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好说话2:简单有效的高情商沟通术 » 好好说话2:简单有效的高情商沟通术全文在线阅读

《好好说话2:简单有效的高情商沟通术》第一节 思想弹性,决定沟通的可能

关灯直达底部

只有让别人感觉到被理解,沟通才能高效进行。这就要求你的思想具有弹性,能够随时调整,不臆测、不僵化、不固执、不以自我为中心。有时候,我们会想当然地以为已经懂得对方的意思,而即使我们的猜测是对的,也会让对方感到不被重视。有时候,我们会在无意中曲解对方的意图,而这只是因为,我们害怕“表示理解”会被当成“表示赞同”。有时候,对方需要的是情绪回应,而我们只从字面上理解对方,给出冷冰冰的答案。这三类常见误区,根源都是“缺乏弹性”。

深度沟通的诀窍:不要预设对方的意图

如果你只听到了自己想听的,

那就等于你没在听。

〇•可能遇到的问题

跟人聊天的时候,经常发生鸡同鸭讲,跟对方聊不下去或是聊不深入的情况。该怎样沟通,才能好好说话不吵架呢?

常见的做法:预先揣测对方的目的。

更好的做法:避免预设对方的意图。

?•为什么要这样说

跟别人沟通的时候,最麻烦的一件事,就是我们的脑子动得比嘴快,常常会急着想要知道对方说这些话的意图是什么。也就是说,当别人的话还没说完,有时才说了开头,你的脑子就已经等得不耐烦了,于是你就预先揣测对方说的这些话,目的是什么,并且根据你的揣测进行回应。

这种情况有点像我们在网上看剧,有时候会嫌剧情进展太慢,于是忍不住拖动进度条或者按快进,看看后面的剧情会怎么发展。但在真实生活中,我们没办法拖动进度条,也不能按快进。所以,我们只好在内心深处偷偷地“快进”,也就是在人家话才说到一半的时候,你就以为自己掌握了足够的信息,帮对方得出“你就是这个意思”的结论。

比如,对方找你诉苦,很可能只是想倾诉,可是你会觉得:“你说这些话就是为了要抱怨!”然后就聊不下去了。又比如,同事只是说了几句你在工作上的问题,你马上在心里总结:“他就是想要让我背锅!”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

这种行为,就叫“预设对方的意图”——在真正的沟通还没产生的时候,大脑就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理解这一切,想要为这段对话定调了。

正因为如此,生活中有很多沟通都是表面的,并没有真的有效交流。有时候,你看到一个人在跟别人叽叽呱呱、你来我往地聊天,但事实上,他从头到尾可能就只是在跟他心中所预设的、所假想的那个对象在说话。可是你要知道,如果你只听到自己想听的,那你就根本没在听。

举个例子,很多父母在跟小孩对话的时候,就常常会预设对方意图。比如,小孩回家跟爸妈抱怨,觉得数学好无聊,真的不想去上课。通常这些话没说两句,就会被父母打断说:“你就是想偷懒!你不认真念书,成绩怎么会好?考不上大学怎么找工作?”

爸妈之所以会有这种反应,其实就是因为他们“反应太快”。只听到小孩说一句“我觉得数学好无聊,真的很不想念……”大脑就预先做了判断——“你说这些话,不就是为了要给成绩不好找借口吗?”

而一旦父母预先设定了小孩的意图,那他们就会觉得“你后面的话我都不用听了,反正都是一堆借口”。这也是为什么父母只听到孩子抱怨上课,就会立刻做出“你就是想偷懒”的回应。

可是,当小孩表示他觉得数学好无聊的时候,他的意图可能是想跟老妈分享一下自己的兴趣在哪里,也可能是想问问,到底为什么要学数学;当然,还可能只是感叹一下而已,觉得自己无论如何对数学都提不起兴趣,实在很无奈……

所以,小孩说这段话的动机其实有很多种可能。甚至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在说的时候根本就还没有什么明确的动机,他只是随口说一句,这句话后面的内容是什么还不一定。

可是就像我们说的,人在对话时最麻烦的一件事,就是我们的脑子动得比嘴快。所以才说了一半,爸妈的大脑就不耐烦了。而当父母觉得小孩接下来无论说什么,都只是为了要帮成绩不好找借口的时候,他们亲子之间就很难有真正的沟通可言。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沟通时,会经常讲这样一句话:“你等一下,我不是这个意思……你没有弄懂我的意思……”人与人之间,真正的沟通其实是很少见的。我们都是一边听对方说,一边在预想:你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大部分的对话,都是在跟自己的想象对话。而那个正在跟我们说话的人,他其实只是个道具,负责“扮演”某个正在指责我们的角色、正在推卸责任的角色、正在提出要求的角色、正在炫耀他自己的角色……但是,这很有可能并不是对方真实的样子。

总之,我们的大脑对理解的需求大于对沟通的需求。我们很容易臆想出对方的意图,但却很少真的在意对方的意图,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无论对说的人而言,还是听的人而言,这都证明了我们每个人,都比自己想象中的更孤独。

+•延伸思考

什么是情商高?很多人认为沟通时应该“对事不对人”,但事实上,“对人不对事”才有可能做到深度交流。

对事不对人的时候,我们会一直在想:“你现在跟我讲这个,是什么意思?”这时候,“你”不重要,“什么意思”才重要。我们会一边听一边想:“你是不是要告诉我这个……你是不是希望我如何如何……”这时,我们是在跟自己的想象对话。

而对人不对事是指,比起“事”,我们更在乎“人”。不预设你的任何意图,而是关注于跟你的沟通,通过交流一步步了解你在想什么、你有什么样的需求、此刻有怎样的感受。

我理解了不等于我同意了

你越争执,

对方的意见就会在冲突中变得越极端,

而且越坚定。

〇•可能遇到的问题

亲密的人之间,讲起话来多半都口无遮拦,特别容易脱口而出一些难听的、刻薄的话,让我很难受。这种时候,我要怎么跟他沟通呢?

常见的做法:表示反对,进行反驳。

更好的做法:表示“我不同意,但我能理解”。

?•为什么要这样说

当双方意见不一,或是一方说了很难听的话,如果你坚持要分对错,那么你越争执,对方的意见在冲突中就会变得越极端,而且越来越坚定。双方的差距越拉越大,冲突自然就越来越激烈。

而有一种沟通方式,既不需要你委曲求全,又可以防止争执越演越烈,那就是跟对方表示理解,但是要强调“我理解了不等于我同意了”。

表示不同意很容易,但是表示理解又不同意则需要技巧,具体有两个步骤:(1)善意解读对方的话,问他:“我确认一下,你是这个意思吧?”(2)假设一个恶意的解读,再问对方:“你应该不是这样想的吧?”

举个例子,如果有人认为“女主内男主外是天经地义”,而你与他的看法不同,如果采取直接反驳对方的方式,说:“我不同意!女生凭什么只能待在家里!现代女生也是很优秀的!”不仅不能改变对方的想法,反而可能引发一场争吵,甚至让本来有理的你,显得“无理”和“无礼”。

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可以通过“我理解了不等于我同意了”这个技巧,使得对方的态度在不知不觉间往中间靠一点。具体的说法可以是:“我确认一下,你觉得男女有别,女人有女人应该做的事,而男人则有男人应该负的责任,对吧?所以,我想你的意思应该不是说,女人比较没用,所以只能待在家里,对吧?”

这样说,一来可以表示,你认为对方没有恶意,所以才用善意解读他的意思,降低对方心里的抗拒。二来,因为你故意假设了一种更恶劣的情况,逼问对方他是不是这个意思,他当然会否认,说他并没有觉得女人比较没用。一来一往之后,原本你跟他针锋相对的立场,不知不觉就会变得比较缓和了。

这种协调冲突的说法,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实用。比如,如果你想当画家,而家人很反对,你应该先跟父母说:“爸妈,我确认一下你们的意思,你们是不是担心我如果去当画家,未来的生活会没有保障,担心我将来要吃苦,对不对?”

接下来再说:“所以,我想你们的意思,应该也不是觉得我毫无才能,是个废物,走上绘画这条路肯定一事无成,对吧?”通过这两步,你充分表现出理解了对方的意思,那么你与家人之间的火药味就会降低,也就能够好好沟通了。

+•延伸思考

很多人把“我理解”跟“我同意”当作同一回事,为了不同意你而不想懂你。比如,常听到有人说“别再跟我说这些有的没的……少扯那些歪理”,这句话的背后意思是:我不想懂这件事情。

而情商高的人,能够清楚分别“理解”和“同意”:就算他反对某个结论,也完全可以理解别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完全可以理解对方会生气会委屈。

“因为我不同意,所以我何必懂”,这是拒绝沟通;“即便我不同意,但是我能懂”,这才是好的沟通者。能分清楚“我理解”跟“我同意”的人,都是弹性非常大、能好好说话的人。这样做,既不用跟对方争吵,也能让你的反对听起来更加合情合理。

用“情绪碰情绪”跟长辈聊天

长辈打听你的近况,

其实都不是真的想获得“信息”,

而是希望你能回应他的“情绪”。

〇•可能遇到的问题

逢年过节或者家族聚会的时候,长辈们总是要上来尬聊一番,问工资、问感情。我不想多说,但简单回应他们又不是很满意,我该如何跟长辈聊天呢?

常见的做法:提供自己的信息。

更好的做法:回应他们的情绪。

?•为什么要这样说

长辈打听你的近况,其实并不一定是真的想获得“信息”,而是希望你能回应他的“情绪”。没有理解这点,就很容易让人觉得长辈问东问西很烦人,而长辈也没有获得他们希望的反馈,当然就不会满意了。

所以,跟长辈聊天的秘诀,不是给信息,而是要在对话中“情绪碰情绪”,不仅你的话要给到,情绪也得给到。比如,长辈问你有没有谈恋爱,他除了想知道你是不是单身,更重要的言外之意,是表示一下他把你放在心上,想知道你过得好不好。而询问你的近况,就是他传达关心、传达热情的方式,他当然也期待你能回应他释出的情绪。

这时候,你如果是规规矩矩地报告,说:“最近工作很忙,没有时间谈恋爱。”长辈就会觉得他热脸贴冷屁股——他是想跟你聊天,又不是来面试你,你怎么能交代一下就完了呢?所以这个时候,他往往会觉得是你不太会聊天,不懂人情世故。

更要注意的是,由于长辈没有收到你的情绪,他的期望没有被满足,所以为了逼出你的情绪,他往往会继续追问:“怎么还不着急啊?是不是眼光太高了啊!”换句话说,你以为长辈都喜欢问东问西,其实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你没有适当地回应他们的情绪。

相反,如果想让长辈满意,你应该带着相同的情绪“浓度”去回应长辈。长辈如果很热情,你就要以同样的热情去回复,长辈如果很殷切,那你就要以同样的殷切来回应长辈。这样一来,你就能跟长辈聊得开了。

比如,你可以说:“三姑啊,幸好还有你惦记着我!人家现在还是单身呢!”或者:“唉,我也发愁啊!不过呢,与其找个人来管着我,还不如一个人过自在呢!”这里的关键,是不只要表现你的信息,更要表现你的情绪。也就是说,你是不是单身,想不想脱单,需不需要对方给你介绍,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此有什么感受”。

这就是和上一辈交流的特点:聊天,聊的是感情,而不是事情,聊天的目的是要“情绪碰情绪”。然而,这一代人聊天很少表露内心,我们觉得情绪是自己的东西,只流露给少数亲密的人,说给外人听,反而怕给他们增加负担。

举个例子,在《红楼梦》里,最会和贾母聊天的就是凤姐。书里是这样说的——凤姐笑道:“好祖宗,你教教我吧!”凤姐叹道:“好祖宗,你这是为难我啊!”你看,凤姐不管说什么,都是“笑道”“叹道”,每句话都带着情绪。贾母听了,就会觉得这孩子是在掏心掏肺地跟我聊天,把我这个老太婆当自己人,自然就会喜欢凤姐了。

当然,不能否认有些长辈的确很八卦,纯粹多管闲事。但更多时候,会跟长辈产生摩擦,其实是你把自己包裹得太严密,没流露出情绪,才会让长辈觉得你拒人于千里之外。

+•延伸思考

这个说话技巧的重点,不在于你的答案是什么,而在于你的情绪要展现出来。同样以“有没有谈恋爱”这个问题为例,如果你现在更倾向于保持单身,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回应长辈的关心,那么你可以把你的情绪释放在别的主题上,例如以工作很忙来转移对方的关注点。

比如你可以这么说:“三姑啊!每天下班后都累死了,哪儿还有心力谈恋爱啊!您知道吗,我那个老板就是个工作狂,周末还要我们加班!”这样说,你的情绪就会强调在工作上面,那么对方接下来会关心的,就是你的工作情况、身体情况。其实,想要引开你不想聊的话题,最佳做法就是在别的话题上给出更多情绪,话题自然就会转移了。

这种跟长辈聊天的诀窍,对于促进和父母的感情也很有帮助。举个例子,假如你一个人在大城市打拼,父母打电话来问你:“最近工作忙不忙?好好吃饭了吗?”那么爸妈的言下之意不是在问你“工作的繁忙程度”“午餐的菜谱”,而是在委婉地表达:“宝贝,爸妈想你了,我们想知道你最近过得好不好。”所以这时你就得回应他们的情绪。

你可以说:“妈,最近我工作都忙死了!老板看我能干,交给我好几个大项目,你女儿厉害吧!”你也可以说:“放心,我有好好吃饭,公司每天都有四菜一汤,不过比起您的手艺可差远了!”另外,反过来关心爸妈的近况,也是一种给情绪的回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