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知识 » 国学知识全文在线阅读

《国学知识》《林兰香》小说介绍

关灯直达底部

题“随缘下士编辑,寄旅散人评点”。书凡六十四回。寄旅散人的批语和子的序文,多次提到《金瓶梅》,却从未涉及《红楼梦》,推测书当作于《金瓶梅》之后,《红楼梦》之前。笔者认为作于康熙后期。有道光十八年 (1838) 年本衙藏版本。

从首回和末回遥相呼应的叙说和感慨中,可以看出 《林兰香》 的创作缘起和旨意。首先,作者对于“幽闲贞静,堪称国香者”的女子,“不得于夫子,空度一生”的悲剧,颇为愤慨不平。为此,他要“借梦梦空空之事”,为几个德才兼备又 “悠忽毕世” 的女子树碑立传。其次,通过耿府的盛衰际遇,作者不止意在批判封建末世社会的弊病,且要形象地阐明人生如梦的思想,小说“第一回以邯郸候开场,第六十四回以邯郸道结局,以梦始终者也。” (夹批) 如此构思,无非是为了宣扬一切“总皆梨园中人,弹词中人,梦幻中人也,岂独林哉,兰哉,香哉!”最后,作者创作《林兰香》也是为了鼓吹其“随缘而已”,“随遇而安”的处世哲学; 而这种“与人无忤,与世无争”(小说对宣爱娘的赞词)的处世哲学,与人生如梦的色空观念,又是紧相联系在一起的。

《林兰香》所叙故事,发生于明王朝的都城北京。小说从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写起,直到嘉靖八年(1529) 为止,历经八朝共一百多年。全书的故事梗概是这样的:

明初开国功臣泗国公耿炳文支孙耿朗,考校优等,虚授兵部观政,待二十岁后方可授职。正欲与已聘副御史燕玉之女梦卿成婚,官浙江正典试的燕玉突遭冤狱,以 “疏忽殆玩” 罪,被捕入狱,拟议 “边远充军”。其女梦卿上疏,“乞将身没为官奴,以代父远窜之罪”,即蒙允准。耿朗乃另娶林御史之女林云屏为妻。不久,燕玉于衔冤病死后又得平反昭雪,其女梦卿亦随之得赦。议婚者纷至,而梦卿坚执仍嫁耿朗,甘作侧室。宣节,原官主事。因有族弟宣惠家贫,又将赴科考,宣节悯其 “家计艰难,又蒙考试之岁”,即周济白银百两,“一则治理家内用度,二则预备场屋所需。”不料宣惠竟以此行贿考官,事发之后,御史茅球借机营私,制造冤狱,将本无干涉之人强行牵连,诬告宣节 “挂误”罪。受审时,宣节“未免受些屈辱,及至革职回家,一气病倒,不半月已作古人矣。”宣节之女爱娘,在这样的情况下嫁给耿朗作了三房。耿朗的四房叫任香儿,其父任自立本为放高利贷、开当铺和布房的奸商,有钱有势。洪熙皇帝上宾的当晚,因失火,布铺烧尽,任自立被官府 “拿了去,说天子驾崩,人心慌乱,万一奸凶乘势,岂不有关大事?要从重治罪,以警愚顽。”于是,任家送重礼,施贿赂,通关节,托人情,结果倾家荡产,仍不能出狱。后来听说耿府可以说情,遂将女儿任香儿乔扮侍女,送于耿家。任自立出狱后,香儿便嫁给耿朗。五房平彩云,本亦官宦之女,因父亲已死,家道衰败。而恶霸东方巽又唆使歹徒用薰香将彩云蒙昏,劫去欲行凌辱。适为侠士赫连照所遇,杀死歹徒,救出彩云。因不明彩云来历,赫连照便将彩云送至一热闹庭院而去。彩云醒后,知是耿府,便嫁给了耿朗。至是,耿朗一妻四妾,家道正盛,仆婢满堂,备极奢靡。五妻妾中,燕梦卿不止德貌双美,又善诗能书。敬上恤下,最为贤慧。无奈耿朗才质不过中等,性又贪恋酒色,多疑又少主见。他又认为 “妇人最忌有才有名。有才未免自足,有名未免欺人,若不裁抑二、三,恐将来……不能相下。”于是耿朗有意压抑,使燕梦卿左支右绌,难以自容。梦卿直言规劝,耿朗由怕听而厌听。加上任香儿的恃宠挑拨中伤,耿朗便不再理睬梦卿,梦卿终于含冤饮恨,忧伤而死。耿朗后因从征获胜升了官,可是四十岁便突然病死。五个妻妾,梦卿、香儿、彩云死于耿朗生前,云屏、爱娘卒于耿朗身后,幸赖梦卿陪嫁侍女春畹(梦卿死后,亦为耿朗之妾)将梦卿所生儿子耿顺抚养成人。耿顺有功于国,又袭了泗国公爵位,一时家道中兴。耿顺缅怀母德,特建小楼一座,陈列诸母之遗物,以期传之久远。不料冬夜一场大火,焚烧净尽,耿家旧事无人传说,仅借戏文《赛缇萦》和弹词《小金谷》的演唱,“流传天下乐闲人” 而已。

综观《林兰香》的故事情节,它是以耿朗、耿顺父子二代的兴衰史为中心,旁及朝廷中的忠奸斗争,地方上的叛乱。比如,御史茅球借科场舞弊案陷害御史燕玉;两仪山彭氏三兄弟的作乱;耿顺奉旨征甘凉;土木堡之变后内监石亨、曹吉祥的暴动等等。上自皇帝、贵族、官僚、将军、内监,下至高士、商人、侠客、妓女、妖人、恶霸之流,全书各色人物超过三百; 其中最多的则是贵族之家的僮仆侍婢。作者的构思和结构特点是,用五十六回书详传耿朗在二十四年中的故事,另用八回书 “特传耿顺,以著燕、田 (耿顺之生母和养母) 余美。”小说的主人公是耿朗及其六妻妾,即林云屏、燕梦卿、宣爱娘、任香儿、平彩云和田春畹,他们的家庭生活和矛盾纠葛,诸如夫妻的欢爱、反目,诸妾的明争暗斗等等,则是小说情节主线。作者叙闺中之事详切,着意于六个性格迥异的女子的刻画。但是,通过耿府二代的兴衰变化,以及封建末世种种世态的真实描绘,小说不止指责了奸佞,鞭挞了匪类,批判了世风,也揭示了矛盾重重、内外交困的贵族阶级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

《林兰香》是肯定一夫多妻制的,这当然毫不可取。但是,小说通过耿朗六妻妾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特别是燕梦卿的悲剧性格和悲剧命运,又充分暴露一夫多妻制的罪恶。在第十三回中,作者借林夫人之口指出:“自古及今,有多少郎才女貌,被那愚父愚母执固不通,做坏事体。大则生死相关,小则淫私纷起。”

作者赞赏那些恪守封建伦理道德,且德言工容兼美的妇女。为此,他倾注感情地塑造了燕梦卿和田春畹的形象,作为理想妇女的典范。梦卿在即将出闺成大礼之日,父亲突然被诬下狱。于是,她自愿与耿朗解除婚约,代父入狱。在冤狱平反之后,她又甘作二房,不另嫁他人。平日,她 “言不轻发”,“事不必专”,“在众人身上真心真意,无些些虚假”。丈夫听信谗言,怀疑她,冷淡她,她怨而不怒;甚至“夫妻反目,犹然割指医病”。她信奉这样的教条:“夫者,妇之天。万有不齐之物,皆仰庇于天。妇人一生苦乐,皆仰承于夫”,决不“议夫之是非”。田春畹尽心抚养耿顺,她可谓梦卿的影子和替身。诚如批者所赞:“春畹为侍女是贤侍女,为妾是贤妾,为妻是贤妻,为母是贤母。”作者把燕、田这样的封建淑女,奉为理想人物,极尽歌颂之能事,显然不足为训。不过,与此同时,作者又高喊: “闺阁淑嫒即我朋”,“说着芳踪齿亦芬”; 对于压仰妇女才能,戕害妇女身心的封建理义,以及耿朗的夫权思想,在小说中亦作了无情的批判,表现了为妇女鸣不平、争平等的民主思想。

在艺术上,作者创作 《林兰香》,不止效法明代“四大奇书”,且有超越其上的雄心壮志。子在序中评曰:

近世小说脍炙人口者,曰《三国志》,曰《水浒传》,曰《西游记》, 曰《金瓶梅》。 皆各其奇, 以自成为一家, 惟其自成一家, 故见者从而奇之。使有能合四家而为之一家者,不更可奇乎? 偶于坊友处睹 《林兰香》 一部,始阅之索然,再阅之憬然,终阅之怃然,其立局命意俱见于开卷自叙之中; 既不及贬,亦不及褒,所爱者有 《三国》之计谋而未邻于谲诡,有 《水浒》之放浪而未流于猖狂,有 《西游》之鬼神而未出于荒诞,有 《金瓶》之粉腻而未及于妖淫,是盖集四家之奇以成为一家之奇者也。

子此评,虽有溢美之词,亦不无道理。《林兰香》确是一部既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内容又有一定社会意义的章回小说,值得另眼相看。首先,《林兰香》是一部世情小说,它走的是《金瓶梅》的创作路子,但又有所推陈出新,在许多方面可说开了 《红楼梦》 的先河。其次,《林兰香》不止具有 《金瓶梅》之奇,也兼有 《三国》、《水浒》和 《西游》 的某些特色; 不过并没有达到 “集四家之奇以成一家之奇”的美学高度。作者在着重描写世情的同时,又采用了历史演义、英雄传奇和神魔小说的笔法,敷演了一些故事。但这样做并没有给它增添思想和艺术上的光彩,反而出现了不少败笔。第三,作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是相当高超的,无论是用“文有甚深,语不甚俗”的语言,还是比较纯净的白话,皆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试举一例以见一斑:

(康夫人) 一日晚间,偶然睡不着,卧在床上。听得窗外低低有人说话,先是管茶的海氏道: “索婶娘,你把门户都锁了,正好与风姆姆安息去罢。西院的两位奶奶正在下棋,我和井姐姐还不知要等到几时。”索妈妈道:“等作什么?我将茶水交给童大娘就是了。我没见待小主子比老主子还用心!” 海氏道: “宁欺老,别欺小。小主子处处认真,如何大意得?”索妈妈道: “可惜二娘,好一匹绫子尺头儿短。(批云: 此痛语也。)若多活些时,我们亦多受些好处。”海氏道: “正是好人不长寿,祸害几千年。”(批云: 此不平语也。) 两人正说着,又听得风婆子亦插嘴道:“黄梅不落青梅落,象我这老朽,便替死了亦是愿意。”(批云: 此忿语也) 海氏道: “金砖何重,玉瓦何薄? 西院待你极好,为何亦偏护二娘?” 风婆子道: “哎呀! 好狗护三邻,好人护三村。我虽年老,难道就捧着屁股作嘴不成?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还不报,时辰未到。你看他横行到几时?”索妈妈道:“路上说话,草里有人听。向灯的也有,向火的也有。人心隔肚皮,似你这疯疯颠颠,信口开河的,不怕太岁头上动土?”风婆子咂着嘴道:“我是上坟的羊,任凭他去了。那象你们捧着卵子过河。你看满院子内那一个不是你癣疮药的,自扫门前雪,那管他人瓦上霜。谁与谁有仇,定要送我棺材座子? 除了绿姑娘穿青衣抱黑柱,那是不得不然,其余别人帮虎吃食的虽多,吃王莽的饭,干刘秀的事,却亦不少,怕他怎地?”三人正说着,又听得井氏走来说道: “天已二更了,是神的该归庙,是鬼的该归坟了。” 海氏道: “还早呢! 你也来赶个火儿。”井氏道; “不到高山,不显平地。今日听得外面商议,清明节要给二娘上坟。似这样平打米赛吃饭的勾当,你们愿意么?”风婆子、索妈妈、海氏一齐道: “怎么不愿意? 瓜子儿不饱是人心,知恩报恩,自当如此。”井氏道:“前人洒土迷后人的眼,其实与二娘有何益处?”索妈妈道:“行下的春风望下的雨,若是别人,只怕要变王妈妈家的猫了。千里送鹅毛,物轻人意重。每人出不了百十文钱,便作成许多体面,岂不强似过东庙里拜佛,西庙里烧香?”井氏道: “众婶娘曾说这个事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钓。”风婆子道:“这又是那老歪刺骨扯淡的话了。如果有不愿意的,除非是又养汉又撇清,象李名的老婆。” 井氏道: “正是,恐怕西院的不出。” 海氏道: “胳膊扭不过大腿去,又都不是吃奶的孩子,难道连天日亦不知?”索妈妈道:“几个人出亦不多,不出亦不少。你修的你得,我修的我得,不修的不得。我们全不必管他。” 是时四个人唧唧哝哝说了好一会方散。

在深切世务人情方面,《林兰香》与《金瓶梅》堪称艺术功力不相上下的奇书。笔者以为,诞生于《金瓶梅》之后的 《林兰香》,从创作思想到艺术方法,从题材内容到人物塑造,从结构、语言到细节描写,无不深得《金瓶梅》三昧。作者以小说中的三个主要女子的姓名组合成书名,这是取法乎 《金瓶梅》的明显例证。但《林兰香》借鉴《金瓶梅》,绝不仅仅表现在小说的命名上。当然,《林兰香》也不是亦步亦趋《金瓶梅》,它有所继承,有所扬弃,也有所创新,在某些方面做到了青出于蓝,蝉蜕于秽。

《金瓶梅》是取材于现实生活的百回巨著,它通过一个特殊家庭的兴衰史和罪恶史的如实描写,涉及到16世纪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反映了一个时代。《林兰香》同样取材于现实生活,通过一个特殊家庭的兴衰史的如实描绘,涉及到清初社会的各个领域。它与 《金瓶梅》一样,亦因耿朗一份人家,写了好几份人家,并概括了一个时代。

1930年,法国的弗朗茨·库恩节译的《金瓶梅》,书名题为《金瓶梅:西门庆与其六妻妾的奇情史》。说西门度与其六妻妾的纵情色欲是一段“奇情史”,这并不恰当。因为,西门庆与其六妻妾的夫妇生活,奇则“奇”矣,却无“情”可言。《林兰香》则名符其实,可谓“耿朗与其六妻妾奇情史”。寄旅散人评得好:“世家贵胄未有不好色者。林、宣、田,色之正者也; 平,色之淫者也; 任,乃淫而妖者,故耿朗迷惑于香儿。”作者的高明,在于既写出了耿朗之“好色”,以及 “迷惑于香儿”,又重彩浓墨地描绘了林、宣、田与耿朗的夫妻情爱,以及“色之正者”与“色之淫者”和“淫而妖者”之间的复杂微妙关系;既渲染了耿朗与其六妻妾的“奇情”,又不象《金瓶梅》那样津津乐道西门庆与其六妻妾的靡烂性生活。

《林兰香》继承了《金瓶梅》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描摹西门家的日常起居,饮食筵宴,社会交往,婚丧礼仪,以及夫妻、妻妾、诸妾和主奴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的传统,在这些方面充分显示了现实主义的深刻表现力。所不同的是,耿府的日常生活,特别是耿朗与六妻妾的欢爱和反目,以及六妻妾之间的暗斗苦争,与西门庆家相比较,趣味有雅俗之分,格调有高下之别,前者不乏诗情画意,令人神往,促人反思; 后者则龌龊不堪,叫人恶心。同样是赏雪、品花、听歌、观戏、游园,耿朗家与西门庆家,其情趣的格调的雅俗、高下是显而易见的。至于耿朗六妻妾的联韵、评画、赛棋,以及丫鬟们的弹琴说剑和相扑戏耍,更是《金瓶梅》中那些淫娃荡妇所望尘莫及的。在日常生活的风雅化,以及百科知识的艺术化方面。笔者以为,《林兰香》对《红楼梦》是很有影响的。

《林兰香》有《金瓶梅》之粉腻而未及于妖淫。书中亦有淫秽描写,但不仅数量极少,且适可而止,不象《金瓶梅》那样带着欣赏的态度连篇累牍地渲染“男女之媾精”丑态。寄旅散人评中指:“试思男女之未媾精之前,是何等情致;既媾之后,是何等意味,不言可知矣。”他还曾指出:“看春畹在东一所一段,比春梅游旧家池馆如何?一贞一淫,既不足以相拟,而凄怆悲凉亦复过之。”正由于作者对男女的性心理和性生活的艺术处理恰到好处: 既能暴露“淫荡者”的恶行丑态,又不致于落入欣赏“男女媾精”的不堪境地。因此,《林兰香》中写诸妻妾的日常生活,时时洋溢着一种优雅的情韵,令人赏心悦目。即使写诸妾的苦相争斗和擅宠希权,亦能启发人们反思封建贵族之家和一夫多妻制的种种弊病。

张竹坡《金瓶梅读法》指出:“一部分书中,上自蔡太师,下至侯林儿等辈。何止百有余人,并无一个好人,非迎奸卖俏之人,即赴势趋炎之辈”。《金瓶梅》 中确没有一个好人,充斥着 “混帐恶人”、“奸险好人”、“浮浪小人”、“痴人”、“狂人”、“蠢人”,以及“不是人”和 “枉为人”的人。《林兰香》则不然,可说善良、正派的人多于作恶、没良心的人。在耿朗的六妻妾中,林、宣皆是有情有义的贤妻良母,燕、田更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女子,即使任、平,虽有坏心和过错,亦不能与金、瓶、梅之流等量齐观。至于耿朗,当然也不可与西门庆相提并论。正因为如此,《金瓶梅》中,只有黑暗、丑恶和淫乱。而《林兰香》中,除了黑暗、丑恶和淫乱之外,还有真、善、美和光明。在这方面,《林兰香》对 《红楼梦》 当亦不无启迪。

《林兰香》诞生于康熙后期,早于《红楼梦》半个世纪。尽管目前尚无材料可以证明,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之前曾阅读过《林兰香》,若把这两部小说作一比较,不难发现它们在许多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林兰香》虽有不少触及时政的情节和人物,亦不乏怨世骂时的篇章,但全书以耿府两代的兴衰变化为背景和线索,主要笔墨放在记述闺友闺情上,着意刻画耿朗及其六妻妾的不同性格和命运,突出描绘了燕梦卿的悲剧。《林兰香》可谓“谈政”与“谈情”相结合,又以 “谈情”为主的世情小说,它的这种艺术构思,脱胎于《金瓶梅》是无可怀疑的; 而对《红楼梦》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至于《林兰香》所鼓吹之“情”,虽与晚明的“情至”观念亦有一脉相承之处,但主要是“止乎礼义”之情。这种被作者目为真正才子佳人之情,又主要表现在夫妇、妻妾、诸妾关系方面的恪守封建伦理道德。《红楼梦》“大旨谈情”,其情的内涵却与《林兰香》相反。它虽包有“止乎礼义”之情,主要却是鼓吹“意淫”,即“情至”观念的新发展。而这种异于一般才子佳人之情,又突出了反映在宝玉与 “群钗”对于封建主义的怀疑和叛逆上。

众所周知,《红楼梦》在“梦”上做足了文章,全书三十余个梦境描写,不止对“大旨谈情”很起作用,且极富艺术魁力。元、明和清初的戏曲家在 “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对于 《红楼梦》的梦境构思和描写,当然是很有启迪的。《金瓶梅》也有梦境描写,但它在小说的总体构思中并不占重要地位,描绘亦不出色。就章回小说而论,在梦境的构思和描写方面,对《红楼梦》有巨大影响的作品。当推《林兰香》。

“第一回以邯郸候开场,第六十四回以邯郸道结局,以梦始终者也。”《林兰香》 中重要的梦境描写就有七八次之多,如耿朗在军营中的两次惊梦,林云屏弥留之际梦见梦卿,平彩云梦中和诗,杨夫人梦见白猪躺在梦卿门外,耿顺梦游“蓝田旧府”,……特别引人注意的是,梦境描写成了作者刻画女主人公燕梦卿悲剧性格,暗示其悲剧结局的重要艺术手段。诚如寄旅散人在第三十七回回末评中所指出的:

梦卿之将嫁也,示之以梦; 其将死也,又结之以梦,所谓以梦始终者也。中间第三十一回之梦,梦替死也,而梦卿之节义见此回。第二次之梦,梦救生也,而梦卿之才智现。至于现形后之梦,梦勖夫也,而梦卿之品地现。第六十回之梦,梦训子也,而梦卿死后灵明现。第三十九回之梦,梦慰亲也,而梦卿生前死后之心思俱现。嗟乎,此其所以名梦卿也欤!

《林兰香》的梦境构思和描写,在两个方面看来对《红楼梦》是不无启示的。其一,是梦境对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比如第五回、第三十一回、第三十五回和第三十七回中的梦境描写,限于篇幅,恕不举例说明。其二,是耿顺梦游“蓝田旧府”的具体描绘,当人们读到作者精心描绘的这个梦境时,会自然地联想到《红楼梦》第五回。耿顺梦游“蓝田旧府”,与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虽然一个身在吕公祠内,由已死的老家人导引;一个则睡在秦可卿的牙床上,由可卿之魂带路,但作者对入梦和出梦的处理,简直如出一辙。至于梦游的具体内容,当然各有特点。相比之下,《红楼梦》更富于浪漫主义色彩,更丰富多彩而引人入胜。在小说的艺术结构上,耿顺梦游“蓝田旧府”,主要在于总结全书,与第一回以邯郸候开场遥相呼应,突出了世间一切“总皆梨园中人,弹词中人,梦幻中人”的色空观念。而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则通过偷看“金陵十二钗”的册子,聆听“红楼梦”十二支曲子,运用象征主义手法,介绍了“金陵十二钗”的性格、命运和归宿,并以 “太虚幻境”这个天上的神仙世界,来映照人间的 “大观园”这个女儿国。

在人物塑造上,《红楼梦》素以众多和精细著称,笔者认为,最能显示其艺术功力,又富有艺术魅力的地方,一是“特犯不犯”的熟练运用; 二是十分重视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 三是通过多种途径和角度,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对主要人物性格进行介绍和评说; 四是借用诗词曲赋渲染、衬托人物特有的风韵情趣。令人惊讶和感兴趣的是,在这些方面,《林兰香》已经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比如,同为世家公子,耿朗、耿顺父子的性格,就同中有异; 耿朗、耿服兄弟的为人,亦相差甚远; 耿朗与张大张、王尊王之流,更是泾渭分明。至于耿朗的六妻妾,虽生长在同一个时代,生活于同一个家庭,由于出身、教养有别,经历、遭遇不一样,她们的性格或同中有异,或迥然不同。小说塑造这些主要人物形象,除了注意“特犯不犯”,重视心态的剖析之外,还通过作者的正面评介,人物之间的相互评论,人物的自我解剖,用人物的服饰装扮和住处摆设来烘托人物的性格,以及让耿府的丫环、婆子和小厮在背后放肆地议论诸位奶奶等手法,多侧面地进行了性格刻画,故而人物的立体感极强,个性非常鲜明。《红楼梦》中的“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以及兴儿得意忘形地向尤二姐、尤三姐评说奶奶和小姐们的性格、为人,与《林兰香》 中的某些手法,何其相似乃尔!

寄旅散人曾从四个角度,对《林兰香》中的六位女主人公的形象作了评论。其一,他以 “庸”和 “不庸”作标准来衡量六人。他认为宣爱娘属 “不庸者”,因为“爱娘于纷华靡丽中大有隐逸之致,于人无忤,于世无争,见者莫不爱而悦之。盖心中早已勘破一切,都不必认真。”并说: “若燕梦卿,乃不庸中之庸者也。何者?以其有头巾气也。”其二,寄旅散人从气质上来区分六人。第三十回有则夹批云:

梦卿静细,其机沉,沉则近于死,故开口便无生气。爱娘流动,其机活,活则近于生,故开口总无死法。无死法故能隐恶,而终伸于人之上,此阳中之阴也。无生气虽亦能忍,而不耐人之欺,此阴中之阳也。云屏厚重,其机缓,因人成事,确是定评。

其三,寄旅散人从“好色”的不同表现来辨别六人,这在前文中已引用过。他指出: “林、宣、田,色之正者;平,色之淫者也; 任,乃任,乃淫而妖者也”。其四,寄旅散人还用流丽、端庄结合得如何来评品六人。第二回写到春畹“年岁与梦卿相当,容貌与梦卿相仿,端庄、流丽兼而有之”,评者加夹批云:

以六人而论,香儿、彩云,纯乎流丽而不端庄; 云屏、梦卿,过乎端庄而少流丽; 爱娘,又流丽多而端庄少,皆未若春畹之端庄、流丽之彬彬也。故富且贵且寿,驾乎五人之上。

上述寄旅散人之评,皆立足于小说的艺术实际,言之有据,对我们理解、把握《林兰香》在人物塑造上的特点和成就颇多启示。把《红楼梦》在人物塑造上的特点和成就,与《林兰香》作一对比,很难说两者之间没有继承发展的关系。

尚需指出的是,《林兰香》中的某些情节、细节、人物和独特的手法,也能很容易地从《红楼梦》中寻找到它们的痕迹。比如,一场大火烧净了耿府存放珍贵遗物的小楼; 中秋节夫妻赏月,行酒令,丫环唱曲; 梦卿为爱娘画像; 三公子大闹勾栏,二秀才浪游灯市; 香儿唆使房下人用三寸桃木人暗害梦卿; 用戏曲演唱作某种预兆和暗示; 不少人物,特别是耿府的众多丫环,取名皆有寓意; 写耿朗及其六妻妾之死,手法多变,巧妙不同,……另外,象任香儿之“才”,以及她的某些性格特点,如时露市井商贾习气 (其父为“市井闷头财主),不怕鬼神,不信占卜; 宣爱娘的爱讲笑话,走到哪里,哪里就笑声盈盈,热闹非凡。凡此等等,对曹雪芹创造王熙凤形象,亦很难说没有什么启发。第二十三回前半段,描写夏日平彩云在午睡,香儿和爱娘的“作恶”,其笔法和格调颇似《金瓶梅》,后半段写梦卿和爱娘的 “以诗为戏”,其情景和韵味,又开了 《红楼梦》 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