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史 » 路史全文在线阅读

《路史》路史卷二十六

关灯直达底部

国名纪三

高阳氏后

高阳

帝之初封瀛之高阳县,在高水之阳也。至道三割隶顺安。然棘城实为高阳氏之虚,今浚仪亦有高阳故城,盖后所都。

濮阳

帝后所都。今澶之属县,所谓帝丘有颛帝城,城内帝冢亦号颛顼之虚。

伯益国。地理风俗传:“扶柳西北五十有梁城,故汉西梁县。”西梁故城在今冀之南宫堂阳镇,镇之东鹿南六十。南梁在汝。

梁析传谓 “颛顼,大之后”。诗云“薄狩于,是伐胥”者。

姬姓。今寿之安丰,与六近,故汉为六安地。书述六失安。

姬姓,侯爵。楚公子爕灭之。今寿之霍丘,有蓼故城,武德四为蓼州。图疏云“在光州”,与舒蓼别。

安、蓼皆姬国也。故班志云:“安,姬姓国。”而世本“蓼,亦姬姓”,则俱庭坚后矣。杜预乃以“庭坚为高阳之字”,妄语也。按“文公五年秋,楚仲归灭六;冬,公子燮灭蓼”。臧文仲曰:“皋陶、庭坚不祀。”夫皋陶乃少昊之后,四世而庭坚,则高阳氏之子六皋陶之后,而蓼则庭坚之后也。预既误以庭坚为皋陶字,乃复以蓼为皋陶后,偃姓失之矣。予尝考之皋陶之后,有舒蓼而非蓼也。舒蓼偃姓,而蓼则姬姓,蓼灭而舒蓼犹在,至宣公之八年始灭其地,乃寿之霍丘;而蓼乃安丰地正,相远舒蓼,与蓼地正为二,而舒又自一国。黄帝之后任姓见潜夫论,预既不知别有舒与蓼,而乃妄分皋陶之后,舒、蓼以为二谓,皆偃族正义,遂以为文公五年蓼灭而复封,楚复灭之。果皆臆见。僖公之三年,舒已灭矣。

邔(原文)、纪也。故南郡县,己姓之祖。

昆吾

己姓,樊之国。卫是,澶之濮阳,昆吾氏之虚也。随昆吾县,城中有昆吾台,所谓昆吾之观。夏末迁许。

己姓,子。今濮之范东南二十八有古顾城,人表以为鼓。师古云即“顾”。

己姓,子。今孟之温西南三十有古温城,汉温县。忿生邑,亦曰苏。

己姓,子。忟在夏曰:“伯,今怀之武德有苏古城,在济源西北二里。”

己姓,商之崇扈,古文作,秦改为鄠,汉隶扶风。今永兴鄠北二十有故城,周四里,有户谷、户亭。

己姓,廖也。今唐之湖阳。一作(疑为“飀”字)。

己姓,伯。闻喜东有董池陂,董泽之陂也。竹(竹书纪年?)纪“季晋武公元年,尚一军,芮人乘京、荀人董伯皆叛”者,非秦川董。

己姓。说文云:“周邑,野王西北。”

(原文为)

董姓,夷也。今济阴东北四十九有龙池亭。集韵去声,非。

豢龙

董姓。在滑之韦城古城内有豢龙井。然寰宇记“豢龙城在临颍”,今长葛西四十。豢龙城,豢龙氏邑也。而汝之龙兴东南五十,又有豢龙城,韦城为古。故王屋山有龙逄祠,长垣有龙逄,皆在后。

祝产

己姓。帝尧时国。

戎州

己姓。汉之北海斟县。北海,今潍去州七里有斟亭。一作草,缪。

斟姓。传谓“斟灌”。今青之寿灮(guāng)东南有斟灌城、灌亭,故淳于也。

斟姓。传谓“斟寻”,张勃地记:“济南平寿,古斟寻国。”预谓“青之北海”。今隶潍,东南五十有斟城、斟亭。一作、鄩,今九江为寻阳。瓒谓:“河南有寻。”盖周地也。

斟姓。斟介也。传谓“介斟”,在东郡卫地。或云:“即斟灌。”非。若葛庐国,则密之胶西。

斟姓,是为斟戈。左氏、世本皆以为即“斟灌氏”,非。按:宋、郑间六邑,有戈锡。

右五斟本出己姓,形声转缪,而遂为姒故。史记“以斟、戈、寻为夏禹后”,非也。贾逵更以之为曹姓,盖因史伯之言失之。

员、,同妘也。妘姓之祖,亦作伝、傊、、郧。又用、云。晋志云:“云,子,古之云梦。”盟会图云:“,子国,在安州。”旾(chūn)秋,郧人,楚灭之,封辛为郧公。今安之安陆有郧乡、郧水、郧城、郧公庙,周为郧州。

参胡

妘姓,韩也。惠连国。

妘姓偊(yǔ),子爵。班志云:“东海开阳,故鄅(yǔ)国。”开阳故城今在临沂北十五里。

即大彭,彭姓之祖。云:“徐治彭城。”有彭城山、彭祖墓、庙。春秋为宋邑。寰宇记:“州里外城,即古大彭国。”考之初国,当是彭州,有天彭大泽,垂拱为州,后迻徐尔。

彭姓。商伯元喆(zhé)之封,豕韦也。刘絫(lěi)更封之,故世本谓:“豕韦,防姓,随韦为城县。”则白马南之为乡也。

彭姓。

彭姓。沂之承有亭,即古暨国。其泒(gū)者为诸暨,本日余。暨有暨浦、诸山,隶越。一作既,则江阴也。

彭姓。密之诸城西北三十,春秋之诸国。

彭姓。亳之谯有稽山。

舟人

秃姓。楚地。昔常寿过克,息舟城而居之者。

姓。一曰会人、郐(kuài)也,诗之桧(huì)国,在溱、洧(wěi)之间。今新郑东北三十五有古郐城。

姓。今襄之宜城,楚之鄢(yān)都,一曰郢。与、鄢、郑、异。有傿、、鄢氏。

姓。汉属渔阳。

姓。春秋二邬,一在晋,一郑地。上声,集音“乌”。

偪阳

姓。子。晋灭之。楚为传阳。

姓。诡诸邑,楚灭之,今亳之城父,陈之夷邑。

侯爵。曹姓之始,傮辈也。今兴亡之济阴,汉之定陶东北三十七有定陶故城,即古曹国。有曹南山、髣(fǎng)山,曹人之葬。而曹城在禹城,若哦卫之曹,则下邑也。一曰漕,在滑之白马,。俱徂侯切。

曹姓,子,邾也。周封挟,后迁娄,是为邾娄,今济之任城南二十有邾娄城。非江夏,亦在黄。

曹姓,子绎也。兖之邹县有绎山,邾文公迁绎,后曰驺。故或谓驺,即邾。内传“邾伐鲁”,史作“驺”也。古驺则今之邹平;武德为州则今临济,非扶风。

曹姓,、 也,从齐勤王,命为小邾子。黎,字举,高厚定田,今承县滕东南有故城。

曹姓。周灭,以封少昊之后。

小邾

曹姓。之分,滕县是。一云仙源,故曲阜东南四十古邾城。

曹姓,子。鲁宣取之。预谓:“琅邪阳都东之牟乡城”。乐史云:“牟国,即密之安丘,随之牟山县。”或云“牟人”,非。

闾丘

从征记:“高平东阳东北有县、乡,东北十里有闾丛乡。”

楚先封鬻,夏商间因为姓,文王师鬻。后隶省为粥。

(芊?芈?)姓,子爵。季连封漫其处,周初复之。荆楚一本,故春秋初犹书荆。

子爵,(确定为“芈”字)姓,后熊绎初封,居丹阳,今之秭县,本曰西楚。武徙枝江,亦曰丹阳,是为南楚。

楚文庇是,徙在江之南,为南郢;徙鄀,今宜城,为北郢。惠迁鄢,项襄徙陈,考烈爰徙寿春,亦曰郢。字一作,皆缘先代威名冠之也。

东楚

东楚海州,南楚广陵,西楚为陈,其后乃以彭城。自楚惠灭陈,至项襄为秦所伐,自郢徙之,号西楚。怀王都彭城,羽迁之郴而都之,号西楚。至怀王孙都东楚,则属彭城,故厉王胥都广陵,为南楚。元王都彭城,为东楚。而唐复以楚州为东楚郡。

句亶

熊渠长子康封之,今江陵。

鄂东

熊渠中子红封之,今兴国军,永兴有故鄂城。汉鄂县,本隶武昌,故九州记云:“鄂国,今之武昌东鄂也。”

越章

熊渠少子执庇封之,皆江上,或云即句章。

诸梁

楚文子采。

周地。

武子瑕邑,号屈侯。

邵姓。录云:“楚公子采,为氏。”为今利州。

西固安有阎安固城。

贲皇邑。河内轵县有苗亭。

放邑,沈也。徐云“寝国”,续志云:“固始有寝丘。”秦灭楚,蒙恬攻寝者,颍之汝阴。今沈丘南百步,与沈国。近汉沈丘县,开皇为沈州,今有叔敖祠。

棠也。伍尚封,号棠君。今扬之六合。秦汉之棠邑,陈婴侯国。

蒍是,楚地,子,王治兵处。薳,澨(cuó,shì)也。一周郑地,郑处诲云:“鲁山地名”。亦作、。

即圈。陈留传云:“圈氏,本出其国.” 南阳叶县南有卷城,非郑卷,今郑之原武西北七里有卷故城,周十里。故汉县,曹大家东征赋“历荥阳而过卷”者,姓辨并上声。

旧记:“荡,侯国,楚地。”

姓纂云:“高阳后封,以为蒙双。”预云:“东莞蒙阴有蒙阴城。”蒙阴后齐入新泰,隶沂,有小蒙城。

棘、郦、麻俱楚邑。按:“襄城县乃故麻城。”今黄之麻城,而辰有麻阳。又砀(dàng)山西北故麻城,汉之麻乡。风俗通:“麻氏,齐大夫麻婴后。”

汝之襄城有郏城。九域志云:“令邑郏敖邑。”

邵阳有白公城,即白公邑。

吴伐慎,白公败之。今庐之属县,西北四十一有故慎城、慎水。通典:“汉慎故城在今颍州颍上西北。”

邼也。本卫邑,中属晋。文元年,郑伐匡。今扶沟有匡城乡、匡亭,而匡故城在滑之城西,僖十五次于匡者。汉之长垣。地道记:“长垣南十里有卫故匡城,孔子所厄。”淮南子注:“襄邑西匡亭,承匡。”今拱州故襄邑近有匡水、承匡山。

郑地,亦楚地。始齐大夫采。今潍之都昌有訾故城,国本属纪。一作鄑,西訾也,齐迁之。昭公时楚迁訾人。樵以为楚东訾枝,非訾母、訾娄云。

棘名所在有之,楚有棘栎,唐有棘阳,赵有平棘,宋有大棘、有曲棘,郑有上棘、棘泽,卫有棘津,而齐、鲁皆有棘矣。

今隆兴分宁西北有艾城,春秋吴庆忌居之。汉艾县;开皇废,入建昌。十二真传云:“今查田。”即今之宁州也。

楚别邑,今邓治。秦宣太后弟穰(ráng)侯魏拜,皆芈姓楚后。

楚属阱有聂,本卫大夫采。或疑后属楚,又云即摄,俱非,当别自楚地。又愽之愽平有摄城。

楚有析公邑。

今也。今广汉有乡。

春秋有庐戢犁,国语注:“庐,楚邑。戢犁为庐大夫。”

繇基先邓大夫,有养甥,楚地。璠云:“襄城,郏城。”今隶汝。

子。西为商公,今商之商洛之地志“属弘农”,裴駰谓:“在顺阳。”魏晋始分,时隶之。

栎阳

栎也。预云:“新蔡东北有栎亭。”昭四年吴入栎,有故栎城,在新蔡故城西北半沦江水。

鲁阳

今邓之向城。

苞丘

或云“荷丘”,楚有荷丘,子。

虞丘

吴丘也。楚相虞丘,子邑。

轩丘

楚文庶子采邑。

期思

楚下邑。汉县属汝南,故蒋国入楚大夫复遂,遂为期思公。今寿之霍丘有废期思,梁书:“天监四于期思,置期思州。”葢移弋阳期思名,来有故城,在固始西北七十。

楚地。

右楚之分。

春秋褒贬乎无之有,进退乎曰无之无,则奚以劝曰“善善恶恶”。善其善,恶其恶,直书其事而人自劝矣。进者不得不退,因其退,进而进之,于何褒退者不得不退?因其退而退之,于何贬曷?尝求夫经之所以书者乎“夷之日盛,华之日微”,岂人所愿哉?

徐之初也称戎,盛而称徐,又盛而人之,又盛而子之。楚之初也称荆,盛而称人,既而楚矣。又盛而人之,又盛而子之,已而有使通矣,已而有大夫矣。圣人岂有心于进之哉?因其进而进之至于此也。葢王道衰,诸侯僭,一再降而政逮于大夫,又再降而制归于夷狄,圣人岂有心于退制哉?因其退而退之至于此也。

五年一朝,诸侯之于天子,礼也;天子于诸侯有聘而已。诸侯而相朝聘,讲信修睦,岂有大小彊弱之分哉?周室东王政不纲,于是大国聘而不朝,小国朝而不聘,故春秋书“来朝者”,三十有六,皆邾、杞、曹、滕之君,未有一大国也;“来聘者”三十有一,皆晋、宋、齐、秦之人,无一小国有恶。二百四十二年之间,鲁之朝楚者屡,而楚未始一朝鲁,鲁其来聘也偃然。既以大国自居,而圣人亦因以大国书之矣。

始其来聘,进而人矣,未名通也。其再至也,进而名矣,未氏通也。又至而名氏通,于是始与中国诸臣侪无别矣。圣人之意岂不欲中国之盛而夷镇之复?却哉不得已也。

或曰:“慕义,来也。故进之。”不然。慕义,周公明堂之盛举也。荆之聘三成之,元穆之八,与郏敖之二载,俱其炽盛之日时。鲁方弱,有无礼而加我。齐桓死,晋文未起,方僖公之盛,际且甘心委质之盂会,至不出而受其捷,未几而乞师伐齐取谷,则鲁之附是人矣。孰有慕义于庄公哉?

熊姓。书彭濮。彭濮,人皆峡外为楚害,楚灭之。预云:“建宁郡南濮,夷地建。”建故县隶石首,以多曰百濮。一作,非卫濮。

熊姓,罗君也。初封再襄之宜城,后徙江陵之枝江,周东乃定长沙,今潭之湘阴东北六十有罗故城,秦之罗县,梁为罗州。岳阳志:“隋炀元年始为罗州。”非有罗水,所谓罗汭。

熊姓,子爵。归是,楚灭之。寰宇记:“夔之巫山县,夔子熊挚治,多熊姓。”今秭归城东二十有故夔子城。荆州记:“秭归西有杨城,即绎孙所。”

芈姓,子宗也。顷王四年,居执宗子,遂围巢。十六国春秋·常璩志云:“宕渠,古賨(cóng)国。”寰宇:“故賨城,江流县东北八十四古賨国都。”又:“广安军渠江县北十二宕渠,今入伏虞,賨城见存。”中兴书云:“廪君后。”非。

滇王国,今洮州与夜郎以西蛮皆云“庄蹻后”。

麇同。所谓麇庸,即麏也,今之房陵。楚饥,与濮伐楚,楚子再败麇师于房渚者。荆州记引释例:“在当阳。”非也,当阳乃麋。

芈姓,子,今荆之当阳,旧云“均之郧乡”,非也,乃古锡穴,“潘崇伐麋至锡穴”者。

右高阳后濮、罗、夔、越等国。

诸侯以保社稷为孝,是故国君去国止之曰:“奈何去社稷?”大夫以守宗庙为孝,是故大夫去国止之曰:“奈何去宗庙?”士以守坟墓为孝,故士去国止之曰:“奈何去坟?”诸侯失国曰“丧”,大夫、士之失位亦曰“丧”,以不孝处之也。孟轲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不去,此重去社稷之义也。(47页)

芈姓,古南越。盟会图疏云:“南越,广州。”按:南海、桂林、象郡皆是,非姒姓之越。东南二越,诸儒皆一之踈矣。

越常

今灌之越裳县。

骆越

今溃治平。葢古瓯骆。载言云:“潘州,古瓯骆,越之地。”而史记亦有“西瓯骆,交止九员之域”。号骆侯,姚姓,故九员有骆田。邕有骆越水,其居襄。或云“瓯,闽。”误。

瓯越

梁四公记:“合浦落黎县,瓯越也。”董逌(yóu)谓“于越又讹为瓯越”,妄。

瓯隑

太平御览引周书,五来切。

且瓯

西瓯

郭璞以建安为西瓯,非,此集韵音“呕”,骆、越别种。郡国志:“林,西越也。”故杜佑云“西瓯”,即言西,以别东尔。

供人

或云“文朗民”也,今之峯州。

目深

又“大荒北海深目之国”,盼姓,近南地。

摧扶

禽人

或云“羽民”。

苍吾

梧之苍吾县,元始六年,开苍吾郡,地广,东至湘潭。

吴起为楚收扬越者。扬州之分,宜即蛮扬。

桂国

见伊尹四方令经云:“八桂在贲禺东。”葢桂阳也。

损子

百濮、九菌、产里并四方令。

产里

一云“语儿”也,或作陆童,误。

九菌

四方令,在正南,今九江之菌江。

海癸

稽余

仆句

区吴

蒙之东区,汉之荔浦也。

右高阳后越之分。

余读地书、王会解等,知所谓百越矣,是芈姓之越也。至于会稽之越,伯禹之苗,又不在是。若夫中卢之骆、卫地之越,则又昔之进于中华者,亦(55页)

子爵,祝融后。续志云:“牟县,故牟国,今文登。”

堣夷

尧命羲仲宅堣夷,在辽西,即青之堣夷,今文书。及帝命验,作禺鐡,一作堣銕,故即郁夷,故武后时,福顺为堣夷公。

南交

羲叔所宅,今交州故交阯交郡也。

西

和仲所宅,今兴元西县,故西县古来田西。而阆之晋安有西水,上原由京兆水西、西水县界流入。

幽都

和叔所宅。幽也,一曰北幽。今之幽州居山之上有幽都,山以阴幽名,非宋地之幽。

所谓朔易,古有易之地。今之易州北终东,始有代易意,故迩于代。有易水出固安,故固安为北易。复有南易,而临洺为汉易阳。昔燕文公徙易,则汉之易县也,有故城在城西,五里有故易京城在涿之归德南十八里。

商封吴回后,今咸阳故安陵城,周程邑也。一云洛阳上程聚,程伯休父卿士之采。

桓公再会黄人尔。登之黄县东南二十五里故有黄城,本纪邑,后入齐。黄亦多矣,如内黄、外黄、小黄、土黄,与封丘、涪陵等皆有之。一作.。

太昊宅东,少昊宅西,炎帝居南,颛帝居北,予尝证之矣。南交北幽,东堣西柳,处乎四方,此不迁之次也。己酉冬,周益公退舍归,首以炎陵事来访,谓三皇五帝并居中原,炎帝之墓无因南方即疑为偏据者,予曰“不然”。古之圣人惟与天地合、必于我者,无一毫之不尽,则示之后斯悠久而不渝,后世圣人取之于古其所履能合于天地、动静曲尽而无媿者,然后执之视以为则苟在我者,一毫之不尽则推之于彼者,将厌弃而不继矣。盛德在火,不刊之祀,其帝炎帝,其神祝融,此实司南方者,是故炎墓茶乡而祝融墓于衡山。地道记志:“颛顼之虚在幽州,远游章句、宝木椟”等,记西皇所居乃在西海之津,斯未得信然。秦汉来,大祝云阳、甘泉,则云阳固在咸阳之区,而姓氏书谱“皞、颢”等姓亦皆出于西方。鲁为少昊之虚,卫为颛顼之虚,固左氏说也。开元揆天下,景林邑驩爱,所至悉谬,而独交州之晷分寸不讹,予以是知圣人之所以为万世法,岂苟然邪?而孔子国犹以为夏与春交,果何义欤?

嗟乎!随室考,尝夭枉相继而后姓。神农本经句字不可变,三十余历昏旦悉异,而后信放勋之典中星不可违;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而犹未得其所以高。悲夫!

高辛氏后

高辛

高阳封之,今南京谷熟高辛镇也。梁载云:“襄邑有高辛城。”襄邑今隶东京,而高辛故城在谷熟西南四十五。

(音chí、tāi)

稷封,作厘、、、,亦作台、骀、邰。今永兴武功西南二十二,有故漦城,有后稷、姜嫄祠,隋为稷州,本曰周,与姜台异。

邠也。本谷名,班云:“扶风栒邑豳乡。”邠之三水西南三十有故豳城,今豳亭栒故城皆在三水东北,庞川水西有姜嫄、公刘庙。

尉季

不窋(kū)居。今庆之安化有尉季城,在州东三里,作尉季误。

不窋

今安化有不窋城不窋墓。周地图之郁郅城,在白马,马岭两川交水口。

亶父

古公亶父,或云亶地。吕氏云:“宓子治亶父。”然宓子治乃单父也。

景王之十二秊(nián),使伯辞于晋,曰:“我自夏王之代以后稷之功,故受魏、骀、芮、岐、毕为吾西土。武王克商,蒲姑商奄为吾东土,巴、濮、楚、邓为吾南土,肃慎、燕、亳为吾北土。”则周之先尝受魏矣。平陆乃故河东之河北县,春秋属晋。

古有岐伯,至古公避狄迁岐之阳,今凤翔岐山县西北有岐城故址,后魏为岐州,以山之岐而名。

文王初为岐侯,在邰西北不百里,而豳又在西北四百,南有周原,而干之永寿亦为豳地,故传谓“自稷至武五迁,不出所封”以此。一作、。县道记:“陇州吴山县东四十五即岐山,县西南界有一故城,彼人谓之文王城。”寰宇记:“考文王都酆。”不合于此有城,疑是汉杜阳县。又岐山县东十九有杜阳,为内亦有杜阳故城,二县俱属扶风。据十三州志,“郡县道里数”,即陇州,杜阳故城近之。据汉志注,“杜水南入渭”,即普润界,文王城近之。

黄帝臣有周昌,商有周任。周国久矣。预谓“扶风雝东北有周城”,葢即周原。岐之小地名,泰王迁之,在美阳南,故说文谓“文王封岐,在美阳中水乡”,而汉志谓“美阳西北中水乡,周泰王邑”。在今咸阳故安陵,亦在岐南,与毕陌接,所谓毕程。

文王作丰,武王作镐。丰,丰宫;镐,镐宫。丰在丰水之西,镐在丰水之东,皆宗周地。本小男国,武王伐纣,乃收虞师、芮师、丰师、镐师者。亦作酆。寰宇记:“文王酆宫在鄠(hù)。”盟会图云:“丰、镐相去二十五里。”

在长安之灵台乡镐京,宗周。汉穿昆明,镐之遗址沦焉,即京周。或作鄗(hào),非是。

王城

武王迁鼎郏、鄏,成王定之,作东都洛,曰王城。今河南县皇城也。亦曰郏。至平王遂居之,曰东周,而以丰、镐为西周。子朝复居之,二周分理,此为东周;赧王迁之,而此为西周矣。

东周

西桓公孙惠公封少子于巩,号东周。

西周

经姬姓。叔均国,葢别一国。

宗周

周公既营洛,又卜瀍(原文“”)水东,作下都,迁商顽焉,曰成周。今河南洛阳故城是。及子朝入王城,敬王居成周,曰东周,周衰为二,而此为西周。自武以镐为西、丰为宗周,后更镐为宗周。宗周,成周王城,东、西周不一,学者宜详。

孤聚

秦以处东周君。

阳人聚

秦以处西周君,今汝州之西。

承休

光武封姬常。今汝东有承休故城。

契封,在华阴之郑,郑县有栾都城及故藩邑,故世本谓“契居藩阚(hǎn,kàn)”。駰云:“蕃郑西,今之峦城是矣。”地有商山,鲁连子云“在太华之阳”,世纪谓“在商洛”,故世谓“上洛,汉商县”,非也。

砥石

昭明居。

(yè,原文“”)

上甲微居,即桐也。世纪云:“邺西南有上司马,太甲之居。”今汤阴有司马泊、司马村,或云太甲。葢以邺西桐,有离宫,商之墓地,而缪以上甲为太甲尔。

实沈封大夏,是为参。今太原阳曲,旧晋阳城也。

商丘,阏伯封,相土因之宋,是今南京理宋城,汉之睢阳。或以为漳水之南,商虚失之。

虹之西北有故相城。寰宇记云:“即相土居。”

晏龙国。王符云:“优姓,鲁之北鄙。”预云:“太山愽县西南,后为愽城。”今奉符有龙山,汉陈署为龙侯者,非长垣之龙。

续牙国,晋邑也,狐鞠居采。

巫人

今之巫山,归之巴东故汉巫县。

经有巫人民,民彤姓,帝俊后。广韵有国,集音替。

司幽

一曰思幽,见经。列子曰:“思幽之国,思士不妻而感,思女不夫而孕。”

支子封蜀,侯国。自益昌西南至蜀,皆其地,张仪灭之。

蜀王封其弟葭萌于汉中,为苴侯,后命其邑曰“葭萌”。今利州县,一曰“吐费城”。

摇氏

经云:“帝喾子国,即摇氏。”

东胡

厌越国,后曰鲜卑。卢绾所居鲜卑山,在柳城东南二百里,伊尹四方,令东胡正北。

吐浑

慕容

柔仆

一曰羸土之国。

赤乌

穆传:“赤乌之国在山西三百,与周同祖。”

中路

玄元国。

帝喾之孙、子何其盛欤!传曰:“昔帝喾卜四妃之子,皆有天下。”常仪之子为帝挚,庆都之子为帝尧,契之后为商,而稷之后为周。商周之后盛莫京矣。予尝求之帝喾之治理、天下,其迹之闻于代者,初无赫赫之功。是何邪?得非有功者,不如无过之难;而作阴德者,弗若绝阳刑之惠。大乎体,喾之政!亦惟仁柔无苛而已。而其裔之昌如此也,不亦姣乎?其若商周之后国,别着于篇。

仲雝后,陕之平陆,吴山有故虞城、虞井。虞城在平陆东北六十,本帝舜之后国,所谓西虞。

互吴

伯爵。吴,大也,即泰伯居,句吴也。句吴故城在无锡梅里平虚,城内有泰伯宅及泰伯之墓。姑苏、吴兴、丹阳为三吴。

棠谿

夫奔楚封之。世家·吴春秋云:“昭王封之,为棠谿氏。”在汝南吴房,今蔡之遂平有棠谿亭、吴房城。盟会图作“堂谿”。

延陵

延陵五,一在代,一在绥,一在丹徒,皆非季子之居。一作金陵,然亦非古。古延陵在今常之晋陵,退畊在是,有札墓,孔父所至。

州来

古国,楚灭之。吴取之,封季子。释例·地阙地志:“在沛,今寿治下蔡。”自延陵徙,故曰延州来。野王云:“吴自有延州来地,先已封季子,非楚州来邑。”未详。

朱方

润之丹徒东二十地曰“朱方”,吴邑也。故庆封入吴,与之朱方,昭四年、楚围朱方者。

郁闾

郁,闾也,或曰郁国,闾其名。一作,今单之鱼台故方与县东南有郁郎城,有郁氏。

鸠兹

预云:“芜湖县东,今皋夷也。”今太平芜湖县东四十员卿,吴地记云:“有鸠兹城。”按舆地志以为皋兹,今芜湖之德政乡有句兹社、句兹港,为古鸠兹乐史,以为松滋,失之。

一作。吴地发扬也。

西吴

一曰虞雝,支子封。今陕之平陆东北六十里,故虞城也。汉大阳地,本帝舜后封,即西虞,有吴山虞井。

仲山甫采,也。今京兆杜陵有乡樊川,昔惠王使虢公、伐樊执仲皮者。王符以为封南阳,在南,雝州记、荆州图、副挚虞等皆以为襄之邓城。然兖之瑕丘亦云樊仲皮国,吉甫之墓则在南皮,亦作。

安阳

周章次子。风上记“武王封周章小子斌于无锡安阳乡”,今常之无锡有安阳山。

仲奕国,阎三公,晋之阎县,成王封康叔、以有阎之土者。地近洛,与甘县接境。昭九年,周甘人与晋阎嘉争阎田,预阙之;乐史:“在河阳有阎坎,一为阎田解县也,非鬼阎。”

广陵东南有邘江,即邘沟。

太卤

太原,谷梁云:“中国曰太原,狄曰太卤,地与狄境。”今阳曲。

发繇

海陵东南有发繇口,哀十二年之发扬也。

右泰伯仲雝后。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礼让为国之本也。昔者虞帝一让而九官皆让,范宣子一让而其臣皆让,下之视傚。芿草偃风,况始国之君哉?诗云:“受爵不让,至于已斯亡。”少康以克艰兴,而句践亦以克艰兴;泰伯以天下让,而季札亦以吴国让。惟其有之下,必有甚焉者。故能礼让,则知礼而敬上矣。知礼敬上,于为国乎何有?古公之时,周家之业盖已形矣,其所以当得之者,泰伯也。乃不受而,三辞之。其不受也,非为名也,非为其弟也,矣天下,故岂其心之有是哉?心无是,是故天下莫之知;天下莫之知,何从而称之哉?范煜亦言泰伯、伯夷未始有让若许由者能逃天下,而不能逃名,迹不泯也。乡使泰伯迁延退辟,不能坚决,则民得而称之矣。岂至德邪?文王者,天之所命也。伯惟知此,是故致国不屑。夫以君之元子而弃宗国,以逃形身;本中夏而冒先王之大禁,以从狄安;行独复又曷尝以让为美而为之哉?

三让之说,亦推见至隐而知周之所以得天下之本云尔。太史公云:“伯知古公欲立季历,亡之荆蛮,断发文身。”何尝见其三让如所谓“南乡让天下三”哉?按王充书:“古公三子,其季曰历。季历生昌,在褓瑞见。古公曰:‘吾世当有兴者,其不在昌乎?’泰伯知之,乃去之吴。”夫泰伯葢知天命之在昌,不去则惑惑且乱。是故翩然有不俟驾,此其去之为天下者,明也。时平则先嫡,国难则先功,此宪之所以让太子也。若齐景公篡其君兄之位,虽有千驷,死之日,曾何足为称哉?秦王世民功既高矣,而建成、元吉犹不之寤,卒以自毙,则知为己而已,夫又安能以天下哉?泰伯可谓至德也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