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慈幼新书 » 慈幼新书全文在线阅读

《慈幼新书》卷二

关灯直达底部

卷二 杂症

咽喉

咽喉与肺胃相接,为出入枢要,种种之症,与大人不同。大抵由热毒蕴积,致生风痰,壅滞不散,为疮为肿,甚至吐咽不通,治宜桔梗汤。或牛蒡子汤,先去风痰,然后解其热毒,次则以上清丸时时噙化服之亦佳。

肉鹅者,太阳少阴之火,为风寒壅遏,关隘不通,留连发肿,痰涎稠浊,疼痛难堪,用大乌梅一个去核,纳入蜗牛一条,灰火煨透碾末,刺破鹅肿点之,或服清道汤、山豆根汤。先天虚弱火泛者,巴戟汤俱效。

喉癣者,风火郁滞喉间,蒸湿生虫,或疼或痒,干燥枯涸,甚至面红耳热而不可忍,百部汤治之,苡仁汤调之。

牛蒡子汤

治风热上壅,咽喉肿痛,或生乳鹅。

元参升麻黄芩桔梗木通甘草犀角(镑)大力子

桔梗汤

咽喉微觉肿痛,声破难语神效。

桔梗甘草黄芩当归麻黄桂枝白僵蚕马勃

上清丸

咽喉肿痛,痰涎壅塞妙方。

薄荷(一斤)川芎防风(各二两)桔梗砂仁(各五钱)甘草(四两)蜜丸弹子大,不拘时噙服,卧时更佳。

清道汤

花粉元参柴胡芍药甘草麻黄桔梗山豆根

陈远公破隘汤即此。

山豆根汤

射干麦冬花粉甘草元参山豆根

巴戟汤

熟地茯苓巴戟麦冬五味子

程汉章曰:少阴之火,直如奔马,非借降泄,何以引而归元?此方加入牛膝、泽泻、山萸尤妙。

百部汤

白微紫菀百部元参麦冬甘草五味子大力子白芥子

苡仁汤

熟地麦冬苡仁山萸桑皮贝母生地甘草

远公曰:服百部汤虫死,服苡仁汤火息,更入肉桂数分,服二剂,不再发。

玉露汤

治初生喉肿。

陈茶叶川黄连荆芥穗薄荷甘草

吹药方

胆矾牛黄冰片皂角灰(各一分)麝(五厘)

玉锁匙

治风热喉闭,并缠喉风。

硼砂僵蚕(各一钱)焰硝(一钱五分)冰片(三厘)碾细盛固,临用取出,吹喉中甚效。

京师中一医,持秘方丸药治喉闭,获利其广。惟用拭面肥皂,金箔为衣,偶为翁曙公识破,遇江湖无药处,以此灌之,稠痰尽吐,危症立苏。

咽喉以下十六门,名曰襟症,指孩抱中言也。然余治法,则自初生至少壮,广为设立焉。若夫虚劳相火炽甚,致喉齿耳目等症者,载余医贯别裁中,始不及。

卷二 杂症

齿

齿者骨之余,骨者肾之络。初生儿有重龈重者,骨不敛髓,故颊里生物,与芦择相似,用绵裹针微刺之,令泻血汁,先以淡盐汤洗,次以细辛散频擦之。

齿,上属足阳明胃,下属手阳明大肠。而其为病也,责胃居多,但所伤有胃血胃气之异。胃血伤者,喜寒而恶热,清胃汤;胃气伤者,喜热而恶寒,益胃汤。

叶锡侯曰:胃病者,口极臭,肾病则否。

小儿卧时,开口当风,吸入风邪,留连不解,令齿缝酸痛,治以胡桐泪汤。胃虚湿热壅盛不得下行,牙齿肿痛,清胃合五苓(见口)治之。又有牙疳出血,口臭肉烂,芦荟丸(见疳)治之。

小儿禀赋虚怯,数岁后牙齿时疼,虫疳风吼,九味地黄丸主之。肾气不足,髓脉不充,七八月齿仍不出,或难出而无力嚼物,芎散治之。

细辛散

治一切风蛀牙疼,腮颔浮肿。

细辛荆芥穗(各一两)砂仁荜茇鹤虱皂角(各五钱)白芷细椒草乌(各二钱)为末,擦患处,有涎吐之,仍用水灌漱。

清胃汤

当归生地丹皮升麻甘草连翘黄连

益胃汤

当归茯苓白术陈皮黄甘草防风升麻

九味地黄丸

生地山萸山药丹皮茯苓当归川芎使君子川楝肉

高鼓峰曰:此方直泻厥阴风木,乃肾肝同治之法。缘虫疳为风木之化,有可伐之理。

然伐其子则伤其母,故用五者补之。去泽泻者,肾不宜再泄也。

胡桐泪汤

白芷麦冬当归生地花粉石膏细辛升麻干葛胡桐泪

芎散

川芎生地山药芍药当归甘草

为末。每服二钱,白汤下。

卷二 杂症

舌者心之窍,脾之脉络所系,心脾壅热上冲,故令舌肿,渐渐胀大,塞满口中,名曰木舌。宜木通散(见胎热)服之,乌鱼散涂之。又有重舌者,亦心脾蕴热所致,由血气俱盛,附舌根而重生一物,形如舌而略短小,以真蒲黄和黄柏末敷之,或牙硝亦可。

脾脏有热,令舌络微紧,时时舒出,名曰弄舌,切勿用寒药及下之,唯宜泻黄散,甚有饮水者,脾胃虚,津液少也。

生时舌下有膜,如石榴子,或口上有,不能出声,速用指甲掐破,或苇草割之,血出即活。若血出不止,猪脂调发灰敷之。

乌鱼散

乌鱼骨(五钱)蜣螂蒲黄(各二钱五分)白矾(五分)鸡子黄调涂舌上,咽津无妨。

青液散

治重舌并口疮。

青黛朴硝(各一钱)龙脑(一字)蜜调鹅羽蘸敷。

泻黄散

治弄舌兼治木舌。

藿香叶炒山栀石膏甘草防风

卷二 杂症

小儿生后,宜勤看口,有口糜者,膀胱移热于小肠,肠膈不便,上为口糜,导赤合五苓治之。

鹅口者,初生白屑满舌,如鹅之口,乃胎热所致,用发缠指上,蘸薄荷自然汁拭之。

如不已,更以粟米煎浓汁拭之,外用

过黄丹渗患处。

初生一复时,满口上下牙齿,忽变白色,恍如齿牙,名曰马牙惊,不治。若因将养过温,积热熏蒸于上,发为口疮,宜炒焦干姜,同黄连为末敷之,以木通散(见胎热)与乳母服。

如不愈,更以矾汤浸脚,上半日,以蜜炙黄柏、炒僵蚕末敷之立效。如只口角烂疮,发灰以猪脂调敷即愈。

导赤散

生地木通赤茯麦冬甘草灯心

五芩散

猪苓赤茯赤芍白术肉桂

口糜散

口疮糜烂神效。

黄柏黄连(各一两)雄黄没药(各二钱)片脑(五分)

为末干掺疮上。

卷二 杂症

小儿肾气实,其热上冲于耳,使津液壅滞,化为稠脓,或为清汁,亦有沐浴水入耳中,血气凝滞,渐生疳臭,久乃成聋。汤氏有五耳之名,其本则一,宜龙骨散吹之,外服化毒退热之剂。

胆气不舒,风邪乘袭,少火被郁,两耳肿痛,内流清水,久则变为脓血,身发寒热,耳内如沸汤之响,此风火燥干胆汁之候,治宜舒胆汤。

耳中干耵,无脓无水,痛如针刺,久则焚槁成聋矣,速宜平火汤重剂服之,或以柴胡聪耳汤消息调之。

龙骨散

龙骨(研)明矾(,各三钱)黄丹(,二钱)胭脂(一钱)麝香(少许,同为末)先捻去脓汁,次用鹅管吹入。

吴遇斋曰:疮在耳外,用雄黄一钱,红枣一枚去核,包黄在内,火煨存性,取黄研细,搽上即愈。疮在耳内,用鱼首石炼存性,碾细,加朱、麝各少许同碾,吹入自愈。

方鹿村曰:耳后脓疮,用柿饼蒂七八个,烧灰,将熄时,以碗覆之,冷定为末,入轻粉一钱,香油调涂即愈。

舒胆汤

当归白芍元参花粉炒山栀柴胡石菖蒲

平火汤

熟地生地麦冬玄参菖蒲

柴胡聪耳汤

柴胡(三钱)连翘(四钱)当归甘草人参(各一钱)虻虫(三个,去翅足)水蛭(五分)麝香(少许,三件另研)生姜(一片)

各药煎好,去渣入三末,再煎一二沸,食少远,热服。

程庆其曰:有虫入耳中,痛不可忍,极似干耵症,用生姜擦猫鼻,取尿滴耳中即出。

仇芑轩曰:有耵燥暴聋者,用全蝎去毒为末,酒调滴耳中,闻水声即愈。

卷二 杂症

目黑睛属肝,白睛属肺,瞳人属肾,上下胞属脾,大小角属三焦,心者,往来机发之轮,故目内赤者,心家积热上攻,导赤散(见口)主之。青者肝热,泻青丸主之。黄者脾热,泻黄散(见舌)主之。有视物不明,不肿、不痛、不赤,无翳膜,或见黑花,无眼光者,是肝肾阴虚,不可服凉药,宜滋阴肾气丸主之。有初生眼闭者,由产母食热物毒物所成,以熊胆少许,蒸水洗之,日七次。如三日不开,与地黄汤服之,乳母与木通散(见胎热)服之。乳母食热物毒物,令儿眼赤者,消风散加减调之。时气风热,眼昏红肿者,开明汤、冲和汤主之。斗睛,牛黄膏主之。疳眼流脓生眵,龙胆饮子治之。痘毒及无辜疳入眼,羊肝散治之。初生洗拭不净,秽汁浸渍眼中,两角赤烂,至长不瘥,又有难产,转侧差迟,血压儿首,灌注入眼,生下不见瞳人,外胞赤肿,上下弦烂,亦宜生地汤服之,四神散洗之,不可服重剂寒凉,致伤脏腑。若因肝气上冲,脑汁大坠,翳膜卷帘,非服补脑还睛丸不可。

诸不治症

白珠如炙脑髓,翳如梅花蕊,瞳人散乱,青光瞎,白珠脓出,内翳裹睛,血脉胀出,瞳人打破,白翳贯心,乌珠突起。

泻青丸

龙胆草栀子仁大黄羌活防风(各一钱)当归川芎(各一钱五分)蜜丸,竹叶薄荷汤下。

滋阴肾气丸

熟地(三两)山药归尾丹皮北味柴胡(各五钱)茯苓泽泻(各二钱五分)生地(酒炒,四两)蜜丸,辰砂为衣,每十丸,空心白汤下。

张迂庵曰:人至中年,肾水衰耗,两目昏花,极宜六味地黄丸加枸杞、甘菊、沙苑蒺藜常服。平素火盛者,入酒炒黄柏一两,火亏者,入肉桂一两。眼昏兼虚热,红肿涩痛者,此丸减少作汤,加枸杞、甘菊,数服自愈,不得妄用风药,致损真元。

生地黄汤

生地赤芍归尾川芎甘草花粉灯心

消风汤

防风茯苓蝉蜕陈皮浓朴川芎羌活荆芥穗白僵蚕藿香叶甘草

开明汤

羌活白芷荆芥防风菊花川芎生地黄芩当归尾蔓荆子草决明薄荷灯心生姜

冲和汤

治四时感冒,赤火之眼,极效。

羌活苍术防风白芷生地黄芩川芎细辛甘草生姜葱白

四神散

铜青明矾海螵蛸(煎过用,各一钱)硼砂(二钱)灯龙果浆为丸,芡实大,每用时水浸化,蒸熟取清水洗拭。

将军冲翳散

洗一切翳障。

文蛤苦参升麻薄荷防风荆芥

白芷川芎羌活草决明

十二将军二圣汤

黑面将军(十二个)绿圣白圣(各五分,煎洗)程自闲曰:即五倍子白矾铜绿耳,以其功能,得邀品号。

龙胆饮子

青蛤粉(五钱)炒黄芩(二钱)羌活龙胆草(各二钱)麻黄(三钱五分)蛇蜕谷精草(各五分)为末,每服二钱,茶调下。

羊肝散

蜜蒙花(三钱)青葙子决明子车前子(各一钱)羊肝一叶薄批,渗上湿纸裹煨,空心食之。

牛黄膏

牛黄麝香(各五分)白附子(炮)肉桂全蝎川芎石膏(各一钱)白芷辰砂(飞)藿香叶(各二钱)蜜丸,芡实大,薄荷汤研化服。

赛宝万捶膏

治老障红丝肉,风火烂弦重翳,如神。

炉甘石(一两,打成小块,放银罐内,将火硝拌匀,用火红,取出研极细,飞过,复研,以细绝为度)蕤仁(一两,去油净)琥珀珍珠玛瑙珊瑚石蟹(各五钱)雌黄雄黄(各二钱五分)以上用布包裹,捶碎研细,水飞过,加金银箔各二百片,同研细,再入人乳,研十万下,如尘欲飞。然后用荆芥穗、草决明、防风、羌活、木贼、菊花、蕤仁、千里光各五钱,细锉,煎水二碗,澄清熬膏,加乳汁,复熬透,调前药捶之万下。如干以膏湿之,做成片子藏固,临用取少许润软点之。

立灵散

炉甘石(一钱,同上制)冰片麝香(各一分)熊胆(二分)蕤仁(三分,去油净)研细,点翳膜上。

粉丹散

轻粉黄丹等分为末,盛小竹筒吹耳内,左翳吹右,右翳吹左,奇效。

辟尘膏

治尘埃入目,揩成肿痛,发热啼哭。

顶烟陈墨(新汲水浓磨,入元明粉和成膏,新笔蘸点目内,日三五次,忌食煎炒)吴朴公曰:飞丝入眼,亦蘸墨点之,略闭刻许,墨染丝黑,用笔挑去。

补脑还睛丸

雌黄(火,入醋,研,三钱)千里光(酒拌炒)菟丝子(酒浸炒)川木贼(去节,童便浸一日)杏仁(去皮尖)茺蔚子荆芥穗甘菊花羌活防风蛇蜕(酒浸焙)石决明(,各一钱)川芎白蒺藜蝉蜕苍术酒蒸地黄(各一两)

各自为末和匀,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日三次。薄荷汤或好茶送下。

大腹皮饮

治头疼眼胀,及偏正头风,神妙。

大腹皮当归尾何首乌麻黄川芎北细辛

卷二 杂症

鼻为肺窍,一有风寒停滞,则气道壅塞,津液不收,流为浊涕。若冷结不散,久乃不闻香臭,辛夷散治之。有风寒挟热者,则鼻干不眠。又有乳母卧时,鼻中出息,吹着儿囟,亦令鼻塞,不能饮乳,开关散治之。

鼻渊有二症,风入胆中,移热于脑,脑寻窍于鼻而出涕,浓而臭为实热症,当归汤治之,鼻流不臭清涕,经年不瘥,为肺气虚寒之候,治宜石首鱼脑汤。又有郁火不宣,门户闭塞,稠粘浊涕,或硬或黄,不嚏则胀闷难忍,嚏则鼻梁疼痛,须加味逍遥散治之。

辛夷散

白芷川芎细辛本辛夷木通升麻防风甘草

开关散

香附川芎荆芥穗细辛叶白僵蚕皂角(烧存性各等分)为末,用生葱白同捣成膏,红绢包固,卧时贴囟门上。

当归汤

当归(五钱)元参(三钱)辛夷(一钱)炒栀(八分)贝母(五分)柴胡(三分)

石首鱼脑汤

诃子甘草(各一钱)荆芥细辛人参(各五分)桔梗(二钱)石首鱼脑骨(五钱,存性)为末,将上件煎好,去渣,入末,再煎一二沸服。

加味逍遥散

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陈皮柴胡桔梗黄芩白芷半夏

卷二 杂症

囟陷者,血气虚弱,不能上冲脑髓,或因泄利下陷,不得平满,总以狗头骨炙黄为末,入鸡子清调敷之。

囟填者,乳哺不调,致伤寒热,逆气冲填,突然高起,毛发短黄,颤惕自汗,寒气则牢硬不已,热气则柔软不支,寒者温之,热者凉之,兼调其气,而折其逆,自无不愈。

囟解者,小儿年大,头缝开解不合,由肾气不足,脑髓空虚,如树无根,岂堪培养。

斯时也,惟以六味地黄,加龟板为丸,空心温水服之,外用防风、柏子仁去油为末,乳汁调涂,或以华阴细辛、肉桂、干姜为末,乳汁调敷,亦多有效。

六味丸

地黄(八两)山萸肉山药(各四两)茯苓泽泻丹皮(各三两)程格思曰:张仲景原方,有桂、附各一两,名八味丸,钱氏谓小儿稚阳,无补阳之理,故去桂、附治之。近世俗医,并六味亦不敢与小儿服矣。

卷二 杂症

滞颐者,脾胃虚冷,涎流出而渍于颐间,不能收约,大宜温脾,姜术散主之,或八仙糕。加木香、白蔻仁亦妙。

姜术散

半夏木香(各五钱)川白姜白术青皮陈皮(各二钱五分)糕糊丸,麻子大,一岁十丸,米饮下。

八仙糕

人参(五钱)苡仁芡实山药茯苓莲肉(各四两)白米粉(五升)白洋糖(任用)

卷二 杂症

脐为有生之蒂,内通脏腑,偶或汁出,或赤肿,或生疮,俱为风湿相乘,当用白石脂末焙,出火气敷之,日三度,或油发灰敷,或当归末敷,或虾蟆灰敷,亦可。

安脐散

瓜蒂南星白敛赤小豆

断脐时,以四药等分为末,每三钱,用芭蕉自然汁,调涂四傍,能去湿固气。

王介庭曰:断脐时,以蕲艾为捻子,香油浸湿,烧脐带至焦方断,断后用软帛浓棉裹束,每日看之,勿令儿尿浸润。可以预防脐风。

杨涵一曰:脐带落下,放新瓦上,存性,碾细,每一分,用飞过朱砂五厘和匀,外以黄连、当归、生地煎汁,调成稀糊,搽乳上,与儿吮吃,一日令尽,次日挞下黑粪,可免痘密,且无疮痕。

卷二 杂症

语迟

言心声也,母有惊邪,儿感其气,心神不守,舌本不通,菖蒲丸主之。

菖蒲丸

人参麦冬川芎当归远志菖蒲(各二钱)乳香朱砂(各一钱)蜜丸麻子大,每服十丸,粳米汤下。

卷二 杂症

夜啼

阴盛于夜,小儿脏冷,遇夜则阴极发躁,寒盛作疼,故夜啼而日歇,钩藤散主之。

钩藤散

茯神茯苓川芎当归木香甘草

钩藤生姜大枣

如或心热烦疼而夜啼者,必面赤舌白,小便赤涩,即去当归、木香另为末,加辰砂一钱同研,少以木香煎汤调服。有触犯禁忌及惊骇者,服新安金药。(见惊)程书焉曰:夜啼一症,有用灯花末涂ru头者,有用灯心汤研化灯花四五粒而饮之者,有用井边草,或鸡窠中草安卧席下,不令母知者,俱有意焉。

卷二 杂症

龟胸

胸高脐满,其状如龟,此肺家热邪,由乳母多用五辛酒面无度,或夏月热乳所致,宜服杏仁煎。

杏仁煎

川大黄天冬杏仁百合木通(各一钱二分)桑皮葶苈(各五分)石膏(八分)临卧时服。

卷二 杂症

龟背

小儿生下,不能保护,客风入于骨髓,或坐早劳伤气血,多成痼疾,间有灼艾收功者,肺俞穴第三椎骨下两傍各一寸五分,膈俞穴第七椎骨下各一寸五分,以小儿中指中节为一寸,艾炷如小麦大,灸但三五壮为止,内服松芷丹。

松芷丹

花松枳壳防风独活(各一两)川大黄麻黄前胡桂心(各五钱)蜜丸黍米大,粥饮服。

卷二 杂症

鹤节

小儿肌肉瘦薄,骨节呈露,如鹤之膝,此先天禀受精髓不充,亟以六味地黄丸(见囟)加麝茸、牛膝治之,缓则必成废疾。

卷二 杂症

行迟

小儿髓不满骨,血不荣筋,故软弱不行,虎骨饮治之,或六味丸加牛膝、五加皮、酒炙鹿茸亦可。若禀受肝气怯弱,致两足挛缩,两手伸展无力,须薏苡仁丸治之。

虎骨饮

虎胫骨干地黄当归身枣仁茯苓川芎防风牛膝肉桂为末,每服一钱,粥饮调入酒少许,日二次。

苡仁丸

秦艽当归苡仁枣仁防风羌活等分蜜丸,芡实大,每一丸,荆芥汤研化,入麝一厘服。

卷二 杂症

五软

小儿生后,头项手足肉口皆软,乃先天诸阳之气不足也,头项症地黄丸(见囟)服之,甚者星附膏贴之。手足肉口症,补中益气汤主之(见保产)。有因吐泻之久,囟目顿陷,天柱骨倒,补中加附子治之,地黄丸料兼服之。

余子敬曰,肉软者,肉少皮宽,口软者,食少舌舒,皆脾胃之症。又有初生,遍身赤肉,全无皮壳,或有皮如鱼胞,如水晶,亦产母脾气不足所致。无皮者,以粳米粉拌黄土敷之。鱼胞水晶者,蜜陀僧碾细末敷之。更有赤发热者,石膏碾细敷之。

星附膏

南星附子

等分为末,用生姜自然汁调敷。

卷二 杂症

五硬

薛氏曰:五硬者,仰头取气,难以动摇,气壅作痛,连于胸膈,脚手心冷而硬,此阳气不营于四末也。又曰:手足冷而硬者,独阳无阴也,难治。若肚筋青急,为木乘土位,速宜六君子汤,加炮姜、肉桂、升麻、柴胡,以复其真气。如系风邪客于四末,而令硬冷者,须从惊风症中求之。

六君子汤

人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炙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