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上清修行经诀。撰人不详,约出矜南北期或隋唐。文字与《上清修身要事经》大致相同。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玉诀类。
上清修行经诀
拘三魂法一
出上经《灵书紫文》中
道士当先检制魂魄,消灭尸鬼,常以月晦朔之日,及庚申、甲寅之日,当清斋入室,沐浴尘埃,正席而坐,得不眠者益佳,当以真朱笔点左目眦下,以雄黄笔点右鼻孔下,令小半入谷裹。点毕,叩齿三通,祝曰:
二景飞缠,朱黄散烟,气摄虚邪,尸秽沉泯,和魂炼魄,合形大神,令我不死,万寿永全,聪明彻视,长亨利贞。毕,又叩齿三通,咽液三过,并以右手第二指捻左目眦下,又以左手第二指捻右鼻孔下,各七过,当阴按之勿举手,於是都毕。按此二处,是七魄游尸之门户,妖精贼邪之津梁矣,故受朱黄之精,塞尸鬼之路,二景之熏灭淫乱之气。此太极上法,常能行之,则魂魄安和,尸秽散绝,长生神仙,通灵彻视,行之三年,色念都泯也。此日名曰尸鬼竞争之日,男女不得同席而坐,慎之。
凡研味至道,诵读神经,十言二十言,辄三过舐唇咽液;百言五十言,辄两三过叩齿,招神会灵,安和血气,使灵津凝满,帝一欣宅,所谓冲气不劳,昏而不泄。
凡道士不可泣泪及液泄,此为损液漏津,使喉脑大竭,是以真人道士常以吐纳咽味,以和六液。
凡道士常当存思识己之形容,极使仿髴对在我前,使面上常有日月之光,洞照一形,使日在左,月在右,去面前令九寸。存毕,啄齿三通,祝曰:
元始上真,双景二玄,右拘七魄,左拘三魂,令我神明,与形常存。毕,又叩齿三七通,咽液七过,此名为帝君存形拘魂制魄之道,使人聪明神仙,长生不死。若不得祝者,亦可单存之耳。
凡月三日、月十三日夕,是此时也,三魂不定,爽灵浮游,胎光放形,幽精扰唤。其爽灵、胎光、幽精三君,是三魂之神名也,其夕皆弃身游遨,飙逝本室,或为他魂外鬼所见留制,或为魅物所得收录,或不得还反,离形放质,或犯於外魂,二气共战,皆躁竞赤子,使为他念,去来无形,心悲意闷也。学生者皆当拘而留之,使无游逸矣。拘留之法,当安眠向上,下枕伸足,交手心上,冥目闭气三息,叩齿三通,存心有赤气如鸡子,从内仰上,出於目中,从目中出外赤气转大,覆身下流身体,上至头项,变而成火,因以烧身,使匝一身,令内外洞彻,有如然炭之状。都毕,其时当觉体中小热,乃大叩齿三通毕,存呼三魂名:爽灵、胎光、幽精,三魂急住。因微祝曰:
太微玄宫,中黄始青,内炼三魂,胎光安宁,神宝玉室,与我俱生,不得妄动,鉴者太灵,若欲飞行,唯得诣太极上清,若欲饥渴,唯得饮回水玉精。都毕也。
制七魄法二
亦出《紫文经》中
月朔、月望、月晦夕,是此时也,七魄流荡,游走秽浊,或交通血食,往鬼来魅,或与死尸共相关入,或淫赤子,聚奸伐宅,或言人之罪,诣三官河伯,或变为魍魉,使人厌魅,或将鬼入身,呼邪杀质。诸残病生人,皆魄之罪,乐人之死,皆魄之性,欲人之败,皆魄之疾。道士当制而厉之,炼而变之,抑而止之,摄而威之。其第一魄名尸狗,第二魄名伏矢,第三魄名雀阴,第四魄名吞贼,第五魄名辈毒,第六魄名除秽,第七魄名臭肺,此皆七魄之阴名也,身中之浊鬼也。制检之法,交手於项中,闭息七过,叩齿七通,存鼻端有白气如小豆,须臾渐大,以罩身九重,下至两足,上至头上。既毕,於是白气忽又变成天兽,使两青龙在两目中,两白虎在两鼻孔中,皆向外,朱雀在心上,向人口,苍龟在左足下,灵蛇在右足下,两耳中有玉女,着玄锦衣,当耳门,两手各把火光。良久都毕,又咽液七过,叩齿七通,呼七魄名。毕乃微祝曰:
素气九回,制魄邪凶,天兽守门,娇女执关,炼魄和柔,与我相安,不得妄动,看察形原,若汝饥渴,听饮月黄日丹。都毕也。於是七魄内闭,相守受制,若常行之,则魄浊下消,反善舍形,上和三官,与元合灵也。
辟恶梦法三
出上经《雌一五老经》
若数遇恶梦者,一曰白妖,二曰心试,三曰尸贼。厌消之方,若梦觉,以左手捻人中二七过,啄齿二七通,而微祝曰:
大洞真玄,张炼三魂,第一魂速守七魄,第二魂速守泥丸,第三魂受心节度,速启太素三元君,向遇不祥之梦,是七魄游尸来协,万邪之源,急召桃康护命,上告帝君,五老九真,皆守体门,黄阙神师,紫户将军,把铁握铃,溃灭恶精,反凶成吉,生死无缘。毕。若又卧,必获善应,而向造为恶梦之气,则受闭於天关之下也。三年之后,唯神感旨应,乃有梦也,梦皆知见,见将来之明审也,无复恶占不祥之想矣。若夜遇善梦者吉应,梦而心中自以为佳则吉感也,卧觉当摩目二七遍,叩齿二七通,而微祝曰:
太上高精,三帝丹灵,绛宫明彻,吉感告情,三元守魄,天皇授经,所向皆合,飞仙上清,常与玉真,俱会紫庭。毕,此大洞秘法,以传於始涉津流者矣。
得吉梦法四
亦出《五老经》
凡学士梦想有妇女人,衣紫罗衣,持案食来,受而食之,勿畏恶之也,此食尽是东海珍彩之属,或是嵩高五岳中真草甚少之药,食之可致寿延也。
凡道士白日眠卧,先以两手按目四眦三七遍,叩齿三七通,乃卧也。
凡道士暮卧,当以左手按鼻两孔三七遍,叩齿三七通,乃卧也。
安眠祝法五
出上经《黄素四十四方经》
道士临眠,手抚心三过,闭目祝曰:
太灵九宫,太一守房,百神参位,魂魄和同,长生不死,塞灭邪凶。毕而寝。
制祝鬼魅法六
出《玉清消魔经》
凡道士行来独宿有魔精恶鬼之地,当叩左齿三十六通,闭气微祝曰:
太帝阳元,四罗幽关,千妖万毒,敢当吾前,巨兽重吻,刳腹屠肝,神公使者,守卫营番,黄衣师兵,斩伐妖魂,馘灭千魔,摧落凶奸,绝种灭类,取令枭残,玉帝上命,清荡三元。毕,又叩齿三十六通,名为太帝挥神内祝塞灭万魔之法。
斋见不祥之物法七
亦出《四十四方经》
道士斋入室,有不祥之物者,当行北帝祝鬼#1方,先叩左齿三十六通,祝曰:
二象迥倾,玄一之精,七灵护命,上诣三清,双皇驱除,吓伯罗兵,三十万人,侍卫神营,巨兽百丈,吐威摄精,挥剑逐邪,馘落魔灵,神伯所祝,千妖灭形。毕,又叩齿三十六通。
炼祝死尸法八
出上经《青要紫书金根经》
紫书诀言:凡修上清之道,兆身父母伯叔兄弟,於世上死亡,兆身未得绝迹,故在人中,身履死殗者,三日当取清水一盆,真珠一两投於水中,兆於中庭南向临水上,叩齿九通,祝曰:
气化成神,尸变入玄,三化五体,升入九天,九天之劫,更度甲身,甲身更化,得为真人。毕,男死思玉童三人,女死思玉女七人。盛瓮水以灌死人之尸,毕,取水自洗手面,仰天喷漱,毕,又阴祝曰:
天气已清,人化已生,得生上天,九变更形,五苦三涂,断落死名,超度穷魂,还返南庭。止,如此亡人即更受化,生於九天之上,九年得升玉清之宫。其法妙於大洞度七祖之法,玉帝所秘,不传非真,有金名帝图,绿字紫文,得见此文,勿轻施用,妄告於人,七祖父母,长闭鬼官,三涂五苦,万劫不原。〔依〕#2四极明科,七百#3年有真人听传。
行道见他死尸法九
亦出《青要经》
紫书诀言:凡上学之士,游更世路,忽於道次遇见死尸秽,气干身,兆当行二十四步止,北向叩齿九通,男尸思玉童三人,女尸思玉女七人,来请兆王谷之中皇芝素水,以灌彼死尸之上,须臾存死尸化生成人,便阴祝曰:
已枯复荣,已灭复生,得生上天 ,更禀太灵,九天之劫,反覆胎婴,秽累荡灭,白尸反生。毕,以手拭目二七过止。如此秽气即解,死人即更受化,后为灵人。兆遇二十四过行炼祝,功满德加,名标上清,二十四年克乘灵轮,飞行九玄也。
占居山宅吉凶法十
出上经《外国放品经》
洞渊九地三十六音内铭,出《外国放品经》,占道士欲居山宅及居家宅舍吉凶法。洞渊九地三十六音内铭:
第一垒色润地正音、行音、游音、梵音各一
第二垒四音亦各一
第三垒音
第四垒音
第五垒音
第六垒音
第七垒音
第八垒音
第九垒音
欲登山住止,及安居宅,审地吉凶,当以戊己之日,黄书九地三十六音文白纸上,置所住中央,以盆覆之,三宿开看,若有黄色润纸,大吉,若有青色则下有死灵之尸,若有白色者凶,若有赤色者惊恐,若有黑色者则有财宝,若有紫色者得神仙,都不异则止,可三年安,过此必折伤。
施用神策法十一
出《灵宝真文经》下卷
元始太真,素灵高尊,太帝皓映,洞朗八门,五老告命,无幽不闻,上御九天,中制酆山,下领河海,十二水源,八威神咒,灵策玉文,召龙负水,收气聚灵,束魔送鬼,扫荡妖群,万精摧落,所诛无镯,日月五星,北斗七元,诸天诸地,诸水诸山,玉真所部,冥灵大神,仙王游宴,五帝仗幡,天丁前驱,金虎后奔,攫天猛兽,罗备四门,所呼立到,所召立前,赤书焕落,风火无间,有所摄录,金龙驿传。毕,叩齿九通,仰天三啸,引天气三咽,八威策文指所告之地,闭气九息而止。
施用神杖法十二
出《灵宝经玉诀》上卷
道士欲施用神杖法,当叩齿三十六通,思五帝直符吏各一人,衣随方色,有五色之光,流焕杖上,五帝玉女各一人,合侍卫杖左右。微祝曰:
太阳之山,元始上精,开天张地,甘竹通灵,直符守吏,部卫神兵,五色流焕,朱衣金铭,辅翼上真,出幽入冥,招天天恭,摄地地迎,指鬼鬼灭,妖魔束形,灵符神杖,威制百方,与我俱灭,与我俱生,万劫之后,以代我形,景为五解,神升上清,承符告命,靡不敬听。毕,引五方气二十咽止,以杖指天,天神设礼,以杖指地,地祇司迎,以杖指东北,万鬼束形。
救助日蚀法十三
亦出《青要经》
紫书诀言:是日当露出中庭,以明镜向日,兆身操大刀一口,南向叩齿三十六通,仰祝曰:
日晖童子,阳光赤精,耀罗真人,影中玉灵,历运乘气,上下肃清,阴圆内谋,上侵日庭,天鉴操杖,帝臣辅兵,三五正位,阳光洞明,天地代蚀,何假敢生,各反其位,无使亏盈,玉帝告命,靡不敬停。便引炁二十四息止,如此则天地复位,三五齐光,童子感悦,日晖回灵,流光玄注,陶降兆身,列名紫简,纪篇玉清,九年之内,得乘绿耕,乘空驾虚,飞行上清也。
救助月蚀法十四
亦出《青要经》
紫书诀言:月蚀之日,是其夕当出中庭,取清水一盆,兆身操刀一口,临水向月叩齿十六通,仰祝曰:
天地离合,圆气乘亏,侵蚀月庐,上干黄辉,帝臣操杖,玉晨捕非,天兵罗成,神公放威,有何假生,附景乘微,速反初位,无使有违。三过向月祝如此,以刀右还盆水三过,上临水引气十六息毕,月蚀即解,天景肃清,三五齐辉,万宫安宁也。月中真人,夫人灵光,感悦意欢,回灵玄映,降子之情,即记北帝,落子死名,注上青宫玉篇,给子玉女十二人侍卫兆身。九年如此,得乘飞霞,上造月庭。其道至妙,不行於世,得者宝秘,慎勿轻传。
上经解残法十五
亦出《四十四方经》
凡道士见死尸血秽之物,当以朱一铢,散纳水中,以洗目漱口,洗手足毕,入室正寝,交手心上,叩齿二七通,心拜四方,祝曰:
三元上道,太一护形,司命公子,五神黄宁,血尸散灭,凶秽沉零,七液缠注,五藏华生,令我神仙,长亨利贞。祝毕,闭两目,屏气良久,身中小热为候。竟,又叩齿七下,咽液三过,此三元解秽内法也。
理发及沐头祝法十六
亦出《四十四方经》
凡道士理变将髻,及沐头将散发之时,先啄齿七通,乃祝曰:
太帝散华,玄归大神,今时吉日,理发沐尘,辟恶除患,长生神仙。毕,乃髻之,竟又叩齿七通,都毕。此名为太帝散华理发内法,令人终年不病,耳目聪明,头脑不痛。
浴身及洗手面法十七
亦出《四十四方经》
凡道士浴身及洗手面之时,先临水啄齿三通,乃祝曰:
四大开朗,天地为常,玄水澡秽,辟除不祥,双皇守门,七灵安房,云津炼灌,万气混康,内外利贞,保兹黄裳。祝毕,又叩齿三通,乃洗手面,此名为澡秽除凶七房祝法,常能行之者,使人神明血争,辟诸凶气。
斋食先祝法十八
亦出《四十四方经》
凡道士入室斋戒之时,临食常以左手持筋,采盘三通,乃祝曰:
二玄上道,四极清泠,太一帝君,百神黄宁,受粮三官,灌溉脾灵,上飨太和,餐味五馨,魂胎受命,七液流停,百关通和,五藏华明,双皇合景,飞行上清。食毕,又盘二过,此名为魂胎受馨百神飨粮之道,常能行之,令人神明气和,魂魄安宁,辟恶除试,常保利津,未食祝之。
凡道士临於盛僎,皆正心存一,自想一先饮食,然后乃食之,食毕,心微祝曰:
百谷入胃,与神合气,镇补血液,尸邪亡坠,飞登天阙,长生天地,役使六丁,灵童奉卫。止,常如此者,则邪气远退,真气来前也,食竟祝之。
道士自按摩法十九
道士自按摩头面之法,求道要,先令目清耳聪,为事主也。且耳目是寻真之梯级,综灵之门户,得失击之而立,存亡须知而辩也,大钞相示,可施用也。
以手按两眉后xiao穴中三九过,又以手心及指摩目下颧上,又以手旋耳行三十过,次以手逆乘额三九过,口傍咽液,多少无数也。如此常行,耳目清明。於人中密为之,勿语其状。次以两手乘头四面,顺发就结,唯多也,於是头血流散,风湿不凝。都毕,以手按目四眦二九过,觉令见光分明,是检眼神之道,常为之,得见百灵。
道士传授先求感应法二十
出《四十四方经》
凡传授上法之时,有经之师当先求感应,然后传之。当入室烧香,密祷神明,乃心拜经前,微祝曰:
太上元君,仙都大神,今日吉日,八愿开陈,欲传上法,敢告灵元,未知可否,须应乃宣。祝毕便寝,必获灵应,子自知其善否之心,审可授之方也。
玉帝祝鬼卫灵上法二十一
出《四十四方经》
玉帝祝曰:九天有命,上奉玉清,促召千真,俱会帝庭,太一下观,双皇翼形,鉴察万邪,理气摄生,若有不祥,干试神明,青帝之道,饬整神兵,七神秉钺,天锋右征,挥剑前驱,焕掷火铃,檄命甲驺,武卒天丁,风火齐战,伐邪绞精,上威六天,下摄魔灵,既威既摄,万凶灭形,神戈电扫,奸妖无生,仙皇秉节,有令敢停,拒节违令,是诛是刑,各警各慎,保兹黄宁,九天告命,万神敬听。毕。
兆若夜行畏恐,心震意怯,或恶梦之时魔鬼试人,犯真干气,欲疾病害人者,急行玉帝祝鬼卫灵之法。兆当心存至道,求济於帝一,乃北向叩齿三十通,闭气审祝,祝毕,又叩齿如上,咽液十过,於是奸恶消摧,群魔伏减,七神缠绵,太一鉴摄,万灵卫真,外威凶气。亦可日日讽习,振响唱诵,坐卧随意,以塞百邪之来试,闭奸鬼之凶迹。当卧寝亦常可诵之,令人神安意明,辟梦除厌,消诸毒恶,使终身不恐。讽习之日,不复北向闭气也。以闭气密祝者,谓鬼魔已试其左右,妖精已干其神室,故勑灵命真以收其凶迹耳。而寝卧之祝,不复同之於此法也。
道士叩齿节度法二十二
凡上清叩齿咽液之法,皆各有方,先后有次,不得乱杂,使真灵混错也。夫叩齿以命神,咽气以和真,纳和气,咽六液,以运入制神,须呜鼓而整行列矣。
凡存修上法,礼祝之时,皆先啄齿,上下相叩,勿左右也。一呼一吸,令得咽诸气液耳。此名为呼神和真,以求升仙者也。其法叩齿,上下相叩名曰天鼓,左齿相叩名曰天钟,右齿相叩名曰天磬也。制鬼召魔,可叩钟磬,行道求真,叩天鼓也。
道士闻耳呜祝法二十三
出上经《大有妙经》
闻耳呜者,错手掩耳,而祝曰:
赤子在宫,九真在房,请听神命,亦察不祥,太一流火,以灭万凶。祝毕,以手掩耳门一七过,毕当闻面热,即佳候也。若闻头颈间寒者,恶气入也。当急卧临目,存玄丹宫太一真君,以流火之铃焕而掷之,令恶气即出耳外,火光亦随之在后,炯炯然以照一身,良久平复也。
审察耳呜吉效法二十四
亦出《大有妙经》
耳中忽闻濑水声,雷电及鼓呜者,是体中劳损,心藏极弊,不能味真注生,而淫放丧乱,使六府失摄,魂魄哀号,盖将结疾致死亡之兆矣。是以泥丸纵届,九宫失常,悲搔翻错,呜鼓乱行,将欲写其居馆,以弃一身也。闻之者当精念反迷,还专真心,若罪未深者,自听改也。所以耳聋者,耳神亡之故也。耳中忽闻金声玉音者,真气来入,道欲成也。忽闻弦乐之声者,六丁玉女来卫子道也。当隐静专修所行,勤至之心愈弥於往也。真人因是遂有形见之渐矣,自非尔师,且勿言於他人矣。
耳中闻箫角之音,吉象贵至也。闻叫唤号呼之声者,凶象败至也。闻臭气者,必有殗秽之事。急更沐浴烧香,扫除寝宇,此是帝君将戒劝於人者也。
若闻血气者,及无故见聚血者,兵凶也,急遁人间,存三元帝君,求救,自藏斋三月,祸亦止也。此皆帝君先告人吉凶,以令惧戒其祸福耳。夫见凶象,当行阴德,营於惠救,为人所不能为,行人所不能行者,始免乎必死之候也。子其勖之,勿守常而已。
施安斋堂五方符法二十五
出《金真玉光经》
安斋堂五方招灵致真摄魔之符,书符都毕,先北向叩齿三十六通,微祝曰:
九天有命,普告万灵,三代相推,五气交并,玉帝显驾,匡辔霄庭,施布正法,收魔束精,翦戮元妖,万道齐平,道流后学,帝君记名,招真洞幽,气交无形,变景炼道,升上三清,得迅飞舆,上造玉庭。毕,随位置符,真仙立降,身无祸殃。学无此道,鲜不丧身,可谓妙法,不学自仙也。
行道服气存思三真法二十六
上元宫泥丸中,其神赤子,字元先,一名帝卿;中元宫绛房中,心是也,其神真人,字子丹,一名光坚;下元丹田宫,脐下三寸也,其神婴儿,字元阳子,一名谷玄。此三一之神矣。欲拘制魂魄时,皆先阴呼其名,存三神皆玉色金光,有婴孩之貌,中上二元皆衣赤,下元衣黄,头如婴儿始生之状,行道服气时亦存名字。
仙禁七伤法二十七
出上经《七圣玄纪》
凡学士玄记有名,身合仙相,则应自然合真,而有:
第一之伤,带真行伪,淫色丧神,魂液泄漏,精光枯乾,气散魄零,骨空形震,神泣穷府,上闻天关,真仙远游,则与九尘结因,土府同符,岂复得仙。
第二之伤,外形在道,皮好念真,而心抱阴贼,凶恶内臻,愿人否败,嫉能妬贤,口美心逆,面欢内瞋,形论得失,妄造罪原,毁谤同学,攻伐师根,三官所记,标为恶门,仙真高逝,邪魔攻身,走作形景,飞散体神,故令枉横,极其恶原,考满形灰,灭己九泉,纵有玄名,岂保自然。
第三之伤,饮酒沉醉,损气丧灵,五府攻溃,万神震惊,魂魄飞散,内外朽零,本室空索,赤子悲呜,真仙高逝,邪魔入形,如此之学,徒损精诚,虽有玄记,空室玉名,神升上宫,身灰幽冥,恍惚求延,年焉久停。
第四之伤,行不匡物,责人宗仰,心忿口形,骂晋无常,瞋喜失节,意性乖常,气激神散,内真飞扬,魄离魂游,九孔尘埃,五府奔丧,皆由性之不纯,行之不祥,真仙高逝,外痾入形,如此之学,将欲何蒙,虽有玄图,不兔斯殃,望仙日悠,地里日长。
第五之伤,或玄图表见,得受宝经,或运遇灵师,启授神文,而不依科盟,形泄天真,未经九年,投刺名山,使青宫有录,金阙结篇,便传於人,流散世间,轻真泄宝,考结己身,徒有玄名,反累七玄,仙道高逝,身死幽泉,长充鬼责,万劫不原。
第六之伤,身履殗秽,形景不香,内无清虚,外无兰芳,清灵失真,神不居房,气扰精混,灵元失光,五神飞散,赤子骞扬,邪魔来攻,内外交丧,如此之学,望成反伤,真仙高逝,空景独行,沦於混浊,仙乎何蒙。
第七之伤,啖食一切含生之肉,杀害足口之美,臭气充於藏府,伐生形於非己,真气扰於灵门,游神骇於赤子,魂魄逝於宫宅,浊滞缠於口齿,仙真高登於玉清,己身沉顿於地里,徒有玄名於帝简,亦不兔於必死。
高圣帝君曰:为学之本,当以七伤为急,既得瞻陌洞门,披睹玉篇,不犯七伤之禁,将坐待灵降,白日升晨。如外勤在学,内不遣於七伤者,将望仙而反败,期生而反亡,希吉而反凶,期飞而反沉,灵仙逝於高清,五神散於八荒,赤子号泣於中宅,游魂悲呜於玄空,故仙相有成败,上学有七伤,笃尚之士,孰清其真。
仙相十败法二十八
出上经《灵书紫文经》
第一败勿好淫,淫则魂液外漏,精光枯竭,神燋魄散,骨薄髓秽,魂号灵府,上闻天关,三宫权争,胎英悲错。此一败仙相。
第二败勿为阴贼凶恶,凶恶则黄庭竞乱,三尸好杀,魂神窥奸,魄鬼干室,目光亡散,口生伤气。此二败仙相。
第三败勿醉酒,醉酒则形质沦坏,神真交错,魂忘本室,魄游邪宅,赤子飞呜,喉脑火灼。此三败仙相。
第四败勿秽慢不净,秽慢不净则清灵失真,精魂不居,三宫生虫,赤子浮游,血浊髓臭,神光失卢,魄走邪门,求我死书。此四败仙相。
第五败勿食一切含生之肉,食则元形丧始,根本亡度,胎神号泣,绛君叫慕,三魂惨毒,魄索丘墓,此肉入口,命坠长夜。此五败仙相。
第六败勿食一切水中有生之肉,食则形神犯真,泥丸灭落,三宫闭门,婴儿交错,魂爽飞遁,魄求棺椁。此六败仙相。
第七败勿食飞乌肉食,则气形声臭,精灵浊滞,脑黄齿枯,脾育死气,魂不受真,魄生邪勃,身沉长渊,骨随土没。此七败仙相。
第八败勿食五辛之菜,食则五藏恶臭,三华溃乱,神不上达,精胎下沦,魂魄生离,赤子烦顿,飞灵失守,眼光流遁。此八败仙相。
第九败勿杀昆虫以上,杀则兵对万物,束骸血怨,形暴魄凶,魂气交战,胎灵傍偟,真儿逃散,泥丸奸狂,赤子弃叛,尸形汤擭,水煮火烂。此九败仙相。
第十败勿北向便曲,仰视三光,勿北向理发,解脱衣裳,勿北向唾骂,犯破毁王,破谓岁下辰也,王谓王气之所在也。
勿怒日月星辰,勿以八节日行威刑,勿以月朔日怒恚,勿以六甲日伤龟龙鳞甲之物,勿以丙午日伤雉,勿以丙子日伤黑兽,勿以庚申日别有他念,当存思念真,勿以乙卯日饮酒食肉,当斋洁静心。
勿以正月杀生,勿以二月九日食肉,勿以三月三日食诸百草心,勿以四月八日杀草伐树,勿以五月五日见血,勿以六月六日起土,勿以七月七日思存恶事,勿以八月四日市获履屐诸附足之物,勿以九月九日起床席,勿以十月五日罚责人物,勿以十一月十一日不沐浴,勿以十二月晦内三日不斋烧香念真也。
诸如此忌,天人大禁,三官告察,以是为重罪矣。或令人三魂相疾,七魄流竞,或胎神所憎,三官受恶之时也。是以恶梦交於丹心,妖魅乘其朱阙,精液触犯,神真恍惚,流变多禁,莫识忌术,子能奉修则为仙才,不奉天禁则为伤败者也。
上清法服二十九
出《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经》
上清法服,紫青作帔,紫於外,青於内,帔长四尺九寸,以应四时之数,广五尺五寸,以法天地之气,表裹一法,表当令二十四条,裹令一十五条,以应三十九帝真之位,尔者身佩帝星之服故也。无此服不得妄动宝经,此法服给玉童十二人,不得妄借异人,并犯殗秽,轻慢神服。女子紫纱之褐,令用二丈四尺,身袖长短就令取足,当使两袖作十六条,身中二十三条,合三十九条,又作青纱之裙,令用四十五尺作八幅,幅长四尺九寸,余作攀腰,分八幅作三十二条,此则飞青之裙也。无此服不得咏於上清宝经,此法服给玉女十二人,不得妄借异人,并犯殗秽,轻慢神服。
道士游行山泽祝法三十
出《消魔经》
道士游行五岳,履涉川泽,当行三天正一之祝,威试召灵致仙之法。登山之初,当先於山外叩齿九通,闭眼思五色之云勃勃,四会奄冠一山,及我身在云气之中,良久,见五狱仙官及山林草木、川泽禽兽、万物悉来朝己,仰祝曰:
上帝出游,日吉时良,玉华覆盖,太一扶将,左翼白元,右辅无英,八帝九真,陵梵履昌,导我送我,与我同光,履行五岳,群仙奉迎,出入河海,万道开张,役御六丁,足蹑五行,三天有命,荡除万凶,豁落扫秽,流金灭殃,正法清通,严如威霜,华精奕奕,龙舆昂昂,流青翠羽,飞锦罗裳,所向所之,靡不吉昌,万真来朝,齐升玉京。毕,引炁三十六咽止。行此千日,得五岳真仙降云车羽盖,飞行太空。
凡道士入山,良月吉日禁忌之法:
道士欲入山,以三月七月吉。又法,春不东山及西山,夏不南山北山,秋不西山东山,冬不北山南山。入山良日,保、义、专日吉,制、伐日并凶。
甲子、丙寅、丁卯、己巳、辛未、壬申、癸酉、乙亥、庚辰、辛丑、庚戌、戊午,此是保日,吉。
丁丑、丙戌、甲午、庚子、壬寅、癸卯、乙巳、丁未、戊申、己酉、辛亥、丙辰,此是义日,吉。
戊辰、己丑、戊戌、丙午、壬子、甲寅、乙卯、丁巳、己未、庚申、辛酉、癸亥,此是专日,吉。
乙丑、甲戌、壬午、戊子、癸巳、甲辰、庚寅、辛卯、乙未、丙申、丁酉、己亥、此是制日,凶。
庚午、丙子、戊寅、己卯、辛巳、癸未、甲申、乙酉、丁亥、壬辰、癸丑、壬戌,此是伐日,凶。
道士若卒,遇凶恶不祥,当叩天钟三十六通,叩左齿也。
道士若经山,辟邪威神大祝,当叩天磬三十六通,叩右齿也。
若存思念道,致真招灵,当呜天鼓三十六通,叩上下齿也。
凡道士独宿山林,而多为山精恶鬼所犯试者,当叩齿二十七通,闭气祝曰:
吾昨被帝召,摄领真元,令我封掌此岳,摧割酆山,万灵受事,俱会帝前,七神启别,三元司真,若有小妖,即时枭残,山精泽尉,速来奉迎,神师奉命,上闻三清,一如大洞之法,不得稽停。祝毕,又叩齿二七下,此为帝君补神祝伐山精百鬼之法,诸山神地祇、房祠主正之神,闻此之祝,皆执鞭奉迎,神兵侍卫,若与万人同宿矣。
凡受三品上道,或未得上登三清,受号仙王者,多为天魔所试,万灵所干也,宜咏拂魔之祝,上动上天之灵音,下召三界之威神,束万精於天钟,斩妖魔於洞章。行此之法,常当北向,先思项生圆象如日,左有朱凤,右有玄龙,紫霞覆盖,光映身形,仙童玉女,执五色之节,从三界万神,前啸九凤,后吹八鸾,白虬启道,太极参轩。毕,叩左齿三十六通,次叩右齿二十四通,次叩上下齿十二通,而祝曰:
罗天毒兽,备巨四门,吞沉割胆,山丑万群,张喉玃天,猛马高奔,毒龙奋爪,金头横吞,威兵巨万,受符校仙,六天不拘,合凶成群,妖魔鼓洋,秽炁纷纷,谣歌空洞,乱音郭云,小鬼现形,当人生门,神王所告,无幽不闻,上摄六气,下检河源,五岳四渎,善恶速分,万万千千,来对我前,五帝校录,有功者原,凶魔干真,真形帝君,敢不从命,所诛无蠲,屠肝刳腹,斩首灭根,北镬渍汤,南陵火愤,金真录气,流铃捕魂,妖爽无遗,极尽形源,身佩天书,道行正文,涤荡九炁,清明三元,玄虚举真,上合自然,莫有干试,改动上闻。毕,引气十二咽止。
右智慧拂魔之祝。
凡是学士游行名山,在百鬼之间独宿震怖,及婴抱疾病,群鬼守门,诵之一过,将以镬汤之消冰,炎上之洋金也,魂神澄正,气安体强,自非禀命之应,终求死不可得矣。
上清修行经诀竟
#1『鬼』字原本误作『毕』。
#2『依』字据上下文义补。
#3『百』字原误作『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