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知识 » 国学知识全文在线阅读

《国学知识》《竹叶亭杂记》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关灯直达底部

《竹叶亭杂记》史料笔记。八卷。清姚元之撰。初刊行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

姚元之,字伯昂,号廌青,又号竹叶亭生,晚号五不翁,生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卒于咸丰二年(1852年),安徽桐城人。嘉庆十年(1805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道光二十三年离官。在其近四十余年的政治生涯里,先后任职于翰林院、南书房、内阁、詹事府、礼部、兵部、刑部、户部、都察院等部门,官至左都御史,多次充当乡试、会试的主考官和朝考的阅卷大臣,又做过河南、浙江两地的学政。因此作者非常熟悉当时的官场生涯、科举制度。他参加过《高宗实录》、《仁宗实录》、《大清一统志》、国史等官书的编撰,接触了有关宫廷内幕、历史掌故等历史资料。而且姚元之博览群书,善诗文,工于书画,被馆阁推为祭酒。作者在为官的过程中,就所见所闻,著录成文,这些文章在其生时就有流传、抄录,在其身后四十多年后,其后人编校刊行于世。

《竹叶亭杂记》共八卷,三百一十二则,约十万字。该书内容博杂,卷一、卷二主要记述了清朝掌故、宫廷礼仪、朝政制度等内容,关于吉庆、节日、祭祀、丧葬等方面的礼仪尤为详备。书中不少地方触及到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弊端,如盐政混乱;官盐价贵而私盐泛滥;兵政废弛,训练无方,军队腐败;民生凋敝,反抗四起等。尤其在吏治的败坏方面,更有所披露。该书引用了弹劾郑源的奏章,列举大员如何卖官鬻爵,榨取中下级官吏,小官小吏又如何巧取豪夺,鱼肉百姓,以至当时民间流传“被盗经官重被盗”的谚语。在引用尹壮图的奏章中,认为“吏治实为腹心之患”,吏治的败坏,已到了“官逼民反”的地步,提出了“吏治日见澄清,贼匪自然消灭”的主张。此外,该书还记录了科举考试的场面,宦海的浮沉及圆明园的盛况,还有一则记述明代内臣猖獗的资料。卷三记载了各地自然风光、方物土产、人情习俗,尤详于记叙周边少数民族的社会风俗、政治制度等内容,也记叙了与国外往来的资料。其中不乏清新的小品,如登华山一则便是一篇生动翔实的游记;关于满族“跳神”的记载也很详细、生动。卷四主要记录石刻、印章、古籍、文物等内容。卷五、卷六记录了官僚文人、同乡亲友的行迹故事、奇人奇事,并辑录了一些诗文。其中有些记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如作者记录了康熙二十二年允许琉球国官生入监读书的资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与琉球文化交流情况。卷七为读书札记,考辨杂编,从中可以看出作者读书之广博,考辨之精严。卷八记叙了花草木石、鸟兽虫鱼方面的内容。总之,该书从多个方面广泛地记录了清中期的社会面貌。这些内容,有的取之于作者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有的抄录自大臣的章奏,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清史、社会风俗、少数民族习俗、文物古籍等方面的有用的参考资料。由于作者受到时代的限制,该书中也收录了一些荒诞不经的迷信内容。

《竹叶亭杂记》一书,存有光绪年间刊印本,中华书局据此点校铅印出版。此外,不见其他版本,被收录于《清代史料笔记丛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