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怎么死的?汉高祖刘邦是汉朝开国皇帝,高祖十二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公元前195去世。历史上的刘邦真的是这样死的吗?还是另有他因?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祖击布时,为流失所中,行道病。病甚,吕后迎良医。医入见,高祖问医。医曰:“ 病可治。”于是高祖谩骂曰: “吾以布衣持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病,赐金五十斤而罢之。
这里医生说刘邦的病可以治好,而刘邦却破口大骂,说我一个穷人,能够凭着一双手就取得天下,这都是命。我是生是死都是由上天决定的,不是你医生说了算的,结果不让医生给人治病,给了医生出诊费,把医生赶走。
这一席话乍听之一似乎颇有道理,而实际上却有悖常理,能治好而不治的确蹊跷。难道刘邦如此看的开生死吗?还是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呢?有人猜测事实的真相是:刘邦之所以这么做是害怕被医生毒死,而这个医生是吕后找来的良医,也就是说,刘邦是害怕吕后下毒手!
细细回读史书,越来越发现很多端倪,下面结合史记中的史实和人之长情略作推断之。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的是吕后是具备取代刘邦的能力和势力的,这是刘邦之所以害怕的原因之一。吕后的两个兄弟皆在军队中担任要职,在军事上吕后有支持和保证。
而刘邦之诸多重臣对吕后也颇敬畏,我们可以从陈平、周昌、彭越等人和吕后打交道时候的表现可以看得出来。如果吕后没有这样的势力,刘邦或许根本不需要害怕。事实上,从太子之争这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吕后势力之大,已经不是刘邦所能撼动的了的。
而太子之争,却是刘邦之所以害怕的根本原因和吕后最主要的杀人动机,刘邦对戚姬和其子赵王如意的喜欢是众人皆知的。虽然现在暂时确立了孝惠的太子之位,但是随着赵王如意逐渐长大,在刘邦的支持之下,难保不会对孝惠产生威胁,这一点刘邦和吕后都是心知肚明的。
如果说吕后第一个杀人动机是怕的话,那么第二个就是恨,吕后对刘邦的恨可以从刘邦死后其对戚姬的处理上看出来,没有对刘邦的爱,就不会对戚姬如此的恨。断手足,去眼,煇耳,饮哑药,置之于厕所中,号曰人彘,每每读此段,都令人心痛,不知戚夫人此时何感何想。
既然吕后对刘邦既恨且怕,又有很大的政治和军事实力,为何却一直没有动手呢?答案就是彭越、韩信、黥布还活着,这三个货是刘邦灭项羽的顶梁柱,哪一个都不是善茬。除了刘邦,谁也镇不住,其实,与其说刘邦害怕他们,不如说吕后更忌惮这三个手握重兵、能征善战的主,我们且看史记中记载的这三个人是如何死的。
彭越被刘邦找了个谋反的借口,囚禁在洛阳,但是刘邦还是宽赦了他,只不过贬为庶人,发配到四川。结果发配途中遇到吕后,彭越向吕后求情,吕后假装答应,带他回到洛阳。却对刘邦说:“彭越是个人物,你把他发配到四川,恐怕将来会有麻烦啊,还是早点杀了的好!”史记原文如下:
于是吕后乃令舍人告彭越复谋反。廷尉王恬开奏请族之。上乃可,遂夷彭越宗族,国除。现在重新读来,更觉得是吕后在逼迫刘邦除掉彭越,刘邦虽想放彭越一马,却在吕后的压力下不得已把彭越处死。
至于韩信,更不用说了,更是被吕后直接骗到宫中,不加审讯,即时棒杀之,我们注意到这时候刘邦并不在宫中,而正在巨鹿平叛,做主的还是吕后。史记记载,高祖平叛归来,“见信死,且喜且怜之”,这个“怜之”如此看来实在值得玩味啊。
黥布比较狡猾,远离中央朝廷,但是最后还是被逼反叛,刘邦亲征剿灭之,这一次总算不是吕后亲自动手,但是黥布一死,吕后就没有什么顾忌了,刘邦的死期就到了。
而刘邦在弥留之际,吕后问他死后人事的安排:“ 萧相国死后,由谁来接替呢?”刘邦说曹参。吕后问曹参之后是谁,刘邦说:“王陵可以在曹参之后接任,但王陵智谋不足,可以由陈平辅佐。陈平虽然有智谋,但不能决断大事。周勃虽然不擅言谈,但为人忠厚,日后安定刘氏江山肯定是他,用他做太尉吧。”吕后又追问以后怎么办,刘邦有气无力地说:“以后的事你不会知道了。”
在这里可以看出吕后此时关系的不是刘邦而是朝政,至于吕后的作案时间,我们且再看看《史记·高祖本纪》中的记载就很明了了,自从病甚之后,吕后就应该朝夕在刘邦身边,其治病求医,后事交待(所谓政治遗嘱),以及何时发丧,都是吕后说了算,因此有人断定吕后谋杀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