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李莲英 » 李莲英全文在线阅读

《李莲英》清宫大太监李莲英和慈禧太后是否有私情?

关灯直达底部

先给大家讲个很有意思的小典故,说的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名臣纪晓岚。纪晓岚当年刚开始走科举道路的时候,就高中了,然后皇帝任命他为翰林院编修,相当于现在的社科院研究员。那会儿纪晓岚岁数还小,那么点儿岁数当了翰林院编修,大家都说他有本事。于是,乾隆就把他召到宫里来问话。纪晓岚等皇上的时候有一帮太监过来了。当时是冬天,可读书人为了风雅,喜欢拿一把扇子扇,纪晓岚也拿了一把扇子在扇。

其中有个老总管太监,一看纪晓岚在扇扇子,当时就出了个上联。你不是有学问吗?“小翰林穿冬衣执夏扇,一部春秋曾读否?”《春秋》是中国古代的经典。上联中“春、夏、秋、冬”都齐了。没想到纪晓岚对得非常快,他就问了一句话——老总管您是哪儿的人?我是浙江的。他马上对上了,“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吗?”什么东西大家都知道,太监嘛,他的生殖器官没有了!纪晓岚对得很高明。借这个典故为引,我们来说说太监。

现在好多明清题材的电视剧里,太监当主角的多了,例如李莲英、魏忠贤。很多人就纳闷,这太监是怎么来的呢?一说太监有的人想起来了,说我看过《笑傲江湖》,《笑傲江湖》里有个东方不败——欲练神功,挥剑自宫;后来岳不群想要称雄江湖,挥刀自宫,一刀下去一了百了。是不是这样呢?跟大家负责任地说,太监不是这么来的。在古代,当太监首先得净身,就是把自己男性生殖器官给割掉,但是这个绝对不能自己动手,自己动手是不合法的。你要自己动手就会像那笑话说的:称雄江湖,挥剑自宫;即使自宫,未必成功。历朝历代太监净身,是有专门机构来做这个事的。明清两朝,干这行的叫“刀子匠”。而且他们在一个地区以内形成垄断。北京南长街会计司胡同,地安门内有个方砖胡同,里边各有一户人家,是当时太监净身的“刀子匠”的垄断人家。会计司胡同这家是老毕家,老毕家出过一个人物叫毕五;方砖胡同这家是老刘家,老刘家出过人物,外号“小刀刘”。这两家当时基本垄断了大清光绪时期太监净身这活儿。而且净身过程那可不是随随便便的,有句话讲叫“事凭文书官凭印”,必须得立好文书。我们知道手术是有风险的,再一个你净身完了反悔了呢?所以之前必须立好文书。现在到医院做手术也是这样,手术前医生得找你的直系亲属签字。光这个还不行,接下来你还得准备东西。准备什么东西呢?大概得有三十斤粮食、一大捆柴火,有的拿十两二十两银子,反正根据你家庭情况准备。准备这些东西干吗?给刀子匠送过去。另外,要净身得赶到冬末春初。说白了就是现在春节前后那段。为什么要赶上这个时候?这时候天比较冷,净身完了有伤口,避免化脓、招苍蝇之类的,而且春天身体养得快。净身前后你得在人家刀子匠家住,这就像住我们现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病床。你说你回家养着去,出了事谁负责任呢?刀子匠得替你负责任,这个时间加起来大致有一个月左右。这一个月你得吃喝吧,得有花销吧,而且冬天的时候天冷,你得烧炕,所以拿粮食、柴火、银子是干这个的。

具体做手术的时候,有几个步骤。你在手术之前三四天就得到刀子匠家,他把你放在一个小黑屋里头,让你见不着阳光。为什么?就是让你整个人处于一种麻痹状态当中。因为那会儿动手术没有麻药,所以先让你整个意志混混沌沌的。然后不能吃东西,每天喝少量水。这个医学术语叫灌肠,让你肠胃里干干净净的,别有什么粪便之类的。真手术的时候,大小便失禁容易弄得刀口感染。另外,要手术的时候,先给你一大碗汤。这汤类似于现在的麻醉剂,但跟现在麻醉药不能比。反正你喝下去之后混混沌沌的。这还不行,还得给你捆上,旁边有人摁着,你万一挣扎就坏事了。这些都准备好了,趁你神志还清楚的时候,刀子匠把手术刀拿起来在火上烧一下,问你:“你是自愿净身的吗?”“我是。”“你绝不反悔吗?”“不反悔。”“文书签好了?”“签好了。”“那你断子绝孙跟我可没关系了。”“没关系。”几句话问清楚,他才动手术。动完手术了,你清醒过来不能马上在炕上躺着,有几个有劲儿的给你扶起来,让你绕炕走一圈,再走两三圈。这样做是怕你刀口这块儿血脉不通血。不过血的话,那你下身不就溃烂了吗?所以他还得带着你来回溜达。实事求是地说,刀子匠这一行在过去是非常专业的,比一般的那些医疗手段要高明得多。完事了以后,这个割下来的东西,有的人就要回来。大家可能看过电视剧《中国最后一个太监》,溥仪皇帝把宫里太监都撵走,他们都去领个小盒。那小盒里装着什么?就是割下来的东西。他们有的自己带走了,有的不要了,但是有个别有心的刀子匠,把这个东西留下来,扔到石灰里把血水吸干,然后放进个小红布包袱系上,挂到自家家厢房的房梁上。注意,不是正房,他也嫌脏。为什么要用红布呢?讨个口彩,叫红布高升。他这是赌了,万一你进宫里红起来了,像李莲英、安德海那样的,你有钱有势力了,你得来找我。过去人讲,死的时候得全尸。在菜市口被砍了头的,都得找个胆大皮匠,把脑袋跟身子缝一块儿下葬。没有这一块你也不是全尸,所以凡是混得好的太监,得全尸才能进祖坟,所以死之前都得把这东西预备好了,跟身体对接到一块儿,下到坟地里边。

这一套程序下来,仅仅是一个入门。虽然净身完了,但是距离当真正的太监还远呢,不是谁都能当太监的,往往靠推荐。原来是北京周边的地方的人当太监,后来往远了扩到乡村,扩到河北一带。李莲英的老家,魏忠贤的老家都是河北肃宁,那个地方就出了不少太监。因为有人给引见,所以这一行慢慢地就形成了产业链。什么是产业链?就是提供从引见到进宫一条龙服务,包括进里面得做的检查。有的老太监在宫里待了许多年,他把各部门打点好了让你顺利进来——他就靠这个吃饭。现在北京有个中关村,不少朋友都知道,这是销售高科技产品的地方,有不少人到那儿买电子产品。你知道中关村以前是干什么的吗?中关村以前就是太监村,专门住太监的。在宫里当太监当到一定年岁,干不动了,得退了。可退了他不回家,他就在中关村的地方买房子,在这儿住,当掮客,做生意。老家谁想来当太监来找我,我给你引见。来来回回的,他挣这个钱。后来退休的太监在那儿住的特别多,太监多在此建庙宇和养老的庄园,那个地方就叫“中官屯”。“中官”是中国古代对太监的另一种叫法,所以中官屯就是太监住的地方。当然,也有人说当时这个地方太监的坟比较多,所以叫“中官坟”,这是另外一种说法。但总之,这个地方跟太监是脱离不了关系的。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觉得叫这名字不好听,这地方还要发展高科技呢!在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陈垣先生的提议下,就把那“官”改成了山海关的“关”,改名为“中关村”。

其实,用太监称呼所有净身后去宫里做事的男人是不对的。太监是这一类人里的第一等人。这类人总共分四等,刚一进宫叫侍童,就是侍候别人的小孩儿的意思,给人刷碗、倒马桶等;再往上叫监承,这是第三级;监承往上叫少监,少监往上才叫太监。太监是这里边的第一等人。所以“ 大太监”是个尊称。一说尊称,有人说我知道,太监也叫公公,有李公公、王公公,那不对。公公这是个贬义词,只有皇上和娘娘才能叫海公公、李公公、刘公公……要是下边哪个人叫公公,他得扇你嘴巴子。一般来说,平辈的太监互相称李爷、刘爷;小辈的太监见到一级太监,那张嘴就得叫师爷,这是尊称。想熬到太监这个等级,那得凭着运气一点点来。怎么熬呢?

第一,在宫里你是下人,是伺候人的,如果不懂宫里的礼仪,你肯定干不好。宫里那个礼仪很复杂,比方说见到皇上怎么叩拜,见到娘娘怎么叩拜,见到贵妃、答应、常在这些你都怎么行礼,见着朝中大臣该怎么问候。全套的礼仪,有人给你培训。哪一句话说错了,人头有可能立即落地。磕头磕得不标准都不行。有人说哪有什么标准不标准,往这儿一趴,梆梆梆三个头,这不就完事了吗?这没完,梆梆梆三下,这叫一叩。三叩是指磕九个头,而且每个头磕起来得五体投地。脑门这儿为一体,左手、右手、左膝盖、右膝盖趴到地上,这为五体投地。姿势得标准,你歪一下脑袋都不行。否则,这就是“心怀贰心”。所以当太监不亚于当军人,对他的训练是非常残酷的。

第二,你还得听话,而且还得敢于牺牲,敢于玩儿命。清末大太监安德海得慈禧宠幸,后来飞扬跋扈,他为什么得慈禧宠幸?就是敢玩儿命。咸丰皇帝死了,同治皇帝还小,那一阵慈禧心里也没底。咸丰皇帝为遏制后党,对慈禧不放心;另一方面他又要遏制王公大臣,对“鬼子六”恭亲王奕也不放心。所以他把朝廷的大政托付给顾命八大臣,即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御前大臣景寿、协办大学士肃顺,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等八个人。当时慈禧觉得这么下去,自己早晚被八大臣给拿下,所以她不能坐以待毙。那怎么办呢?她就要跟“鬼子六”奕联系上。可是咸丰皇帝死在热河,就是现在承德避暑山庄这里,奕在北京。过去没手机,也没别的联系方式,她只能派贴身太监安德海连夜回北京。跟奕联系这个事就是玩儿命的事,当时整个承德这儿都被顾命八大臣控制。他们若发现安德海走了,那还不收拾他?大清祖制规定太监不得随便出宫。而且到了北京,万一“鬼子六”不同意跟慈禧一块儿收拾八大臣,他说不定一刀要了安德海性命,所以安德海做这件事是玩儿了命的。因此,他才能有后来那么大的权力。当然,他自己飞扬跋扈,最后在山东被巡抚丁宝桢给杀了。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第三,有大事的时候听话、玩儿命,皇帝太平没事时怎么办?那就得会溜须拍马,投其所好。皇上也和常人一样,喜欢身边的人对他恭敬点儿,知道他喜欢什么陪他玩什么。光有这些还不行,你还得观察宫里谁会得势,就得提前靠上谁。现在有句话说,30 岁以前你得跟对人,30岁以后你得干对事。这话放到太监身上一样好用,你要站错队那就坏了。

就说魏忠贤吧,他是怎么站对队了?从万历年间一直到泰昌皇帝朱常洛时期,魏忠贤就想怎么能跟太子靠上关系才能飞黄腾达呢?他一看,应找太子的奶妈。太子奶妈是个宫女,叫客印月。魏忠贤为了跟她套近乎,天天跟她嘘寒问暖,给她打饭打水,向她发动爱情攻势。有人说,你在这儿瞎说了吧,太监怎么还有爱情呢?你可别小瞧这个,魏忠贤和客印月两个人最后就好上了。这个好在皇宫里有一种说法叫“对食”,也叫“菜户”。菜户和对食不完全一样,宫女和宫女间好,就跟夫妻一样,这是“菜户”。太监跟宫女好这叫“对食”,宫女跟宫女好也可以叫“对食”,范围很广泛,历朝历代都有。

有的人就往歪处想,说,你看慈禧太后怎么那么宠着李莲英呢?是不是他俩有一腿?是不是李莲英不是真太监?这个事我估计不少人听野史传闻里说的,那么李莲英跟慈禧是不是这么回事呢?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跟大家说,这绝对胡说八道,没这事。为什么呢?因为大清对太监的检测是特别特别严格的,每年都要查一回,查查到底真假。有的没阉割干净的,还得来一刀,行话叫“刷茬”。所以,你要说大清皇宫里有假太监,说破天都没人信。皇帝对这检查特别严格,不可能自己往自己脑袋上扣绿帽子。

还有的人说,你说没假太监,我看不少太监出了宫了,或者是得权势的时候,在外边买私宅,娶好几个老婆,那是怎么回事呢?

这有两个原因:第一种原因,人都有一种满足心理,我这辈子娶不了老婆,没有这个男女之事能力了,那我也要娶,作为心理的一种满足。第二种原因,不是说他被阉割完了之后,就没有对异性的好感了,现在科学研究,控制内分泌的是人的脑垂体。人有个下丘腺,这个地方分泌出什么东西来呢?我们通常叫激素。它很复杂,现在人也没彻底研究明白。但有一点,人到了成年以后,不管你是不是被阉割了,这块儿分泌激素,促使你对异性产生好感。也就是说,虽然太监关键部位被一刀给割下来了,可是,他对异性的好感不会因为这个彻底消失,最多是有所衰减。所以,说太监有爱情那基本还是靠谱的。

相关阅读

李莲英第一次给慈禧梳头的时候,他大着胆子将青楼妓女的发型梳在了慈禧的头上。梳头完毕,慈禧对着镜子反复察看,随后不禁凤颜大悦,脸上开了花。

出身贫寒

李莲英出生在直隶河间府,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大城县臧屯乡李甲村人。咸丰七年,即公元1857年,才九岁李莲英通过同乡、大太监沈兰玉的介绍,由郑亲王端华送进皇宫而当上了一名太监。李莲英入宫后名叫李进喜,先后在奏事处和东路景仁宫当差,直到同治三年,即公元1864年,他16岁时,才调到长春宫慈禧跟前侍候。14年后,慈禧太后给他起名叫李莲英。

此时大太监安得海正得慈禧宠爱,红得发紫。李莲英和安德海两人虽同时进宫,地位却差得很远。后来安得海因过分张狂,终于以“违背祖制,擅离京师”的罪名,在同治八年,即公元1869年被山东巡抚丁宝桢砍头身亡。

李莲英是个十分聪明乖巧的人,他从中明白了应该如何摆正主子和奴才之间的关系。李莲英不仅学会了揣摩主子的脾气和爱好,千方百计地讨主子欢喜,还能时时处处谨慎小心。后来李莲英的墓志铭中说他“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也就是对主子恭敬,对下属宽厚,多少年来不敢松懈,这也算是李连英成功的秘诀吧!

不过,李莲英最成功的秘诀,还在于他掌握着让慈禧高兴舒心的头上技艺,也就掌握了一套为女人梳理新发型的技术,当时人称“小篦李”。甚至后来朝中大臣弹劾李莲英时,还在奏章里把李莲英称作“小篦李”。李莲英为何会有这种让慈禧舒心高兴的头上技艺呢?

原来,李莲英出身贫寒,幼年即父母双亡,入宫前做过皮鞋,贩过火药,小小年纪便混迹于妓院赌馆。17岁那年,感到混得太艰难了,便把心一横,挥刀自宫做了太监。进宫后,李莲英在其同乡、大太监沈兰玉的帮助下,做了“梳头房”的小太监,其职责仅仅是帮助梳头太监准备工具,还轮不到他直接为妃嫔们梳头。

当时慈禧乃是咸丰皇帝的贵妃,既是渴望权力的强人,也是爱美好新的女人,很喜欢在服饰打扮和发型变化上做文章,常常弄得梳头太监非常紧张。由于经常挨骂,梳头太监们成天唉声叹气。李莲英得知这个情况后,决定抓住机遇出头,便借故告假三天,直奔青楼妓院而去。

青楼妓院是勾引男人厮混的场所,妓女为了引人注目,其打扮和发型,往往别出心裁,这就是李莲英此行的目的。李连英找个杂货店买了一个小竹篮,篮里装了些生发油、宫粉、胭脂、绒花、通草类的闺秀梳妆之物,从此叫卖于八大胡同的花街柳巷,出没于青楼妓院的花魁粉头之中。

其后的10多天的时间里,每天日上三竿时,正当“清吟小莲”的姑娘们梳妆打扮之际,“生发油,宫粉胭脂啊!”的悠扬叫声便会传入她们的耳鼓,进而打动她们的心弦,只闻得一阵香风,只听得一片珠落玉盘的“格格”娇笑,只觉得眼前一花,一个个浓妆艳抹、粉面桃腮的姑娘移动莲步,婷婷娜娜而来,如风摆杨柳雨打芭蕉,再看那发式,有的如喜鹊登枝,有的如孔雀开屏,有的如天上云霞,有的如水中波影。

李连英一边暗暗赞叹姑娘们丽质天生,更擅打扮,一边细细观察揣摸那些发式,一一记在心里。不几天,他和这些倚门卖笑的姑娘们混得厮熟,有时竟得以登堂入室去卖,这也给了他不少方便,让他隔着“水晶帘”细细地看姑娘们梳理青丝、盘缕发髻的技法,如此这般一来,到离约定期限还有七八天光景时,京城内青楼妓院里的各种梳头样式差不多都让他看了个遍,学了个遍。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模仿、苦练,李连英终于熟练地掌握了30多种新发式的梳理方法。

回宫后,李莲英天天苦练梳头本领,感到火候已成,便找到为慈禧的梳头太监和同乡沈兰玉,反复恳请他们向慈禧推荐自己。第一次给慈禧梳头的时候,他大着胆子将青楼妓女的发型梳在了慈禧的头上。梳头完毕,慈禧对着镜子反复察看,随后不禁凤颜大悦,脸上开了花。就这样,李莲英获得了梳头太监的地位,能够天天接近慈禧,从此迅速发迹。三天的青楼妓院的厮混,成为了李莲英人生轨迹的拐点。

后宫得宠

同治十三年,26岁的李莲英接任储秀宫掌案首领大太监的职务。这个职务一般需进宫服役30年才有资格担任,而李莲英此时进宫刚满17年。

光绪五年,李莲英出任储秀宫四品花翎总管。随着慈禧日益大权独揽,李莲英的声望地位也变得显赫起来。李莲英31岁的时候,就已经可以和敬事房大总管平起平坐了。光绪二十年,46岁的李莲英被赏戴二品顶戴花翎。虽说这只是一种荣誉的象征,但这是太监中从未有过的。雍正皇帝规定太监品级以四品为限,慈禧却为李莲英突破了祖上传下来的规矩。

令人不解的是,李莲英虽受慈禧恩宠,却始终未能离开慈禧,当上敬事房大总管。慈禧与李莲英几十年形成的感情非同一般。慈禧在政治上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强、心狠手辣的独裁者,但同时也是一个感情脆弱、害怕孤独的老女人。

几十年来,慈禧身边的奴婢换了一茬又一茬,善解人意的,除了安德海就只有李莲英了。晚清太监刘兴桥等人回忆说,慈禧与李莲英之间的感情十分深厚,能化解慈禧的烦恼并最会服侍她的只有李莲英。

据《晚清宫廷生活见闻》中记载:“每天三顿饭,早晚起居,他俩都互派太监或当面问候……在西苑、颐和园居住的时候,慈禧太后还经常来找李莲英:‘莲英啊!咱们遛弯去呀!’慈禧太后有时还把李莲英召到她的寝宫,谈些黄老长生之术,两人常常谈到深夜。”从这段记述可以看出,李莲英实际上成为晚年慈禧生活中一刻也不能离开的“伴侣”。

慈禧对李莲英的宠信与日俱增,确实引起朝野的议论和不安。有人说李莲英权倾朝野,收受贿赂,投到他门下就能当高官;有人说他“干预朝政,广植私党”;甚至还有人说他陷害拥护维新、站在光绪一边的大臣。

光绪十二年,即公元1886年四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称北洋海军已训练成军,奏请朝廷派大臣检阅。慈禧就派总理海军衙门大臣醇亲王前去巡阅。由于醇亲王是光绪皇帝生父,身份高贵,因此要加派太监、御医随行。而醇亲王是一个城府很深且非常谨慎的人,他主动要求派李莲英随行,以减少太后对自己的猜忌,慈禧马上批准了。

醇亲王五月初一回北京复命,这时朝廷中一片不满之声。监察御史朱一新向光绪上奏,批评派李莲英随醇亲王视察海军。他们还说李莲英妄自尊大,结交地方官员,收受贿赂,理当查处。但慈禧却下令将朱一新由御史降为主事。

光绪三十四年,即1908年10月22日,慈禧死于北京西苑的仪鸾殿。李连英办理完慈禧的丧事,于宣统元年,即公元1909年二月初二,离开生活了51年的皇宫。当时内宫主政的隆裕太后,为感谢他在宫中服役多年,准其“原品休致”,就是带原薪每月60两白银退休。

作为一个太监,李莲英的身份极为卑贱。不同的是,由于慈禧太后的赏识和宠爱,他享受到了皇宫太监前所未有的权力和地位,金钱财富也滚滚而来。但也正因与慈禧的这层特殊关系,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臭名昭著的人物之一。李莲英死于宣统三年,时年64岁。这时,绵延了200多年的清王朝已是风雨飘摇,灭亡只在旦夕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