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钱塘江是中国浙江省内最大的河流,以雄伟壮观的大潮闻名于世,发源于安徽省大尖山岭北麓,经杭州湾注入东海,全长410千米。
【辨析】
钱塘江因流经古钱塘县(今杭州)而得名。秦始皇时就已经有了钱唐县,唐代时为避国号讳,改钱唐县为钱塘县。因此,注意“钱塘江”的“塘”不要写成“唐”。
【起源与演变】
钱塘江,又名“浙江”“之江”“罗刹江”,是吴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浙江省的省名也是根据钱塘江的别称“浙江”而起的。钱塘江水道曲折,形如反写的“之”字—西湖正好是“之”上的一点—故又称“之江”。其源头历来有“两支”的说法,即南支为兰江,北支为新安江。新安江和兰江在浙江省建德市梅城镇汇合后向东北流,一直到萧山闻家堰的河段都可以统称富春江,在闻家堰以下至杭州湾入海口一段,才称钱塘江。钱塘江沿江两岸风景秀丽,多奇洞、古迹,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例句】
钱塘江大桥由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是我国自行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1937年9月正式建成通车,没多久为对抗日军被茅以升亲自爆破,1948年又被修复。钱塘江大桥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和大潮,至今依旧岿然不动。
【字里字外】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宋苏轼在《观浙江涛》中盛赞钱塘江大潮的诗句。钱塘江大潮雄伟壮观,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天下奇观。据传,钱塘江观潮,早在魏晋时就已出现,到唐宋时,观潮之风更是盛极一时。因地理位置的变迁,从明代起,海宁盐官成为观潮的最佳地点,故亦称“海宁观潮”。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前后,是观潮的最佳时间。一般认为,造成大潮的原因之一是,每年的这个时候,地球、太阳和月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和太阳对海水引力特别大。除此之外,大潮的形成也跟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并且水下多沉沙有关;再加上大潮发生时正是多雨季节,季风风向又与潮水方向基本一致,更是助长了潮势。
古代有无数文人墨客慕名前来观看钱塘江大潮,并留下了许多名篇佳句。比如,晋顾恺之写过《观潮赋》。唐孟浩然《初下浙江舟中口号》中有“八月观潮罢﹐三江越海浔”的诗句。南宋周密在观钱塘江大潮后写下了名篇《观潮》,详细地描写了南宋时期钱塘江海潮的壮观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