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语故事 » 成语故事全文在线阅读

《成语故事》舍本逐末

关灯直达底部

【原文】

三曰: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其处而无二虑。民舍(1)本而事(2)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3);其产约而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4)。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5);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6),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吕氏春秋 士容论.上农》(7)

【注解】

(1)舍:此处读音「舍」,通「舍」,舍弃。

(2)事:从事。

(3)产约:农作物生产量减少。

(4)居心:安居乡土之心。

(5)好智:喜爱耍小聪明。好,音「号」。

(6)巧法令:擅于玩弄法令。

(7)典故另见于《战国策 齐策四》。

【故事阐述】

《吕氏春秋 士容论.上农》一文,写的是以农立国的治国方针。当时以农业为治国的根本大业,认为工、商为末业。所以文中「民舍本而事末」是指人民不务农而从事工商业,如此国家难以治理。作者认为人民因务农而生产富足,就不会轻易迁移。反之,人民不从事农业而从事工商业,则农作物减少,就会轻易迁移,这时如果碰上国家有祸难,人民将无心长住乡土。而且人民从事工商业,会耍弄小聪明,因而狡猾多诈,玩弄法令,颠倒是非。

后来「舍本事末」逐渐演变成「舍本逐末」,用来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只重视枝微末节,不知轻重之意。

【讨论】

(1)你曾经做过哪些舍本逐末、不知轻重的事?其结果如何?请与大家分享。

【造句练习】

例:我发现她数理成绩的根本问题就在于「舍本逐末」,也就是一味地死背公式,但不去理解公式背后的原由与道理。这样一来,只要命题灵活了一些,马上就不知所措,还容易发生张冠李戴的误用情形。

例:现今人类社会的各种问题要想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就必须从道德层面切入,否则一切作为不过是扬汤止沸、舍本逐末。

【相似成语】

本末倒置;买椟还珠

【课后时间】

甲:舍本逐末这一句成语在《战国策.齐策四》另有记载,话说齐国使者对于赵孝威太后见面先问齐国岁收与百姓安好,才问候齐王这件事,感到不悦。但是赵孝威太后从容地回答说:「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意思是:「如果没有岁收,怎么会有良民?没有良民,怎么会有国君?哪有舍去根本而问旁枝末节的道理呢?」赵孝威太后说的齐国使者无言以对。

乙:请在括弧内填入与舍本逐末相反的成语。

1、按( )就班。

2、循序渐( )。

3、( )图索骥。

4、照章行( )。

参考答案:

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按图索骥;照章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