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雅虎在品牌广告方面的优势还无人匹敌。雅虎CEO塞缪尔显然已经感觉到Google的崛起。1998年,两个年轻又充满活力的小飞侠在校园里建立了Google的雏形,不但在硅谷掀起了一股充满天真烂漫的风潮,把公司打造成了一个童话世界,还用搜索这个崭新的科技颠覆了互联网行业。1999年,Google借着互联网的东风,顺利地从两家最大的风险投资公司KPCB(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和红杉资本获得了两千多万美元,在互联网行业风雨飘摇的2001年,大多数公司都在艰难度日,而Google实现了盈利。
对于老牌互联网企业雅虎,毫无疑问看到了年轻的新秀Google对它的威胁,曾经有传言雅虎几次希望收购这家蒸蒸日上的公司,因此在2002年不惜一切代价收购Google,这是当时的雅虎重返荣耀的唯一方式。特里·塞缪尔曾经开价3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Google,但是这桩生意看起来没什么戏。佩奇和布林不是那种赚一笔就回家睡大觉的人,他们心比天高。
在探索商业模式时,搜索广告进入了小飞侠的视野。其实,后来被雅虎并购的Overture当时已经开始按照竞价排名的方式对搜索结果进行排名,但是Google看到了此种模式的弊端——这种“拜金主义”的排名方式最终会损害Google追求公平的精神。因此,最终Google采取的是后来众所周知的GoogleAdWords方式,就是在客观公正的结果的搜索页面右边,放上收费的关键词广告。而这个系统从无到有的创建,只有十几个工程师在做。这比雅虎和微软的效率高得多。
随着搜索广告对广告市场份额的蚕食,雅虎终于在沉睡中醒了过来。他意识到必须和Google在正面战场上有一场战争。
这是一场关于技术的战争。塞缪尔在2002到2003年的强势布局,让世界看到了他希望夺回搜索之王的决心。雅虎总部在那年迅速地扩充着工程部门,工程师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希望创造出一个震惊世界的广告系统,能够让后起之秀Google看到雅虎的追赶。当然,雅虎最终的决心是从丰厚的搜索广告里争夺一杯羹。
这是雅虎当时在全球的野心。然而,对于中国市场,雅虎在自己的领地日夜在搜索领域追赶的时候,却完全顾不上对于中国市场的搜索布局。当时3721有的是丰厚的收入以及稳定的渠道,搜索也并不在我的考核范围之内。按照合同的约定,只要我稳定地将3721的业务守住,并按照既有的业务线继续发展,考核会轻松完成,我未来的资金也会落袋为安。
但是,我那时只有34岁,心比天高。当我站在了雅虎的肩膀上,我的野心也最终转向了搜索上。经过了几年在中国市场上的摸爬滚打,我后知后觉地感受到了搜索引擎的威力,而我凭借程序员的直觉做了几年的3721,终于认识到无论是我做的中文网址还是网络实名,其本质上就是搜索。因为后起之秀百度的出现,我醒了,并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我相信,只要有决心,我借助雅虎的强大技术可以重回搜索领域,并占据半壁江山。
按照我们的收购合同,雅虎与3721的收购计划在两年内完成,雅虎先行支付总收购金额的50%,余下的部分由雅虎中国的业绩而定。第一年雅虎中国要创造1000万美元的利润。如果完成,雅虎再付25%,第二年中国需要完成2500万美元的利润,雅虎最后的25%交易才会完成。
而我刚刚接手的雅虎中国是什么状况呢?当时的雅虎中国落后了其他本土网站不止几个街区,当三大门户网站用海量的信息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时,雅虎已经被养成“纸老虎”,无论是影响力,还是盈利能力,都无法和中国三大门户抗衡。
其实雅虎进入中国并不算晚,1998年5月4日,雅虎开通其第13个非英语站点——中文雅虎,这是所有雅虎中文站点的前身,它包括雅虎香港、雅虎台湾和雅虎中国。这一年,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华渊资讯公司合并推出新浪网,网易也就一年,搜狐刚刚推出搜狐网站。
据说,听到雅虎要来中国的消息时,张朝阳面临着选择,因为“太可怕了,雅虎都来了,还是把搜狐卖了吧”。他们甚至已经通过中间人沟通了2000万美元的价格。但是最终张朝阳还是放弃了卖公司的这个想法。事实证明,他的决策不错。
这个阶段,雅虎采用的是“自己耕耘”的策略,即完全以雅虎美国为主导(与方正合资更多是为了获取ICP牌照资源),任用中国职业经理人团队,执行全球统一的战略和商业模式。那时,雅虎的汇报体系对中国市场的不理解已经初见端倪。
和三大门户网站比,雅虎做新闻的方式显得“太弱了”。当中国本土的门户网站成千上万的网站编辑如同流水线上的蓝领工人那样海量地、没日没夜地生产新闻时,雅虎的网站编辑只有几个。雅虎全球做的目录分类的形式,在中国根本是水土不服。
当互联网泡沫开始在中国纷纷破裂之际,中国的本土互联网利用短信这根救命稻草跌跌撞撞地走出了困境,而雅虎在中国的团队得不到任何授权,错失了良机。更不用说,雅虎总部也在互联网寒冬里冻得要死,自顾不暇,根本没有精力照看中国市场。
我接手的雅虎,是一个在中国连第二阵营都排不上的互联网公司,既没有战略方向,也没有明确目标,管理层的频繁换血已经让雅虎中国的员工心情麻木,军心涣散。
在这种情况下,习惯当创业者的人都明白此时雅虎需要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雅虎和其他的本土互联网公司一比,基本上是落后五年的感觉。此时如果要追赶,只能是下决心“挥刀自宫”。
我给雅虎定下了发展方向:第一,充分发挥3721的渠道和流量优势,优先发展搜索;第二,着力发展雅虎邮箱,推动雅虎的电子邮箱在中国取得与之相匹配的优势地位;第三,瘦身门户,着力打造几个重点频道,不和三大门户网站正面交手。
当然,做搜索是我内心最大的目标,我开始了向总部游说的第一步——不在雅虎中国的页面上强化搜索,而是要建立一个完全独立于雅虎的单独的搜索品牌。这意味着这个新的品牌,要有自己单独的网站和IP地址。
我一抛出这个想法,总部的反对声纷至沓来。“周鸿祎疯了吗?放着好好的雅虎品牌不用,却要从零开始?”我的想法,如同往平静的湖水里扔进一块巨石,把那些反对的水花都弹射了出来。
出师,并不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