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斜杠青年:如何开启你的多重身份 » 斜杠青年:如何开启你的多重身份全文在线阅读

《斜杠青年:如何开启你的多重身份》我为什么不选择融资

关灯直达底部

创业者的“谎言”

曾经读到一篇关于创业的文章,文章是一个有着10年从业经历的资深媒体人写的,探讨的内容是创业这个领域能否出现一个独角兽,即估值10亿美金的公司。然而,他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通过自己的3次创业经历侧面谈论市场需求与资本趋势,也顺便告诉读者他最近的这次创业成功完成了千万级的首轮融资。

文笔好的人确实有优势,透过这些朴实而真诚的文字,他把自己创业过程中对梦想的执着、面对现实的无奈,以及文化人的那种不一样的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我相信99%的读者都会被这种情怀和执着所感动。然而,我并没有。

每当创业者把创业过程中的艰辛以及那种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摆在聚光灯下时,总能博得一片掌声,似乎任何事情只要加上“梦想”二字就会变得无比高尚,我们甚至无须知道这梦想究竟是什么,也不必反思它是否真的值得去追求。希特勒也算是个有“伟大梦想”的人,他一生都在为了实现“在德国控制之下,建立一个日耳曼大陆体系”而不懈努力,那么他的梦想是否也值得博得掌声呢?

我总认为整个社会对于“创业”的热情以及“创业者”的崇拜有点过于盲目,这种盲目实际上反映了当下一种普遍的急功近利,想要快速成功的浮躁心态。随着大量热钱的涌入,移动互联网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名利场,创业则成了名利双收的最佳捷径,因此不管是没毕业的大学生还是有了几年工作经验的职场人都怀揣着一颗想要创业的心,而所有走上融资这条路的创业者,无论具体项目是什么,都有一个共同的“伟大梦想”——上市!我曾经亲耳听到几个创始人对我说,他们的梦想就是去纽交所敲钟。这句话毫不掩饰地道出了他们背后真实的渴望——名与利。

真正有梦想的人绝不会把命运交给资本市场,因为资本是贪婪的,它的本质是逐利,讲究的是短期回报,而企业的发展必须要有长远眼光,不能以短期利益为导向,因此两者在目标上存在着严重的冲突。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就曾经公开表态,华为坚决不上市,他认为资本的“贪婪”本质会伤害到华为的长期发展前景。

当然,我不否认很多创业者一开始确实有过超越名利的梦想,他们的想法很美好——改变世界。但问题是,世界不是那么好改变的,也不是你想改变就能改变的。首先,改变世界的潜在含义是让世界变得更好,那么“好”的标准是什么?更丰富的物质,还是更好的技术?我想两者都不是,更好的标准应该是更幸福,物质和技术只不过是增加幸福的手段。然而很多创业者却本末倒置,盲目地做加法,结果事与愿违,不仅没有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反而让人更加贪婪、焦虑和忙碌。

其次,世界的发展与进步依靠的是众人的智慧与积累,绝不是一个人就能做到的。所以我们根本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伟大,这个世界不管有没有你,都会按照既定的规律发展下去。相反,我觉得一个人能够给世界带来的最好的改变就是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积极乐观,培养优秀的内在品质。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改变,因为它会间接影响和激励到周围的人,给社会带来积极的能量。所以,与其想着如何改变世界,不如想想如何改变自己吧,因为当每个人都在进行积极改变时,这个世界自然而然就会变得更好。

我绝没有要否定创业价值的意思。创业是必需的,社会的进化就在于企业的更替:无法跟上时代步伐的企业倒闭后释放出资源,这些资源通过自由组合产生更适合未来发展的企业。创业就是一个让资源重新组合,从而满足新需求的过程。我反对的是盲目创业,是那些以资本而非市场驱动的创业,因为当你用资本砸出一个市场的时候,那个市场大多是虚假的,一旦资本撤出,市场就会迅速萎缩。

创业的重要前提是符合市场逻辑和价值创造的规律,即做出市场真正需要的产品,通过赢利来实现健康和持续的发展。实际上,创业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难,只要你有市场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就能吸引到客户,只要有口碑,就能实现持续增长。这些创业者之所以那么艰辛是因为他们违反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想在短期内迅速做大,在还没有赢利的时候就想上市获利。总结为一句话就是:“想赚快钱、赚大钱。世界上哪会有那么好的事情?”

商业的本质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你首先得有可交换的产品或者服务,然后通过市场营销让你的目标消费群了解你,最终实现交易。任何商业的成长都需要时间,因为信息的获取和传播需要时间,让消费者了解你也需要时间。

然而,大多数创业者不愿意从产品做起,也不愿一点一滴积累客户,因为那样速度太慢,他们需要快速成功。想要从消费市场获利就必须遵守市场逻辑,但如果把目光投向资本市场,就可以绕过传统商业途径快速拿到资金,因为资本市场不在乎这些创业公司有没有产品,也不需要有盈利,只要有足够的增长速度和一个未来变现的故事就行。于是,投资者和创业者共同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先做用户,再想如何赚钱。

事实上,融资是个巨大的“坑”,一旦跳进去就很难再出来。投资人的钱不是白给的,他们的逻辑很清晰,他们所期待的收益绝不是来自这些创业公司未来赢利之后的分红,他们的目标是把公司卖给下家,然后从中套利。而完成下一轮融资的重要前提就是这些公司能通过数据体现巨大的增长潜能,即需要有飞速增长的用户数。

因此,一旦创业者走上了这条靠融资生存——先做用户,再想赚钱的路,他们就会发现曾经所有的梦想都在远去,因为整个公司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做出投资人想要的数据。正因为如此,很多初创公司并没有把重心放在思考如何创造价值上,而是花大量精力做运营,绞尽脑汁通过各种手段来吸引新用户。我相信很多创始人对此深有感触。

吸引新用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实际上它变得越来越难了,因此几乎成了所有通过融资而生存的创业公司的痛点。我们现在所处的新时代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从0到1越来越简单,从1到100却越来越困难。原因很简单,信息的传播依靠的是媒体,而媒体正在经历一场重大的变革——去中心化。大量App和自媒体的涌现使得移动互联网流量入口越来越分散,信息的传播变得越来越不可控,主动权和选择权也因此完完全全转移到了用户手中,他们可以自由地决定看什么,不看什么。这样的结果是,“流行”无法再被人为操控,只有真的受到市场欢迎的事物才会流行,它们必须能满足真实的需求,而不是一时的冲动或者好奇。

与此同时,消费者也变得越来越成熟与理性,他们开始对“免费”“抽奖”以及各种各样的“鸡汤”和“鸡血”产生免疫力,并愿意为真正有价值的物品和服务付费。因此,即使那些庸俗的运营手段或者资金补贴能够带来关注度,那也不过是短暂的昙花一现而已,最终能打动用户的绝对是脚踏实地的真实而非眼花缭乱的浮夸。

过去,我和大多数人一样,羡慕那些融资成功的创业者,被他们那些所谓的励志故事所打动,也渴望着能够像他们一样光鲜亮丽,但是当我深入创业圈,用理性的眼光看待这一切时,我才知道,那完全是一个名利场。于是,我再也不为那些以资本驱动的创业所动,因为他们背后所谓的梦想只不过来自对“名利”的渴望,而那所谓的艰难则是因为违反了市场逻辑,拥有了不切实际的目标而造成的。

你若真有价值,必会以赢利的形式得到市场的支持。遗憾的是,你不过只是自己虚荣心和欲望的“囚徒”、资本市场的一枚棋子,我为何要被感动?

另一种创业,另一种成功

2016年我开始了自己的小事业,但我很少用“创业者”来定义自己,因为这个词会引发一系列问题:用户量多少,有没有融资,员工多少,流水多少,等等。这是评判创业者成功与否的简单标准。

这一系列问题背后有个重要假设,即创业就要做大,这样资本才能获得最大的回报。我不否认这种假设的合理性,毕竟在目前以资本为主导的社会,一切投资都必须讲究回报率,而收益和回报率的增长大多都需要通过扩大规模来实现。

然而,这并不是所有人创业的目的。

北京鼓楼东大街有一家温馨惬意的小咖啡馆。每当写作需要灵感的时候,我就会去那儿坐会儿,喝杯咖啡。老板娘是个热爱甜品的姑娘,每天清晨,赶在客人来之前,她会安静地坐在咖啡馆的一角,修剪刚刚送到的鲜花,然后一支支插进小花瓶中,再精心地摆放在店里的咖啡桌上。每每看到这种画面,我内心都会有种莫名的感动。尽管小店的经营和打理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我知道她是快乐和满足的,因为这是她热爱的事情。

现代生活尽管方便快捷,但我们内心似乎都缺少了一份自主的快乐。我们原本应该是自己的“主人”,拥有属于自己的节奏,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有太多的“身不由己”。进入社会之后,我们的时间被机械地分割了,于是,我们很难再沉浸在自己的节奏中,而是被其他人掌控了节奏和步伐——我们不得不去适应各种外在的要求和他人的节奏,并按照他人的“鼓点”前进。这样的结果就是,每个早晨,我们都要面对那种被逼上竞技场的压力,而童年时期对外界的好奇心也在不知不觉地消散。

被社会掌控的我们变得越来越依赖自己所拥有的物质世界,也越来越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按照别人的规则做出自己的决定,或者按照别人的价值观生活。结果,我们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最终成了生活的囚徒,终日在条条框框中劳累奔波,为别人对自己的种种看法而苦恼。

不过,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选择创业,仅仅是为了从这些条条框框中挣脱出来,复苏曾经的梦想,重新点燃生命的激情。他们不为名利,也不追求规模,只想通过创业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然后用喜欢的方式去过一生。这样的人健康、精力旺盛、整天充满正能量。他们知道自己是谁,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他们心安理得地做着自己热爱的事情,每一天都投入、负责地活在当下。

我称这类人为“独立创业者”(Independent Entrepreneur)。这种独立首先体现在资金上的独立,即不依赖他人提供资金(小本生意根本不需要太多启动资金),如此便不会有利益与目标上的冲突,也就不会被他人所掌控;其次,它还意味着思想上的独立,即不被他人或者社会价值观绑架,也不做欲望的奴隶,而是能够忠于内心,做自己真正热爱和喜欢的事情。独立创业者并不等同于自由职业,两者的区别在于,独立创业者有固定的商业模式,并能通过商业形式为客户提供持续的产品与服务,由此创造持续和稳定的收入,而自由职业则没有商业模式,主要以提供个体劳动来获得不定期收入。

事实上,成为独立创业者要比融资创业难很多,因为融资只需要证明你的想法有市场潜力,而成为独立创业者则需要有强大的自省能力。

忠于自己绝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你首先要想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这需要时间和阅历。除此之外,你还要有勇气和足够强大的内心去抵抗社会强加于你的价值观以及人性自带的贪婪和虚荣。只有经常懂得自省的人,才能最终摆脱对外在的依赖,并从外界的条条框框中挣脱出来,不再成为别人的期待,也不再为别人而活。自省会把你从紧迫和被虚荣心支配的生活中解放出来,并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享受充实与自在。

开始创业之后,我经常会遇到各种诱惑。犹豫、动心的时候,我便停下来问自己,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每一次的自省总能让我变得更加清醒与坚定。有什么能比现在的生活更让我快乐呢?我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时间和生活,根据自己的节奏来安排一切事务,只把时间花在喜欢的人和事上,还能系统地从内而外不断自我完善。我既不活在过去的限制中,也不活在对未来的期待中,更不会因为要取悦他人而委屈自己,我只把所有的热情投入到当下的每一天,变平凡为伟大,变普通为独特。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能够过上内外一致的生活,这便是我目前的状态——我的创业方向与自身的人生哲学、内心信念以及生活理念完全一致。更重要的是,没有了速度和规模的压力,我可以花充足的时间来打磨一款产品,并用心经营与读者、学员之间的关系,然后再用一辈子的时间去陪伴彼此成长。

在资本市场,“小而美”的创业并不受青睐,然而我却认为它是世界上最美好和最幸福的事情,因为只有“小而美”才能赋予我们真正的快乐与自由,这种自由既包括心灵上的自由,也包括财务上的自由。只有当一个人抛去功利心,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的时候,他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发挥所有的潜能与才华,而我绝对相信任何用心做出来的产品或服务都会被市场所感知,得到消费者的认同与支持,也会因此获得不错的收益。

我甚至认为一个美好的世界应该拥有大量用心经营的“小而美”的创业公司,因为它们的存在会为市场提供更多兼具品质与个性的产品和服务。吴晓波就曾在他的文章中提到:“小众将成为新的流行文化。”因此,消费市场还有巨大的空间等着“小而美”的创业公司去填补。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以此为生”才是最值得追求的人生。它能让我们回归本性,找到属于自己的特定模式和体验以及诠释生活的方式,并最终成为那个我们原本就是的“贵族”,就像这段话所说的那样:

“我相信,每一个5岁孩子的世界都是如此的斑斓,认为自己有价值、高贵,并且个性十足。5岁的孩子就是一个这样的贵族。他追寻自己的真理、自我完善与卓越,却从不用计算成本。他完全不在乎金钱和家里的银行账户,他给世人的感觉却是,他是一位百万富翁。”

突然间,我想起了纪录片《寿司之神》中的小野二郎,一辈子就经营一家小店,全身心地把自己奉献给此生的挚爱——寿司,最终名满天下。然而,我觉得二郎先生的成功不在于最后的盛名,而在于守得住自己的内心,始终把精益求精当成人生的终极追求。

也许对某些人来说,成功意味着名与利,钱赚得越多,名气越大,就越成功。但在我眼里,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成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过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