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鱼羊野史·第5卷 » 鱼羊野史·第5卷全文在线阅读

《鱼羊野史·第5卷》9月10日

关灯直达底部

《晓松说——历史上的今天》来到了9月10日。公元前210年的这一天,秦始皇去世;1919年的这一天,一战战败国奥地利与协约国签订《圣日耳曼条约》。

 |《圣日耳曼条约》的签订 | 

我们首先来讲一讲《圣日耳曼条约》的签订。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以及大家通常所读到的欧洲历史当中,整个东南欧地区,也就是通常被称为巴尔干地区的这一大块地方,可以说是最大的一块盲区。大家只知道这个地方是个火药桶,一战就是因为巴尔干地区的冲突而爆发的,二战也因为它而打得很混乱,今天我们就通过1919年签订的《圣日耳曼条约》来给大家稍微梳理一下这段历史。

 先说说根据《圣日耳曼条约》的签订而独立的几个重要国家,有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说起捷克斯洛伐克,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都不知道,《圣日耳曼条约》签订以后它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而到1993年时又分成捷克和斯洛伐克这两个独立的国家。南斯拉夫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也是在1919年这个条约签订之后独立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大家知道每次大战之后,很少会出现把一个国家给彻底肢解的情况。二战以后德国只是割让了一大块土地给波兰,一小块给苏联,但是也并没有把德国给肢解了。德国后来分裂成东德和联邦德国,那也是因为意识形态问题,但最终还是统一了。日本战败后也只是它占领的周围的一些小岛被剥夺了,日本并没有被肢解。但一战以后却出现了一种很少见的现象,就是奥匈帝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被肢解了。

大家看看19世纪初的欧洲地图,1815年时的欧洲东南部就只有两个大帝国,一个是奥地利帝国(到1867年后改称奥匈帝国),另一个就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我曾经说过,19世纪的主旋律之一就是全世界的列强痛打三个“老财主”,西边痛揍西班牙,中间痛揍土耳其,东边就是在打古老的中国。在被动挨打的过程中,他们的领土也变得越来越小。首先在1811—1825年间,从墨西哥到秘鲁,再到智利、阿根廷,西班牙所属的这片幅员辽阔的拉丁美洲殖民地,除了古巴和波多黎各外,几乎都获得了独立。接着在1817—1912年间,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与阿尔巴尼亚等国先后获得独立。昔日几乎统治整个巴尔干地区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到一战爆发前,其在巴尔干的领土只剩下伊斯坦布尔周围的一隅之地了。只有古老的中国在1840—1911年间,虽然腐朽的清王朝屡遭列强侵略,但因悠久的大一统观念与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除了北部边疆与东南沿海的部分领土被俄日等国侵占外,其绝大部分领土仍得以保持完整。

到一战爆发前夕,在东南欧地区仅剩下一个大帝国,那就是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奥匈帝国。哈布斯堡王朝曾经在名义上统治过一个非常大的帝国,其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其实它既不神圣也与罗马没有关系。它只是一个由许多独立邦国所组成的相当松散的政治联合体,其地域范围涵盖着整个大德意志地区,包括现在的德国、奥地利、捷克等国家。从962—1806年间,帝国的皇帝虽由选举产生,但长期以来都由统治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所世袭。所以在大德意志地区的众多邦国中,奥地利称得上是领袖级的国家。不过到1806年,这个有名无实的神圣罗马帝国被拿破仑取消了。但是大德意志地区的统一进程仍在进行之中。到1871年时,原来地处帝国东北部的普鲁士王国,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把众多大小不等的独立邦国统一了起来,成立了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帝国。但是奥地利没有被统一进去。奥地利人虽然也是日耳曼民族,也一样讲德语写德文,但是它当年还统治着一个庞大的帝国,那就是奥地利帝国。在这个大帝国中除了奥地利本土这一小块地方外,其他绝大部分地区的居民都不是日耳曼人。首先在它的东部有大量的匈牙利人。匈牙利人有很强的民族自决精神,一直在争取独立,加上1866年奥地利与普鲁士作战时,又遭到了失败,所以不得不在1867年把一元的奥地利帝国改为二元的奥匈帝国,使匈牙利人取得了与奥地利人几乎平等的权利。另外还有大量的斯拉夫人,其北面的斯拉夫人集中居住在捷克、斯洛伐克与波兰的加利西亚地区。捷克是奥匈帝国境内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如果说奥地利是帝国的文化和政治中心,那么捷克就是它的工业中心。直到现在捷克仍然是东欧国家中最强大的工业国。捷克斯柯达工厂生产的各种汽车与轻重武器曾经畅销各国闻名世界。捷克的枪械曾是抗战时期我国军队最重要的武器来源之一。不过在捷克境内,除了斯拉夫人外,还有很多德国人居住。奥匈帝国南面的斯拉夫人,虽然被简称为南斯拉夫人,但它又分成信仰天主教的斯洛文尼亚人和克罗地亚人,信仰东正教的塞尔维亚人以及信仰伊斯兰教的波黑穆斯林等。在20世纪90年代的南斯拉夫内战期间,他们曾经打得一塌糊涂。除此之外,奥匈帝国境内还有其他少数民族,如居住在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的罗马尼亚人,所以其民族的组成可以说是复杂极了。

奥地利军队不能打仗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军队当中的各个民族太多,语言太多,大家说话互相也听不懂,文字也看不懂,信仰的也不是一个宗教,开战以后都是各自为政,谁都不顾谁,这样的军队怎么能凝聚得起来呢?所以当时在德国统一的时候,如果奥地利想要加入,那就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你得把其他的民族都放弃,只有日耳曼民族可以加入,咱们成立一个德意志帝国。但奥地利因为拥有这么大的一个帝国,当然不会放弃对其他民族的统治,于是奥地利在德国统一的时候就没有加入到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中去。虽然奥地利与德国完全是同一个民族,讲同一种语言,拥有同一种文化,以至于有很多作曲家都搞不清楚他们到底是奥地利的还是德国的,但最后奥地利并没有加入德意志帝国。奥地利本来应该是个世界级的大帝国,在《圣日耳曼条约》签订以后,被整个肢解,最后只剩了这么点儿领土,没有了出海口,连平原都很少了,就剩下在山里的这么一小块领土。

    关于《圣日耳曼条约》,虽然在我们的历史课本当中讲得并不多,但是实际上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约,它决定了欧洲现在的版图,也埋下了欧洲在二战期间、冷战期间以及战后的大量的祸根,最终决定了今天的欧洲分成了这么多小国。这个条约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今天在这里稍微给大家梳理了一下。

 | 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去世 | 

公元前210年的今天,一代雄才大略的皇帝秦始皇去世。中国历史上有好几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毛主席有诗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秦始皇是排第一的,那确实是雄才大略。秦始皇当时灭了六国,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他创立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他北筑长城,使长城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他还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秦始皇不愧是千古一帝。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出于平息战乱、防治水患、便于通商等要求,就产生了天下统一的强烈愿望。像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著名思想家都主张统一天下,如荀子提出“四海之内若一家”的想法,而《礼记?中庸》更托名孔子讲出“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名言。秦始皇作为一个拥有雄才大略的皇帝,统一了中国,开创了延续了两千年的中央集权制、郡县制,并且进行了“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的改革,就是让全国统一思想。秦始皇的这种做法就是为了让全中国不能像刚才讲的南斯拉夫那样。如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与克罗地亚人,原来实际上是同一个民族,讲同一种语言,但因信仰不同的宗教(东正教与天主教),采用不同的文字(基里尔文字与拉丁文字,基里尔文字即斯拉夫文字),结果分裂成为两个不同的民族。彼此之间不能相互理解,就容易分裂。而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大帝国要用同一种文字,要用同一种度量衡,这样大家相遇时就可以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了,这些实际上也是把一个大帝国维系和凝结在一起的最重要的东西。

当然了,在中国也有一种很有趣的现象,就是所有这些具有开创性的朝代,最后都出现了短命的现象。当年秦朝开创性地制定了这些制度,而且很多制度一直延续了上千年,但是秦朝却是特别短命的一个朝代,只有几十年就灭亡了。秦朝之后就是汉朝,汉朝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开创性的东西,它其实整个继承了秦朝的这套衣钵,包括郡县制在内的这些东西,但是汉朝延续了好几百年。而后来隋朝时又开始大刀阔斧地搞创新,隋朝最重要的创新就是建立了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在中国维系了一千三百年,隋朝还修了大运河,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贡献,包括它的兵役制、租税制等,但是隋朝也很短命。所以从这儿也可以看出来,这些改革型的朝代都非常倒霉,就是你上来就高屋建瓴地搞这些东西,对于老百姓来说接受起来就有困难,特别是在短时间内搞许多超大型的土木工程与对外战争,使用民力过多过急,搞得老百姓不堪重负被迫揭竿而起,这才是导致这些朝代存在时间很短的最主要的原因。中国历史上的秦朝和隋朝都是很短命的朝代,但在历史上这两个朝代又是非常重要的朝代,它们都是建立新制度的朝代。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衣钵,延续了几百年;唐朝继承了隋朝的衣钵,也延续了几百年。秦朝和隋朝短命的教训也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改革要循序渐进,太过激进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秦始皇搞“焚书坑儒”,人们骂了他两千年,在这儿我还要帮秦始皇平个反。其实当时远没有那么严重,秦始皇焚书并没有把所有的书都给焚了,他也没能力把所有的书都给焚了。秦始皇“坑儒”也不是把所有的知识分子都给埋了,秦始皇当年其实就是埋了几百个方士。这“方士”就是那些整天在那儿装神弄鬼的人,有的是魔术师,有的是练气功的,这种人到今天还有,靠耍耍魔术、练练气功就告诉你他能炼出长生不老药。这些人把秦始皇给骗了,所以当时秦始皇一生气,就把这些人都给埋了。这种行为其实并不过分,要不然还会接着祸害别人。今天大家都看到了,互联网上经常会出现一个所谓的“大师”,然后一堆大企业家、大明星还簇拥着他,其实他就是在骗人,这就跟当年的方士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