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 义】
鸩:传说中的毒鸟。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名家解读】
鸩是一种鸟,据说用它的羽毛泡酒,就可以变成毒酒。该词出自《后汉书》,是为了劝谏人们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去做不该做的事情,这属于饮鸩止渴。(蒙曼)
斑鸠也是一种鸟,斑鸠的“鸠”和“鸩”很像,容易写错。(张一清)
【辨 析】
“饮鸩止渴”和“杀鸡取卵”,都指只顾眼前需要。但“杀鸡取卵”偏重损害了长远利益;而“饮鸩止渴”偏重指办法有害,后果严重。
你知道吗?
鸩鸟是一种毒鸟,传说它黑身赤目,身披紫绿色羽毛,喜以蛇为食。相传以鸩毛或鸩粪置酒内有剧毒。制鸩酒方法最为简便,把鸩鸟的羽毛在酒里浸一下酒的色香味不变,但是喝进去之后马上会五脏俱裂。
【字里字外】
“饮鸩止渴”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酖(酖同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岂可为哉!”成语来源是东汉时廷尉大人霍谞的故事。
霍谞小时候十分聪慧,又勤奋好学,饱读经书,少年时代就在当地出了名。霍谞有个舅舅名叫宋光,在郡里当官。宋光为人正直,在执法的过程中得罪了一些权贵,被他们诬告篡改诏书而被关进监狱。
当时霍谞虽然只有十五岁,但已经具有超凡的才能,面对舅舅入狱他的心情很复杂。他从小就和舅舅生活在一起,非常清楚舅舅不可能干这种弄虚作假的事。于是,为了给舅舅申冤,他决定给当时的大将军梁商写一封信,为舅舅辩白。梁商的女儿是皇后,妹妹是贵人,他是皇帝的亲属,在朝中势力很大,霍谞坚信他就是救宋光的不二人选。这封信中写道:“宋光身为州郡的长官,一向奉公守法,以便更好地为朝廷效力。他怎么会冒着死罪去篡改诏书呢?这不就是人为了充饥去吃附子(一种草药,有剧毒),为了解渴去饮鸩(‘鸩’的羽毛泡过的毒酒)一样吗?如果这样的话,还没有进入肠胃,到了咽喉处就已经断气了。他怎么可能这样做呢?”梁商读了信,觉得说得有道理,把信拿给皇上看。不久,宋光被无罪释放。
【例 句】
少爷出身的你不知道穷人的艰难,借印子钱,饮鸩止渴,也是没有法子呀!
茅盾《三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