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几乎从来都不是独角戏。而在跟他人探讨问题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的难点是:在观点对立时如何避免敌对情绪?怎样提出反对意见才不会被看成是拆台?怎样充分调动对方创造性思考的积极性?怎样了解对方真正想要什么?怎么让自己显得更具权威性和可信度?下面,我们就从几个常见案例出发,看看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谈话中的稻草人
否定别人的观点,
在对方眼中往往等于否定他本人。
〇•可能遇到的问题
在我身边,总有几个观点极端,又喜欢抬杠的朋友。比如,上次有人跟我说“人过三十不学艺”,我只不过回了他一句“可是有时候,人还是要活到老学到老呀”,他就脸红脖子粗地跟我争了起来。遇到这种人,我既不想跟他们吵架,又不想委屈自己,应该怎样表达不一样的看法呢?
常见的说法:“我不同意!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活到老学到老!”
更好的说法:“我曾经听过一个演讲,那个老师一直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似乎跟你‘三十不学艺’的看法不太一样。我很好奇,如果是你听到这个演讲,会怎么回应他呢?”
?•为什么要这样说
生活中,无论是跟朋友交流对某人某事的看法,还是跟同事开会讨论工作,双方的意见出现分歧,都是在所难免的。很多时候,即使分歧很小,如果不注意说话的语气、用词,也会让气氛变得尴尬、紧张,抑或越演越烈,变成一次争吵。
这是因为,虽然我们推崇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的行事风格,但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有一种本能的倾向,会把自己的意见当成是自我的延伸。所以,当“意见”被否定时,他就会觉得是“自己”被否定了。由此产生的情绪反应,几乎是不可遏制的。不信你回想一下,在你听到“我反对”这三个字的时候,你的情绪反应应该都不是开心的、平静的。
因此,反驳对方的观点时,要特别小心。不要让对方觉得是“你这个人,在否定他这个人”,而要尽量显得像是“某个观点,在否定另外一个观点”。想做到这一点,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不要自己站在对方的对立面,而是要创造一个“稻草人”,引述别人的观点,来提出反对意见。这样一来,敌对情绪就会大大下降,就算还是有不满,那也是这个“稻草人”去承受。
在以上这个例子里,“有位老师讲过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就是一个“稻草人”。这个演讲存不存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以这个角度来挑战对方的观点,能避免你们之间的直接情绪对立。而敌意通常都是阻碍双方深入探讨问题的罪魁祸首。
进一步说,这个做法的妙处在于,至少从表面上看,反对的立场不是来自你,虽然你提出了反对意见,但你并没有表态。所以,一方面对方必须为他的观点提供辩护;另一方面,你是置身事外的,甚至隐隐约约和对方站在了一起。毕竟,你说的是想听听他的回应。
这样一来,局势就是:“稻草人”站一边,你跟对方站一边。就算对方想发脾气,也是针对“稻草人”,你们之间是没有敌对情绪的。
而接下来,就算对方反驳了你提到的这个演讲,你也可以继续利用“稻草人”来发言。比如你可以说:“你刚才的讲法有道理,但在那场演讲中,还有一个补充的观点,他是如何如何说的,那你觉得有没有道理呢?”虽然意见的攻防,可能会变得越来越深入,但因为都是利用稻草人在发言,有了这个缓冲地带,场面也不会变得太剑拔弩张了。
最后,对方如果无法反驳“稻草人”的观点,开始言不及义,那也没关系。你可以帮他找个台阶下,主动宣判“稻草人”战败,这样一来话题也就轻松地结束了。对方既没有在你面前丢脸,而你也确认了自己其实是比较有道理的。
当然,这样说,可能会少了一些“自己战胜对方”的快感。但是,讨论和沟通本来就不是逞一时之快。你的观点胜利,其实就等同于你个人已经胜利了。
+•延伸思考
在任何容易有争议的场合,无论是面对面的讨论,还是网络上的聊天,都可以用“话语中的稻草人”这个技巧。甚至可以特别含糊地说一句“可是有人认为”,然后再提出反对意见,也比直接说“可是我认为你不对”要好太多。
不过,在树立这样一个“稻草人”的时候,要尽量显得中立,甚至要有意显得,你自己是反对这个“稻草人”的。不然,如果对方认为你压根就是在讲自己的观点,或者更糟糕,对方觉得你是在拿别人的权威来压他一头,那就还是容易起争端的。
你一定不想做话题终结者吧
观念的创意,
往往都跟“成熟度”成反比。
〇•可能遇到的问题
我是一个很容易“把天聊死”的人。比如,公司开头脑风暴会,要求大家集思广益,只要我一接话,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气氛就会瞬间冷下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该注意些什么呢?
常见的接话方法:“你说的很对/不对……我觉得……”
更好的接话方法:“你这个想法很有意思……我试着补充一个角度……”
?•为什么要这样说
在大家一起探讨问题的时候,很多看似挑不出毛病的话,其实都是“点子杀手”。也就是说,会让人丧失继续说下去的热情,阻碍进一步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本来应该畅所欲言的头脑风暴会上,有些话会让场面突然降温。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有些人既想要表现自己,又害怕出错,或者说害怕让自己显得愚蠢,所以会倾向于讲一些不会出错却大而无当的废话、套话、官话,比如“注意细节”“狠抓落实”之类。这类意见,毫无建设性,纯粹是想维护个人形象,而实际效果又适得其反。
(2)有些人觉得,既然是自由交流相互讨论,那就得言简意赅,加快节奏。所以他们会快速总结对方的论点,然后转而提出自己的想法。比如:“你这个想法很好,不过成本控制是个问题,在这一点上我觉得……”
这种做法的问题在哪儿呢?它适合汇报工作,但是不适合跟人深入探讨问题。因为,当你想要“生产”而非“报告”某个观点的时候,是需要时间让不同的想法激荡出来的。事实上,观念的“创造性”,往往都跟“成熟度”成反比。一开始就无懈可击的创意,往往都是极其无趣的。所以,千万不要着急下论断,太早就开始挑剔创意的“可行性”,你不会知道你扼杀了多少有潜力的想法。
而总结性的“评价”,不管是批评性的还是转折性的,在对话的时候就意味着“终止符”,潜台词是“你说到这里就可以了,接下来换我说”。在头脑风暴式的自由讨论氛围里,要尽可能避免这种打断对方的情况。
(3)与上一条正好相反,还有一种“点子杀手”的问题,是唯唯诺诺,什么都顺承着说,不敢挑战别人的观点。要知道,好的创意,往往来自意见的交换和激荡,纯粹的附和很难催生有意思的想法。所以,在大家一起想点子的时候,一味地顺情说好话,其实是在推卸责任,甚至是在浪费时间。
那么,针对以上三个误区,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做到既言之有物,又不打断对方,同时还可以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呢?有的,那就是先肯定对方的想法“有意思”,再以“补充”的方式提出自己的新角度。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有意思”既不是在说可行,也不是在说不可行,而是纯粹就“产生创意”这个要求而言,肯定对方是有建设性的。而接下来,你的观点是以“补充一个角度”的形式提出的,既可以挑战对方的观点,从而引发新的思考;也可以提出一个之前大家都没注意到的盲点,让你们的讨论更有现实性;同时还可以新开一个论点,把之前的探讨引向深入。
比如,大家开会讨论“如何降低成本”这个主题。你可以按以上思路说:“大家刚才提出的想法,都很有意思。我试着补充一个角度——有没有可能,成本降不下来,是因为规模做不上去呢?以更大的量级跟供应商谈判,很多价格,应该都是可以更优惠的吧?”以这样的表述开头,既提出了新观点,也没有否定他人,不阻碍整个团队继续生产创意。
+•延伸思考
“有意思”这三个字,用来接话几乎是万能的。因为它有很大的解释弹性,可以作为一种鼓励,希望对方继续往下说;也可以是一种缓冲,让人有时间思索一下,再去判断这个意见到底有没有价值、是不是提供了某种有用的观点。
就算你完全不同意别人的意见,也可以用“有点意思”开头,然后再用“这让我想到……”把想说的话接上,不着痕迹地反驳对方。比如,在谈成本控制的时候,有人说要裁员,你非常反对这个思路,这时就可以说:“你这个想法有点意思,这让我想到,其实除了把人减少,把规模做大,也能让成本降低。”
探知对方的真需求
想要满足客户,
就不能被对方“想象中的需求”误导,
而必须找到他的“真实需求”。
〇•可能遇到的问题
我的工作是做产品调研,在设计问卷的时候,我该怎么问,才能问出客户真正的需求呢?
常见的说法:“请问一下,您对××产品有什么样的需求呢?您希望它有什么样的功能呢?”
更好的说法:“请问一下,您在什么状况下,会用到这个产品呢?能描述一下这些场景吗?”
?•为什么要这样说
好的对话者需要“善解人意”,就是要了解对方的需求。可是很多时候,对方的真实需求是什么,甚至他们自己也不太清楚。比如,消费者对于一个产品,可能有很多想象,但是未必能说出自己真正的需求。如果把这些想象当成了需求,反而是一种误解。
举个例子,索尼在推出Handycam系列的数码摄像机之前,曾经花大力气做过市场调查,希望了解普通消费者对于“完美摄像机”的想象。收集上来的意见,大多是希望摄像机功能要齐全、屏幕要大、要有20倍以上的光学变焦、像素要高、要有防震防抖功能……
根据这些需求,索尼还真的生产出了几乎照顾到所有这些需求的摄像机。无论是像素、光学变焦、屏幕大小还是防抖技术,都是行业内的领头羊。可是,这个系列的摄像机的销量,并没有实现想象中的突破性增长。
而同一时间,市场上有一个全新的产品异军突起。那就是功能极其单一、操作异常简单的GoPro。它的设计理念,跟索尼之前的调研完全背道而驰。只有一个负责录制和暂停的按钮,没有光学变焦,甚至连屏幕都没有,拍的时候根本不知道画面什么样。
很明显,销量说明了一切,这种不强调功能的设计理念,才是切中了客户的“真实需求”。因为普通消费者买摄像机只是为了记录旅游或者派对等活动。与全面而且专业的强悍功能相比,他们更需要的是简单易用、轻巧可靠。
试想一下,全家一起出去玩,你手忙脚乱地摆弄着特别精密复杂的摄像机,试图录下完美的影像,却从旅游的参与者变成了旁观者、记录者,这就本末倒置了。所以说,消费者真正希望的是既能记录影像,又可以忘记摄影机的存在,而这就需要摄像机的体积小巧、操作简单。
可是,这样一种真实的需求,如果你问“你需要什么样的摄像机”是问不出来的。因为这个问题已经限定了必须去想象一台“完美的摄像机”,那当然是功能越多越好,技术越先进越好,甚至讲出一些不切实际的需求。而消费者真正的需求却是“谁在乎摄像机?我们只是想记录影像而已!”
那么,要怎样发掘出这种真实需求呢?很简单,你要问对问题。不要问“你需要什么样的产品”而要问“你为什么需要这个产品”。这样一来,对方才能去想象自己“真正需要这个产品”的情境,以及在这个情境里的具体需求。
+•延伸思考
手段从来都不是目的。但是当我们习惯了使用某个手段来实现目的的时候,往往就会一条道走到黑,忘记了还有别的可能。这个时候,想了解对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就不要再用“你需要什么样的××”这样表层的提问,继续让他陷入对于手段的执念中,而是要用“你需要××是因为什么”“你在使用××的场景里有什么感受,遇到过什么样的问题”这样更根本、也更具开放性的问题,让对方跳出思维惯性,深入思考自己的真实需求。
比如,“你需要什么样的牙刷”这个问题,顶多是引导对方在现有牙刷的样子上,去进一步想象它们具备更好的性能、更舒适触感的可能。可是,“你在刷牙的时候常遇到什么问题”这种问法,则是完全开放性的,不可能预计对方的答案是什么。而真正触及消费痛点,可能产生下一个爆款产品的需求,很可能就隐藏在这些千奇百怪的答案里。
不给标准答案,反而更可信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问题,
都没有标准答案。你不假思索地回答,
反而容易让人没有安全感。
〇•可能遇到的问题
我是一个理财顾问,当客户来问我投资建议时,该怎样回答才能加强我的说服力?
常见的说法:“我以这么多年的专业经验向你保证,××股票绝对值得买!”
更好的说法:“这个问题很复杂,让我想一下……以你的情况,××股票应该是可以适当投资的。”
?•为什么要这样说
一般人认为,在回答提问的时候,为了表现专业性,打消对方的顾虑,就必须反应迅速、信誓旦旦,毫不拖泥带水。这其实是个误区,因为一方面,你在某个领域越是专业,就越了解这个领域的复杂性,知道绝大多数问题其实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另一方面,正因为你是权威,你的意见对别人的决定至关重要,所以你在给答案的时候反而会比较迟疑,这也正是所谓“贵人语迟”的道理。
因此,在没有标准答案的时候,硬要快速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反而会让人怀疑你的可信度。对方会觉得,你要么是没有认真考虑,要么就是根本不了解全面的情况。
所以说,除非是那种教科书式的常见提问,或者是解释专有名词,否则在给出建议的时候,不要表现得“不假思索”。最好是请对方给你一点时间思考,停顿一下再回答。这样做,表面上好像你反应比较慢,可是能够表现出你回答的诚意和对问题的深思熟虑。而且,这样说还可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对方就会开始期待,你会讲出怎样的答案。你回答的时候,他也会听得比较专心。
而且你要知道,这样做,并不是煞有介事地表演。因为即使大致答案是早就在你心里的,适当的迟疑也会多给你一点时间,想一想怎样才可以更加契合对方的情况。
比如,一个见多识广的资深理财顾问,因为见过的人太多,心里已经有了很多模板。所以只要大致知道客户的年龄、工作、家庭情况等因素,就可以飞快地给出一个方案。但是越是这样越要慎重,因为你的重点不是炫耀自己的经验,而是要表现出对客户的重视。就像是一个老到的裁缝,明明一眼就能看出客人穿多大码,可是量体裁衣的时候反而会更加细致,因为这样才能体现出对专业性的尊重。
你比较一下,一个逻辑是:“我是专业的,所以你听我的就好。”另一个逻辑是:“我是专业的,所以我能看到各种别人看不到的细节,现在请你多跟我交流一下,我来给你更贴心的服务。”前者的态度是“八九不离十,所以听我的准没错”,后者的态度是“我的判断虽然能做到八九不离十,但是我不满足于此,而是会精益求精”。
所以,以理财咨询为例,就算理财顾问心里有大致的方案,甚至是有多年稳赚不赔的成功经验,也还是要有必要的“迟疑”,多问些细节,多给对方讲解一些不可预见的因素,才能更好地让对方感觉到自己的专业性。
+•延伸思考
遇到提问时,可以先区分一下这个问题有没有标准答案。如果有,那直接回答无妨;如果没有,那可以先说“让我先想一下”,停顿一下再回答。
这个原则,不只适用于表现专业上的可信度,甚至在微妙的情感关系里也有用。比如,你的另一半突然问你:“你爱我吗?”一般人都会告诉你,想都不要想,应该马上回答“爱!当然爱!”仿佛迟一秒都是罪过。
然而,这不一定是最好的回答。因为万一对方觉得你只是在敷衍他,怎么办?所以,更好的回答是,先深情地看着对方的眼睛,想一想再微笑着说:“嗯……我确定我是爱你的。”这个“停顿”的过程,代表你认真去想了,这就证明你不是为了“保命”才赶紧说“爱你”。这样的回答方式,更温暖、更真诚,也更加尊重对方。
如何批评老板
提反对意见,
不一定是“泼冷水”,
你也可以自己调节水温。
〇•可能遇到的问题
今天开会的时候,老板提出要做VR视频,我忍不住说老板的提案既没考虑预算,又没有分析这样做的必要性,完全不可行。当场老板的脸就沉了下来,说我只会泼冷水。当时也没有同事帮我圆场,这真的是我的错吗?如果是我的错,那我该怎么跟老板表达我的不同意见呢?
常见的说法:“老板,我觉得您的计划需要的资金太多,而且也没事先做过调研,还要分析一下投入资金后,可以打败什么竞品。所以我觉得,这项计划不是很靠谱。”
更好的说法:“我觉得拍VR确实很符合潮流,但首先我们得确认一下资金来源是否有保障。而且针对这个产品的必要性现在还没做调研,我们还需要赶紧安排一次调研才行。”
?•为什么要这样说
我们都听过“不要只会批评,要给建设性的意见”这种说法。但其实二者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同样都是提反对意见,善于表达的人,会把它包装得更像建设性意见;而不善于表达的人,只会直接提出批评。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提出一个新的建设性意见,其实就是暗中批评了原来的方案不够好,既然如此,又何须直接去批评呢?这就是“把批评转换成建设性意见”的诀窍。
就拿前面提到的“开会时怼老板”这个例子来说,此时开会的目的不是迅速拍板定案,也不是老板在单方面下达指令。之所以开会,是因为公司遇到了发展方向上的不确定,需要大家集思广益一起解决问题。换句话说,公司需要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而你在火苗刚烧起来的时候,迅速地泼上一瓢冷水,不管你的反对意见本身有没有道理,都是在破坏开会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