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说: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是呀,人才是一个国家的瑰宝,有了人才,一个国家就有希望。只要发现人才,一些领袖往往争先恐后的去争取,让这些人为自己效力。三国霸主在选择人才的方式上各有千秋。下面看看这些人的做法:
其一,董卓选材,你不来我就杀你全家
董卓够狠,选材方式也很别致。你不来,我就杀你全家。那时候,董卓专权,行废立之事。小皇帝登基,董卓做了相国,剑履上殿,威风八面。手下人说应该找些读书人来支撑门面,这时候有人推荐蔡邕,说蔡邕学富五车,才堪大用。董卓听了,立刻派人去请。可蔡邕不来,董卓非常气愤,大声对手下说:告诉蔡邕,不来,我就杀他全家。把个蔡邕吓得屁滚尿流,只得前来报到。董卓也够可以的,一天之内,把蔡邕连升三级。
其二,刘备选材,你不来我骚扰你
刘备屯兵新野,水镜先生对刘备说:你虽然有关羽张飞赵云,但是手下没有谋士。刘备问,应该找什么样的人。水镜先生说:伏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刘备便问伏龙凤雏是谁?水镜先生笑而不语。后来徐庶前来辅佐刘备,刘备很器重徐庶,徐庶的母亲后来被曹操掳走,临走徐庶推荐了诸葛亮。刘备此时才知道,诸葛亮就是伏龙。于是带着关羽张飞去了三次,诸葛亮经受不住刘备的多次拜访,方才去辅佐刘备。
其三,曹操选材,你不来我就逮捕你
曹操知道司马懿有本领,就想重用,刚开始司马懿很看不起曹操,便借口自己有风痹病,身体不能起居。曹操不信,派人夜间去刺探消息,司马懿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般。曹操信以为真,后来有人说司马懿装病,曹操大怒,于是派人说:“若复盘桓,便收之”(《晋书·宣帝纪》)。司马懿惧之,只得就职。
其四,孙策选材,你不来我就揍你
刘繇是三国时期一个地方割据势力,孙策打江东的时候,刘繇是扬州刺史。手下有个叫太史慈的将军,要和孙策单打独斗。太史慈武艺高强,和孙策打斗在一处。孙策号称小霸王,居然战不胜他。如此,孙策很喜欢太史慈。孙策刺倒太史慈的座下马,更揽得太史慈系于颈后的手戟,而太史慈亦抢得孙策的头盔。直至两家军队并至神亭,二人才罢战解散。后来太史慈率众归附,孙策非常高兴,即拜太史慈为门下督,还吴后授以兵权,拜折冲中郎将。
董卓与蔡邕
汉末董卓扰乱,王允用计将其除去。当巨贼陈尸于市,上下无不拍手称快,独有蔡邕感其知遇,形于颜色,竟以此触怒了王允,下狱死。这是听说过一点三国故事的人都知道的。
当时“搢绅诸儒莫不流涕”,后世为之感慨叹息的也很多。陈迩冬先生的《闲话三分》,也说到这一段:
“本‘一分为二’之旨,蔡邕好处应占几分,错处应占几分,那就凭看官们去评量了。
“就是董卓,九十九分的恶,也有一分的善:他一上台就为陈蕃、窦武平了反;继又擢用蔡邕、郑泰、何颙、荀爽、孔伷……这一批清流。如果说对蔡邕‘不以一眚掩大德’(立言仅次于立德)的话;那么,董卓也不应因其百恶而掩其一善吧?”
这真是书生之见,一善正为成其百恶。陈先生自认为所持观点是“一分为二”,可见虽兼通文史,马列主义的精义他却是一点也不晓得。且看毛泽东同志对我国另一部伟大小说《西游记》的批示:
“‘千日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常有余。’乡愿思想也。孙悟空的思想与此相反,他是不信这些的,即是说作者吴承恩不信这些。他的行善,即是除恶。他的除恶,即是行善。所谓此言果然不差,便是这样认识的。”(《西游记》第二十八回写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被唐僧所逐,回到花果山,把千余来犯的猎人打得血染尸横,并鼓掌大笑道:“快活!自从归顺唐僧,他每每劝我道:‘千日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常有余。’此言果然不差。我跟着他打杀几个妖精,他就怪我行凶,今日来家,却结果了这许多性命。”)
善恶绝非截然对立的自在之物,这才是“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辩证法。
苟目的纯正,手段可以不论,这是臭名昭著的马基雅维利主义。但反过来,坏人作恶,手段他更不论。若不能适时也施些小恩小惠,装点门面、收拢人心,至多是小奸小坏,断不能成其为大奸大恶。董卓李傕郭汜辈之所以不成气候,够不到“乱世之奸雄”,正因其手段还太过“纯正”之故。
中国的文人知识分子,三千年来要求的不过是尊重、知遇,他对我好,我就对他好(文言叫做“人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表面上自命清高,其实与妇人女子何异?这种人最易收用,让他去发光发热。看曹操怎样对待陈琳,便明白不过了。
刘备与诸葛亮
官渡一战,曹军以少胜多,大败袁军,原先投奔袁绍的刘备,又投奔了荆州刺史刘表,得到了兵力上的补充,在新野(今河南新野)驻扎了下来.
刘备从不甘心寄人篱下,现在有了落脚之地就开始图谋更大的发展,四处寻访能辅佐自己建功立业的贤才.为此,他虚心请教名士司马徽,司马徽告诉他:“知晓天下大势的人,并非是普通的读书人,而是才能出众的俊杰之士.本地倒有两名俊杰,一位是卧龙,一位是凤雏(chú).卧龙名叫诸葛亮,凤雏名叫庞统.”
刘备凭着汉朝宗室后裔的身份,使得荆州一带的豪杰名士纷纷归附于他,其中有个名叫徐庶的人深受刘备的器重.徐庶很感动,也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我有个朋友名叫诸葛亮,人称卧龙先生,他是个杰出的英才,将军难道不愿见见他吗?”
刘备一听卧龙二字,眼睛一亮,忙不迭地说:“好啊!好啊!你赶快把他请来吧!”
徐庶却说:“不行啊.他这样的人是不肯自己来的,将军您只能委屈自己,亲自跑一趟了.”
刘备见司马徽和徐庶都如此推崇诸葛亮,真是思贤若渴,就带上关羽、张飞,亲自去请诸葛亮.
却说诸葛亮从小就没了父母,跟着叔父来到了荆州.叔父死后,他就定居在隆中(今湖北襄阳西)卧龙岗,盖了座茅屋,边读书边种地,常常把自己比作春秋战国时的著名人物——管仲和乐毅.这引起不少人的嘲讽讥笑,认为他是痴人说梦,但是司马徽和徐庶对他的才能和志向确信不疑,因此主动向刘备推荐.
刘备带着关羽、张飞两人,风尘仆仆地赶到卧龙岗,不料诸葛亮听说后故意躲开了,他们扑了个空.
刘备并不灰心,过了些时候再次前去造访.这时正值隆冬时节,天气异常寒冷,半路上忽然风雪交加.张飞打起了退堂鼓,刘备却非常坚定,顶着风雪艰难地跋涉着,没想到千辛万苦地赶到后,却被告知诸葛亮和朋友一起出门去了.
一连碰了两次壁,关羽和张飞不乐意了.关羽说:“主公您两次亲自前去拜访,这样讲礼节也太过分了吧!只怕那诸葛亮徒有虚名没有真才实学,才故意避开,不敢见您呢!”
刘备摇摇头,耐心地劝导关羽和张飞,终于说服了他俩.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第三次登门拜访诸葛亮.这回诸葛亮倒是在家,但不巧的是正在睡觉.刘备见此情形,没有叫醒诸葛亮,而是静静地站在门口,耐心等着诸葛亮醒来.
谁知,刘备这一站足足站了两个时辰,张飞气得暴跳如雷,大叫道:“这个诸葛亮也太傲慢了,竟敢让主公等这么长时间,我去放把火烧了屋子,看他起不起来!”幸好关羽再三劝阻,才把张飞拦住.
刘备直站得双膝发软,浑身无力,诸葛亮方才醒来.听书童说刘备已等候多时,诸葛亮连忙穿戴整齐,将刘备迎进屋中.
一见面,刘备就开诚布公地说:“如今汉室衰败,奸臣当道,我决心复兴汉室,无奈才学短浅,因此特地来请先生指教.”
刘备三顾茅庐所显示出的诚意,令诸葛亮非常感动,于是诚恳地帮助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指出目前应当以荆州为基地,与孙权联合共同对付曹操,到时以汉朝皇室后代的名望,必能得到天下百姓的拥护.到那时,霸业必成,汉室可兴.接着,诸葛亮让书童拿出一张挂图,说:“这是我绘制的西川五十四州地图,可为您成就大业提供参考.”
这一番促膝长谈,两人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刘备打心眼里佩服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恭恭敬敬地请诸葛亮出山共谋大业.诸葛亮也为刘备的诚意所感动,答应结束隐居生活,出山相助.“三顾茅庐”的成语就是由此而来.
刘备拜诸葛亮为军师,并对关羽、张飞说:“我有了孔明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
从此,诸葛亮一心一意辅佐刘备,使刘备的势力一天天壮大起来,最终成为三国时三分天下的一方霸主.
曹操与司马懿
曹操也曾三请司马懿出山。比起刘备的请法,老曹走的就完全是另一个路子了。刘备虽然有着那八棍子打不到的显赫出身,但此时已经是猛虎下山一张皮,落魄到卖草鞋谋生的地步,还常常收到城管和地税等部门的欺压。反观老曹,家族正在走上坡路,他爹地更是汉朝大太监的养子,虽然名声狼藉,但毕竟十分管用。所以曹操虽然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是他的仕途还是仗着养爷爷的大树荫凉,走的一帆风顺。所以他请司马懿出山,完全不必走刘皇叔那哭哭啼啼的窝囊路子的。老曹的请人方式两个字可以概括:生猛。
司马懿是河南温县人,家族势力也是王母娘娘放屁——不同凡响。但是,和曹操比起来,还是略逊一筹。老曹请他出山做官,司马懿还是顶着很大的思想压力的,如果他愿意做官,自然不提。可是司马懿小伙子有一个偏见,看不起死太监!所以,这个比曹操小20多岁的年青人,在曹操请他出山的时候,软硬不吃,用尽了各种手段搪塞拒绝,一直让老曹请了8年之久才出来为其工作。您说容不容易,费这个劲儿,就连侵华时狗日的小日本也让咱赶回它那个破鸟岛上了!
老曹第一次请司马懿出山在公元201年,老曹当时任司空,想请司马懿这个小伙子到府中任职。小司第一看不惯这个死太监养子的儿子,第二看不惯老曹多疑的性格,也就是说老曹的人格魅力不行。虽然咱司马懿也是一肚子多疑的脾气,但是同性相斥,碰到另一个多疑的主子,打死咱也不去。于是一场好戏就此拉开了帷幕——
老曹让毛玠去请司马懿出山,22岁的司马懿和老婆张春华一商量,其他理由不充分,干脆装病吧!于是毛玠眼前展现的司马懿就是一副死不死活不活的怂样,口水四流,六神无主。毛玠一看,愿去就去,不愿去拉到,管你装病还是真病,你去了老子的地位还不知怎样呢?爱谁谁,回去复命去了。于是,一请司马懿轻易夭折。
老曹一请不行,有点不忿。你司马懿一个乳臭未干的娃子,还跟老子来这一套,不来是吧,换个法子,看你怎么装病。于是,第二请就变成了武请。你不是得了风痹病半身不遂吗,老子派个刺客去,看看你怎么反应。于是,某一个月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的晚上,当司马懿这个小伙子在床上装病的时候,一个黑衣蒙面的刺客突然出现在他的床头,手中握着一把闪亮的尖刀,架到了司马懿的脖子上。要说人家司马懿是个至忍高手还真不是吹的。面临这种突发情况,也是面不改色心不跳,火烧眉毛不眨眼。弄得刺客很没面子,长叹一声:你TMD真是日本原装忍者神龟啊,遇见你我真是伤不起呀伤不起,只好土坷垃擦屁股——噘着灰嘴走了。二请司马懿也宣告玩儿完。
直到公元208年,老曹已经做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丞相,第三次请司马懿出山。这一回老曹也没了那份耐心给你玩家家,直接下命令,来不来?来了一好百好,不来的话,自己想去吧?这一招很灵验,管你有病没病,不想灭九族的话,还是来这里工作吧。又不是让你来服刑劳改的,好吃好喝好工作,别人想来挤烂头还进不来呢?司马懿万般无奈,谁让人家是丞相呢?放到日本就是首相了,天皇那龟孙还得听人家首相呢。司马懿黔驴技穷,左思右想没办法,只好从了吧!
司马懿和诸葛亮都是三请后出的山,不过诸葛亮受到的待遇明显比司马懿强,在蜀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以由着性子施展才能,展完为止。而司马懿在老曹的手下浮浮沉沉,时刻作为曹氏集团的对立面,被人家提防着,用着了靠前,用不着靠后,有几次都是差一点被人家整死,就像《猫和老鼠》那个可怜的汤姆猫,被杰瑞鼠整的欲生不能,欲死不行,总是冒着生命危险陪人家玩游戏。
不过哲学上讲:环境可以改变人,人也可以改变环境。这最坏的环境才能锻炼最强悍的人,220年,老曹眼睛一闭,大好江山交给儿子曹丕。无人可以竞争,司马懿顺理成章辅佐曹丕。226年曹丕驾崩,司马懿辅佐三世曹睿。从此,曹氏集团日渐衰微,司马集团独占鳌头。265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终于统一三国,把孙刘曹三家公司尽数并购重组,成立了西晋集团总公司,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董事长。当然这是后话,此处暂且不提。
孙策与太史慈
东汉时期的孙策,在神亭的地方与一敌将太史慈相斗。二人都摔下马来肉搏,最后还是双方兵马上来把二人分别救了回去。后来,在芜湖山中,孙策用埋伏的计策把太史慈抓获。他十分赞赏太史慈的武艺,就主动为其松绑。太史慈十分感动,表示愿意投降。孙策笑问道:“在神亭那次战斗中,如果我被你抓住,你能杀害我吗?”
太史慈不假思索地说:“那可不一定。”
孙策笑了笑,知道太史慈说的是实在话,心里很高兴。
太史慈向孙策说:“我们那边已是士卒离心,如果四散去了,恐怕不好收复。我想回去把他们都招拢来,投到你的帐下效力,不知道你能不能相信我。”
孙策一听,站起来谢道:“这正是我的心愿呢!我怎么会不相信。咱们以明天午时为期,到时我在辕门外等你就是了。”
太史慈二话没说,单枪匹马地走了。不想太史慈一走,众人都担心起来。有人对孙策说:“太史慈一去,恐怕不会再回来了。”
孙策摇头道:“太史慈是青州名士,一贯重义气,绝不会欺骗我的。”
第二天,孙策带领众将来到辕门外,把一根竹竿立了起来,对众人说:
“我与太史慈约定是中午相会,你们看着竹竿的日影吧!”
刚好,竹竿的影子指到中午的时刻,太史慈领着对方的兵马匆匆赶了来。
众人一见,都很吃惊,暗服孙策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