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春风十里不如你:与冯唐聊天 » 春风十里不如你:与冯唐聊天全文在线阅读

《春风十里不如你:与冯唐聊天》胸不让看了,出口在哪儿?

关灯直达底部

窦文涛:据说冯唐老师为了写《不二》,研究了很多唐朝历史,而且还是收藏家,收古玉、旧家具,听说品位很好。以你这个研究专家来看电视剧《武媚娘传奇》的“胸器”现象,有啥感受?

冯唐:我写小说有一点理科生的偏执嘛,看了大量唐朝的东西,包括平时女的头发怎么盘,衣服是啥样,城市的布局、街道,湖在什么地方,妓院下面地道怎么通,等等,吃喝玩乐看了一溜够,才敢动笔写。

窦文涛:妓院还有地道?

冯唐:比如你有头有脸的,自己不好意思直接敲门,人家门口一问,谁?你说窦文涛。窦文涛,谁?嫖客。不能这样!要走地道,出了地道骑马走,再坐轿子或怎么样,溜达回去很隐蔽。据说现在可能也有这种形式。

窦文涛:现在还有?有人在家里挖地道?

冯唐:我不知道,反正就是暗道嘛。武媚娘“胸器”这个事儿本来我不知道,后来发现微信朋友圈里刷屏,放的都是大头。

窦文涛:现在叫“武大头传奇”。

冯唐:唐朝特别初唐的时候,是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社会,女人穿得都偏少,而且偏透。比如《簪花仕女图》,还有敦煌那些唐朝的绘画,穿得都挺少的,戴各种各样的饰物,有的还能看见肚脐,反正露的地方还蛮多。那个朝代就那样。

窦文涛:许老师你看武媚娘“胸器”了吗?你那么爱看电视剧!

许子东:没有。但我好奇的是很久以来中国人把小脚看作是第二性器官,你看《金瓶梅》对胸很少描写的,绝对不像今天这样,什么“胸器”,吵死人了。可是《金瓶梅》对脚的描写非常精细,非常之多。唐朝还是关心胸多过脚。

冯唐:我觉得唐朝有蛮多的外来文化输入,唐朝有些地方跟中国传统不太一样,比如喜欢金银器多过玉器。李氏在太原附近起家,那地方本身就是五胡杂处,所以李氏有一个很开放的心态来处理对外关系。而且唐朝太强大,就敢有一个包容开放的心态。唐朝人的很多衣服样式、图案,都是国外传过来的,不是传统汉文化。另外,唐朝女人在道德上也相对自由、开放,公主经常可以再嫁、三嫁。

窦文涛:再嫁三十多回听说(笑)。

冯唐:比如窦文涛娶了公主,公主把窦文涛虐待死了,公主号称也挺伤心,怎么办呢?到一个尼姑庵待半年,洗白白。有时候待不住,待仨月就出来了。

窦文涛:武则天就洗白白了一下嘛。

冯唐:而且还可以儿子娶老爸的小老婆之类的。

许子东:武则天是唐太宗的才人嘛。

冯唐:其实《不二》里写皇帝睡武媚娘的时候经常会想起他老爸。

窦文涛:说到武媚娘“胸器”这个事儿,我觉得中国古人对女人胸的关注点和西方人不一样。那时候的人没有罩杯这个观念,可是你看范冰冰她们挤的胸实际是西方式的胸,球形,晚礼服的感觉。《簪花仕女图》《捣练图》这些唐朝的画,包括一些春宫画,女人胸的线条是平缓的。

许子东:应该没有胸罩这一说。

冯唐:好像是没有。

窦文涛:要不说中国是饮食大国呢,中国人描写女人的胸历来比较侧重色、香、味,什么酥胸啊,白嫩啊,而西方人更重视轮廓。野史中有一些记载,能看出唐玄宗、杨贵妃和安禄山三人的闺房关系。杨贵妃梳头化妆,衣服掉下来,露出一半酥胸,唐《簪花仕女图》为唐代周昉所绘,用笔朴实,气韵古雅,描写几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春夏之交赏花游园的情景,向人们展示了这几位仕女在幽静而空旷的庭园中,以白鹤、蝴蝶取乐的闲适生活。

全图分为四段,分别描写妇女们长拂戏犬、拈花赏花、与鹤犬游、捉蝶在手的情形。人物线条简劲,圆浑而有力,设色浓艳,富贵而不俗。反映出唐代对女性的审美观——雍容华贵,丰腴端庄。

《捣练图》为唐代画家张萱所绘,画作原属圆明园收藏。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藏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捣练图》是一幅工笔重设色画,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这幅长卷式的画,共刻画了12个人物形象,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织修、熨烫三组场面。第一组描绘四个人以木杵捣练的情景;第二组画两人,一人坐在地毡上理线,一人坐于凳上缝纫,组成了织修的情景;第三组是几人熨烫的场景,还有一个年少的女孩,淘气地从布底下窜来窜去。画面人物体现一种富丽华贵、雍容富态的审美观。

《武媚娘传奇》主要讲述武则天从14岁入宫闱再到身着皇袍头戴帝冕最终登位的人生历程,以及权力斗争的故事。由于剧中人物衣着暴露,首播之后被要求剪辑,一时引发舆论热议。

玄宗就作诗“软温新剥鸡头肉”,然后旁边安禄山大脑袋钻出来,对上一句“润滑犹如塞上酥”8,三人凑一块儿玩这个!

冯唐:皇帝和将军还可以写这种诗,那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时代。

许子东: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某些地方的贪官(笑)……

窦文涛:父子共用一个女人是比较乱!政权继承也经常出现杀亲兄弟的情况,比如唐太宗。

冯唐:这是中国传统,不只唐朝,从最开始就杀杀杀。

窦文涛:西安的碑林里有块碑,是唐玄宗李隆基写的《孝经》。他夺皇位,杀了姑母,但是杀完之后他深刻认识到,我必须要以孝治国,所以写《孝经》。

冯唐:李世民是杀了他哥哥弟弟才起来的。窦文涛:这跟性解放没关系,是吧(笑)?冯唐:没关系,这是权力斗争(笑)!

朕闻上古,其风朴略,虽因心之孝已萌,而资敬之礼犹简。及乎仁义既有,亲誉益著。圣人知孝之可以教人也,故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于是以顺移忠之道昭矣,立身扬名之义彰矣。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是知孝者德之本欤!

《经》曰:“昔者明王之以孝理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朕尝三复斯言,景行先哲。虽无德教加于百姓,庶几广爱形于四海。

嗟乎!夫子没而微言绝,异端起而大义乖。况泯绝于秦,得之者皆煨烬之末;滥觞于汉,传之者皆糟粕之余。故鲁史《春秋》,学开五传;《国风》《雅》《颂》,分为四诗。去圣逾远,源流益别。

近观《孝经》旧注,踳驳尤甚。至于迹相祖述,殆且百家;业擅专门,犹将十室。希升堂者必自开户牖,攀逸驾者必骋殊轨辙。是以道隐小成,言隐浮伪。且传以通经为义,义以必当为主,至当归一,精义无二,安得不翦其繁芜而撮其枢要也。

韦昭、王肃,先儒之领袖;虞翻、刘邵,抑又次焉。刘炫明安国之本,陆澄讥康成之注,在理或当,何必求人。今故特举六家之异同,会五经之旨趣,约文敷畅,义则昭然,分注错经,理亦条贯。写之琬琰,庶有补于将来。

且夫子谈经,志取垂训,虽五孝之用则别,而百行之源不殊。是以一章之中,凡有数句,一句之内,意有兼明。具载则文繁,略之又义阙。今存于疏,用广发挥。

——李隆基《孝经·序》

公元710—713年,临淄王李隆基以两次兵变,杀伯母韦皇后,诛姑姑太平公主,立父唐睿宗,后又登上帝位,史称唐玄宗。为避名不正言难顺之讳,以确保帝位,他宣布以“孝”治天下。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玄宗诏令天下家藏《孝经》一部,让子弟精读勤学,并于第二年亲自书写《孝经》,刻碑以示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