不大。
第二种不大会灭亡的动物我觉得可能就是猪。现在的猪如果你把它放到大自然中去,它可能已经丧失生存能力了,过不了多久就会灭亡。可是慢着,人类要吃肉要生存,这种长期持续的基本生理需求会导致市场中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养殖场、屠宰场、加工厂这些庞大的商业机器一旦运转起来,你会发现猪没准真还不会灭亡。所以,在思考有关环保的一切问题的时候,我们永远不要忽略一个变量,那就是人类商业系统的巨大力量。
最后,我想谈谈自己的内心感受。我们人类正在进入一个很不确定的时代,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开始,整个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急速发展的快行轨道。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道路上,会遇到非常多的不确定性和新鲜事物。所以在这样一个时代生存背景下,我们应该允许那些不确定性、不同意见的存在,积极接受并吸收新鲜事物的血液,不要对一件事情有非常固定的看法,没准儿到了明天,它很可能就是错的了。
@欧欧快乐:我总结老罗说了这么多,关键一点是不让我们认死理,世事无绝对,多方面去看问题,找到最合适的。还有一点好像是存在即合理。不过感觉老罗好像会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可能是书读得太多了吧,不过听百家言还是有好处的。
柴静在一篇博客里引述一位美国大法官的话,说:“什么是自由?自由就是对什么是正确不那么确定的精神。”所以今天我告诉你们的这些歪理邪说,我不见得信,有些我也将信将疑,但是对于它到底正不正确,我们最好抱有一种不那么确定的精神。
罗胖推荐文章:《用科幻的眼睛看现实》
作者:刘慈欣
可关注罗胖微信公众帐号(罗辑思维:luojisw)继续探讨本章话题。在所要探讨的问题前加“图书”二字,罗胖将看缘分回复。
在这样一个时代生存背景下,我们应该允许那些不确定性、不同意见的存在,没准儿到了明天,它很可能就是错的了。
[1] 罗马俱乐部是一个研讨国际政治问题的全球智囊组织。1968年由意大利学者Aurelio Peccei和苏格兰科学家Alexander King共同发起成立。1972年发表了一份有关环境问题报告:《增长的极限》,报告预言经济增长不可能无限持续下去,石油等自然资源供给非常有限。这份报告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公众的关注,随后被翻译成三十多种语言出版,成为当时最畅销的出版物。
[2]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逻辑学家。重要著作有《科学原理》(1874年)、《政治经济学理论》(1871年)、《劳工问题介绍》(1882年)等。他在《政治经济学理论》中提出了价值的边际效用理论,同奥地利的卡尔·门格尔(1871年)、瑞士的利昂·瓦尔拉斯(1874年)共同开创了经济学思想的新时代。1865年出版《煤炭问题》一书,提醒英国煤炭逐渐枯竭,受到了社会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