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虽然难以考证,但无风不起浪。虽不知事实到底如何,但我们可以大胆的想象:纳兰最初的恋情也同贾宝玉一样无果而终,留下终身的遗憾,从此两地相思。诵读着那些细腻而愁怨的句子,词心玲珑,笔下有神,仿若刀锋镂刻身心,缠绕着理不清的思绪,欲说还休……
身为豪门贵公子的纳兰性德虽然衣食无忧,却总有着这样那样的桎梏让他好多想法无法如愿。
侯门深似海,而且纳兰家还是大家族,总有这样那样的规矩捆住他的手脚。尤其是婚姻大事,更容不得纳兰性德自己做主。这使得一向顺遂的纳兰遭遇了自出生以来最大的挫折与失败——与心爱的表妹天涯分散。这样的遭遇让他反而更容易执著于遗憾和失败,始终为没有得到爱情而愁肠难解。
那愁苦从此与他结了缘。大概从那时起,纳兰性德的心便如燃尽的灰烬一般再无生气吧。
梦江南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这是纳兰性德词集《饮水词》的首篇,全词虽然只有27个字,细细品味下却有着丰富的内涵。
黄昏,鸟倦归林,有人却站在那里呆呆地凝神远望。落寞的身影丝毫不被翻飞的飞絮和晚风中舞动的瓶梅所动,他心中的怨恨,是因为谁呢?
整阕词宛如一幅静静的画面,整幅画都是一种萧瑟、孤单、凄冷的味道。
这阕词字字珠玑,尤其是末句“心字已成灰”。
有人说这首词是纳兰性德表妹被选宫中以后而作,这种推测到也合情合理。表妹一走,即使同在北京也很难再相见,咫尺天涯。相思相望不相亲,让正值情窦初开的纳兰怎么能不心灰意冷?
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纳兰性德写下的这阕词的话,他恨的还真不知道是谁了。是反对他们的父母?是夺去爱人的皇帝?是不能改变事实的无奈的自己?不管恨谁,这结果已经无力改变,在极度的无可奈何之下,只有任这“恨”字肆意烧灼着内心,直至成灰。
本来伫立窗前的人儿是一副很静的画面,却因这急雪、风中轻轻摇动的梅花增添了动感,使得原本平面的东西立体起来。这样的动感反而更加衬托出了词中主人公如死灰般的心境。
据说纳兰性德为了再度见到表妹雪梅,曾经冒着杀头的危险,趁着祭祀,假扮成僧人进宫去见过表妹一面。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首《减字木兰花》是不是就是记叙当时那件事情呢?
减字木兰花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一朵芙蓉著秋雨,笔端就那么轻柔地一勾一画,活灵活现的美人跃然眼前。那是一张美丽的脸,也是一张熟悉的脸,熟悉得在容若夜晚的梦寐中多次出现。
那一次的相逢,不言不语的女子在容若的眼中宛如秋雨中飘摇的一朵芙蓉花,娇羞、艳丽、哀戚、泪眼,脸庞泛起的无法遮掩的红晕正是内心无法掩盖的激动。虽然什么都没有说,却仿佛是最直白的倾诉。
一颗心、多少事、这般情全部在那四目相对、小晕红潮中。时间仿佛停止,那盘起的云发间的凤钗回应着阴晴不定的光线,明明暗暗,摇摇坠坠,迷离如当年隐隐约约的往事。
一个想轻声地呼唤,一个想倾诉满腔幽幽的心事,却终因避人耳目“恐人见”而作罢。只得转过回阑叩玉钗,在掩饰的动作下偷偷地回首望望而已。
仅仅间隔咫尺,却只能“相逢不语”。是的,这就是咫尺天涯吧。纳兰的这阕词诉尽了无奈、诉尽了心中的苦痛。
如果纳兰真的曾冒着杀头的危险混入皇宫,只为了见到表妹,那么会是怎样强烈的情感和思恋促使他这么做?容若的显赫家世有那么多的禁忌,但为了爱情,他甚至不怕杀头,为此丢失性命。
我想象着,为了这次见面,纳兰性德冒了天大的风险,偷偷换过僧人的装束,裹挟在祭拜人群之中混进了宫。
终于看到了她,终于近距离地望了她一眼。她也看到了他,激动得红晕飞上脸庞,泪光闪烁。人群中这一对刻骨铭心的恋人一边避开耳目,一边寻找机会说上一句话,但他们始终只能“相逢不语”,哪怕互相呼喊一声彼此的名字都不能。
他们的爱情如一朵枝头的芙蓉花,在风中凄婉的挣扎之后,无奈地坠地枯萎。那一片残红被碾做了尘土,卷入滚滚红尘中。
这段情对纳兰性德来说无疑是终生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