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我与西方游客聊起秘鲁的旅游感受,最受青睐的话题除了驰名中外的景点库斯科和马丘比丘之外,还都会讲到秘鲁南部的一座小城——位于安第斯山脉脚下的阿雷基帕。迄今为止,我一共去过四次秘鲁,几乎走遍了全境,比如位于秘鲁与玻利维亚交界处的高原大湖中的喀喀湖、曾经被怀疑出自于外星人手笔的纳斯卡线等,不过它们都不算比较休闲的旅行之地,需要长途跋涉,有点儿壮行以观天下的意味。而高原城市阿雷基帕的气质十分悠闲,如果游客想来秘鲁消磨一下悠长假期,这里几乎是首选。我本来对这一点儿并不十分了解,前往当地只因为它是去亚马逊河源头区的必经中转站,但所谓相见恨晚,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我不知不觉地爱上了这座具有浓烈西班牙殖民色彩的老城,甚至已经在心中制订了计划,要带家人再来一次阿雷基帕,因为这里的确是适合举家出游的一方宝地。
阿雷基帕距离秘鲁首都利马一千多公里,从飞机降落在阿雷基帕机场,到走出机舱呼吸第一口空气开始,我就知道自己已经到了一座高原城市——因为就在那一刻,我找到了2003年第一次坐飞机抵达西藏、2005年第一次在出秘鲁库斯科机场时的感受。拉萨和库斯科的海拔都在3600米左右,阿雷基帕则是2350米。高原地区就是这样与众不同,可能是特别蓝的天空,可能是特别纯的空气,可能是特别耀眼的阳光,即使没有人告诉你这是哪里,你也会确定,自己来到了离天空很近很近的地方。
既然来到阿雷基帕,就不得不提位于秘鲁西部的历史名城,也是古印加帝国曾经的首府库斯科,我第一眼进入阿雷基帕,就有故地重游之感,原来它与库斯科太像了——市中心也有兵器广场,四周围绕着拥有长长拱廊的老建筑和老教堂。库斯科广场的两面建有配拱廊的老楼,另外两面是教堂,两两相对;而阿雷基帕的广场三面全是配拱廊的老建筑,一面是建于1612年的大教堂,两座高高的尖塔很是醒目,由于大教堂的建材是白色的火山石灰岩,所以在阳光下尤其显得耀眼,相比之下,库斯科兵器广场的两座教堂使用的是石材与砖块,外表呈咖啡色,视觉震撼力就难以与这里比肩了。此外,阿雷基帕的现代色彩更为明显,而库斯科则更为古色古香,依然沉浸在古印加帝国的辉煌和西班牙殖民史的沧桑之中,历史感相对厚重得多。
两座城市大同小异,阿雷基帕与库斯科都是凭着时间赐予的旧日迷人气息,成为秘鲁广受欢迎的热门旅游地。阿雷基帕的旅游配套设施更加完善,也更具规模,这也与到访的游客数量有关。阿雷基帕位于火山地区,与城市相距很近的米斯迪火山海拔5822米,它也是兵器广场的天然背景,越过大教堂的顶端,你就能直视远方这座形状特殊的火山。有时候由于天气原因,火山的轮廓朦朦胧胧,若隐若现,与前景大教堂以及周边的白色石灰岩建筑形成了一个梦幻的白色世界,所以有人称其为“白色之城”。因为地处火山地区,地震自然是少不了的,阿雷基帕几乎没有高楼大厦。另外,这里的城市建筑还有一个特色,商场、酒店的格局与居民住宅几乎一个样儿,都有一个小小的入口,走进里面才会豁然开朗,一个宽敞的院子渐次显现,四周都是高得有些惊人的白墙。城里著名的中央大道名叫奥古斯汀大道,是阿雷基帕的交通要道,城市一些重要的地标建筑都建在奥古斯汀大道的两旁,比如奥古斯汀大学、博物馆、图书馆,还有修道院以及很多琳琅满目的商店,里面主要出售羊驼毛产品以及当地工艺品。我之前在探寻亚马逊河源头时穿的那件羊驼毛衫,就是在奥古斯汀大道上购买的;带我进入亚马逊河源头米斯米雪山的当地专业向导卡洛斯,也是我在奥古斯汀大道上认识的。
奥古斯汀大道是单行线,贯通老城区;另外一条逆向的大道叫莫洛尔,两条贯穿全市的交通要道都是从兵器广场开始延伸,一条正向,一条反向。而游客如云,颇有现代商业气息的街道名叫卡那特利大道,它也在兵器广场旁边,与莫洛尔大道交会。商业街上有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及一些时尚商店。
我喜欢像其他游客一样,坐在兵器广场的花园里休息。在老城中漫步后,中午时分,我会随意挑选位于拱廊内的一家浪漫餐厅用餐,饭后再下楼走进花园,找一个椅子坐下,读报、看书、冥思或者抽烟,这些都是午后极好的享受。拱廊分为上下两层,里面几乎全是品味不错的餐厅,由于整个拱廊都是相通的,所以密布其上的餐厅会用不同的隔断加以区分,以防不明情况的顾客点了那家的菜,却坐到了这家的位置,搞出令商家尴尬的乌龙事件。点完菜之后,我站起来走到走道的栏杆边,俯视着兵器广场的车水马龙和众多过客。抬头远望,17世纪的白色大教堂静静矗立,台阶上人来人往,都是进出参观的游客。有的来去匆匆,有的相依相伴,有的坐在台阶上边休息边阅读旅游资料,一派祥和。兵器广场中央的花园里也都是人群,看打扮仍以当地人居多,最多的是刚刚放学的中学生,他们有的成双成对坐在花园椅子上亲吻,有的三五成群地嬉笑打骂。花园旁散步的女交警也是英姿飒爽,女性的温柔中透着男性的英气。她们需要指挥交通,工作相当辛苦,天气太热,她们往往汗流满面,所以偶尔会躲到阴凉的树荫下或拱廊里,拒绝阳光的热吻。
每次看到拱廊,看到拱廊下柱子的倒影与匆匆而过的行人,那幅美丽的场景就会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光影斑驳、石柱竖立、人影婆娑,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浪漫。拱廊一楼也有很多咖啡厅和餐厅,装修风格都不突兀,与城市的整体气质相融合。
阿雷基帕最明显的城市风格应该是满满的西班牙风情,相信到访的西班牙及其他欧洲游客对这一点感触最深。但是也有区别,阿雷基帕的很多建筑物都被高高的围墙包围着,说得不好听一点儿,有些墙比监狱的围墙还要高,壁垒森严,仿佛旧日富人家的大宅子。问及原因,当地人告诉我,西班牙第一批殖民者到达之后,引来了更多的西班牙淘金客,他们到秘鲁创业,成功之后担心遭到不测,所以建起了高高的围墙,与世隔绝般地生活在大院之中,时刻防范着暴徒的侵袭。这种建筑传统就这样流传下来,当地修一座仿古建筑,也是依葫芦画瓢地大修高墙,尽管治安早不像过去那样糟糕。怪不得我住的酒店也是高墙大院,肯定是依照富人们的宅院建造的,这样当我们栖居其中时,或多或少也能体验一点儿昔日的生活情景。
我之所以被阿雷基帕深深吸引,并且有带家人来度假的念头,与当地无处不在的西班牙风情是分不开的,当然更重要的它还拥有完善的旅游设施和相关服务。想想看,与家人徜徉在白色阳光下的白色城市之中,这一切该有多么和谐宁静。这次我来的主要目的是拍摄亚马逊河源,没有过多的精力体验阿雷基帕真正的魅力,假如不带任务在这里多住一段时间,一定能感受到我未能感受的大美。这次为了亚马逊河,下一次再来只会为阿雷基帕。我,喜欢阿雷基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