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二十七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厥论篇
黄帝问曰:厥之寒热者何也?
厥,谓气逆上也。世谬传为脚气,广饰方论焉。
岐伯对曰:阳气衰於下,则为寒厥;阴气衰於下,则为热厥。
阳,谓足之三阳脉。阴,谓足之三阴脉。下,谓足也。
帝曰:热厥之为热也,必起於足下者何也?
阳主外而厥在内,故问之。
岐伯曰:阳气起於足五指之表,阴脉者集於足下而聚於足心,故阳气胜则足下热也。
大约而言之,足太阳脉出於足小指之端外侧,足少阳脉出於足小指次指之端,足阳明脉出於足中指及大指之端,并循足阳而上,肝脾肾脉集於足下,聚於足心,阴弱故足下热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阳气起於足作走於足。起当作走。
帝曰:寒厥之为寒也,必从五指而上於膝者何也?
阴主内而厥在外,故问之。
岐伯曰:阴气起於五指之裹,集於膝下而聚於膝上,故阴气胜则从五指至膝上寒,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也。
亦大约而言之也。足太阴脉起於足大指之端内侧,足厥阴脉起於足大指之端三毛中,足少阴脉起於足小指之下斜趣足心,并循足阴而上循股阴入腹,故云集於膝下,而聚於膝之上也。
帝曰:寒厥何失而然也?岐伯曰: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
宗筋侠齐,下合於阴器,故云前阴者宗筋之所聚也。太阴者,脾脉。阳明者,胃脉。脾胃之脉,皆辅近宗筋,故云太阴阳明之所合。○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前阴者,宗筋之所聚。作厥阴者,众筋之所聚。全元起云:前阴者,厥阴也。与王注义异,亦自一说。
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
此乃天之常道。
此人者质壮,以秋冬夺於所用,下气上争不能复,精气溢下,邪气因从之而上也,
质,谓形质也。夺於所用,谓多欲而夺其精气也。
气因於中,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气因於中作所中。
阳气衰,不能渗营其经络,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帝曰:热厥何如而然也?
源其所由尔。
岐伯曰:酒入於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其四支也。
前阴,为太阴、阳明之所合,故谓。不和则精气竭也。内精不足,故四支无气以营之。
此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气聚於脾中不得散,酒气与谷气相薄,热盛於中,故热遍於身,内热而溺赤也。夫酒气盛而栗悍,肾气日衰,阳气独胜,故手足为之热也。
醉饱入房,内亡精气,中虚热入,由是肾衰,阳盛阴虚,故热生於手足也。
帝曰:厥或令人腹满,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远至一日乃知人者何也?
暴,犹卒也。言卒然冒问不醒觉也。不知人,谓问甚不知识人也。或谓尸厥。
岐伯曰:阴气盛於上则下虚,下虚则腹胀满;阳气盛於上则下气重上而邪气逆,逆则阳气乱,阳气乱则不知人也。
阴,谓足太阴气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阳气盛於上五字作腹满二字,当从《甲乙经》之说。何以言之?别按《甲乙经》云:阳脉下坠,阴脉上争,发尸厥。焉有阴气盛於上,而又言阳气盛於上?又按张仲景云: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鬲,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七,此为尸厥。仲景言阳气退下,则是阳气不得盛於上,故知当从《甲乙经》也。又王注阴谓足太阴,亦为未尽。按《缪刺论》云:邪客於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於耳中,上络左角,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其状若尸,或日尸厥。焉得专解阴为太阴也?
帝日:善。愿闻六经脉之厥状病能也。
为前问解,故请备闻诸经厥也。
岐伯日: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仆。
巨阳,太阳也。足,太阳豚,起於目内毗,上额交巅上;其支别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行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别者,从腰中下贯臀,入胭中;其支别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肿,过□枢,循□外饰後康下合胭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之端外侧。由是厥逆外形斯证也。肿,或作踵,非。
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外,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
足阳明脉,起於鼻,交类中,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侠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後下廉,出大迎,循颊#2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别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鬲属胃络脾;其直行者#3,从缺盆下乳内廉,下侠齐入气街中;其支别者,起胃下口,循腹裹,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脏,抵伏菟,下入膝体中,下循腑外康,下足附,入中指内问;其支别者,下膝三寸而别,以下入中指外闲;其支别者,附上入大指闲出其端。故厥如是也。癫,一为巅,非。
少阳之厥,则暴聋颊肿而热,胁痛,腑不可以运。
足少场脉,起於目锐毗,上抵头角#4下耳後,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交出手少阳之後,入缺盆;其支别者,从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毗後;其支别者,目锐毗下大迎,合手少阳於显,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鬲络肝属胆,循胁裹,出气街,绕髦际,横入髅厌中;其直行者,从缺盆下掖,循胸过季胁,下合脾厌中,以下循脾阳,出膝外康,下入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附,出小指次指之端,故厥如是。
太阴之厥,则腹满腹胀,後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外。
足太阴脉,起於大指之端,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鬲侠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别者,复从胃别上鬲,注心中。故厥如是。
少阴之厥,则口乾溺赤,腹满心痛。
足少阴脉,上股内後康,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行者,从肾上贯肝鬲,入肺中,循喉咙,侠舌本;其支别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故厥如是。
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腹胀泾没不利,好卧屈膝,阴缩肿,腑内热。
足厥阴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後,上胭内康,循股阴,入髦中,下环阴器,抵小腹,侠胃属肝络胆,上贯鬲。故厥如是矣。腑内热一本云腑外热,传写行书内外误也。
盛则写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不盛不虚,谓邪气未盛,真气未虚,如是则以穴俞经法留呼多少而取之。
太阴厥逆,腑急孪,心痛引腹,治主病者。
足太阴脉,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内侧上内踝前康,上端内,循腑骨後,上膝股内前康,入腹;其支别者,复从胃,别上鬲,注心中。故腑急孪,心痛引腹也。太阴之豚,行有左右,候其有过者,当发取之,故言治主病也。○新校正云:详从《太阴厥逆》至篇末,全元起本在第九卷,王氏移於此。
少阴厥逆,虚满呕变,下泄清,治主病者。
以其豚从肾上贯肝鬲入肺中,循喉咙,故如是。
厥阴厥逆,挛腰痛,虚满前闭谵言,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谵言者,气虚独言也。谵,音俨。
治主病者。
以其脉循股阴,入髦中,环阴器,复上循喉咙之後;络舌本,故如是。○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厥阴之经不络舌本,王氏注《刺热篇》、《刺腰痛篇》并此三注俱云络舌本。又注《风论》、《痹论》各不云络舌本,王注自有异同,当以《甲乙经》为正。
三阴俱逆,不得前後,使人手足寒,三日死。
三阴绝,故三日死。
太阳厥逆,僵仆呕血善钮,治主病者。
以其脉起目内毗,又循脊络脑,故如是僵居良切仆音付。
少阳厥逆,机关不利,机关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项不可以顾,
以其脉循颈下绕髦际,横入脾厌中。故如是。
发肠瘫不可治,惊者死。
足少阳豚,贯鬲络肝属胆,循胁裹,出气街,发肠瘫则经气绝,故不可治,惊者死也。
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钮呕血。
以其脉循喉咙,入缺盆、下鬲属胃络脾。故如是。
手太阴厥逆,虚满而咳,善呕沫,治主病者。
手太阴脉,起於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鬲属肺。故如是。
手心主少阴厥逆,心痛引喉,身热,死不可治。
手心主脉,起於胸中,出属心包。手少阴脉,其支别者,从心系上侠咽喉。故如是。
手太阳厥逆,耳聋泣出,项不可以顾,腰不可以俯仰,治主病者。
手太阳脉,支别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毗,却入耳中;其支别者,从颊上颂抵鼻,至目内毗。故耳聋泣出,项不可以顾也。腰不可以俯仰,脉不相应,恐古错简文。
手阳明少阳厥逆,发喉痹,嗑肿,痉,治主病者。
手阳明脉,支别者,从缺盆上颈;手少阳脉,支别者,从羶中上出缺盆,上项。故如是。○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痉作痉。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二十七竟
#1谓:顾本作『胃』。
#2颊:原作『类』,据顾本改。
#3直行者:原作『在行』,据顾本改。
#4角:原作『解』,据顾本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