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思维导图法实务必须透过理论的建立与经验研究的探索。一个领域的研究发展,甚至未来的走向、论文的主题、研究方法、研究发现都能提供后续研究及实务发展需要的数据与参考,是建立该领域知识体的依据。换句话说,撰写论文与报告往往能引发新思潮,启动新意念与新观点,是研究者及实务工作人员训练思维、表达思想的方法,也是呈现成果的工具。本章中将以摘要陈述台湾思维导图法论文研究,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建议。
第1节 思维导图法论文研究
思维导图法日渐普及,相关论文研究亦蓬勃发展。我所写的《台湾思维导图法学位论文研究之分析》即探讨从2001年台湾第一篇思维导图法论文至2011年12月31日为止,共计102篇论文,研究结果显示:
1.以正规教育的学校为主要研究场域,研究对象主要是一般学生,身心障碍学生次之,社会人士则相对较少。上述研究场域及对象未能因应高龄社会及终身学习的需求。
2.研究领域以语文为主、自然与科技次之、第三是社会科;研究主题是以提升学生的不同能力为主,学业成就次之,第三是教师的教学,第四是学习的动机与态度;然而这些研究都未探讨性别、年龄、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3.引用的理论以思维导图法绘制原则为主、图解思考次之、第三是大脑领域。缺乏知识体理论建构的know why及know how知识。
4.论文研究以正向成果居多,但仍有13篇论文有负向的发现,其中12篇与如何绘制思维导图有关。
第2节 未来研究的建议
我的研究针对思维导图法知识体建构、研究趋向、研究方法与思维导图法的评量提出下列建议,供未来有兴趣从事思维导图法的研究者参考。
建构知识体
思维导图法大多当工具使用,偏向know what的知识,未来应强化实务应用的经验反思,去建构know why的知识,以及应用在不同领域、性别、年龄层、文化等相关性的know how知识。例如:讯息处理、多元智能、学习风格、知识管理、性别差异、幼儿启蒙、活跃老化与文化教育等议题。
研究趋向
思维导图法在实务应用层面已经蓬勃发展,以探讨思维导图法成效的准实验研究与研拟编制教学方案的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然而这些研究选择的对象都是小区域、小班级,未来可朝规模较大的跨区域、大群体为对象。
在研究场域方面,目前是以正规教育的中小学为主要研究场域,少数为非正规教育的社教机构。在重视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中,未来研究对象的年龄可以逐渐以成人、高龄者为主;身份则可选择职场人士、小区民众或退休族群;研究场域应朝向终身学习社会的职场、社教机构为主。
在研究领域方面,目前台湾思维导图法的研究领域大多是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各个学科,而成人学习非学科取向,而是以生命任务、解决生活问题及经验为取径。随着高龄社会来临,未来研究的领域应拓展并关注上述的成人与高龄者的学习,研究主题亦可朝向与心智发展相关的讯息处理、多元智能、学习风格、活跃老化、幼儿启蒙,或是与社会文化有关的性别差异、文化教育、生活美学,或是与职场有关的工作应用、知识管理、研发创作等多元议题。
研究方法
目前以量化的准实验研究为主,质性研究的篇幅不多。若是未来研究主题拟朝向性别、文化、教学方案等与主观意识相关的议题,则需要质性的研究方法来搜集资料。因此建议往后研究者可采用质性的研究方法,探讨研究对象对思维导图法应用在不同领域、议题的感受、意见,以及搜集专家对思维导图法的看法与建议。
评量方法
现阶段是以评量绘制技巧为主,思考历程与结构模式为辅,也未考虑不同身份、年龄、性别、领域主题等因素。因此,未来发展的评量指针应提高思考模式的比例;评量表一方面可以拓展评量指标与使用思维导图者的身份、年龄、性别、领域主题之关联性,并检验其信效度,另一方面应朝向协助学习者拓展其心智能力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