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松说——历史上的今天》来到了2月24日,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快乐!今天咱们重点讲元宵节。接下来就是1962年的今天,著名的大学者胡适去世。
| 元宵节 |
元宵节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汤圆,北方人想不到南方汤圆还有肉馅的,但是北方的元宵确实没有南方的汤圆好吃。北方有个歇后语,叫“汤圆没馅——整个一个白丸(玩)儿”, 因为汤圆没馅就是一白丸子,就是你干一件事干了半天,全白干了,就是一白玩儿。
元宵节,在中国古代实际上是一年中最最盛大的节日。因为这一天主要就是大家出来玩,除夕大家都要在家和家里人团圆。就像在美国,圣诞节真没什么热闹可看,因为大家都在家里团聚。而到了12月31日西方人的除夕这一天美国就很热闹,因为大家都要出来玩,中国的元宵节就相当这一天,所以最热闹。在古代,元宵节这天相当于过节加上春晚,所有的小品、戏曲、相声、唱歌、跳舞、花车游行、看灯、猜谜等等全出来了,是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人们全都上街看热闹。
而且元宵节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古代女人平时就在家待着,大家闺秀学学刺绣,小家碧玉就织织布,反正都不能出门,即使出门也不能被男人看见。而元宵节是最百无禁忌的一天,大家全都可以出门了,小姐、太太、大姑娘、老妈子,全都到街上,然后在一起嘻嘻哈哈,穿的是一年最好的衣服,浓妆艳抹,所以古代的小说、戏曲里大量的男男女女相遇,就是在元宵节这天。我估计元宵节当时的情景是所有女的都在看花灯花车、猜灯谜,所有男的都在看女的,因为一年中从来都没见过这么多女的。
有很多诗词、小说中都记载元宵节,比如《西厢记》,比如“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金庸的《倚天屠龙记》里,有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写的就是元宵节。之前张无忌、赵敏、周芷若、谢逊一块困在冰火岛上,结果倚天剑、屠龙刀不见了,张无忌就坚持认为是赵敏干的。于是赵敏就在元宵节的时候做了几辆花车,她知道张无忌这天一定会出现,因为元宵节所有人都会上街,于是就把周芷若在岛上偷了倚天剑、斩了屠龙刀,然后要弄死谢逊的事情都在花车上演成戏文,张无忌正好出来看到这些花车,到后来终于明白事实原来是这样的。那时候没电话,所以当时你要找一个人,你只要在元宵节出来,这人肯定能找着。
个人猜测,元宵节应该跟月亮有关系,因为古代确实很需要自然照明,元宵节和除夕隔了正好半个月,除夕的时候没月亮,黑咕隆咚,到了元宵节十五这天是满月。中国人对满月始终怀有最美好的情感,满月寓意着团圆。这跟外国人正相反,西方人觉得月亮只要一圆了就会出各种怪事。
在中国古代,元宵节同时也意味着“盛极”,就是最盛大的一天。中国有句古话叫盛极而衰,《红楼梦》中是拿元宵节当一个非常大的隐喻。《红楼梦》里关于元宵节的描述很多,第一回上来就讲元宵节,里面有一句话,叫“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所有的烟花、灯火把元宵节那晚照得如同白昼,就叫“盛极”,而元宵佳节后,烟消火灭,就一下子衰败了。贾府里最盛大、最美好的一天,就是元宵节元妃省亲的这天,整个贾府张灯结彩,贾母儿孙满堂非常幸福,大家猜灯谜、联诗作句等等。而到了第二年元宵节,《红楼梦》差不多就到结尾了,摆了宴但是没人来,大家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人说恨王熙凤,有人说家里没人看家,有人说我们家没钱,不想来丢人,等等。总而言之,第二年元宵节贾府很冷清,那寓意很明显,就是说这个贾府衰败了。实际生活中,曹雪芹他们家就是元宵节后被抄的,也是盛极而衰。他真正是大家出身,然后家道中落,不是一般的败落,而是抄了他的家,一切都没有了,所以曹雪芹对此是感受至深,对元宵节描写得极为细致。
历史上还有一个朝代盛极而衰,就是隋炀帝在长安大宴全世界各国的人民。我看过各式各样的记载,有的写整个长安的树都用丝绸裹上,有的写长安的树都用米粥涂上,显得我们富得简直不得了。我个人判断有可能是先涂了米粥,外头又裹了丝绸,因为长安挺冷的,直接裹丝绸风一吹就没了,所以先涂米粥。不管是涂米粥还是裹丝绸,总而言之,整个长安是一派繁华景象,大宴所有番邦。乐队动用一万八千人,可见中国那个时候音乐还是很繁荣的,形成了历史上记载最盛大的一次元宵节。各国都回去写说,中国太厉害了,吃顿饭都那么豪华。而隋朝紧接着就盛极而衰走向灭亡。
现在元宵节联诗的已经很少了,当年我们小时候过元宵节的时候,要联长诗,这是我童年很美好的回忆。每到这个时候我就是家里最受欢迎的那个,每次联诗到我这儿,我都能想出很有意思的,而每次一到我爸那儿,就说出一句极不靠谱的。古代时候的大家庭,一到元宵节,就会来很多人,联诗作句猜灯谜,无比热闹。现在好像不但联诗作句没有了,猜灯谜的也少了。由于大家都很忙,连段子的产量都低了,饭桌上聚会,大家在谈房价和股票,唏嘘不已。但是无论如何这节还是要过的,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 胡适去世 |
1962年的这一天,胡适先生去世了。如果抛开所有的政治观点,我个人认为,胡适先生是民国时代知识分子的旗帜。
胡适可以说是少年有为,二十六岁从美国留学归来,哈佛博士,做了北大教授,这种伟大的教授在今天已经很少了,二十几岁做教授是极为难得的。他是公认的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当然,胡适先生因为名声太大,也经历过一些波折。胡适先生当时心系中国的变革,所以在美国还没来得及拿到博士的证书就回国了。那时候他已经名声很盛,所以想拿个博士证书其实很容易。而且我觉得,理工科的学位、资历都很重要,但文科的学位就没那么重要,我最喜欢的两位现代作家,王朔跟王小波,也都没有重要的学位。
胡适先生年少成名,而且成的不是一般的名,是成为民国时期的旗手、大名士。所以,胡适先生一生,始终是民国知识分子的代表,江湖语言叫他“大哥”,大批知识分子都是以他为核心。如果稍微细分一点,应该说胡适先生是民国海归知识分子的老大。胡适当时实际上是以北平为中心的一大群海归知识分子的代表。当时北平各大学院的大教授,几乎全是海归,很少有土鳖知识分子,因为当时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现代化。当时从欧美回来的那些学者在北平还成立了一个欧美同学会,刚成立的时候,只能是留学欧美的人参加,留苏、留日的人不行。这个同学会到现在还有,不过到现在已经极度扩张,留学各地的都可以加入。
做“大哥”有两点要求:一是得有学问,二是得有气节。所以做大哥的人不光是要有学问,光武功高不能当大哥,像吕布武功高,但是吕布当不了大哥,因为他的气节不够。胡适的学问就不用说了,而他更有气节,一生始终保持着一个自由知识分子的态度,没有中途摇摆过。在那个年代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因为那个年代思想极为动荡,一战二战期间,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大师辈出、思想家辈出的时代,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主义、思潮。在那个思想动荡的年代,大家刚刚把儒家思想抛弃,人们非常容易动摇,非常容易混乱,非常容易一会儿激进、一会儿消极。但胡适先生始终没有变过,一直都是一个自由知识分子,从来没有因为党派利益或者因为别的原因动摇过。所以胡适先生才能当“大哥”,在各种各样的情况下,有人思想激进,有人思想保守,但最后都能团结在胡适先生身边。
胡适先生的学问、人品、气节以及坚定的信仰都是非常优秀的品质,再加上还有一条,就是因为他老婆太厉害了,生活上也没敢胡来。胡适先生的夫人叫江冬秀,二十岁就订婚了,那个年代很多知识分子都在家乡娶了一个没有文化的人,鲁迅先生也是,胡适先生当然也是。但胡适先生和鲁迅先生不一样,他和江冬秀一生不离不弃,但始终都被江冬秀管得很厉害。江冬秀裹着小脚,一个字也不识,而且还非常厉害。胡适在外面非常西化,自由主义思想澎湃,在家是他对老婆“三从四德”。包括后来在美国颠沛流离,过着每天坐公共汽车的清苦生活,依然跟才貌不双全的江冬秀女士厮守。胡适先生综合了这些品质,所以自始至终是民国知识分子的“大哥”。
有一件事对胡适的影响很大,当时蒋介石很希望搞一下民主选举,当然也不是真民主,其实蒋本人非常喜欢军事独裁,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改造国家。但蒋当然要走走形式,尤其是后来跟美国那么好,总得要有个候选人一块选。所以蒋就想谁既有威望,但又肯定选不上,最后想来想去想到了胡适。因为胡适没权、没兵,只是一文人。胡适还以为民主真的来了,就去参加竞选。最后,蒋撕下了伪善的尊重知识分子的面具,从此胡适对蒋介石、国民党非常失望。
在抗战最艰苦的时候,中华民族最危亡的时候,胡适临危受命,担任了驻美大使。胡适先生在美国有很高的声望,他在美国发表精彩演讲,对争取美国对中国抗日的支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胡适先生还做过北大校长,虽然有了这么多功劳,但是最后面对这样的政府,他毕竟还只是个知识分子。
胡适先生最后从美国回到台湾,去接受“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职位,受到当时在台湾的知识分子的热烈欢迎,后来胡适先生在台湾去世。胡适先生的一生是一个知识分子完美的、了无遗憾的一生。胡适先生年轻的时候风流倜傥,成年以后铁骨铮铮,有信仰、有追求,是一代知识分子的旗手,这个地位、成就到今天也无人能及。
最后讲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当时国文考试有一个对联,就三个字,下联叫作“孙行者”,让大家对上联,当时这个题的标准答案就是“胡适之”。这是个非常漂亮的对联,这个本来是个绝对,只能对“胡适之”,但是没想到很多聪明的学生还对出了“祖冲之”,很有意思。当时老师也傻了,最后经过讨论,这两个都算对。这个对联进入了考卷里面,说明胡适先生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我的作品也在大学里面出现了,当然跟胡适前辈是完全不能比的,这都是知识分子的小小的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