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本父母这样教孩子负责 » 日本父母这样教孩子负责全文在线阅读

《日本父母这样教孩子负责》第三章 逆境法则:为孩子的意志力负责,锻炼孩子的耐力和毅力

关灯直达底部

1.就算刮风下雨,照样带孩子散步

春风扑面,让人感觉暖洋洋的,人们衣服的颜色也变得丰富起来,孩子们早已将身上厚厚冬衣脱了下来。但是,走在大街上依然可以看到一些孩子穿得很厚,难道这就是老人们所说的“春捂秋冻”吗?

北京妈妈张慧并没有因为春天的到来而感到惬意,因为自入3月以来,女儿晨晨已经连续3次感冒了。为此,张慧向单位请了一个星期的假。张慧一直都想不明白,自己和丈夫的体质都很好,为什么女儿的体质却这么差呢?

的确,张慧一直都把女儿照顾得很好,夏天不让她热着,冬天不让她冻着,不让她跟生病的孩子一起玩,怕被传染。每当她看到女儿跑跑、跳跳、玩水或者玩沙子的时候,她就会在后面追着叫:“晨晨,慢点!危险……”

在别人的劝说下,晨晨4岁才上幼儿园。一到幼儿园,晨晨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因为离开了形影不离的妈妈,晨晨感到焦虑和不安,整天情绪低落,什么事情都不做,更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幼儿园老师为了让孩子更健康,每天都会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带着班上的孩子们一起散步。

后来,张慧从老师的口中得知,女儿跟班上的其他同学每天都会散步半个小时。起初,张慧对于老师的做法还是很支持的,因为她知道散步有利于女儿的身体健康。但很快,张慧改变了女儿散步的计划。情况是这样的:

与往年相比,北京今年的雨水来得早了一些。那天,张慧和往常一样,把晨晨送到幼儿园以后就去上班了。上午10点钟的时候,天空突然变暗了,可能过一会儿就会下雨。张慧开始焦躁不安,因为女儿的体质太差,如果在雨中散步肯定会生病。一想到女儿生病吃药时的痛苦,张慧就有些不忍。为了防止女儿生病时受苦,张慧决定去幼儿园把女儿接回家去。

和料想中的一样,张慧到幼儿园的时候,老师正打算带孩子们出去散步。张慧感到十分庆幸,因为她担心的事情还有发生。于是,她赶忙走到老师面前,说:“老师,我想把晨晨带回去。”

“带回去?”老师面带疑惑,看了看晨晨,说,“晨晨这次没有生病啊,难道是家里出什么事了吗?”

张慧知道自己的要求有些过分,但她还是坚持说:“是这样的,晨晨从小身体就不是很好,尤其是到下雨天的时候,经常生病。你看,天都这么阴了,这孩子不能在户外活动,所以我想把她带回家。”

面对张慧的“无理取闹”,老师好脾气地说:“晨晨妈,你不希望孩子生病,这种心情我能理解。我也知道,晨晨的体质不是很好,但你想过没有,晨晨为什么老生病,其实这跟你对她的过度保护有很大的关系。现在只是阴天,如果晨晨连这样的天气都应付不了,那么她遇到暴风雨的时候,又该怎么办呢……”

由于爱女心切,张慧根本没有认真听老师的话,一心想的念的都是在大雨来临之前,把女儿带回去。看着老师还在碎碎念,张慧打断道:“对不起,老师!我希望你能理解一位母亲的心情,天越来越暗了,我必须得带晨晨回去。”边说着话边拉着晨晨走了。

从此以后,每逢天气不好的时候,张慧都会阻止晨晨跟其他孩子一起去散步,并强行将其带回家。她原以为,不让女儿在恶劣的天气里活动,就是对女儿好,可她错了。张慧发现,女儿很难适应天气变化,身体不仅没有见好,反而越来越差,生病的次数更是只增不减。除此以外,晨晨做事没有毅力,总是半途而废。

张慧意识到,可能自己在对女儿的教育上出现了问题。情急之下,她只好向自己的好朋友李玉玲求助了。

李玉玲和张慧是大学同学,两人关系非常好。毕业之后,张慧留在了北京,李玉玲跟男朋友一起去了日本。现如今,两人都已经是孩子的妈了。虽然分隔两地,但她们的友情并没变淡。而且她们通话的时候,又有了新的共同语言——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因此,当张慧发现自己在对晨晨的教育上出现问题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玉玲。

听了好友的诉苦之后,李玉玲了解了好友的纠结所在,于是,她将自己在日本的见闻告诉了好友。她说:“我曾经跟你一样,记得媛媛3岁以后,保育园‘散步’的活动越来越多。每月月初,保育园就会定好散步的日期,不管那天是刮风还是阴天,只要没有下雨,就不能称为‘恶劣’天气,老师会按照计划带孩子们去散步。我当时觉得日本人死脑筋,这种‘笨’做法太不可理喻了,天气预报上说今天大风,明天天气晴好,或今天风和日丽,明天阴天,难道就不能把散步的日期推迟或者提前一天吗?为什么非要在天气不好的时候散步呢?真是死心眼!

“如果仅仅是天气恶劣也就算了,可保育园规定的散步路程太远了——两、三站地的路程,走去走回,而且还要在公园里玩一个小时!仅仅是散步就要花费一上午的时间,还不能穿外衣!但媛媛说一点都不冷,还出汗呢。

媛媛现在已经6岁了,两岁前后经常感冒,甚至有一次还引起中耳炎。可自从进了保育园,有了‘散步’的活动以后,她的体质越来越好。”

听了李玉玲的话,张慧疑惑了:“散步竟然有这么大的好处!看来,这一切都是我阻止晨晨散步惹的祸啊。”

许多时候,父母都低估了孩子的身体素质,正如张慧低估了晨晨的身体素质一样。事实上,孩子的自身热量完全超出了父母的想象。孩子之所以体质差,是因为他很少参加“散步”活动的缘故。如果孩子能够经得起刮风下雨天气的考验,那么,他就会变得更加结实。

在国内,父母总是对孩子过度保护,舍不得他累着,舍不得他冻着。可最后呢?孩子成了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身体变得越来越娇弱,只要稍一被风吹着,就会大病不起。如果一个孩子连刮风下雨的天气都不能应付的话,试问一下,这样的孩子能应付得了什么呢?

在这一方面上,日本父母不会把孩子关在家里,而是将孩子推出家门。人们称日本孩子为“风之子”,可以说,日本孩子的这个称号并不是浪得虚名。

比起中国父母,日本父母的心更“狠”,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他们照样带着孩子散步。日本父母鼓励孩子在风里奔跑,鼓励孩子勇敢。可结果呢?日本孩子不仅没有被风雨摧残,反而变得更加茁壮。

这样看来,作为父母的你,又有何种理由把孩子关在家里呢?

慧言慧语

古罗马人在形容一个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时,曾这样说过:“既没有学问,也不会游泳的人,是一个毫无用处的人。”其实,既没有学问,又不会散步的人,同样是一个毫无用处的人。

因此,从现在起,父母们让孩子从房间里奔跑出来吧,让他用肌肤亲身感受风,感到季节,感受雨雪。只有孩子知道寒冷,他才能体会到何为温暖;只有孩子常遇风雪,他才能将自身的能量释放出来。

作为父母,首先应该相信孩子,相信他自身的能量足以抵御风寒,因为他也是“风之子”。

2.耐寒教育?每个孩子都能做到

中国有这样的一句古话:“欲得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这句话意思是说,想要孩子安安稳稳的,就要让他学会耐饥耐寒。但如今,这句话早已被中国父母抛之脑后,而在我们的邻邦日本,父母们却贯彻得十分好。

在网上曾有这样的一组照片,照片里是日本东京一家幼儿园的孩子们,他们赤裸着上身,正在操场上用干毛巾摩擦身体。如果不告知拍摄的时间的话,可能许多中国父母会以为是在夏季拍摄的。其实,这组照片的拍摄时间是冬天。

原来,在每个寒冷的冬天,这家幼儿园的孩子们都是这样锻炼身体的,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强抗寒能力。他们脸上所流露出来的与大自然抗争的表情,实在是令人震撼。倘若中国的幼儿园让孩子在寒冬里赤身锻炼,父母会同意吗?在国内,孩子都是父母手中的宝,从小就被娇生惯养,他们之中有几个人能像日本孩子一样,经得起如此苛刻的打磨呢?

在日本的家庭教育中,积极锻炼孩子身体的思想意识十分明确,其中,耐寒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日本父母不想孩子将来成为“暖房花草”,所以孩子往往穿得比父母还少。与日本父母不同,中国的父母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担心:孩子会不会冷啊,会不会热啊,会不会生病啊,会不会累啊。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其实孩子有时候应该冷一冷、热一热、累一累,适当地接受锻炼,只是一味地把孩子包裹起来,让孩子穿得比父母还多。

是不是父母将孩子保护得好,他们的体质就会越强,身体就会越健康呢?是不是父母怕孩子生病,他们就不会生病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父母对孩子保护得好,他们反而没有了锻炼的机会,相应地,孩子对病菌的抵抗力也随之减弱了,进而导致他们的自然生存能力变差。如果父母能够让孩子适当地冷一冷,不仅使孩子锻炼了身体,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意志力。

刚进入秋天,张玉就开始担心女儿婷婷的身体,从小患有哮喘的婷婷,一到冬天就很容易犯病。如果是在国内,张玉还没这么担心,只要给她裹上厚厚衣服就好,可惜她们现在在日本。这里的孩子们,即使在最寒冷的日子,也依旧是单薄的短裙,这可怎么办呢?

婷婷上幼儿园的时候就曾经受过这样的训练,当时幼儿园就规定,上学路上必须穿短裙,到了幼儿园才可以换上体育服。天气最冷的时候,幼儿园规定女孩儿可以在短裤或者裙子下穿连裤袜,而且如果冬天不想穿短袖体育服的话,可以在外面穿上长袖。当然,如果有孩子身体上有特殊需要,在经过老师的批准后可以穿上裤子。在去幼儿园的路上可以穿戴一些防寒用品,如大衣、手套、围脖等,但是到了幼儿园门口的时候必须脱下来。

刚一开始的时候,婷婷经常感冒,但经过两个寒冬的锻炼后,她的身体状况好多了。然而这不过是“试炼”的开始,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才是真正的“抗冻训练”。

不过再担心,婷婷还是上了一年级。刚入冬,婷婷妈妈就收到学校发来的着装通知,要求学生上学放学时必须穿规定的制服(长袖衬衫、背带裙和制服上衣),脚着白色短袜。天很冷时,可以在制服里面穿薄毛衣或毛背心,但进入学校后要统一换上体操服,下身穿短裤,且不允许带任何发热设施。后面标注着:如身体情况特殊或生病,经由班主任批准,可以穿长裤。

张玉和婷婷住的地方是日本九州最南端的鹿儿岛县,这里跨越温带和亚热带,最冷的1月份的平均气温为8.3度,有的时候还会下雪。尽管地理位置靠南,但是零下几度的时候也是不好受的,更何况婷婷在学校里还要光着腿,这让张玉非常担心。

在和老师的面谈会上,张玉跟老师说起了自己的担忧,老师温和地告诉她:“既然婷婷有哮喘,体质特殊理应得到照顾。天气冷的时候,您可以让婷婷穿上长裤,到了学校后穿在短裤上面。对此我会向班上的其他同学解释一下,相信他们会谅解的。”

但当张玉提到上学放学路上,是否可以让女儿穿个长裤,老师有些为难但坚定地告诉她:“这是学校的硬性规定,我相信孩子一定没有问题的,还请您多多原谅。”

学校的要求自然必须服从,但她还是忍不住问老师,这种“不人道”的规定,到底是谁制定的。老师告诉她:“如今家家户户都有炉子、空调等取暖设施,每家每户都很暖和。但过去,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都没有这些,如果孩子想舒舒服服,在家里就行了,学校里还是要保持过去一样艰苦的环境,只有这样,在寒冷的环境里孩子的身体和意志才能同时得到锻炼。”

老师的话,张玉半信半疑,她每天都担心婷婷会感冒或者犯哮喘,有时还忍不住问婷婷:“宝贝儿,今天在学校穿长袖体服了吗?”婷婷摇摇头,张玉问:“那你冷吗?”“一点儿都不冷,每天早上我们跑步,我还热呢!”婷婷高兴地说。

冬天终于过去了,张玉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整个冬天,果然如老师所说,婷婷真的没问题,她从没感冒过,更没有犯过哮喘,抵抗力也增强了很多。她开始庆幸当初带孩子来了日本,经过这次的“耐寒教育”,婷婷再也不会惧怕寒冷。

在日本北海道生活着一种狐狸,它们深知自然环境的严酷,为了让孩子在寒冷而又漫长的冬天得以生存,狐狸将各种生存技能都教给孩子,从如何捕食到遇见天敌时如何逃身。当小狐狸长到一定阶段以后,老狐狸就将其赶离自己身边。开始时,小狐狸不舍离开,老狐狸为了将其赶走会采用咬的方式。

可以说,日本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正如北海道的狐狸一样,温柔与严厉并存。这是一个变化剧烈的时代,以后或许会有许多困难在等待着孩子。为了让孩子能够一个人应付变幻莫测的未来,日本父母觉得只用温柔培养孩子还远远不够。在日本父母看来,在孩子的心中植下坚强的信念,并培养孩子拥有一个健康强健的身体,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爱。

在生活中,日本父母会随时注意对孩子进行锻炼。比如,当孩子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就让他光着脚走路,冬天让孩子用冷水洗脸洗手,带孩子在玩雪地上玩雪、和他一起打雪仗,当他稍微大一些的时候教他溜冰。日本父母平时不会给孩子穿太多衣服,会让他露一露头,露一露脖子,露一露小手,露一露小脚,吹吹风,晒晒太阳;让孩子玩泥巴、玩沙、玩水;带他走进大自然,让他接受各种刺激,经历日晒等。久而久之,孩子才不会怕冷,才不会容易生病,其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他也才会真正健康。

冬天的公园里,露着双脚的日本孩子随处可见。60多岁的日本老人,在零下N度的气温里,竟然能够穿着泳衣在冰水中游泳。为什么日本人可以呢?其实,日本孩子耐寒能力是靠培养出来的,并非是天生的。耐寒教育?每个孩子都能做到,中国的孩子一样可以。

慧言慧语

对孩子进行耐寒锻炼并不是单纯受冻,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耐寒锻炼要循序渐进,一定不能急于求成。户外活动的时间应该逐渐由短到长,衣服应该一件一件减少,水温也应该一点一点降低,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

耐寒锻炼应该从小做起,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适合他的方法。孩子1~3岁的时候,可以在寒冷的室外走一走,但是时间最好控制在5~10分钟。孩子3~6岁的时候,在寒冷的冬天,也可以带他在户外游戏、追逐,活动的时候可以脱掉一件衣服,活动结束后再穿上。

耐寒锻炼以不产生寒战、不流鼻涕、不打喷嚏为宜。父母带孩子外出锻炼的时候,应该把握好“冻”的度,最好不要让孩子“动”得大汗淋漓,尤其是在隆冬的时候,最好在孩子周身微热、尚未出汗的时候停止锻炼。

3.跌倒碰伤很常见,让孩子自己面对

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父母在孩子跌倒碰伤的时候,小题大做地疼惜或者急于将他扶起来,这样一来,反倒让孩子觉得跌倒碰伤是一件糟糕的事情,是一件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更有一些父母因为孩子摔倒哭泣,会在孩子面前拍打地板来安抚其情绪,却不知,这样的行为使孩子形成了不当的观念,即攻击、报复是解决困难最好的办法。

父母在孩子跌倒碰伤的时候能否正确处理,是塑造孩子将来是否能够勇于面对挫折和困难的关键所在。日本父母深知这个道理,所以当孩子跌倒、受挫的时候,他们不会急于伸出援手,会试着让孩子自己面对。此时,他们的身份仅仅是一位鼓励者,除了口语或者非口语的鼓励之外,在必要的时候还会协助孩子找出办法来解决问题。

周六,赵静早早地起床,煮粥、热馒头、煎鸡蛋、切咸菜,做完这些之后,她就开始喊了:“开饭了,周周起床吃饭了!”

谁知,赵静刚喊了几声,儿子周周就从房间走出来了,“哇,莫非太阳从西边出来了?”看到妈妈一脸的惊讶,周周笑着说道:“今天当然要早起了,昨天晚上妈妈不是说要带我去鸟巢吗?”

赵静没想到鸟巢的诱惑力这么大,于是她便对周周说道:“那你以后就当每天去鸟巢,每天都早起!”

吃完饭,准备好吃的喝的以后,赵静带着周周出发了。当他们赶到鸟巢的时候,已经将近10点了。远远望去,奥林匹克公园早已人流如织。

赵静和儿子一边走,一边拍照。当他们走到水立方的时候,刚好遇到了正野夫人和儿子正野一健。赵静的丈夫和正野先生是同事,在公司的年会上,赵静见过正野夫人,两人就这样认识了。

赵静看到正野夫人的时候,她正在给正野一健拍照。大家礼节性地寒暄了一番。周周看着正野一健,目光中充满了好奇。但不一会儿,他就开始主动找正野一健说话,两个孩子很快就成了朋友,并一起玩了起来。而赵静则和正野夫人聊天。

周周对正野一健手中的风筝十分感兴趣,于是他对赵静说:“妈妈,我可以跟一健哥哥一起去放风筝吗?”

“可以,但是要小心些,一定不能乱跑。”

“知道了,妈妈!”周周一边答应着,一边拉着正野一健跑远了。

看到两个孩子远去,赵静提议道:“正野夫人,不如我们找个地方休息一下?”于是,她们便找了一个可以看到两个孩子的地方,坐了下来。

两人刚一坐下,周周就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边跑边喊:“妈妈,哥哥摔倒了。”听了周周的话,赵静向远处一望,果真看到了正坐在地上的正野一健。于是,她赶忙说道:“正野夫人,我们过去看一下,看正野一健摔伤了没有?”

正野夫人的脸上看不到一丝担心,她只说了一句:“没事的,一会儿他会自己爬起来的。”正如正野夫人所说的那样,正野一健自己站起来了,看他走路的样子,并没有什么大碍。

“赵太太,我带着一健再逛一会儿,你们慢慢逛。”说完之后,正野夫人便带着儿子离开了。

说实在的,赵静对正野夫人的行为感到十分不解,她不明白,为什么一位母亲在看到儿子摔倒之后不上前扶一把,而非要让儿子自己站起来。因为在中国,每当孩子跌倒碰伤的时候,父母会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过去,之后会抱起孩子对他又拍又哄。为什么日本妈妈会如此“冷漠”呢?

赵静不愿再纠结这个问题,因为她今天的目的是带儿子游玩。想到这里,她带着儿子继续前行了。她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景物为背景,给周周拍了许多照片。

中午的时候,天气有些热了。看到卖冷饮的摊位前挤来挤去的人,赵静不禁庆幸自己的先见之明,在出门前把吃的喝的都带齐了。

就在这时,赵静看到一个跑向摊位前买水的小女孩摔倒了。小女孩看起来5岁的样子,可能是由于跑得太急,所以一下子趴在了地上。小女孩后面跟着一位30岁左右的女人,可能是小女孩的妈妈,慢慢走过来,看到摔倒在地的女孩,她没有伸出自己的手,只是对着女孩笑笑说:“笑笑是个勇敢的孩子,站起来走走!”

小女孩没有哭,她慢慢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

看到这里,赵静不禁夸奖道:“你家孩子虽然是女孩,但是一点儿也不娇气。”

女人自豪地说:“是的,多从小就教育她‘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朋友们都说我女儿像男孩儿,一点儿也不娇气。”

“你在国外待过吗?”

“是的,我在美国待过,但是,我在日本待的时间比在美国还长!日本人不像咱们中国人,看见了孩子摔倒了就马上跑过去,对他又拍又哄。在日本人看来,孩子跌倒碰伤很常见,让他自己面对,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养成依赖他人的习惯,才会变得更加独立。更重要的是,孩子只有记住了这个教训,之后他才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这位妈妈的话让赵静诧异不已,再想起刚才正野夫人的反应,赵静陷入了深思,以前周周跌倒的时候,她比孩子还要紧张。她一直以为爱孩子就是让他远离伤害,现在看来,让孩子远离伤害才是对他最大的伤害。

在对待孩子跌倒碰伤的问题上,日本父母的教育态度与中国父母截然不同。在他们看来,如果在孩子摔倒时马上去扶他、帮他、哄他,往往会使他产生一种想法:“我摔倒了、碰伤了,别人必须要扶我或者帮我。”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依赖心理,就算没有摔疼,他也会指望别人去扶。因此,孩子摔倒了,如果不是十分特别严重,日本父母都不会去扶他,而是在一旁给他鼓励,给他勇气,给他力量,让他知道,跌倒了要自己站起来。

除了正确的教育态度以外,日本父母还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活动。孩子需要保护,但是保护不是限制,也不是束缚,更不是对孩子自由的剥夺。日本父母会将危险的存在告诉孩子,使其存在防范意识。之后,他们会试着放手,让孩子参加一些活动,从而培养勇敢、克服困难等优良的品质。

另外,日本父母还会为孩子创造挫折的机会。让孩子承受过去的苦日子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为孩子提供承受挫折的机会却是父母可以做的。受挫的机会是为孩子打下勇于面对困难的预防针,使其变得更加勇敢,与此同时,还可以提高孩子受挫的免疫能力。比如,父母可以将某件事情交给孩子,通过完成该项事情来考验孩子的各项能力,锻炼其耐力和毅力。

孩子的一生中会遇到许多不如意的事情,跌倒碰伤十分常见。如何使孩子从失败中获得经验教训、健康成长,是父母应该协助孩子知道的。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自己去面对,在他遇到困难、解决困难的过程中,树立起信心。唯有拥有信心的孩子才能担负起自己所要面对的每一项重任。

如果父母看到孩子摔倒,大惊小怪,十分紧张,对其又拍又哄,最终将只会使孩子成为温室里的花朵,风吹不得,雨打不得。这样的孩子又如何能担负起辉煌的人生呢?

慧言慧语

孩子经常遇到跌倒碰伤的情况,父母如何安慰孩子,其中包含有一个教育理念的问题。不同的安慰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如果父母采用拥抱或者抚摸的方式,往往会使孩子产生依赖的心理;如果父母采用拍打物品的方式,往往会使孩子产生好斗、攻击、报复的心理;如果采用鼓励的方式,则会使孩子养成坚强、勇敢的优良品质。

父母都希望孩子成为坚强、勇敢的人,但是,坚强、勇敢品质的培养需要正确的方法。当孩子跌倒碰伤的时候,父母适当地安慰下就可以了。鼓励孩子,让孩子自己战胜疼痛,并勇敢地面对自己所遇到的一切,这才是最为明智的做法。在这种方式的教育下,孩子的年龄越大,其坚强、勇敢的品质就会越强。

4.“遗憾教育”,磨炼孩子耐力

琳琳是个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漂亮的她很讨大人喜欢,但她有个小毛病,太贪心,而且耐力不够。平时家里去了别的小朋友,除非她十分喜欢,不然绝对不会让对方玩自己的玩具,就算自己不喜欢的玩具,也不肯给人。而且即便小朋友和她一起玩儿,一段时间后,她也会觉得没意思,非要自己玩儿。

一次,幼儿园组织孩子和家长一起去野外采摘李子,还制定出了比赛规则,看哪个家庭摘得最多,哪家就获胜。

第一次自己摘水果,琳琳非常高兴,看着满园的李子,她兴奋地告诉妈妈:“我要摘好多好多,我要得第一名!”妈妈看女儿兴奋的样子,连连说:“好的宝贝儿,咱们好好努力吧!”

刚开始,琳琳兴致勃勃,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摘李子,但因为总要伸长手向上够,不一会儿她就累了,可看着自己篮子里李子比其他小朋友的少,开始不乐意了,她嘟着小嘴,跟妈妈说:“妈妈,我想要好多好多李子,但我不想摘了,太累了!”

听到女儿的“号令”,妈妈只得亲自上阵,帮女儿摘李子。夕阳西下的时候,琳琳看着满篮子的李子高兴地跳了起来,让妈妈都带回家。

腰酸背疼的妈妈跟琳琳商量:“宝贝儿,帮妈妈提一些好吗?”琳琳以胳膊疼为由,拒绝了妈妈的建议,妈妈只好一个人把李子提回了家。

其实像琳琳一样的小朋友还有很多,大多数孩子都不能从头到尾自己摘李子,不是中途放弃,就是求助于父母,最后回去的时候,几乎都是父母帮孩子拎着,很少有孩子自己拎。很显然,他们既想得到更多,又不想自己动手。

这样的情况不能不让我们担忧,因为孩子总会长大,等到孩子长大,父母老去,很多事情再也无法大包大揽,如果孩子始终抱着这种想法,又不肯自己努力,不仅无法成为未来的栋梁,还有可能连最基本的自力更生都做不到。这该如何是好呢?

我们来看看日本幼儿园是如何做的吧!日本电视台曾播出了一期名为“需要遗憾的人”的节目。这个节目跟踪拍摄了这样的一件事情:

秋天来了,川崎市麻生区一家幼儿园的老师们组织了一项活动,即带着园内的孩子们一起去郊区挖红薯。

当孩子们听说老师要带着他们去挖红薯的时候,十分高兴。早晨,孩子们背上背包和水壶,在老师的带领下向郊区出发了。换乘了几趟电车以后,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在此之前,孩子们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的活动,至于挖红薯更是头一回。由于孩子正处于兴奋之中,挖得很欢,一会儿的时间他们便挖了许多。

回家的时间到了,孩子们十分不舍。老师又怎么看不出孩子们的心思呢?于是,老师告诉孩子们:“老师知道你们很不舍,但是以后参加这种活动的机会还很多。咱们该回去了,今天挖出来的红薯你们可以随便拿,拿多少都可以。但是你们要知道,回家的时候需要步行两个小时,不仅如此,在此期间你们还需要爬48级台阶。所以,你们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到底。”

孩子们从来没有送过妈妈什么礼物,因此当他们听到可以随便拿的时候十分高兴,因为他们要多拿,以便送给妈妈。一些孩子将背包塞满了,装着的红薯竟有10斤重,但是他们并不觉得有多重。

刚开始往回走的时候,孩子们很兴奋,边走边聊。可是,没过多久,那些背着10斤红薯的孩子就已经开始感到累了,话变得渐渐少起来。当回幼儿园的路走了不到一半的时候,背红薯过多的孩子的步伐开始变得缓慢起来。试想一下,一名幼儿园的孩子背着10斤重的背包,怎么可能感觉不到重呢?

又走了一段路之后,背包过重的孩子再也走不动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当他们看到48级台阶的时候,他们感到绝望了,因为他们的腿早已抬不起来了,有的孩子甚至开始放声大哭。

老师走到大哭的孩子面前,问道:“需要帮忙吗?”大哭的孩子一边哭一边摇头,因为这10斤重是他自己选择的,他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到底。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比较强壮的孩子,一把拉起了那个坐在地上大哭的孩子,大家一起手牵着手,相互加油,爬完了48级台阶。

最后,孩子互相手牵手,继续向前走,坚持走回了幼儿园,没有一个孩子掉队。

幼儿园的老师们感到十分欣慰,虽然孩子为自己的贪心感到了懊悔,但他们依然坚持到了最后。这次的“遗憾教育”,磨炼了孩子们的耐力、韧劲和责任感,这比平时的说教来得更加深刻。

由此可见,“遗憾教育”对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可以教会孩子懂得取舍,在适当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且可以让孩子变得更有耐力,更具责任感,学会担当,想要的东西自己努力,想做的事情自己争取。

人生百年,孰能无憾?没有几个人会喜欢遗憾,然而,遗憾的的确确是生命中的收获。遗憾既可以成为痛苦的煎熬,也可以成为人生中美好的回忆,它将带给孩子更多、更深刻的感悟。正是因为有了遗憾,生命才更加值得回味,值得称颂。

想让孩子从小得到这样的锻炼,作为中国父母,不妨学习日本幼儿园的“遗憾教育”,为孩子开设一节这样意义深刻的课程。

慧言慧语

有时候,“遗憾”和“懊悔”也有可能会变成好事。只要孩子能够正确面对,“遗憾”和“懊悔”就会滋生出好事。比如背10斤红薯回幼儿园的孩子,虽然为自己的贪心感到了懊悔,但是他们并没有轻言放弃。通过这种“痛苦的遗憾”,磨炼了孩子的耐力,其深刻程度远远胜过父母的任何说教。

因此,父母应该最大程度地利用孩子的“遗憾”,对其进行“遗憾教育”,以此来达到磨炼其耐力的目的。

5.端盘子、洗碗不丢人,鼓励孩子打工

日本父母十分重视自立教育。跟父母一起旅游的时候,日本孩子不管年龄大小,身上都会背着一个背包,背包里都是他们自己的生活用品。中国父母对此可能会有一些疑问,为什么要让孩子自己背背包呢?日本父母给出了这样的回答:“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当然应该由他们自己来背。”

其实,日本孩子不仅生活自立,就连经济上也很自立。日本父母在教育孩子上,有这样一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很多日本父母都鼓励孩子长大一点,就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外打工挣钱。

日本父母认为,孩子做家务是应尽的义务。倘若孩子参加劳动,父母付钱,就是对家庭关系的一种扭曲;倘若孩子考了好成绩,父母赏钱,是一种贿赂。在日本父母看来,在物质生活条件过于优越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往往没有毅力。所以,日本父母十分注重锻炼孩子的吃苦能力,鼓励孩子外出打工,比如端盘子、洗碗等。他们并不像中国父母那样,把端盘子、洗碗当成是多么丢人的一件事情,相反,他们觉得,对孩子来说,这是值得骄傲的工作。

周六早晨,吃完早饭,程芳将洗碗的工作交给儿子亮亮之后,就开始忙别的了。正当她打扫客厅的时候,门铃响了。一开门,原来是对门的邻居晨晨妈。

“大早晨的没有打扰到你们吧?”

“没有,我们一家人都起床了。”

晨晨妈感到十分惊讶:“亮亮也起来了?在哪儿呢?”

“在厨房洗碗呢。”

晨晨妈往厨房一看,亮亮果真在厨房,一边洗碗一边玩水,玩得不亦乐乎。看着亮亮,晨晨妈想到了自己正在睡懒觉的女儿晨晨,晨晨每次进厨房都会不高兴,嫌厨房里脏,到处都是油烟。

程芳知道晨晨的性格,于是她提议道:“晨晨不是快放暑假了吗?你可以让她找一个饭店去打工,不仅可以接触社会,还可以学习一些做饭的基本常识,这样不是很好吗?”

不料,程芳的提议马上遭到了晨晨妈的反对,晨晨妈说:“去饭店打工?一个大学生去饭店端盘子、洗碗,别人知道了还不得笑话我们?还以为我们晨晨找不到好工作了呢!再说,别的孩子在饭店端盘子、洗碗,要么是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要么是因为没有上大学。我还是觉得晨晨应该打一份比较体面一点的工,她是英语专业的,可以做点翻译类的工作,也可以找份家教类工作。如果她找不到工作,可以在家里待着,或者我也可以给她点儿钱,让她和朋友们一起去旅游。”

见晨晨妈这样说,程芳实在无话可说了。可能是见程芳话少了,晨晨妈感觉无聊,坐了一会儿之后就回自己家了。

“有这样的妈妈,孩子能好得了吗?”程芳感慨。

丈夫劝道:“你也别感慨了,你过会儿不是还要教井上贵子学中文吗?别人家的事我们管不了,管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

程芳收拾好东西之后就向井上贵子家出发了,为她开门的正是井上贵子本人。程芳刚要准备上课,井上贵子就把她拉到了一个房间,说:“程老师,我侄子暑假要来北京,这是我为他布置的房间,你看一下,够不够中国化?”

程芳一进房间,感觉自己好像进入了中国的明清时代,因为这个房间不仅摆着古色古香的桌椅、文房四宝、景德镇的瓷器,还摆放着一张木式的仿明清样式的大床,以及缎质面料的被褥。

看出程芳脸上的惊讶,井上贵子好心地解释道:“这些都是我侄子要求的。”

“买这些东西花了不少钱吧?”

“是的,按你们中国人的说法,这些东西都是他买单。我只是暂时替他垫付了,等他来中国以后会把钱还我的。”

“他的钱是他父母给他的吧?”

“不是,他的钱是他自己打工挣的。在日本,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去饭店打工。来中国后,或许他还会去饭店工作。其实,他之所以选择在暑假的时候来中国,就是想一边打工一边学习汉语。”

程芳接着问道:“他是去饭店端盘子、洗碗吗?冒昧地问一下,你侄子的家庭条件不好吗?”

井上贵子笑着答道:“他爸爸开了一家公司,家庭条件非常好。”

“那他为什么不去自己家的公司打工呢?”

“那孩子不喜欢在自己家的公司打工,在饭店打工让他感到非常愉快,而且他爸也支持他去饭店打工。”

“作为公司的负责人,他爸不会觉得在亲戚朋友中没面子吗?”

井上贵子解释道:“为什么会感到没面子呢?在日本,许多孩子会在课余时间到饭店打工。到饭店打工在日本十分常见,怎么会感到没面子呢?”

“在我们中国,有的父母就会觉得没面子。今天早上,我的一位邻居就对我说过这样的话。”

“这种想法真是令人难以理解,去饭店打工也没什么不好啊。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其实就跟做家庭教师、售货员是一样的,都是通过劳动挣钱,一点都不丢人。程老师,如果你儿子长大后,想要去饭店打工,你会觉得丢人吗?”

“或许以前会有这种感觉,但是现在不会了。”

的确,只要孩子喜欢,去饭店端盘子、洗碗又怎么了?没什么可丢人的。只要对社会无害,孩子喜欢就让他去做吧。

在国内,万千家庭,特别是城市家庭往往有这样的一种思想,即“谁舍得让孩子吃苦?”独生子女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许多家庭的养育模式为“6+1”,即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关注一个孩子。在养尊处优中,孩子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根本不识苦滋味。

在零花钱的问题上,中国父母给孩子零花钱的现象十分普遍,给的方式也十分随意。因此,中国的孩子从不缺钱花,或许正是因为这样,他们通常没有打工意识。而日本父母则不同,他们秉持着“要花钱,自己挣”的原则,鼓励孩子去外面打工。

更为可贵的是,即便父母再富有,日本孩子也愿意到饭店端盘子、洗碗,锻炼自己。对此,日本父母并不觉得孩子给自己丢了面子,因为这些工作一样要付出劳动,最重要的是,通过在饭店打工,不仅培养了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的意志力和毅力。与培养孩子的能力相比,父母的面子又算得了什么呢?

慧言慧语

父母应该建议孩子到校外去打工挣钱,但是,如果孩子不喜欢到饭店去打工,不要硬逼着他去,可以让孩子找一份他喜欢的工作。社会上有许多职业,总有一份是他愿意从事的。

如果孩子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就算是比在饭店里端盘子、洗碗还要累的工作,父母也应该双手赞成,一定不要因为孩子做的工作太过低级,而感觉丢了面子。当然,如果孩子打的工作不太适合他,父母可以委婉地提醒他一下。

6.坚持爬山爬到最后,为孩子加油

最近有一段视频爆红网络,南京市的一位爸爸,在气温达-13℃的情况下,让4岁的儿子在雪地里裸跑。该爸爸被人称为“鹰爸”,走红之后,人们对他的教育方式进行了了解。原来,为了锻炼儿子的意志力,“鹰爸”在儿子2岁的时候,就经常带着他一起爬紫金山,累了就歇一歇,不抱他,让他自己坚持爬到山顶。2012年9月,“鹰爸”甚至带儿子攀爬了日本富士山。

“鹰爸”的教育方式得到了一些父母的支持,他们认为“孩子就该从小锻炼,日本孩子冬天都是单衣跑步,而且在爬山时坚持爬到底,人家的孩子能行,我们的孩子也能行!”那么,日本父母究竟是如何对孩子进行爬山训练的呢?

3月份,暖暖的阳光让大岛一家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晴朗的周天,大岛先生提议去爬山,大岛夫人和4岁的儿子大岛俊一致响应。

吃完早饭,大岛一家人换上运动服,准备好吃的喝的以后,就出门了。经过半个小时的车程,大岛一家来到了离家不远的一座山脚下。抬头仰望,远远地看到矗立于山顶上的高塔,大岛夫人指着山顶对儿子说:“宝贝,今天我们要登上这座山的最高峰,你一定要加油哟!”

大岛一家沿着通往山顶的小路行走,大岛先生在前面带路,大岛俊高兴地又蹦又跳。山中怪石嶙峋,十分幽静,大岛俊看到什么都觉得很新鲜。兴奋的大岛俊拿着棍子去拍水,玩得不亦乐乎,直到爸爸在一边喊:“儿子,咱们要继续出发了,不然什么时候才能到山顶啊?你不是想看美丽的风景吗?美丽的风景还在上面呢,如果你想看的话,就赶紧往上爬吧!”听爸了爸的话,大岛俊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大岛一家人继续向前走,眼看山路越来越陡,大岛先生紧紧地拉着儿子的手走在前面,大岛夫人则紧紧地跟在后面。此时的她早已累得气喘吁吁了,两条腿就像灌了铅似的,走起路来越来越吃力,再看看父子俩,儿子早已脱掉了外套,小脸热得红扑扑的,丈夫也已是汗流浃背了。这个时候,大岛俊嚷着说:“爸爸,我累了,想休息一下!”

看到儿子实在是走不动了,大岛先生和妻子决定休息一会儿,再接着上路。于是,他们就地坐下,大岛先生和妻子互相打气,并给儿子加油鼓劲,鼓励他要坚持。很快,大岛俊又重新站起来,继续往上爬。

经过几次休息,大岛一家终于爬到了山顶。大岛俊看着远处的河流和公路,开心得手舞足蹈,大声呼喊:“我成功了!”

置身于山顶,一家人享用了午餐,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向远处眺望,只见山中一片朦胧,清静而又幽雅,令人心旷神怡。吃完午饭以后,大岛一家三口沿着崎岖的山路,一路欢歌地下了山。

后来,大岛先生和妻子只要一有空,就会带着儿子去爬山。爬山,使大岛俊收获颇多,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增长了见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了他的意志,正如大岛俊所说的:“坚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大岛先生和大岛夫人是日本父母的一个典型,通过鼓励孩子爬山来锻炼他的意志力和耐力。

意志力也称毅力,是一个孩子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对孩子来说,意志力越弱就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即在激励过程中达到半途的时候,孩子由于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导致的对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所以,锻炼孩子的耐力和毅力,培养其不抛弃不放弃的“许三多精神”,是为其日后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风浪做好准备,更是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

可惜的是,现在国内的许多父母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处处都为孩子代替包办,或者过度溺爱孩子,结果导致孩子没有抵抗挫折的耐力、坚持不懈的毅力以及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未来的日子里,这样的孩子会碰见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会因为一次小小的挫折和磨难就一蹶不振。因此,如果父母足够明智,就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力,给他的成长上一道保险。

在这一点上,日本父母就是非常明智的,经常带着孩子去爬山,在欣赏美景、陶冶情操的同时,磨炼孩子的意志力。

为了让孩子爬山爬到底,在爬山之前,日本父母会提醒孩子在到达山顶前可能会遇到的困难,让他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而当孩子真的遇到困难时,比如半途累了不想爬了、山路不好走等,日本父母会为孩子加油打气,使他在帮助和支持下鼓起勇气坚持下去。如此这般,孩子的意志力就会像打铁似的,得到有效的锤炼。

日本父母经常把一座大山数量化、具体化,让孩子一段一段地爬。这样,孩子在不断达到目标的喜悦心情下,变得更有自信,从而充满信心地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去努力。

日本父母会以身作则。许多时候,父母做事的态度影响着孩子做事的态度。在鼓励孩子爬山爬到底的时候,日本父母也会坚持到最后,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在爬山的过程中,父母还起着监督的作用,使培养孩子坚持不懈的精神不至于变成一句空话。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父母不会为孩子选择太没难度的小山坡,否则达不到训练意志力的目的,他们也不会为孩子选择太过陡峭、攀爬难度太大、太高的山,因为当孩子迟迟爬不到山顶的时候,很容易就会放弃,这样一来,锻炼就会变成打击,同样达不到训练意志力的目的。

爬山是一项强身健体同时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活动。所以,父母应该鼓励孩子自己爬山,并坚持爬到底,争做一个“爬山小勇士”。对孩子在爬山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意志努力,父母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让他在喜悦的心情下,信心更加坚定。

慧言慧语

不管孩子遇到什么困难,父母要想尽一切鼓励他,让他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直到取得胜利。爬山也一样,父母要在一边为孩子鼓掌加油,让他爬山爬到最后,以此来锻炼他的耐力和毅力。

孩子的一生中,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上都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的困难。当孩子在爬山过程中意志力得到锻炼以后,他就会明白,认准一件事以后就要全力以赴,只要有意志力,只要能坚持到底,那么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7.去野营?孩子又有磨炼的机会了

为了培养孩子强悍健壮的体魄和顽强坚韧的意志,日本父母经常鼓励孩子参加野营之类的活动。

近些年来,日本的一些学校对孩子进行了一种“无人岛教育”,也就是将孩子送到荒岛上生活几天,岛上没有人烟,孩子在岛上必须自搭帐篷、自己做饭。对孩子来说,这种教育可能是一个很难的适应过程,但是经过磨炼以后,孩子通常会变得更加热爱劳动,性格也会变得更加顽强。

“无人岛教育”反映了日本对下一代负责任的态度。现在的孩子在物质条件优越的环境里长大,但这过于优越的环境却使他在面对艰难困苦的时候,没有了意志力和毅力。因此,如何保证孩子不被养成温室里的花朵,是现代教育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野营就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六年级学生真田晴彦在即将放暑假时,跟班上的男生约好去野营。这些孩子平时很少参加活动,为了锻炼自己,他们决定野营一个星期,而且不让父母随行。

早在放假前的一个星期,晴彦等人就已经开始做准备了,他们买了帐篷,甚至列好了食物清单,细致到对7天中每一顿的菜谱,都进行了讨论。计划细节甚至细致到准备多少寿司,毕竟这不是自家过日子,而是一个团队活动。

暑假第二天,睛彦等人就出发了,他们的目的地是一个没有人烟的荒岛。奔波了4小时,他们终于到达营地。这里没水,打水的话需要步行几百米。在这里,他们没有人可以依靠,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他们自己。然后他们开始学搭帐篷。

对没有任何经验的他们来说,搭帐篷可是个大挑战,之前出去玩儿都是父母帮他们搭,这次只能按照说明书上写的,学习如何组装和使用帐篷配件。这件事他们从下午2点一直干到傍晚6点才完成。

之后,他们开始找柴生火。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也费了不少周折,因为原来这些事儿从来不用他们自己动手。篝火终于点燃,当天晚上,孩子们兴奋得睡不着,几个人挤在帐篷里不停地说话。

野营是个计划性很强的事情,一切都要计划好,比如一个星期要吃多少寿司,带少了挨饿带多了浪费。第一天下来,孩子们就发现再周密的计划也难免疏漏,因为运动量大,大家比平时吃的都多了,食物很可能会不够。

另外,矿泉水浪费也是很大的问题。他们打开一瓶矿泉水往往没喝完就不喝了,渴了再拿一瓶,有孩子甚至用矿泉水洗手。后来,面对日益减少的矿泉水,孩子们饭前洗手都要跑到几百米以外才能完成,这让大家对水的认识有了改变。

这一周,孩子们和爸爸妈妈断绝了通讯联系,一切生活问题都由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一周的艰难生活下来,他们开始习惯动手劳动,自己管理自己,还学会了关心他人。许多孩子认为,这将是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周。

这是晴彦首次离家参加野营,在他离开家的一个星期里,真田夫人体验了“骨肉分离”的感受。真田家有3个孩子,晴彦是家中的老大,他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作为哥哥,晴彦平时不像其他孩子一样参加各种野外活动,所以真田夫人觉得特别对不起孩子。

这次得知儿子要跟班上同学一起野营之后,真田夫人举双手赞成。可当她把晴彦送到集合地点后回家的路上,就开始后悔没有把手机留给儿子,以便知道儿子的情况。

真田夫人跟丈夫当天晚上就失眠了,他们担心儿子会不会想家,会不会遇到困难。对他们来说,这一个星期实在是太漫长了,到了儿子凯旋的时候,全家大小集体出动,前往汇合地点接儿子,像是迎接英雄一样。

野营回来,真田夫人觉得儿子懂事了许多,不仅经常帮家里做家务,还学会了珍惜粮食和水。真田夫人没想到,一次野营竟使儿子变化这么大,她决定以后只要有野营的活动,她一定给儿子报名。因为她相信,经过野营的磨炼,儿子会成长得更快、更好。

在中国,孩子缺乏劳动锻炼的问题已经变得非常严重。据调查,中国某大城市孩子每天的劳动时间仅12分钟。这样看来,中国父母应该像日本父母那样,对孩子进行中国式的“无人岛教育”方法。这样孩子才不至“肩不能挑,手不能提”。

这种教育方法有以下几点好处:

首先,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团队意识。野营看上去是游戏,但实际上需要团队的相互协作和每个孩子的认真负责。只有每个人都尽职尽责,相互协调,以团队为家,共同承担责任,面对困难,解决困难,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其次,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在野营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尝试,学会了原来不会做的事情,比如生篝火、搭帐篷、找水源等,孩子会发现原来自己有能力完成很多事,不必事事依赖父母,这对他们自信心的培养有着很大帮助。

最后,让孩子养成解决问题的能力。野营途中必定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克服这些的过程,本身就是成长过程,这不仅能够让孩子学会遇到困难不急不躁,耐心解决,还能磨炼其意志,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起到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小小的野营,也能成为锻炼孩子的渠道。不少中国父母,以为溺爱是为孩子好,事实上,这是对孩子的不尊重,更是对孩子权利与意志的剥夺。为了不把“爱”变成“害”,从此刻起,父母们不妨试着放手,把权利归还给孩子,鼓励孩子去野营,从中磨炼他的意志。

慧言慧语

中国父母总是希望孩子能够一帆风顺,并且总是伸手帮助他摆脱困境。也就是说,中国父母对培养孩子坚韧顽强性格一事并不那么关心,不舍得让孩子吃一点点苦。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这种意识自始至终都贯穿其中。

虽然中国父母也教育孩子要不怕困难、勇敢坚强,但这只是口头教育,是象征性的,很难产生真正的效果。仅仅靠说教是培养不出坚韧不拔的性格的,只能通过具体的教育方式将它一点一滴地注入到孩子的心灵当中。而野营,就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