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攻,最好是不用攻,不攻而下
原文
谋攻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华杉详解
《孙子兵法》第一篇讲计,第二篇讲野战,第三篇就讲攻城。这是次序。
李筌注解说:“合阵为战,围城曰攻。”所以这篇在《作战篇》之后。
曹操注解说:“欲攻敌,必先谋。”
谋什么呢?王皙注解说:“谋攻敌之利害,当全策以取之,不锐于伐兵、攻城也。”
还是谋利害关系,趋利避害。打仗不是为了杀敌,因为杀敌要付出代价,杀敌一千,自伤八百。最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晓之以利害,让他投降,全城全人全财全货的尽归于我。
这就是孙子的“求全”思想。
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曹操注解说:“兴师深入长驱,距其城郭,绝其内外,敌举国来服为上。以兵击破,败而得之,其次也。”
把敌人围起来,让他绝望,认清形势,投降,那是最好不过。他若作困兽之斗,我们攻城击破他,那就要付出代价,得到的也不是全城,而是一个破城。更何况,战场上什么都可能发生,不一定能胜利。
曹操伐江南,刘琮投降,曹操就得了徐州,还得了蔡瑁、张允的水军。这是全国为上。之后孙权不降,就有了赤壁之战,曹操大败,从此再未能进军吴国。
楚汉相争,刘邦派郦食其,说降了齐国,这是全国为上。
齐王田广降了汉王。郦食其向齐王保证说:“如果汉军来攻,您就把我扔锅里煮了!”自己留下做人质,每天与齐王置酒高会。齐王也听郦食其的,撤除了齐国守备。
没想到韩信听说郦食其一介书生,凭三寸不烂之舌,就说降了庞大的齐国,功劳比他还大!为了抢功劳,韩信按谋士蒯通之计,突然发兵攻打在历下的齐军。齐国没有防备,被韩信一鼓而下。齐王以为是郦食其出卖了自己,把他扔锅里活活煮死了。齐王自己,也在其后的战乱中被杀。
韩信是不是不懂全国为上的道理呢?当然不是,他在之前取燕国,就是挟虏魏王豹、擒夏说、斩成安君的兵威,用广武君计,派一个使臣,拿一封信,说降了燕国。
齐国也降了,但不是降的他,是别的同事说下来的,他便要打,要“破国次之”。他把已经属于刘邦的齐国打下来,杀掉的齐军,也是已经属于刘邦的兵马,再转头要挟刘邦封他为齐王。可以说,这时候韩信就已经埋下他之后的杀身灭族之祸了。
王夫之说韩信死得不冤,因为他不是真心地忠诚于刘邦,而是随时和刘邦讲斤两,要条件。
王夫之评论说:“毒天下而以自毒者,其唯贪功之人乎!郦生说下齐,齐已受命,而汉东北之虑纾,项羽右臂之援绝矣。黥布,盗也,一从汉背楚而终不可叛。况诸田之耿介,可以保其安枕于汉也亡疑。乃韩信一启贪功之心,从蒯彻之说,疾击已降,而郦生烹;历下之军,喋血盈野,诸田卒以殄其宗。惨矣哉!贪功之念发于隐微,而血已漂橹也。”
王夫之说,齐国是讲忠义的实在人,降了就是降了,绝无二心。韩信为了抢功劳,挥师击降,害得郦生被烹,田氏灭宗,血流成河,他真是阴毒之人。所以韩信死得不冤,齐王田广和郦食其,才是真的冤啊!
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这都是战斗编制,“军”,是一万二千五百人,“旅”,是五百人,“卒”,一百人,伍,是最小战斗单位,五个人。这就是说,不管到哪一级,一国、一军、一旅、一卒、一伍,都要求全,以不战而胜之为妙。
所以百战百胜不是什么好事。用李克对魏文侯的话来说:“数胜必亡”。为什么呢,每一次战胜都有代价,有消耗。百战则民疲,百胜则主骄。你又疲惫又骄傲,对方则憋足了劲要雪耻,可能下一仗就翻盘了。再说了,都百战百胜了,还在打,可见这胜的质量不高,没解决问题。
所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善之善者也”,传檄而定,写封告示就平定了。次之呢,也要一战而定,打一仗就解决问题。百战百胜,那本身就是问题。
上兵伐谋,就是要破坏敌方的计谋
原文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华杉详解
“上兵伐谋”,不是说打仗要用计谋,是说要破坏敌方的计谋。计谋双方都有,双方都是谋定而后动,把敌方的谋伐掉,他就动不了了。
最典型的战例是东汉时寇恂讨伐高峻。高峻派他的谋士皇甫文做使者来谒见。寇恂二话不说就把他杀了,给高峻送去一封信,说你的军师无礼,已经斩了。你要投降就赶快,不投降就固守吧!高峻即日就开城投降了。
诸将看不懂,问寇恂:这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为什么这还没开战,您斩了他的使臣,他却连滚带爬地投降了呢?
寇恂说,这皇甫文,是高峻的军师,是他的主心骨。高峻派他来,就是来查探虚实,回去定计决策的。“留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放他回去,他就能给高峻定计;把他杀了,高峻就没了主意,也没了胆量。这就叫上兵伐谋!
寇恂的案例,是一个极端案例,直接把主谋杀掉了。一般情况下可没这样的机会,还是注意分析判断,破坏敌方计谋。
第二个案例是“折冲樽俎”的典故。折冲,是古代一种战车,叫折冲骑,阻挡对方冲锋,对方冲过来,挡住他,就像把刀折断一样,折断他的冲锋。樽俎,是酒器。折冲樽俎,指不用武力而在酒席谈判中制敌取胜。讲的是春秋齐国晏婴的故事。
晋平公想攻打齐国,派范昭为使去刺探。齐景公设宴招待。酒至半酣,范昭对齐景公说:“想讨您杯中酒喝行不?”景公说:“这有何不可!来人,把我杯中酒倒给客人。”
范昭一口干了景公的酒,下人正要给双方斟酒,晏子却喝道:“且慢!给国君换一个新杯子!”
范昭不高兴,佯醉起舞,又对太师说:“我想跳支舞,能为我奏成周之乐吗?”太师冷冷地说:“这个我们没人会奏。”把范昭给气走了。
酒宴毕,齐景公问:“今天你们怎么回事,这大国使者,来观摩我们的政治,你们惹他生气,有什么好处呢?不是惹麻烦吗?”
晏子说:“就是给他观政嘛。您看这范昭,绝非不懂礼貌之人,是故意要跟我们挑事。君臣有别,要国君杯里的酒,就是挑衅试探。所以我给您换一个杯子,不跟他喝一个杯中的酒,乱了尊卑。”
太师说:“成周之乐,是天子之乐,不是人臣能舞的,当然不能给他奏。”
范昭回到晋国,回报晋平公说:“齐不可伐。我想侮辱他的国君,被晏子识破了。想犯乱他的礼仪,又被太师识破了。齐国有贤臣啊!”
孔子赞叹这件事说:“不越樽俎之间,而折冲于千里之外,晏子之谓也。”
举杯谈笑间,就伐掉了晋攻齐之谋,退了千里之外的敌军。这就是“上兵伐谋”。
第三个案例是春秋时秦伐晋。晋将赵盾领军拒敌,上军佐臾骈说:“秦军远来,不能持久,我们深沟高垒把他耗走就行了。”
秦军战也不得,退也不能。秦伯问士会怎么办。士会说:“这一定是臾骈的主意。不过晋军中还有一将叫赵穿,是赵盾的堂侄,又是晋君的女婿,此人不懂军事,恃宠而骄,好勇而狂,而且他最不服的就是臾骈当了上军佐。咱们去骚扰赵穿的部队,他肯定会出战。”
依计而行,骚扰赵穿。赵穿追出来没追上,回去大怒,说:“裹粮坐甲,就是为了杀敌。敌人来了不打,这是要干什么呢?!”手下人说,这是在等待时机。赵穿说:“我不管他们有什么谋,他们不打,我自己打!”于是率本部出战。赵盾听说赵穿冲出去了,拿他没办法,还得救他,只得全军出动,跟秦军大战一日,不分胜负。
寇恂之伐谋,直接把敌军主谋杀掉了。晏子之伐谋,是伐掉了敌人未成之谋。士会之伐谋,是破了敌人已成之计。这三个案例,都是“上兵伐谋”的典型案例。
不能因为你的队友是猪,你就跟着做猪
原文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华杉详解
“伐谋”,是伐掉他的计谋,伐掉他的念想,从根儿上把他的念头伐掉了。让他发现条件不具备,风险很大,胜算不多,放弃自己的计划。
“伐交”,则是破坏他的外交,打散他的盟友。
中国历史讲纵横捭阖,就是干“伐交”的活。苏秦张仪,合纵连横,就是伐交。苏秦合纵,要六国合力抵抗强秦,让秦国十五年不能东向。张仪连横,游说六国分别与秦国联盟,以求苟安。破坏六国间的合纵,以便孤立各国,各个击破。“纵横”这个词,就是从合纵连横简称而来。
张仪伐楚怀王与齐之交,是伐交的典型案例。
张仪为了破坏齐楚联盟,访问楚国,引诱楚怀王,说如果您和齐国绝交,联盟秦国,秦国愿献出商於之地六百里给您。楚怀王大喜,马上跟齐国绝了交,派一个将军去秦国收地。
张仪称病不出,三月不见楚使。楚怀王检讨自己,张仪肯定是不相信我已经跟齐国绝交了。于是再派一个勇士去齐国,辱骂齐王,以示信于秦。齐王莫名其妙受辱,勃然大怒,不仅与楚绝交,而且马上与秦结盟。
这时候张仪出现了,接见楚使,兑现他的“承诺”——六里地,少了两个零。
楚怀王大怒,发兵攻打秦国。没有齐国联盟,他哪里打得过,被打得大败,楚国就从他开始迅速衰落。
这个案例里,不光是只有楚王的教训,也有齐王的教训。秦国伐的是楚国的交,伐的何尝又不是齐国的交?你的队友是头猪,你不能跟着也做猪。秦楚开战,如果齐国这时候能帮楚国一把,楚国必将羞愧感激,齐楚联盟更加稳固,真正的敌人秦国的战略就破产了。所以上当的不是只有楚怀王,齐王也是一样。
前面讲伐谋,有直接杀掉主谋的。同样,伐交也有直接杀掉他国外交使节来破坏对方的案例,而且这样的案例还不少!
楚汉相争,英布作壁上观,刘邦和项羽都派出使者拉拢英布。英布心里已经倾向于降汉,但还犹豫未发,仍在楚使住的宾馆里唠嗑。楚使则催促他发兵助楚。
汉使随何当机立断,直闯进去,一屁股坐在楚使上座,喝道:“淮南王已经归汉,发什么兵?”楚使大惊,要走。英布也愣了。随何再喝一声:“不能让他走,杀了他!”英布此时被逼到墙角,不断也得断,只得依了随何,斩了楚使,率军归汉。
杀使伐交,还有一个著名案例,就是班超。班超出使西域,到了鄯善(今新疆罗布泊西南)国。鄯善王对班超等人开始很热情。过了几天突然冷淡了。班超多方打听,知道是北匈奴也派来使者,鄯善王正两边摇摆犹豫呢。
这班超一身都是胆,召集部下三十六人,夜里突袭匈奴使者宾馆,杀光了匈奴使团,提着使者人头去见鄯善王。鄯善王吓破了胆。再加上这匈奴使团死在他的国里,他也交代不了,只得投降了汉朝,派出王子到长安做人质。
“其次伐兵”,那是“伐谋”“伐交”都弄不成,再不得已才动刀兵。姜太公说:“争胜于白刃之前,非良将也。”
不是胜了敌人你就赢了,关键是你自己变强了还是变弱了
原文
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华杉详解
攻城是下策,不得已而为之。
“修橹轒辒(fén wēn)”,“橹”是大盾,可以挡住整个身体的。“轒辒”,是一种四轮的攻城车辆,蒙以皮革,算古代的装甲运兵车吧,里面可以藏几十人,一直推到城墙下。其他器械,如飞楼、云梯、板屋、木幔等等,准备这些东西至少得三个月。
“距堙”,是土方工程,堆土为坡,可以登高和守城的士兵作战。其他工程如挖地道、搭桥越壕、运土填壕等等,作这些准备也得三个月时间。
攻城是个慢功夫,是个细活儿。如果大将是个急躁性格,搞“蚁附”战术,士兵死了三分之一,还攻不下来,那是灾难性的。
“蚁附”,顾名思义,就是步兵密集强攻,像蚂蚁一样往上爬。城楼上的招待,就是矢石汤火,射箭、扔石头、倒开水、倒滚油,再给你点火。蚁附又叫“蛾傅”,飞蛾扑火,倒也形象。
所以攻城是非常惨烈的,是下策的下策的下下策。
孙子的思想,一贯是赢不赢先别说,关键自己先别输。胜了敌人不等于赢了,关键你自己是变得更强了,还是更弱了。别得不偿失,别草菅人命。
攻城不拨的典型案例,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攻盱眙。或许是少数民族兄弟比较豪放,他去攻人的城,倒玩潇洒,先派使者进城找刘宋守将臧直要酒喝。臧直也不客气,拿几个瓦罐来,叫大家伙尿几泡尿给他送去。
拓跋焘大怒,即刻下令攻城,士兵轮番攀登,退后者杀!结果呢?攻了一个月,士兵尸体堆到城墙那么高,死者过半,还杀了自己的先锋官高梁王,城还是没攻下来。拓跋焘见伤兵满营,疾疫甚众,又怕被人断了退路,只得饮恨解围而去。
民国名将傅作义,以北平和平解放而闻名。事实上,他的将名,是中国守城第一将,最能守城。成名作是涿州之战。
直奉大战,奉军得胜,但他率一支孤军坚守涿州城,内无粮草,外援断绝,就是不投降。奉军五万人攻他几千人,攻了两个月,攻城总指挥张学良,飞机大炮燃烧弹各种狂轰滥炸,恨不得把涿州城都轰平了,傅作义还在打!久攻不下让奉军首领张作霖不胜其忿——这不科学!他可没有下令蚁附之,他要给傅作义整点高科技。张作霖给城内轰进去五百发毒气弹。
毒气之后奉军再攻上去,傅作义还在打,还是把他们打退了。
张作霖也服了,跟张学良说:“这小子不投降,咱们也别打了,围起来,把他饿死!”
这时候阎锡山看也没什么打的必要了,给傅作义指示,要他议和。傅作义得了领导指示,这才和张学良签了和议,接受整编。
后来林彪打长春,就用了张作霖的饿字诀,围而不打,把国军饿投降了。
以失败为假设前提来思考,是兵法智慧的根本
原文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华杉详解
孙子这里总结“谋攻”,谋攻就是谋全,全利原则,自己不损失,敌方资产也不破坏,全取其利。要全取其利,就要“三非”:非战,非攻,非久。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攻而拔人之城,不久战而毁人之国。
孙子的思想,做任何事之前,一是先考虑风险,二是考虑代价,第三才考虑利益。
有两样东西最能驱使人犯错,一是利益诱惑,二是焦虑。
人们常说见利忘义,其实更普遍的情况是“见利忘害”,见到利益,就难免“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见小利而亡命。
焦虑也害人出错,为什么呢,人一焦虑,就想有所动作。你要他非战、非攻,要他等待,要他忍耐,他怎么能等,怎么能忍呢?战场上的统帅,生死存亡之间,没有一刻不焦虑,这就特别容易出错。
如何避免呢?就是以失败为假设前提来考虑问题。我们习惯的思维方式是以成功为假设前提,因为我做一件事,是为了把它干成。那我思考、分析、判断、谋划、决策,都是围绕如何能成功,这不很自然吗?不教我们这个,那还叫兵法吗?
《孙子兵法》的出发点则不是这样,他是处处以失败为假设前提,首先假定这事会失败,其思考、分析、判断、谋划、决策,都是围绕避免失败,减少代价,立于不败之地,然后用计、等待,等待一战而定。
经营也是一样,为什么有的人能专注,坚持,默默无闻,二十年磨一剑,最终成为行业领袖。而另一些人东一头,西一头,今天干这,明天干那,始终过着波澜壮阔的创业人生。其根本都是“思维性格”的差异,前者不一定是特别大智慧,而是一个“失败前提思考者”。你跟他说什么,他都觉得是风险,他首先假设干不成,只有他已经干成的那件事,他才认为能继续干成,最后他就成了集大成。后一种人呢,他是“成功前提思考者”,听到什么都觉得是机会,是大机会,是不能错过的机会,最后他就成了终身创业者。
李嘉诚说:“做任何事情先考虑失败。”这就是兵法智慧的根本。什么叫大师,大师就是知道自己跟别人一样,上手去干,多半是大败亏输,所以特别谨慎。吹嘘自己战无不胜,那不是大师,是大“失”,大失所望。
“非战”“非攻”最后还强调一个“非久”。什么意思?是动作要少,关键时候,就来那么一下,最忌讳天天研究,频频动作,反复折腾,做多错多。
“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原文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华杉详解
孙子是非常强调兵力原则的,有绝对优势兵力才打,十倍优势才打包围战,五倍优势才进攻。毛泽东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就是这意思。
没有绝对优势,比如只有两倍优势,那就要“倍则分之”,调动敌人,让他分兵,分割他,形成我方更大优势再打。这就是毛泽东的运动战:依托较大的作战空间来换取时间移动兵力包围敌方,以优势兵力速战速决,毛泽东总结为“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兵力相当,两军遭遇,敌得住,就战之。敌不住,就逃之夭夭。这就是毛泽东说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不跑会怎样?“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你坚守不跑,就会被敌人擒了。
分兵作战法
原文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华杉详解
“十则围之”。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可以包围他。逼他投降,或全歼敌军。
“一女乘城,可敌十夫”。《尉缭子》说:“守法: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千而当万。”
守的人能以一当十,攻的人当然至少要以十攻一了。
杜牧注解说,“围”,是四面垒合,不仅是要战胜敌人,而且不能让他逃跑。凡四面围合,必须去敌城稍远,占地既广,守备严密。所以如果兵不够多,就有缺漏。
“五则攻之”。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可以进攻。
曹操注解说:“以五敌一,则三术为正,二术为奇。”如果有敌人并兵自守,不与我战,则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可攻。怎么攻呢,以三倍兵力为正兵出战,留两倍兵力在手作预备队等待出奇制胜。
张预注解说,要惊前扰后,声东击西,没有五倍优势,分不出那么多兵。
何氏注解说,我五倍多于敌人,可以三分攻城,二分出奇以取胜。
战例是西魏时独孤信攻打凉州宇文仲和。
西魏任命义州刺史史宁为凉州刺史,前任刺史宇文仲和依然占据着凉州,不接受新刺史的取代。丞相宇文泰派遣太子太保独孤信讨伐叛逆,宇文仲和婴城固守。独孤信派遣将领们在夜晚以冲梯攻打城的东北角,自己统率壮士袭击城的西南角,黎明时分,攻克了凉州城,擒获了宇文仲和。
“倍则分之”。如果兵力是敌人的两倍,则优势还不够大,还要想办法让敌人再分兵。
杜牧说“倍则分之”的分,不是分自己,是分敌人,让他分兵。我两倍于敌,则我用一部兵力,或者取其要害,或者攻其必救,使得他本来就只有我一半兵力,还要分兵来救,他的兵就更少了,这样更容易战胜他。
曹操注得简单:“以二击一,则一术为正,一术为奇。”曹操说的是分自己。
杜牧说,正奇分兵,跟兵力多寡没关系,只要出战就有正奇。项羽到乌江边只剩二十八骑,他还不挤在一堆,分奇兵正兵,循环相救。
杜牧说得没错,“倍则分之”,是为了分割敌人,但要敌人分,先自己得分,所以曹操也没错。而且曹操讲得很具体,分多少都讲了。这在兵法里叫“分战法”,《百战奇略》里专门有一篇:
凡与敌战,若我众敌寡,当择戍平易宽广之地以胜之。若五倍于敌,则三术为正,二术为奇;三倍于敌,二术为正,一术为奇。所谓一以当其前,一以攻其后。法曰:“分不分为縻军。”
如果我众敌寡,挑宽敞地方跟他打。若五倍于敌,则三正二奇。三倍于敌,则二正一奇。正兵攻其前,奇兵攻其后。
此处可加上曹操的补充:“二倍于敌,则一正一奇。”
分不分为縻(mí)军,是说该分不分,就捆住了军队的手脚。这是另一部兵书《唐太宗李卫公问对》里的话。
这里大量涉及正兵、奇兵的概念,就是《孙子兵法》里最著名的那句话:“以正合,以奇胜。”这“奇”不念qí,念jī,数学里奇数偶数的奇,又叫“余奇”,简单地说就是预备队。出奇制胜,就是正兵先打,主帅在指挥所观察,等到关键时候“出奇”——投入预备队——“制胜”,解决战斗。
所以姜太公说:“不能分移,不可以语奇。”不懂分兵的,你没法跟他讲什么叫奇兵。
“正奇”的内容在后面的《势篇》,到时候再具体讲。
“倍则分之”的战例,有一反一正两个案例。
反例是淝水之战的苻坚,他是不分而败。
苻坚以八十万军队对阵谢玄八万,十倍兵力。但他没有分兵,全挤在一堆,被晋军一冲击,稀里糊涂就兵败如山倒了。
正面案例是王僧辩讨侯景于张公洲,分而胜之。
梁将陈霸先、王僧辩讨侯景,列军于张公洲。梁军高旗巨舰,截江蔽空,乘潮顺流。侯景望之不悦,说:“梁军士气如此高昂,要先挫挫他们的锐气。”率铁骑万人,鸣鼓向前冲。霸先对僧辩说:“善用兵者,如常山之蛇,首尾相应。贼今送死,欲为一战。我众彼寡,宜分其势。”僧辩从之,以劲弩当其前,轻锐蹂其后,大阵冲其中,分为三路冲击侯景。侯景大溃,弃城而走。
认输的智慧
原文
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华杉详解
敌则能战之。
如果我方和敌军兵力相当,势均力敌,那要有能力打一仗。
曹操注解说:“己与敌人众等,善者犹当设伏奇以胜之。”怎么打?还是分战法,“奇正”,正兵挑战,奇兵设伏。这里曹操没说几正几奇,不过从历史战例来看,这种诱敌伏击的战术,去挑战的正兵是小股部队,设伏的奇兵才是大部队。
少则能逃之。
如果兵力比敌人少,就深沟高垒,不要出战。或逃匿兵形,让敌人不知虚实,然后全军逃之。
不若则能避之。
杜牧注解说,“不若”,是势力、交援都不如对方,那就要速速逃走,不可迟延。如果敌人守住我的要害,那想跑也跑不了了。
孙子是极其保守谨慎之人,先胜后战,没有胜算就不打。只要兵比敌人少,就不跟他打。这一点似乎跟我们平时宣扬的价值观不一样,我们津津乐道的都是以少胜多,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比比皆是,怎么就不能打呢?
这在管理学上叫“沉默的证据”,真正的绝大多数,绝对的大概率事件,都沉默无言,所以你不知道。而那些小概率事件,以少击多居然打赢的,人人都替他大肆宣扬,一千年后你还知道,三千年的例子累积起来,倒显得比比皆是成了主流了。
这里沉默的证据有什么呢?首先那些“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的将领,他们都沉默,都不吱声。逃跑有什么好宣扬的呢?所以《十一家注孙子》里面,十一位大师,竟然没有一个人写出一个战例!一个举例说明都没有。倒有人补充说明,张预注解说:“彼众我寡,宜逃之。”但是!(注意这个“但是”)但是,他说:“若我治彼乱,我奋彼怠,则敌虽众,亦可以战。”然后他举了两个战例:“若吴起以五百乘破秦五十万众,谢玄以八千卒败苻坚一百万众,岂需逃之乎?”
你看看,孙子讲不要以卵击石,注解倒举出两个鸡蛋打碎石头的案例来。
你能按张预版“但是兵法”,用五百乘去灭五十万人,用八千人去灭一百万人吗?很多人总认为自己会成为“但是”。事实上所有的“但是”都写在史书上了,而且那历史上每一个“但是”后面,都有无数的偶然,你少凑齐一个也不行。
今天我们可以给“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补上两个战例,一个是沉默的证据,一个是大肆宣传的战例。沉默的是石达开,石达开的远征军在清军的围追堵截下,一年半的时间内转战川、黔、滇三省,四进四川,突破长江防线,但最后他没跑掉,死了,还是沉默了,也没法用来证明兵法是正确的。
另一个大肆宣传的伟大案例,大家都知道,因为一跑就跑了二万五千里,跑掉了,而且取得了最后胜利,就是红军长征。
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红军在江西如果不跑会怎么样?“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坚守不跑,就会为人所擒。
典型战例是汉朝名将李陵,汉武帝要他给李广利运粮草,他耻于做后勤部队,请战率五千步卒直捣匈奴王庭,结果被匈奴十万骑包围,兵败投降。汉武帝杀了他全家,还害得替他说话的司马迁被处以宫刑。
人性的特点是要赢,但现实是很可能要输,要懂得认输。宏碁(qí)的施振荣老先生说:“认输才会赢。”这句话很有哲理。我们也可以说,输了,生活还会继续。输掉的咱们认了,保住和扩大咱们赢得的。
明代的王阳明,千古圣人,立下那么大的学问和功勋,但当锦衣卫为了陷害他,做出种种丧尽天良残害百姓的事,以图挑衅和构陷他的时候,他全都忍了,认了。因为他明白,在这暗无天日的社会,此刻他只要有任何一点伸张正义挽救百姓的举动,都会粉身碎骨,而且救不了任何人。只有等着锦衣卫看见不能得手,而自己停手。
王阳明认输了,他等着他输到什么时候,剩下的就是赢的吧!
皇上可以不懂军事,将军不能不懂政治
原文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
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
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华杉详解
将帅是国家辅佐之重臣。“辅周则国强,辅隙则国弱”。这里的“周”和“隙”,有三层意思,第一,“周”是才智俱备,能力全面,“隙”则是能力有欠缺;第二,“周”是行事周全,“隙”则是有缺漏;第三,“周”是周密,谋不泄于外,“隙”则是形见于外,让人家看到了你的虚实,钻了你的空子。
我们做事也是一样,要周全、周密、算无遗策。有一个地方没考虑到,有了隙,到时候就在那隙的地方崩盘。到那时再喊冤“这谁知道啊”,那没意义。
中国有句古话叫“不知者不为罪”,大错!不知就是最大的罪!你不知,怎么担当这责任管这事呢?
孙子接下来讲了国君的三个“不知”,虽然你是老板,你不知道的事情你不要管。
第一个“不知”,不知道军队不可以进,你逼他进。不知道军队不可以退,你逼他退。
安史之乱,哥舒翰守潼关。唐玄宗不知道不可以出战,非逼他出战,结果全军覆没,丢了潼关,长安失守,玄宗南逃四川。
淝水之战,谢玄跟苻坚说:“您把军队退一退,等我渡河过来和您决战。”苻坚不知道不可以退,真就下令退一退。后面的部队不知道为什么要退,晋军大声喊:“秦军败了!”后面的以为前面败了,一哄而逃,就真败了。
这就是不知进退,不知道军队的一进一退,都是生死存亡。
第二个“不知”,是不懂得军队事务,却要参与军队管理。
《司马法》说:“军容不入国,国容不入军。”治军和治国,游戏规则不一样。
《兵经》说:“在国以信,在军以诈。”
张预注解说:“仁义可以治国,而不可以治军;权变可以治军,而不可以治国。”
前面说的苻坚,他本来也是一位英主、英雄,但他实力上空前强大,性格上历来包容大度,又以天子对臣民的心态来对待谢玄,以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气度来对待谢玄,让他先过来,收复他,让他服气,就忘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敌,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一点都大意不得。苻坚一个不注意,就兵败如山倒,最后发展到身死国灭。
杜牧注解说,军队的礼度法令,自有军法从事,如果以寻常治国之道,军士们反而不知道怎么办了。
杜牧举了周亚夫军细柳的例子。汉文帝视察慰劳三军,到别人军营,门卫都直接放行,将领慌忙出迎。到了周亚夫门口,被拦下等通报,说军营中只听将军之令,不听天子之令。通报良久,周亚夫也没出迎,只说请进,还要求军营中要慢行,马车不许跑得快。最后他在自己大帐门口对文帝拱手行礼,说甲胄在身,不能跪拜。
文帝叹服不已,在车栏杆上向将士们点头致意,从此认定周亚夫是可以依靠的大将,临终还叮嘱景帝,有兵事就用周亚夫。周亚夫也果然替景帝平定了七国之乱。
不过杜牧把周亚夫的故事放这儿作例子,虽然典型,也不完全恰当。细柳军营之事,有文帝的品格在,也有周亚夫的性格在。他的性格就是牛逼,他不光在军营牛逼,在皇宫里也牛逼,最后也弄得皇上不舒服,晚年稀里糊涂给问了个谋反之罪,他哪里受得了,绝食抗议,饿死了。
第三个“不知”,是不懂得军队的权变,却要参与军队的任命。不得其人,就会满盘皆输。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了,赵括纸上谈兵,不能打仗,廉颇知道,蔺相如知道,赵括死去的父亲知道,赵括的母亲知道。就两个人不知道,一个是赵括自己不知道,二是赵王不知道,四十万人的生命,就这么断送了。
这三个不知,都是讲“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讲“中御之患”。姜太公说:“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国内的事归主君管,不可以从国外处理;军中的事归将军管,不能由国君遥控。如果国君老是遥控,则“三军既惑且疑,诸侯之难至矣”,敌国就乘隙而入。“是谓乱军引胜”,搞乱自己军队,把敌人引来,让敌人得胜。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是讲给国君听的,但你不能假设国君一定会听,只能启发他听,他不听,你还得听他的。否则,将军自己的命都保不住,还算什么英雄,还怎么保家卫国呢?像岳飞,他死了,人们赞他英雄,骂秦桧奸臣,但宋朝还是亡了,他也没尽到保卫国家的责任。
秦国的王翦,秦王把举国六十万大军都交给他,去灭了六国,统一天下。他今天派人去找秦王要块田,明天派人去要盖房子,就是要秦王放心,我求田问宅本无大志。岳飞那直捣黄龙府,迎还二帝的雄心壮志,高宗怎么受得了?回来两个皇帝,这个皇帝怎么办?谁能保证迎还不变成拥立?
皇上可以不懂军事,将军不能不懂政治。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给皇上立个规矩,但只能启发他自觉守规矩,不能假设他一定守规矩。
千难万难,判断最难
原文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华杉详解
孙子讲五个知胜之道,讲的是知胜之道,不是制胜之道,这还是孙子“胜可知而不可为”的思想,不指望在战场上靠运气获胜,而是在必胜条件下一战而定。所以第一条就是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动手之前,你要知道能不能赢。
这就对判断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你怎么知道自己必胜呢?你认为必胜,结果真的就胜了,次次都这样,那你不成了神仙?
我的实际工作体会:必胜不可知,必败则是可知的。
比如说做一个方案,最重要的能力不是“出创意”,而是“有判断”,随时知道自己走到了哪一步,能不能得手。
所以说判断力是创造力的前提,只有在判断中创造,才是真正的创造,否则就是天马行空,无边无际。那怎么办?那就只能“狂夫之言,圣人择之”,让别人来作判断。
人性的弱点是一厢情愿。西谚云:“我们相信一些事情,不过是因为我们希望他是真的。”我们假定一厢情愿的因素在我们的判断里占三分,那么,当你认为有几分把握的时候,先自己减去三分一厢情愿分,再想想。
当我们觉得有十分把握的时候,减去三分就是七分。假如我们的判断是准确的,那就有50%的概率获胜,那赢面已经非常大了。
成功是偶然的,失败是必然的。这个认识很重要,不要轻举妄动。
前面讲的知胜知败,都是讲战前的判断。战后结果就出来了吧?
实际却不是。打仗是打完就有胜败,经营却不是!战后也不知道胜败。而且明明败了,大败,显示出来的结果却是胜的!
这是怎么回事?!
是那败藏起来了,储蓄起来了,过一段时间再报复你,让你不可挽回!
事情是这样的:当我们创业的时候,胜败是很容易体现的,胜了就干成了,败了就赔了。但当一个事业起来之后,你作出了一个关键的错误决策,你的市场可能还在增长。等到市场真的掉下来了,你可能还不认为自己错,认为是“产品生命周期到了”。
千难万难,判断最难。
你能带多少兵,就是你有多强的管理能力
原文
识众寡之用者胜。
华杉详解
“知胜五道”第二条,“识众寡之用者胜”。知道兵多兵少怎么用的人能胜。
《孙子兵法》每句话的信息量都很大,这句话信息量也不小,识众寡之用,就是能带兵,能带队伍,概括说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知道需要用多少兵。
秦王政要灭楚,朝廷开会问需要多少兵马,王翦认为“非六十万人不可”,李信则说“不过二十万人”便可打败楚国。秦王政当然喜欢李信,认为王翦老不堪用,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万,南下伐楚。结果打得大败,七个都尉被斩,成为秦军少有的大败仗。
秦王赶紧去给王翦赔礼道歉请他出山,王翦的条件还是六十万兵。
王翦率军到了楚国,驻扎下来,营门一关,也不出战,每天就开运动会搞体育比赛。他兵多,楚军也没法来攻。就这么耗了一年,楚军熬不住,开始频频调动。楚军一调动,露出破绽,他就挥师出击,一举灭了楚国。
匈奴单于冒顿写信轻薄吕后,吕后大怒,想发兵讨伐。樊哙激情演说:“给我十万兵马,横扫匈奴!”大家都附和要打。季布大喝道:“樊哙可斩也!当年高祖三十万大军还在白登被围,陈平用计讲和才放回来,樊哙比高祖还厉害吗?”吕后冷静下来,给冒顿回了一封不卑不亢的信,还是和亲友好。
二是你能带多少兵。
这是一个管理能力,一个组织动员的能力。你能带一个班?一个排?一个团?一个军?
刘邦跟群臣讨论谁谁谁能带多少兵,问韩信说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说陛下能带十万,多了您就搞不定。刘邦问你能带多少?韩信说我嘛,多多益善,再多的兵我都能带。
所以打仗的本事,人们看到的是谋略、勇敢,因为那里面有故事,有谈资,男女老幼都爱听,广为流传。而还有一个不被人们挂在嘴边的是组织、动员、管理。管理的事讲起来枯燥,人们听不懂,也不爱听。
韩信打仗的本事为什么大?为什么比别人都大?他谋略当然厉害,勇敢大家都知道是他的弱项,他的超级强项,在“韩信带兵,多多益善”这句话里面。我们每个人可以想一想,我能带多少人的团队?管二十人的公司,和管二百人的公司,不是一回事。二千人、二万人、二十万人,又是另一回事。像富士康那样管上百万人,把人都管疯了,管自杀了。前面说的王翦,带六十万兵在敌境内驻营,一年不打仗,天天开运动会,关键时候一击制胜。这一年六十万小伙子挤一堆,一年不干活,还没出事,这都是管理的大本事。
三是兵怎么带,怎么用。
所谓“治众如治寡”,韩信带兵,多多益善,给他一百万兵,他跟带一百人一样方便。这就有一套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后面的《形篇》《势篇》《虚实篇》都讲这个问题。
组织架构,就是从小到大战斗单位的设计,古代打仗最小战斗单位是五个人。戚继光剿倭寇,设计了十二人一组的鸳鸯阵。林彪发明“一点两面三三制”,以三人为最小战斗单位。从三个人一个战斗小组,到上百万的大军,他指挥起来都像挥自己的手臂一样方便自如。
这就是识众寡之用。
不站在老板立场的员工没前途,没有员工思维的老板做不大
原文
上下同欲者胜。
华杉详解
“知胜五道”之三:“上下同欲者胜”。
上下同欲者胜,知不知道呢?都说知道。但用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点来说,没做到就不是真知道,那就几乎没什么人知道了。
上下同欲者胜,人们自然都是要求别人同自己的欲,特别是上要求下要同上的欲,很少有人理解是自己要同他人的欲,要跟从他人的欲。
理学家说“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说“天理即人欲”。两个欲,不是一个欲。灭人欲,是要控制自己的欲;即人欲,是要顺应大家的欲。
《左传》说:“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什么意思呢,就是让自己的心愿跟随大家的心愿,那样行事就可以成功;如果让大家的心愿跟着你个人的心愿走,则很少能够成功。
所以,我们可以把“上下同欲者胜”这句话改一下来理解,叫:
同他人之欲者胜。
这就回到利他就是利己的大道理了。
对于员工来说,你要始终站在老板的立场思考处理任何问题,你就进步快了。
对于乙方来说,你要始终站在甲方老板的立场,诚则灵,你的业务就稳了。
对于老板来说,你要有员工思维,凡事站到员工的立场去看一看,服务员工,关注员工,就有人愿意跟你干了。
对于企业来说,要始终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不要总想利用信息不对称挣钱,而是实实在在为消费者建起别人做不到的产品和服务体系,这就百年品牌了。
“上下同欲者胜”。如何做到呢?
首先要承认上下不同欲。
你知道不同,你才能想办法同。你认为别人都该跟你同,什么也不需要做,就永远没人跟你同了。
上下不同欲,就是韩非子说的君臣异利。君和臣,利益所在不一样!
曹操伐东吴,孙权开会讨论战还是降,群臣都说打不过,刘琮都降了,安排得还挺好,咱们也降了算了,跟他谈个好条件。
鲁肃趁孙权上厕所的时候跟出去,对孙权说:“主公,我们都可以降,您不能降。”孙权问为什么。鲁肃说:“我们做臣子的,换个主公,还是一样做官,降了,家财利禄都有保障。您降了,做什么官呢?”孙权就明白了,必须战。
这就是君臣异利。
君臣异利,上下不同欲,怎么办呢?
韩非子的逻辑是君臣互市,做交易,就是建立公平透明的激励机制。君不必仁,臣不必忠,在这机制下,自然君王仁爱,群臣忠勇。
君臣之间,不要讲感情、报恩、爱戴之类,但每个人必须忠于自己的角色责任,忠于职守和游戏规则。
在机制设计上假设每个人都是坏人,让坏人为了自己利益也只能做好事。在道德品质是提倡每个人都做好人,让好人好上加好再加分。这就能上下同欲者胜了。
真正认识“以防万一”
原文
以虞待不虞者胜。
华杉详解
“知胜五道”之四:“以虞待不虞者胜。”
“虞”,是预料、预备、防备的意思。成语“尔虞我诈”,就是相互防备,相互欺骗的意思。
《左传》说:“不备不虞,不可以师。”没有预先准备,没有周密防备,那是不可以带军队的。
《孙子兵法》说:“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不能料定敌人不会来攻击,要有准备他来了我也不怕。
春秋时吴楚交战。两军相距三十里,雨下了十天十夜,晚上都看不见星星,漆黑一片。楚军左史倚相对大将子期说:“这么恶劣的天气,吴军肯定认为我们没有防备,一定来偷袭,不如备之。”于是列好阵势等着。
吴军果然来了,一看楚军严阵以待,占不到便宜,转头便撤。
楚军也没追击,因为知道他有所防备。等吴军走远了。左史又说:“他们往返六十里,回到营中,又累又饿,大将要休息,士兵要吃饭,肯定防备松懈了。咱们急行军三十里摸上去,定可一鼓破之。”
楚军依计而行,果然大破吴军。
那开始时下着大雨,楚军列阵等着,吴军不来怎么办?那不白准备了吗?我们经常听见人说:“我白准备了,白浪费了。”这个观念就是兵法要反对的。《兵法百言》:“宁使我有虚防,无使彼得实尝。”宁可我白准备,也不能让他万一来了,让他得手。
绝大部分准备,都是“白准备”,因为准备本来就是“不防一万,只防万一”的,所以每一次有效准备背后,都有九千九百九十九次“白准备”。左史并非料事如神,料定吴军一定会来,他只是按操作规程,做好准备。吴军若不来,士兵们怨声载道,这事过去了,不会写进史书里,我们也不知道。吴军来了,他就名垂青史了。两千多年后我们还能知道这事,可见这样的事是很少发生的。
一位在法国道达尔公司工作的朋友跟我讲,他们公司每次开大会,都有一个安全官,先做半小时安全介绍,这酒店什么情况,走火通道,逃生门在哪儿,防火面具在哪儿,灭火器在哪儿,如果发生火灾,按什么程序逃生,如何自救、互助及急救等等。
按咱们“百年大计,进度第一,质量第二,安全第三”的价值观,这喋喋不休的半小时安全课,每个人都听过几百遍了,得浪费多少时间!
这就是要真正认识“以防万一”!防的就是万分之一!我们很多家长,孩子坐车都不给他备儿童座椅,认为没事儿,却没想过万一有一次事儿,孩子就没了。所以我带孩子旅行,都托运行李带着儿童安全座椅走。
“以虞待不虞者胜”,还有一个理解,就是“机会是属于有准备的人”。人生就是不断地埋下伏笔,机会来的时候,你都准备好了。
作战就那一下子,我们99%的工作,都是准备工作。这个道理太深了。人们容易看到的是战利品的多少得失,时间、资源的分配,总是向收割倾斜,不是向准备倾斜。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我看到有的企业家,把收获的工作交给经理人,因为今天的收获都是他三年前耕耘下的。他把他的精力和关注点,投入新的耕耘,为未来作准备。
老板要适当放弃自己的判断,部下要尽可能允许老板越界
原文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华杉详解
这是“知胜五道”最后一条,将领能干,君王又不干预者胜。《司马法》说:“进退惟时,无曰寡人。”不要管皇上说什么,进退自己根据形势判断决策。
司马懿和诸葛亮在五丈原对峙,司马懿不出战,诸葛亮天天羞辱他,据说还送女人衣服给他。魏国将士们受不了,甚至也认为司马懿胆小,群情汹涌,个个要战。司马懿说:“好吧,我即刻向皇上请旨出战。”朝廷接到司马懿的请战书,马上明白了他的意图,是要演戏,要皇上配合。派来天子使节辛毗,执节站在军门宣旨:“敢问战者,斩!”
诸葛亮听说后道:“他要是能制我,还用向天子请战吗?假装说天子不许出战,这是不能之将!”
诸葛亮此语,是引用了《孙子兵法》“将能而君不御”的典故。司马懿要君御,那他就是不能之将了。
不过司马懿的要求君御是假装的,是演戏。诸葛亮心里也明白,五丈原这一仗,他始终没打成,就病故军中了。
古代拜大将于太庙,有一套授权的仪式。国君亲手拿着象征征伐敌人与统御下属的生杀大权的钺,就是一种大斧,实际不是兵器,是砍头和腰斩的刑具。国君先倒着执钺,斧柄对着大将给他,说:“从是以上至天者,将军制之。”国君执着斧柄,刃对着大将交给他,说:“从是以下至渊者,将军制之。”这就上管天,下管地,全部权力都授权给他了。
“将能而君不御”,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兵法天天讲,人人都认为这是对的。但这句话真是一个理想状态,很少成为客观现实。执著于兵法这一条的将,往往会死得很惨。
对于大将来说,管着军事,战场上瞬息万变,当然不能事事请示皇上。对于皇上来说,皇上管着政治,内政外交,敌国、叛军和内部政敌,他的压力比大将还大,而最大的筹码都交给你了。他能不派监军已经不错了,你要他不管不问,他一定要得焦虑症。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国君处在生死存亡中,你不能要求他不发表意见,不干涉行动。因为他时时刻刻在作判断。
所以国君要克制自己,学会适当放弃自己的判断。比如安史之乱,哥舒翰守潼关,他坚守半年不战,形势渐渐有利了。唐玄宗却要逼他出战。玄宗为什么判断可以出战呢?一是君王的骄傲,他根本不接受安禄山可以反叛他,甚至打败他这一现实,所以之前斩了作战不利的大将封常清、高仙芝,这都是唐朝最优秀的大将,自毁长城。这下看形势好转,马上想一举扑灭安禄山,出一口恶气。二是杨国忠不断地煽风点火,因为他和哥舒翰是死敌,所以只要哥舒翰想做什么,反着来就是了。
所以唐玄宗的判断,并非一个清晰的分析判断,很大程度上是情绪,是不接受失败,不接受委屈,马上要干一场得解脱。
既然哥舒翰苦苦谏争,说不能战,就听他的,再多守半年能怎么着?非得马上见个分晓吗?这就是杨国忠的谗言发挥作用了。杨国忠一煽风点火,玄宗更认为自己的判断没错。
结果是哥舒翰出关,全军覆没,长安失守,玄宗南逃四川,杨国忠兄妹被杀。
从哥舒翰的角度来说,不能让玄宗信任自己,就是最大的“不能”,就不能说他是“将能”。和杨国忠斗得你死我活,也是他失败的主要原因。杨国忠是小人,但君子有时候就得和小人交朋友。即使做不到,至少要有这个意识。历代依靠太监办成大事的治世能臣也有,张居正就是。
“将能而君不御”,君王要想想,只要不是马上见死活,一输就输光的,不妨放弃自己的判断,让他自己干去。
对于大将来说,不要把君王伸过来的手挡回去,让他随时可以插手,让他感觉你是透明的,对他不设防的。这样关键的时候,你非要自作主张坚持,你的坚持会更有说服力。
知己知彼的问题往往不在于不知彼,而在于不知己
原文
故曰: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华杉详解
如果了解自己,也了解敌人,那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即前面讲的五个知胜之道,五个方面,都清楚敌我双方的情况和对比。如果只了解自己,不了解敌人,则战胜概率是50%。如果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敌人,则胜率为零。
“不知彼而知己”,李筌的注解里举了淝水之战苻坚的案例,说苻坚是只知道自己,不知道敌人。
王猛临死时对苻坚说:“晋室虽然立于偏远江南,但承继正统。谢安、桓冲,都是伟人,不可征伐。我们内部的鲜卑、羌虏才是我们的仇敌,终会成为祸患,应该将他们除去,以利社稷。”
王猛死后,苻坚没听他的,挥师伐晋。又有人跟他说:“对方也有人才啊!谢安、桓冲都是人杰,不可轻敌。”
苻坚说:“我以八州之众,士马百万,投鞭可断江水,何难之有?”
淝水之战,苻坚大败,之后鲜卑,羌族反叛,苻坚最终被羌族首领姚苌杀害。
苻坚之败,真的是知己而不知彼吗?非也,他的问题不在于不知彼,而在于不知己,或者说内部的不知彼。他的卧榻上,酣睡的都是仇敌。
王猛劝他的话,前半段有些可疑。说晋室不可伐,因为是正统所在。少数民族不太会认为你是正统,不能伐。历史是正统的汉人写的,很可能编了这一段吧。
后面才是重点,“鲜卑和羌才是我们真正的仇敌,应该灭了他们。”
苻坚有巨大的性格弱点,就是对人太好,没原则地好。灭了他人之国,别人都是斩草除根,他则是你只要投降,皇帝也可在我帐下做将军,胸怀大得没原则。
所以淝水之战前,他已经犯了“知胜五道”里“上下同欲者胜”这一条。他的百万大军里,上下不同欲,那些降帝降将,心里想的是复国,而不是帮他统一天下。所以一喊退,都跑了。
鲜卑慕容冲,前燕被苻坚灭国后,他和十四岁的姐姐一起被送进苻坚宫中,姐姐做宠妃,他做男宠,姐弟俩宠冠后宫。慕容冲后来起兵复国,苻坚在阵前看到他,还旧情泛滥,派人送一件锦袍过去。国破家亡,身为皇室贵胄,和姐姐一起被送到敌国后宫,这对慕容冲是怎样的奇耻大辱和国恨家仇,苻坚却认为这是爱情!他就这么荒唐,太把自己当天下共主了,不知道别人也想当皇帝。
我们用“知胜五道”一条条去评估苻坚。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王猛已经说了,内部才是大问题,不可以去跟晋室战。但苻坚不知道。
“识众寡之用者胜”。这一条,苻坚太大意了,没有分兵,挤在一堆,一退全溃。
“上下同欲者胜”。前面说过了,他手下好多将领等着机会复国称帝呢。
“以虞待不虞则胜”。谢玄设计好圈套,他却以为任你什么圈套我都不怕,不做准备,被动挨打。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他是御驾亲征,百万大军,却是各怀鬼胎的乌合之众。
所以这五条,他一条也不及格。他不是知己不知彼,50%胜率,而是不知己也不知彼,必败。
知己知彼,我们关注的往往是知彼,因为认为知己是理所当然的。现实往往不是这样,现实是往往问题出在不知己。现实是你想知彼却得不到,别人怎么回事你怎么知道呢?
所以唐太宗说:“今之将臣,虽未能知彼,苟能知己,则安有不利乎?”
我认为,知己不知彼,胜率不是50%,至少是80%!要把工夫下在知己上。我不管你怎样,因为我也管不着,我只管我怎样,你怎样我都有准备,我还能调动你。读《曾国藩全集》,他的日记里很少谈敌情,都是研究自己军队建设管理的事。敌情,打了才晓得。
今天我们学《孙子兵法》,用在经营活动中,还有一个问题,知己知彼,彼是谁?竞争对手吗?
非也!是顾客。如果我们知道自己,又知道顾客,那就每战必胜。我们的问题往往出在自己做得不够好,又不了解顾客。如果学了兵法,天天去研究所谓对手,那是瞎耽误工夫。
附录:《谋攻篇》全文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