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李自成的故事 » 李自成的故事全文在线阅读

《李自成的故事》《碧血剑》里历史冤案 投降李自成非曹化淳

关灯直达底部

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八月十六,是前辽东督师袁崇焕冤死三周年祭,袁崇焕昔日“山宗”旧部,纷纷从全国各地赶赴粤东圣峰嶂,秘密祭奠昔日主帅。小说的主人公——“烈士遗孤”袁承志,也正式表明其忠良之后的身份。

袁崇焕惨死于崇祯三年八月十六,磔杀他的是崇祯皇帝,但真正的凶手却是皇太极,正是他利用鲍承先等人施展反间计,才导致了生性多疑、刚愎自用的崇祯自毁长城,扼杀了大明中兴最后的希望。

当然,小说中崇祯和皇太极二人也都没有得到善终: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极死于沈阳(小说采用多尔衮弑兄说);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九,随着李自成大军攻破北京,走投无路、众叛亲离的崇祯帝吊死煤山,结束了其可悲、可怜的短暂一生。

《碧血剑》这部小说,忠实地还原了明、清、闯三方势力及其领导人之间的恩怨纠葛,崇祯、皇太极、李自成三人形象,符合大众审美要求。此外,明军的杀良冒功、闯军的进军路线、清军的南下劫掠,无一不符史籍,称得上是把握大局、注重细节、与史相符的一部优秀小说。

蒙冤不白

在这部小说里,还涌现出不少历史风云人物,计有多尔衮、孝庄、范文程、宁完我、鲍承先、曹化淳、祖大寿、李岩、红娘子、刘宗敏、宋献策、牛金星、刘芳亮、田见秀等,小说的主人公袁承志和他们或多或少都打过交道。

这些人当中,大多数遵循历史形象,但也有少数人与史不合。

最典型的莫过于大太监曹化淳,他背负恶名数百年,至今尚未洗清。

小说中,曹化淳是首开城门迎接闯王的大丑角,计六奇的《明季北略》记载:“贼攻西直门,不克,攻彰义门,申刻门忽启,盖太监曹化淳所开。得胜、平子二门亦随破。”

此后的诸多史料,都参考了《明季北略》相关记载,把“打开大门迎闯王”的“功劳”算在曹化淳头上。但是,《明史》对此事无载,曹化淳其人也未入《明史》“宦官列传”中。

曹化淳到底有没有开门?个人是倾向未开门的。曹化淳12岁净身入宫,陪侍当时还是信王的朱由检,深得宠信。朱由检执政后,曹化淳负责平反魏忠贤时期冤案,共处理了两千余件。崇祯十一年,曹化淳任司礼秉笔太监、东厂提督,到了人生的最高峰。崇祯十二年,曹化淳上疏告假回乡。崇祯十七年甲申之变,曹化淳已经在武清故乡退休5年之久,何来“开城纵贼”一说?

真正“开门”的,是兵部尚书张缙彦,是他打开正阳门,迎接刘宗敏部入城,让曹化淳背了数百年的大黑锅。

曹化淳对明王朝依然是忠心耿耿的。顺治入关定大统后,曹化淳赴都上疏,提请妥善处理崇祯帝后陵寝。经清廷恩准,委内官监冉肇总理其事。从这时起,有关“曹化淳开门”的流言就开始四处散布,为此顺治皇帝还专门“辟谣”,还曹化淳一个清白。

但由于“满清皇帝”“前明太监”这两个关键词,在东林余党的推动下,民间舆论对官方“辟谣”并不完全认可,故而到了今天,“曹化淳开门”一事,仍被广泛收录在《流寇传》《国榷》《痛史本崇祯长编》《崇祯实录》《明史纪事本末》等各种古籍中,蔡东藩先生的《明史通俗演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多数历史教材,均采用了此说。

或许曹化淳自己也觉得太冤,临终之前写了一首《感怀诗》:“报国愚忠罔顾身,无端造诬自何人?家居六载还遭谤,并信从前史不真。”这首绝命诗,也可以看出曹化淳对流言的无奈以及对自身的感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