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大茶馆其实我未曾经历过,但是不知为什么,我总有那么一股子茶馆的情节。
对于老北京茶馆启蒙的认识,还是源自老舍先生的话剧《茶馆》。而今天决定写写我未曾逛过的大茶馆,也是缘起于前一阵子采访了在话剧《茶馆》里扮演常四爷的老艺术家郑榕先生。老先生说当年老舍先生完成了《茶馆》的创作之后,拿着剧本来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为演员们念剧本,老舍先生虽然身为作家,但是念起剧本来是声情并茂,把演员们都带进了情境。当大家听到茶馆里有提笼架鸟、养虫下棋的时候都兴奋不已,觉得这东西太好玩了,但是老舍先生却很严肃地跟大家说:“你们不要觉得这个东西就是好玩,这都是文化!”这句话让郑榕先生时隔多年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还依然记得。
旧京的茶馆其实不等同于如今的咖啡厅或者茶艺楼。在老北京的茶馆里“喝茶”好像倒在其次,那里是一个交流中心,有信息的交流和文化的交流。首先,老北京不像现在信息这么发达,恨不得刚发生的事情就已经通过微博直播了。那个时候也就是有那么几家报馆和私人电台广播,而且以当时从业者的责任心来说也不见得消息都是真的,所以大家更愿意来茶馆里互通有无,一来可以增进感情,二来还能串串闲话儿,要不说老北京“人情味”十足呢!其次就是文化的交流。清末的北京文化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旗人文化。八旗子弟吃着铁杆的庄稼,而且朝廷又规定旗人不能经商,有钱有闲的旗人必然把精力都投进了玩里。这一玩还就玩出了文化,无论是花鸟鱼虫、飞鹰走狗都有讲究、有规矩。以当时那种社会背景,必然催生出了北京城茶馆遍地。
现在一说到早茶,大家都会觉得那是南方人的专利,其实不然,早年间的北京人是极其讲究喝早茶的。早晨起来,洗漱完毕之后先要喝茶,有的是在家里闷上一壶茶慢慢地品,有的则是去茶馆连喝茶带吃早点。早年间的大茶馆不光是各种茶叶齐全,而且代卖饭食,小点心有艾窝窝、蜜麻花、烧饼、喇嘛糕等等,主食有干炸丸子、烂肉面。
现如今,在地安门外大街路东有一个地名叫天汇大院,殊不知这个地方在清朝就是北京城里的一家大茶馆——天汇轩。据说当年在中轴线开设的茶馆,天汇轩是最大的一家,临街是五间门面房。过去的五间不是现在人认为的五间房,而是建筑当中四根柱子围拢,这为一间;进深有五道院子,每道院子都是高搭天棚。天汇轩不光是地方大,陈设也讲究,一般的茶座是八仙桌子小方凳,擦得锃光瓦亮;高档的雅间就得是榆木的八仙桌子官帽椅了。
不光是陈设家具,就连用的茶具都是一水儿的盖碗。这种盖碗在古装电视剧里常见,底下是碗托儿,中间是茶杯,上头是杯盖,象征着天、地、人,所以老北京也管这种盖碗叫“三才杯”,代表天地人三才合一。其实老北京的讲究人喝茶都使盖碗,就连皇上家喝茶也是盖碗,一般人家用杯子,再穷点儿的用粗釉大碗,但甭管怎么着,绝没有现如今茶艺那一套,什么闻香杯、大茶海,这都是南方的玩意儿,不过是这几年才在附庸风雅的人群里流行开来的。
天汇轩不光是茶好,点心做得也精细,都不大,每块儿核桃大小,小碟里码上六块儿,在茶馆里一边喝着茶、一边吃着点心那是老北京人一天享受的开始。
老北京人好养鸟的很多,早晨起来要去遛鸟,遛完鸟回来顺便进到茶馆泡壶茶、吃个早点。把鸟往茶馆的横梁上一挂,茶客之间还得攀比谁的鸟哨的好,一只好鸟那是能给主人争脸的。也有本身不养鸟的茶客,但是就为了专门来茶馆听鸟哨。
再有,天汇轩地处地安门外大街,当时很多的达官显贵、衙门口都离这儿不远,所以这儿的顾客档次也不低。就说附近的帽儿胡同吧,9号院可园,那是清朝光绪年间的大学士文煜的宅子;35号、37号那是末代皇帝溥仪的皇后婉容的娘家,俗称叫娘娘府;13号院是北洋军阀冯国璋的宅子,45号院是清代步军统领衙门。据说当年很多在衙门当差的官爷都是在天汇轩喝了茶吃了点心才去衙门上差。
天汇轩大茶馆可以说一天到晚就没有消停的时候。上午的客人聊美了回家吃饭了,下午来的客人可就更杂了,就像老舍先生的话剧《茶馆》写的一样,人贩子倒卖人口的,半仙算命的,壮劳力等活儿的,介绍买房子典地的……这么说吧!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您在这儿都能看见,所以还专门有人为了搞创作在大茶馆里体验生活呢!
庚子事变,天汇轩茶馆毁于一场大火,之后就再也没有复建。也许是茶馆这种场所已经不太合时宜了,清朝倒台,八旗子弟没了钱粮,哪儿还有闲钱泡茶馆啊!
可是最近几年传统文化复兴,老式茶馆又有所抬头,甭管是以旅游为主的老舍茶馆,还是很多北京人爱去的相声园子、评书场子的茶馆,总之茶馆这种场所又渐渐地被认可了。
现在有恢复中轴线文脉的提议,若能把中轴线上曾经辉煌一时,最大的茶馆天汇轩恢复,那岂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个人愚见,恢复,并不是恢复一座茶馆的建筑那么简单,而是要恢复当年茶馆里承载的北京文化,老北京的建筑为这座城的骨肉,而老北京的文化、地道的老北京人则是这座城的精气神,文化是靠人传承的,若仅存建筑而失去了精气神,岂不是行尸走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