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描述
1. 节目历史
1.1 第一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历史
由实力文化创意制作的大型文化传承类电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创办于2013年。中央电视台、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为共同主办方。第一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于2013年8月2日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晚间黄金时间首播第一期。从8月23日第四期起,改为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科教频道晚8点共同首播。10月18日播出总决赛。全季共播出13期节目。
全国有超过6.7亿不重复计算的观众收看过第一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全国平均收视率共计达2.59%,在当周全国所有电视节目中排名第一。
中央电视台各个频道滚动播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宣传片超过3000次。《新闻联播》对这个仅有13期的节目先后进行了8次报道。倾全台之力塑造了2013年暑期国家媒体担当文化传承责任的电视热点。
上百家各种类型的报纸、杂志对《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进行了多达数百篇的大篇幅报道。这个名单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China Daily》的专版报道,以及各地商业报刊的连续报道。在国际主流媒体方面,美国《华尔街日报》以亚洲版头条大篇幅报道了节目的决赛,英国《泰晤士报》、德国《世界报》均以专版形式对节目进行了深度报道。日本NHK进行了全球连线的直播报道。
节目的播出引起了网络关注的热潮。第一期节目在科教频道首播40分钟后,微博话题热议排行迅速超越《中国好声音》《快乐男声》登上榜首,点击率超过18万次。随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持续播出,网友参与话题、留言、转发数量升到第十三期总决赛节目播出后的292.7万条。百度“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相关搜索词条高达973万余条。
2013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批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受到社会热捧、得到观众赞誉,成为广受欢迎的电视节目,其意义和启示是多方面的。可从文化和传播等多个角度很好总结,以进一步寻找规律,不断改进创新,提升电视节目的品位和质量。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电视的传播作用和影响力仍不可小视,而办好电视功夫还是要下到办好节目上,而‘好节目’的标准还是要坚持导向第一、注重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力。这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都做到了。”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批示,要求教育部、国家语委认真总结推广《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创办经验,要对这一活动长期持续的举办进行体制化的设计。
国家语委主任、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指出: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委联合主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正在热播。这一大型汉字听写教育类电视节目甫一播出,反响强烈,激发了全社会关注汉字书写、传承中华文化的热情,宣传了汉字知识,受到社会各界好评。这是深入落实《语言文字规划纲要》、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应用和书写能力的有效举措,也是一件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文化盛事。感谢中央电视台以及科教频道在策划、录制《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中所付出的辛苦,在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感谢并预祝《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传承文明、提高国民汉字书写能力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与同时段全国市场相比,《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观众结构中,高学历人群、中青年人群和城市观众比例明显高出,显示出节目在社会意见导向人群、高收入与高消费人群中拥有极高的传播影响力,充分显示其优异的广告市场价值。
在2014年度央视重点节目广告招标会上,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冠名权被诺亚舟优学派以8618万元购得。预计整体广告销售收入将超过1.6亿元。
1.2 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概况
2013年11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认真组织学生广泛参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选拔活动。该通知得到了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的积极响应。在大会主赞助商诺亚舟的积极推动下,全国初赛活动举办的场次超过4700场,近3万所中学、1200万初中学生参加了体验活动。经过逐级选拔,最终由各省级优胜队进京参加全国总决赛。全国共有22家地方电视台对省级决赛进行了录制。
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参赛代表队扩大到了36支。除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有代表队外,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变为独立组队参赛,来自5个国家的选手首次组成了国际联队参赛。总决赛选手数量增加至180名。
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于2014年7月13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8点首播。科教频道7月18日起晚8点重播。其中综合频道节目时长为96分钟,共13期,科教频道106分钟,共14期。10月5日综合频道播出总决赛。
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主办单位为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协办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由北京实力电传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意制作,并与中央电视台采用广告分成模式进行运营。
在2013年11月中央电视台2014年度重点节目广告招标会上,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冠名权被诺亚舟优学派以8618万元夺得。其后,承德露露以4000万元的价格成为大会的特约赞助商。
2. 宗旨及意义
2.1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
2014年1月1日,《人民日报》刊载习近平总书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讲话原文:“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2.2 大会宗旨的深化表达
第一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以数字时代键盘书写日益普遍、手写汉字能力下降的现象为出发点,强调以“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为节目主旨,重在强化手写汉字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一年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进程,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文化传承工作的意义做了多次指示,加上大量优秀的学者不断加入《中国汉字大会》节目的研发制作,《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兴办宗旨也在不断深化。
2.3 从对文字书写能力的强化转向对文字认知能力的提倡
我们今天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并不是今天才有的。它既是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价值观,又是源自五千年中华民族最基本文化基因的价值观。这些文化基因存储在历代经典之中,而亲近这些典籍、传承文化基因,首先就需要认知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因此,带动广大观众更多认识文字、更多了解文字语义背后所包含的价值观,成为央视作为国家媒体担当传承责任的深层使命,成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深层使命。
2.4 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是今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新的主旨表达。这个表达是有针对性的,因为之所以那些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需要复活,是因为很多本该跨越时空、呈现出永恒魅力并可以为当代人使用的有价值的文字和语词被我们遗忘了,正处于被冰封着的冬眠状态。我们与母语传统之间曾经发生过一次漫长的疏离。这种疏离不仅降低了我们亲近历代经典的能力,也降低了汉语的表意能力和美感。我们的母语本不该是今天这个样子。
2.5 母语价值观的梳理与建设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是《左传》里面的一句话,意思是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母语使用的这个标准对于今天的我们,似乎有些陌生了。很多年以来,我们习惯了以常用、简便为文字表达的主要价值取向,远离了那些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不用说文采,连语词的使用数量都在萎缩。这样下去,就会影响我们母语的品质,蕴藏在古老文化经典中的智慧和价值观就难以得到传承,我们民族的想象能力、思考能力也会受到影响。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希望能够逐渐脱离强调手写汉字能力的表层动机,转向文字背后的语义,转向对汉语语词宽度的关注,转向对我们当下母语价值观的梳理与建设。
2.6 参赛选手将成为全民榜样
很多人习惯性地指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考题难度高,所考词语冷僻。但对于参加节目的年仅十三四岁的孩子们来说,这些词语并不难。很多成人书写正确率接近于零的词语,孩子们写起来很轻松。一些成人觉得难,觉得陌生,只能说明这些成人的母语知识结构出了问题。选手们表现出的让成人世界惊异的语词掌握能力,为成人学习汉字、学习汉语做出了榜样。十年、二十年之后,当这一代孩子长大成人,他们是不会感到这样的考题有多难的。这是我们母语的希望,也是我们民族的希望。
每个省的代表队都是经过本省区多层级选拔最终进入全国决赛的,这些孩子不仅代表着本省的水平,也肩负着本省观众的期望。他们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决赛中的表现,牵动着本地观众的心。我们将通过宣传推广,将这种牵挂转化为更多人学习汉字的热情,并累积形成更加强烈的参赛动员力,让汉字的薪火相传不断获得持续性的动力。
2.7 汉字书写能力与应试教育的差别
通过考试检验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这是全球教育最普遍采用的方式。我们反对应试教育,但尊重考试这一让人类获得公平发展机会的伟大发明。实际上考试也是我们民族贡献给世界的文化遗产。所谓应试教育,是指以特定考试方式所进行的非知识化教学训练方式,是单纯为考取高分而实施的教育行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对选手准确掌握汉字、语词的数量所进行的全面考验。这个考验涉及的宽度没有边界,只能靠阅读宽度和持续积累,应试教育的那一套划定范围、押题、突击狂背、套路性答案等等技巧全无用场。
2.8 关于汉字
汉字是上古时期世界上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表意文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是我们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最灿烂的瑰宝之一。在汉字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里,蕴藏着不可侵犯的民族尊严、崇高强大的民族意识和自强不息的创造智慧。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是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中国符号,是中国贡献于人类文明的第五大发明。
我们都知道,汉语有百里不同音之说,各地方言发音差别极大,构成无障碍交流的元素是汉字。汉字对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和谐生存起到重要作用。汉字古今同用,是记载几千年以来历代中国精神、文化成果的载体,认识汉字,能够让我们进入所有中国的经典,承担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所以,掌握汉字,提高全民汉字认读、理解和书写水平,体现着中国梦的核心价值。
2.9 关于书写
但汉字又是世界上最难书写的文字。独特的方块字形需要不断记忆,反复练习才能形成书写能力。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依靠键盘等输入工具书写,减少了手写汉字的机会,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逐渐下降。如果未来几代人汉字书写能力持续普遍下降,文明传承的品质就会形成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