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 » 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全文在线阅读

《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第16章照料难缠或肠痉挛的宝宝

关灯直达底部

有些宝宝生来就拥有一些特质,而被贴上“难缠”的标签。这些宝宝需要父母付出额外的耐心和创造力,而在照顾这些宝宝的过程中,父母也会变得更加聪明和敏感。下面让我们来见见这些特殊的小家伙们。

难缠宝宝

我们头3个孩子很好带,所以我们始终不能了解那种所谓“难带的孩子”到底是什么样。到了第4个孩子——海登,她把我们原本平静的家搅得天翻地覆。海登一出生就与众不同。对别的孩子起作用的方法,对她都没用。她吃奶和睡觉的时间根本没有规律可言。她是那种得一直在怀里抱着,一直在胸前靠着的宝宝。我们一放下她,她就号啕大哭,但一抱起来,她就不哭了。海登每天就这样在家人的怀里传来传去。玛莎抱累了,就轮到我。用背巾背着她效果比较好,不过有时也不管用。

我们离开一会儿,她就受不了。她整天黏着我们,还把白天的哭闹带到晚上。她激烈地拒绝/』、床,只喜欢睡在我们床上,躺在父母暧和的身体旁边。那张曾经让老大、老二、老三进入甜美梦乡的婴儿床很快在二手市场卖掉了。海登唯一不变的地方就是她每天都在变,今天还起作用的办法到了明天就没用了。我们想方设法满足她。“需求无度”就是她的写照。

我们对海登的感觉也跟她的行为一样反复无常。有时我们很同情她,有时我们累得精疲力竭,有时我们不知所措,甚至有些生气。

如果她是我们第一个孩子,我们可能会觉得这是我们的错,并且会自我反省到底哪里错了。而当时我们已经养育了3个孩子,是经验丰富的父母,我们知道这不是我们的错!

名字的内涵

在这章里,我们会遇到3种类型的宝宝,有3种不同的名宇:难缠宝宝、高需求宝宝和肠痉挛宝宝。这3种宝宝特征相似,需要的安抚技巧也相似,但他们还是有不同之处。

难缠宝宝是一个统称,指那些老是哭着闹着要大人抱,但只要抱起来就很容易满足的宝宝。这些宝宝在头几周会因为各种原因哭闹,但随着对环境的逐渐适应,会慢慢变得安静下来。

髙需求宝宝相对于难缠宝宝来说比较难于描述。这些宝宝渴望身体接触,他们喜欢一直被抱着,一放下来就会大声哭闹抗议。他们超级敏感,紧张,不会自我安慰,对父母的要求非常多。不过一般来说,只要他们的要求得到满足,他们就会很开心。这种喜欢牢牢黏在父母身上的宝宝有着坚持不懈的个性,能激励父母找到最适合他们的育儿方式。

肠痉挛宝宝并不难缠,他们只是非常痛!这类宝宝会连续几小时地哭闹,怎么哄也哄不好。有时他们看起来很痛很生气,这种情况一般是在傍晚时发生,也有时全天不舒服,不管大人怎么安慰、拥抱,都无济于事。接下来你会知道,他们疼痛经常是因为健康原因。在西尔斯家的儿科诊所里,我们很少用“肠痉挛宝宝”这个名词,而是用“疼痛的宝宝”代之。用这个名称是为了发动医生和父母尽快去寻找宝宝疼痛的原因,找出一种能让宝宝舒服的解决办法。

用哪种术语称呼你的宝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了解宝宝难缠、疼痛的原因,学会如何对付。

但是我们听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相互矛盾的建议,例如“你们抱得太多了”,“你们会宠坏她,让她哭就行了”,“她是在操纵你们”,等等。我们没有理会这些建议,依旧用我们觉得对并且有用的方式照顾她。养育这种类型的宝宝,你要上的第一课是:宝宝难缠主要是因为他的性格,而不是因为你的育儿能力。

海登出生后几周,我们意识到我们生了一个特殊的孩子,有特殊的箱要,因此要用特殊的育儿方式,我们下定决心要满足她。但怎么满足?我们相信如果我们用更敏锐、更有技巧的育儿方式,她会健康成长的。但这很难。我们曾经给她取了个绰号:小多。她什么都要得多,尤其是拥抱和吃奶,只有睡觉不是。我们明白,海登不是那种标准的宝宝,标准宝宝那一套对她不起作用。当我们不把她看做一个需要矫正行为的问题宝宝,而是一个有特殊个性、需要特殊培育的宝宝时,跟她相处就容易了许多。

高需求宝宝

我们最早的困惑之一是该如何描述海登。我们不喜欢通常用的“难带”和“爱哭闹”等词语,因为它们的含义是负面的、贬义的。另外,这些词还暗示父母和宝宝中的一方或双方是失败的,我们不愿接受这种说法。我们不断告诉自己,海登的行为和我们的育儿方式都没有错,只是“她的需求比较高”,而且我听到很多有类似宝宝的父母也这么说。有一天,我们灵光一闪:“就叫他们高需求宝宝吧!”我们用这个说法指代这一类宝宝,发现很拾当,就一直保留了下来。这个词标志着我们开始接纳和欣赏海登。

用一个更积极的词汇去重新定义海登,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她激动人心的个性上,而不是让别人不方便的地方。我们的任务是接受而不是压制海登的个性,要欣赏她的特质,把这些特质调试成对她和全家都有好处的行为。我们学会让自己保持灵活性,来维持对全家都有好处的育儿方式。被高需求宝宝弄得沮丧不已的父母很难卸下思想上的顽固包袱。

“高需求宝宝”这个词说明了一切,既精确地指出这些宝宝为何要求如此苛刻,也说明了父母应该采取的育儿策略。这是一个正面、乐观的说法,听起来显得很有学问,又很特别,既减轻了父母的内疚感,也给了这些宝宝应得的重视。家里有高需求宝宝的父母们,你们现在是不是感觉好些了?

“等她长大一些就不会这样了。”朋友们安慰我们说。确实是,但又不完全是。一旦我们了解、接受了这个宝宝,相应地调整育儿方式,带海登就变得容易很多。但她的需要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减少,只是有所变化。她从一个高需求宝宝成长为一个高需求儿童,进而又变成一个高需求少女。她很晚才离开她的三大安全感来源:床、妈妈的乳房和父母的怀抱。但她还是离开了。我们怎么养育她?保持敏感。

24年后,海登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非常敏感、情感丰富的姑娘,对我们和其他人都充满爱心,懂得付出。海登教给我们:*宝宝难带主要是因为他们自己的性格(也就是说他们天生具有某种行为倾向),而不是父母的育儿能力有问题。

*每个宝宝都有不同的需求,需要不同的照顾方式,才能让父母和宝宝都表现出最好的一面。

*要接纳、欣赏这类有着独特性格的高需求宝宝,并用一种特殊的育儿方式养育他们。海登教会我们要更加敏感,这是一种在我们的专、Ik、社会和婚姻关系中都需要的品质。我们教会海登的是:*照顾她的人会回应她的需要。

*她是有价值的(有需求并没有

错)。

*她的世界是温暧的、值得信赖的。

我们通过自己的经历和对很多这类宝宝(及他们父母)的接触和观察,逐渐积累经验,找出婴儿难缠的原因及应对策略。下面的内容可能对大部分这类宝宝和父母都有帮助。

高需求宝宝的特征

下面列举的是这类宝宝最常见的性格特质,父母们可以用来与自家宝宝作对照。

超级敏感:高需求宝宝对环境非常敏锐。他们很容易因为一些变化而感到不安,不愿意接受变化。他们在白天很容易受到惊吓,晚上也睡不安稳。这种敏感的性格使他们对信赖的、不变的看护人产生很深的依恋,所以不要指望他们接受陌生人或临时保姆。他们很挑剔,有固定的思维方式。这种敏感的个性特点,在早期会把父母搞得精疲力竭,但当宝宝长大些后就会带来益处,因为这样的宝宝更能够与人建立深沉、亲密的关系。

放不下。安安静静地躺在婴儿床上,只有在喂奶和换尿布时才需要大人抱一一这绝不是高需求宝宝的写照(或者说,大部分宝宝都不是这样)他们喜欢动,不喜欢静静地躺着,这是这类宝宝的生活方式。他们喜欢在大人怀里,靠着妈妈的乳房,很少能忍受常常被放在婴儿床上。

鼸:_

离需求的宝宝——是幸运还是考验冇一天,当我们在比较几个孩子的性格时,突然发现,当个高需求宝宝其实挺好的。想想看,哪个宝宝得到的照顾最多?高需求宝宝常常被抱着,因为他们要求多,很难离开别人。而又是哪个宝宝得到的抚摸、喂奶时间最多,睡眠环境最舒适?当然是高需求宝宝,他们就像坐头等舱一样。那么,哪一类父母对宝宝了解得最多?哪一类父母能发展出更多创造性的育儿方法?不用猜,当然是家有高需求宝宝的父母。事实上,我们相信,所有的婴儿都或多或少地具有高需求宝宝的特征。

不会自我安慰。这些宝宝不能自己安慰自己。父母们坦言:“他不能让自己放松。”妈妈的大腿是他的椅子,爸爸的怀抱是他的床,妈妈的乳头是他的安抚奶嘴。这些宝宝对妈妈的替代品非常挑剔,如抱枕和安抚奶嘴,经常激烈地拒绝它们。对高标准照顾的期待,使这些宝宝愿意与人亲近,而不是物,这是发展与人的亲密关系的前提。

精力充沛。“他每时每刻都很兴奋。”一位疲倦的爸爸说。做每件事都会投人很多精力。他们哭得很大声,笑得很开心,如果没有及时“就餐”,他们也会马上激烈抗议。因为他们的感受比较深,交流比较强,所以能与他人建立深沉持久的关系,但一旦关系被打破,他们会很难适应。这种宝宝长大后可能是很热心的人。在众多描述这类宝宝的形容词中,从来没有听说过有“无聊”这个词。

整天想吃奶。对这类宝宝来说,不存在所谓的“用餐时间”。他们会每两三个小时就来一次马拉松式的吃奶行动,享受更长时间的吮吸安慰。这些宝宝不仅奶吃得更勤,吮得也更久。他们断奶出奇地慢,一般到了两三岁还在吃母乳。

经常醒来4一位疲倦的妈妈无奈地说:“为什么我的宝宝什么都需要比别人多,唯独睡觉不是呢?”他们晚上经常醒来,而白天却不给父母太多打盹的时间。你会感觉宝宝身体里有个很难关掉的灯泡。大概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宝宝长大后常成为别人眼中很“耀眼”的孩子。

不会满足.没法预料。你正在计划宝宝下一步需要什么,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一位累坏了的妈妈说:“我正想我贏了,没想到宝宝还有一手。”今天起作用的安慰方法,没准明天就无效了。

过度活跃,高肌张力。这些宝宝

被抱着的时候会不停扭动,直到你找到一种让他最舒服的姿势。吃奶时,他们动不动就挺直腰板,好像想边吃奶边来个后空翻。一位家有髙需求宝宝的摄影师爸爸说:“想让他乖乖不动拍照片,门儿都没有。”当你抱着某些高需求宝宝时,你能感觉到他们的肌肉绷得很紧。

“把我累坏了"。除了在自己做的亊情上倾注大量精力外,这些宝宝也要耗尽父母的精力。“他把我累坏了”是父母们常见的抱怨。

不軎欢抱着。这类是最高级别的高需求宝宝,因为他们连被抱着都不满意。大部分宝宝只要被父母抱起来,就会乖乖地肌着不动,而这种宝宝会弓起背,四肢僵直,拒绝被抱在怀里。大部分宝宝都喜欢在父母怀里的身体接触和安适感,但这类宝宝却很难在父母怀里找到舒适感。如果妈妈坚持不懈地努力,给宝宝亲密感和安全感、坚定的拥抱,宝宝还是会接受的。

要求多。高需求宝宝的服务标准很高,对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有很强烈的愿望。假设有两个宝宝同时举起胳膊,要求父母“抱抱”,而父母没有注意到这个信号,这时性格温和的宝宝可能会放下胳膊,自己玩自己的。而髙需求宝宝不能接受父母的这种忽视,他会大吵大闹,继续要求,直到父母把他抱起来。

有这样一个高需求宝宝,你要对―些“宝宝在操纵你”之类的破坏性建议保持警傷。稍微想一想,如果高需求宝宝的要求不髙会怎么样?如果他有很强的需要,但没有一个强烈的个性去满足这种需要,他的潜力大概不会得到完全的施展。这类宝宝“要求强烈”的个性可能就是以后成长为“意志坚强”的人的先兆。

精疲力竭的父母经常会问:“宝宝的这种个性特点要持续多久,等他长大以后还会这样吗?”不要太急于预测宝宝今后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有些难带的宝宝在进人儿童期后,性格会有180度的大转变。但一般来说,这些宝宝的需要不会减少,只是改变了。虽然这些宝宝早期的一些特质听起来有点负面,最初会让父母感到些许挫败,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宝宝逐渐长大,大部分用对了育儿策略的父母会改变对宝宝的看法,开始用诸如“富于挑战”、“有趣”、“聪明”等字眼来形容宝宝。同样的性格特质,刚开始看起来很累人,但如果宝宝的信号得到了父母准确的解读和适当的回馈,这些特质最终常常会成为这些宝宝和父母的一笔财富。紧张的宝宝会变成富有创造性的儿童,敏感的宝宝会长成富有同情心的孩子。这个不断索取的小家伙长大后也许会成为一个乐于付出的人。

宝宝为什么哭闹

要是你遇到了一个如此特殊的高需求宝宝,该怎么对付昵?养育这种特殊宝宝,你首先得了解宝宝为什么哭闹。很简单,宝宝哭闹的理由跟大人一样:他们不舒服,要么是身体上,要么是情绪上,也可能是他们需要什么东西。

宝宝哭闹是为了适应环境

出生前,宝宝在妈妈的子宫里真是再舒服不过了。大概再也不会有一个家能比妈妈的子宫更舒适——可以自由漂浮,恒温,营养自动供给。本质上来讲,子宫的环境是井然有序的。

分娩突然打断了这种秩序。出生后一个月,宝宝一直在试图重新获得子宫内曾有的秩序感,适应外面的生活。分挽和对出生后生活的适应,显示出了宝宝的性格,因为他第一次不得不通过做点什么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被迫行动,有所“表现”。如果饿了、冷了或吓着了,他就哭。他必须努力才能获得他需要的东西。如果宝宝的需要比较简单,很容易得到满足,就被认为是“好养的”《如果宝宝适应力不太好,就被认为是“难缠的”。爱哭闹的宝宝适应力比较差,不会让自己将就外在的环境,他们需要更多,于是就哭闹着想得到满足。

想念子宫

宝宝哭闹的另一个原因是想念曾经生活的子宫。宝宝期望生活能像以前一样,但不是那样,他感觉不对。他想适应新环境,非常渴望舒服。想要舒服与得不到舒服的冲突导致了心理上的压力,表现在行为上就是“哭闹”。宝宝哭闹是在恳求照顾他的大人帮他获得舒服,一种“让我回到子宫”的恳求,直到他长大些后学会让自己舒服为止。

有的宝宝并不想念子宫里的舒适感,因为他现在仍然拥有。出生后,他立即被放到妈妈的肚子上,从妈妈的乳房获身体和情绪上的抚慰。白天在背巾里和妈妈亲密接触,晚上和父母偎依在一起安睡。这样的宝宝没有必要哭闹。他在子宫里获得的舒适感依然还在,分娩只是改变了这种抚慰的表现方式。

想象另一个处于完全不同世界的宝宝。出生后,身边不是妈妈温暖熟悉的身体,而是医院的塑料箱。嘴里的不是温暖的乳头,而是一个桂胶奶嘴。没有持久的拥抱和频繁的喂奶,只是待在箱子里,在大人方便时抱起来喂奶。甚至睡眠也被打扰。他有两个选择:要么接受这个低水平的“子宫”,当个“乖宝宝”,要么用哭闹表示抗议。他哭闹得越多,被抱起来喂奶的机会就越多。他学会了这一点:哭闹才会有奶吃。出生才一两天,他就已经被认为是个“爱哭闹”的宝宝。晚上他仍会哭闹,只有这样才能睡在父母的身旁。几周之后,宝宝学会了把“哭闹”作为他的生活方式,这是他懂得的唯一语言。这种宝宝是开头不顺的受害者,他已经学会了“难缠”。

“需求水平”的概念

所有的宝宝都需要拥抱、吃奶、抚摸,但有些宝宝的需要更强些,有些宝宝更善于表达这种需要。我们想弄明白在同样的照料下为什么不同的宝宝表现得不一样,于是提出了“需求水平”这个概念。我们相信每个宝宝都有特定的需要,如果这种褡要得到了满足,他们就能在身心发展上发挥最大的潜力。每个宝宝的性情差异,也是为了传达他的需求水平。

假设有个需求水平中等的宝宝,他只需哭闹一小会儿,得到适当的拥抱和抚慰后就能满足,这样的宝宝就被认为是“好养'假设另外有个宝宝,他需要经常抱,一放下来就会立即哭闹,以便得到更多拥抱,这个宝宝的需求水平就不是经济舱,而是头等舱。他就会被认为是“要求多”。但一旦到了头等舱(经常抱,经常喂,日夜的抚慰),他的哭闹就会越来越少。因为他得到了舒服的环境,不必再哭闹了。这两类宝宝都是正常的,没有高下之分。他们只是需求水平不同,相应地,满足需求的性情也就不冋。

-体感

那些“一放下就哭”的高需求宝宝其实只是想继续和妈妈的一体感。出生前,宝宝和妈妈是一体的。出生后,妈妈觉得宝宝已是独立的个体,但宝宝不这么觉得。他依然想跟妈妈连在一起,分娩只是改变了这种联系的方式。如果跟妈妈的联系被打断,宝宝就会哭闹。如果他的要求得到了满足,他就会感到舒适和自在。当宝宝感觉良好时,性格脾气也会变得更有规律,成为“比较乖”的宝宝。

黏人或不黏人

“宝宝整天都要黏着我。”当这种一体感被打破,妈妈就说:“宝宝现在不黏人了。”

南希家就有一个高需求宝宝,为了跟宝宝形成亲密关系,她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她告诉我们说:“当宝宝变得没那么黏我,似乎要跟我分开时,我想抱他,想让他重新黏我。那段时间真是很长,很难熬,但最终我的付出还是得到了回报。”

父母与宝宝配合

虽然宝宝难缠主要是因为他们自己的个性,不是因为父母的育儿能力,但父母也不能完全置身事外。

父母对宝宝需求水平的熟悉速度,反应的敏锐度都能影响宝宝哭闹的次数,并且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种高需求的个性是否能导向一种好的性格特质。宝宝需要一个主要的亲密对象来组织他的行为,这个人通常都是妈妈。没有这种组织化的影响,宝宝会一直处于混乱中,表现在行为上就是哭闹不止。因此父母要改变把新生儿看做一个独立个体的传统看法,要把母婴关系看成一个整体。

某些高需求宝宝会忽然表现出哭闹行为,就是因为突然失去妈妈所扮演的调理作用,因而产生了不适症状。

妈妈们经常这样形容一体感:

表现出宝宝和你身上最好的一面

长期以来,育儿专家们一直在争论一个问题:决定婴儿行为的究竟是基因还是家庭环境?其实两者都有。婴儿的个性并非一张白纸,可以任由父母涂抹。不过,婴儿的个性也不是—成不变。虽然宝宝天生就有特殊的个性,家庭环境因素还是能够影响他们的性格特征(也就是在特定环境下宝宝的感觉和行为)。育儿方式对婴儿的影响正是目前热门的研究内容。

还有一项更新、更令人激动的研究领域是,婴儿的性格对父母的影响。一位家有高需求宝宝的妈妈曾跟我们说:“我们那个难缠的小家伙绝对把我身上最好的和最坏的东西都激发出来了。”这种说法肯定是真的。正像宝宝生来就有不同的性格一样,父母最初的育儿能力也是多种多样(取决于他们本身是如何被养大的)。一些妈妈的育儿能力是天生的,也能配合宝宝的需求水平。而有的妈妈需要花一段时间才能学会如何满足宝宝的要求,而且还要有人帮忙。这个帮忙的人就是宝宝。妈妈和宝宝的性格互相影响,如果他们开了个好头,就会激发出彼此身上最好的一面。

宝宝的性格-父母的回应

我们前面提到过,每个宝宝生来就有特定的需求水平。为了传达出自己的需求水平,宝宝会表现出一些促进亲密的行为,用这些“不可抗拒”的品质和行为把大人吸引到他身边做出回应,这些行为包括微笑、柔情低语、搂抱、眼睛对视,其中效果最强的就是宝宝的哭声。每一位父母,尤其是妈妈,最初都具备一定程度的育儿能力。养育高需求宝宝的关键是父母的育儿能力要与宝宝的需求相对应。婴儿在塑造父母行为的过程中扮演了一个积极参与的角色,这样他们共同摸索出的育儿方式才能激发出双方身上最好的一面。下面分析一下这个匹配系统的运作过程。

母子配合:

乖宝宝+反应积极的妈妈

结果:这个组合通常配合得不错。妈妈对宝宝的行为很满意,因为她觉得宝宝的“乖”反映出妈妈的好(其实不一定)》因为乖宝宝要求少,所以他不会使用促进亲密关系的技巧来与父母达成高水平的互动交流。例如,因为他被放下去时不哭闹,那么获得的拥抱就比较少。但直觉灵敏的妈妈可能会意识到她的宝宝需要更多的拥抱,会主动和宝宝交流来加以弥补。妈妈主动,帮助宝宝更好地发出信号,母子的交流就能达到一个较髙的屋次。

如何面对批评

宝宝刚出生,一定会有很多好心的朋友告诉你(有时是暗示,有时明示),他们的育儿方式比你的好。尤其是当你恰好遇到一个高需求宝宝时更是如此。你可能会感觉批评你的育儿方式就像攻击你的人格。

下面这几个办法可帮你应付这些批评:减少曝光率没有什么能比有关育儿方式的分歧更能破坏友谊了。尽量跟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是避免批评的最好办法。

自信

信心是有感染力的。当一个自以为是的好事者被你气得快跳起来时,记得要自信地对他说:“这对我们家很有用。”

考虑来源

亲密育儿法对那些不相信这种育儿法的人来说,可能充满威胁性,因为你可能会触动他们内心的罪恶感。他们可能也希望自己能像你一样,有勇气跟着感觉走。

尊重父母

大部分批评可能来自你的父母。记住,在他们那个Vj、心把孩子宠坏”的年代,很多人更相信专家,而不是他们自己。如今,时代和专家都不同了。你要承认,如果换一个时间和地点,你可能也会采取不同的育儿方式。告诉他们你觉得自己做得很好,你这个“又新又激进”的方法其实是经过考验的老方法。爷爷奶奶曾经这样做过,现在轮到你了。把爷爷奶奶作为你的盟友,把焦点集中在那些相同的做法上。试着理解父母的感觉。当你的育儿方式跟他们以前不一样时,他们可能会觉得,你希望把宝宝教得比他们当初教你的更好。

保护你的宝宝

大部分人不了解高需求宝宝,在他们看来,老是要人抱就是惯坏了。你可能要做很多说服教育工作。但不要让人觉得你认定你的方法是唯一正确的,别的方法都是错的。跟那些提建议的朋友说,你很尊重他们的方法,只要他们觉得有用就好,同样,也请他们尊重你的方法,因为这方法适合你。

不要让自己成为靶子

避免提出最容易引起争议的三大话题:行为训练、延长母乳喂养时间、与宝宝一起睡。强调育儿方式是很私人的选择,不要鼓吹一种育儿法在任何情况下都优于其他育儿法的观念。如果你采取了亲密育儿法,并且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健康的平衡,那么大可以继续下去,宝宝的行为表现将是你最好的证明。

拿医生当挡箭牌

有时候聪明的做法是把火力引开,告诉别人说,你的育儿法是根据现代医学的研究结果得到的。你还可以加一句:“医生建议我说,针对我们家的情况和宝宝的个性,这种方法是最好的。”有时候你可以引用本书中的信息来帮你说话,但不要引用太多,否则会被别人批评你照本宣科。

母子配合..

乖宝宝+反应冷淡的妈妈

结果:这对组合配合得不太好,很难形成强有力的亲密纽带关系。因为乖宝宝要求不多,妈妈可能觉得“他不怎么需要我”。结果,这位妈妈可能会在别的方面追求更有挑战性的互动,而较少花精力来跟宝宝建立创造性的互动。在这样的组合中,不仅妈妈没有激发出宝宝身上最好的一面,宝宝也没有激发出妈妈身上最好的一面。有时候这样的组合还会导致延迟型的难缠宝宝,即宝宝最初很乖,但在4~6个月时(或妈妈注意力开始转移时),性格突然出现大转变,变成了一个难缠的小家伙,爆发出大量促进亲密关系的行为,要求和父母有更高水平的交流。对父母来说,对宝宝采取开放态度很重要,而且当宝宝出现行为的急剧变化时,要及时调整育儿方式。

母子配合:

很有技巧的高需求宝宝+反应积极的妈妈结果:这对组合通常配合得不错,能发展出强有力的亲密纽带关系。妈妈和宝宝都能激发出对方身上最好的一面。宝宝发出信号,妈妈反应积极。宝宝很享受妈妈的反应,进而发出更多的信号,因为他知道他会得到想要的反馈。结果是妈妈和宝宝彼此习惯,彼此适应。即使遇到复杂的信号,没法轻易地理解,妈妈也会反复尝试,找出正确的结果。宝宝学会更好地交流,妈妈学会更好地照顾,双方都对对方很敏感。母婴关系能够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因为妈妈变得更善于倾听,而宝宝更懂得如何哭,学会了很有技巧地表达自己的需要。

母子配合..

没有技巧的高霈求宝宝+反应积极的妈妈结果:这个组合应该也不错,只是难度会比较大。那些“不喜欢抱”、“跟人不亲近”的宝宝,看起来是比较省心的乖孩子,事实上属于高需求宝宝。这些宝宝不会要求亲密接触,也不吵着要大人抱,不喜欢偎依。但事实上他们需要抱,需要抚慰,但没有相应的技巧来传达这个需要。因为宝宝似乎对妈妈没什么反应,所以妈妈在育儿方面可能感觉不到喜悦,从而将精力转向别处。于是双方越来越疏远。但妈妈其实可以有更好的做法。她可以尝试各种抚慰宝宝的方法,找到宝宝最满意的。妈妈可以想办法吸引宝宝。她主动交流,达到一个好的平衡,知道何时加强,何时暂缓。最终宝宝会喜欢上拥抱,而妈妈也会喜欢抱宝宝。这样一来,宝宝培养出了更好的促进亲密关系的技巧,妈妈对宝宝的了解也会加深。双方达到了和谐。

母子配合:

高需求宝宝+反应冷淡的妈妈

结果:这样的组合是最不理想的,会造成“双输”,宝宝和妈妈都不能表现自己最好的一面。宝宝有很好的促进亲密的技巧,一开始就能表达自己的需求。而妈妈既没有接受宝宝的信号,也没有遵循自己的直觉(如果多加练习,不稳定的直觉也会变得稳定),而是采用一种相对冷淡、克制的育儿方式。她听信了一些反面的建议:“他在操纵你。”“让他哭吧,你是在让他学会独立。”你会宠坏他。”

有高需求宝宝的妈妈们,要对这类消极建议保持警惕,如果你被持错误建议的人所包围,就该换个环境。这类建议会破坏母婴关系。而容易听信别人建议的新手妈妈只会被弄得越来越糊涂。尤其要小心那些暗示要按时间表喂奶、定期让孩子哭的简易快速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很少起作用,对高需求宝宝尤其有害。妈妈会花很多精力尝试别人建议的方法,而很少有精力在自己的宝宝身上尝试她自己的安抚技巧。

这时宝宝会怎么样?高需求宝宝的信号没有得到妈妈的回应,将产生两种结果。一种结果是,宝宝会哭闹得更响、更厉害,直到有人抱起他,和他建立亲密关系,他才会静下来。最后,宝宝还是能突破妈妈的心理防线,让妈妈改变心意,采取较亲密的育儿方式。但这是有代价的,因为宝宝花了很多精力用来哭闹,用于成长的精力就很少,他可能长不好。另一种结果是,宝宝会放弃哭闹,关闭信号(这时有人会说:“看,起作用了,他最终不闹了。”),退回他自己的世界,养成各种各样自我安慰的习惯。

安抚宝宝

精疲力竭的父母什么都会去试,这就是关键——什么都去试试。大部分安抚行为都可以归到以下4类当中:*有节奏的移动*柔和的声音*能让宝宝一看就高兴的东西*放松的接触安抚难缠宝宝不仅要你为宝宝做点什么,而且还要求你有一些育儿方面的技巧。我们讨论的所有这些安抚技巧都锁定4个目标:.缓和宝宝的性情*减轻宝宝的不适*提高父母的敏感度*让父母的生活变得简单而轻松好好哭一场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你的宝宝不断地哭,而你对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别担心!宝宝哭不是你的错,你也不必急着去阻止他哭。亊实上,研究显示,哭是康复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用来释放积蓄已久的压力。眼泪能洗去眼睛里的刺激物,但宣泄情绪时的眼泪,其中的化学成分与眼睛受到刺激时流出的眼泪不同。情绪性的眼泪中所含的这种物质,就是人在感觉痛苦时释放的压力激素。

这些发现说明所谓“好好哭一

场”的说法可能是有生理依据的。如果悲伤和痛苦都可以通过泪水得到释放,为什么要让宝宝快点止住眼泪呢?不必严厉地说“不准哭”或“乖孩子不哭”,反而应该鼓励孩子通过哭泣来发泄自己的感情。可以肆意大哭的宝宝是幸运的,在旁边默默陪伴的父母是明智的。让宝宝尽情地哭(你完全不必惊慌)和让他孤独地哭有很大区别。告诉你的宝宝:“没关系,哭吧,我在这儿,我会帮你的。”

亲密育儿法能安抚宝宝

读懂宝宝的信号并积极反馈能有效减少宝宝哭闹。亲密育儿法是一种跟着直觉走的育儿方式,能提高父母的敏感度,使他们更好地应付哭闹的宝宝,以侦探的精神执著地寻找原因和解决办法。最能安抚宝宝哭闹的行为有3种:频繁喂奶、对哭闹迅速回应、多把宝宝背在身上。要尽可能做到这3点。

频繁喂奶。研究表明,喂得勤的宝宝哭得少。事实上,那些很少出现难缠宝宝的文化当中,都是每15分钟就喂一次奶。这对习惯三四小时喂—次奶的西方父母们来说有些不可思议,但它管用。

对哭闹迅速回应。研究也表明,

那些哭闹后能得到及时回应的宝宝,哭得会比较少。

多把宝宝背在身上。斯泰西是一

位对安慰宝宝非常有一套的妈妈,她说:“我早上把他背起来,晚上把他放下去。只要我用背巾背着他,他就很安静。”当然,很少有父母能一直背着宝宝,但用婴儿背巾确实最让宝宝有回到子宫般的感觉,进而安静下来。(见第14章的内容,其中详细介绍了为什么这种古老的习俗能安抚宝宝。)总而言之,一个频繁喂奶、反应

把宝宝背在身上.能让哭闹的宝宝安静下来。

迅速,并且常把宝宝背在身上的妈妈更有可能让宝宝得到满足。

背巾、摇椅和其他

紧抱着你的宝宝跳舞,能让他感觉到充满节奏感的移动和舒适的抚慰。大部分父母都能即兴创作出可以安抚哭闹宝宝的舞步。第398-401页有一些很多父母都表示有用的技巧和办法,如“肠痉挛舞步"和“肠痉挛宝宝抱姿”。这里还介绍一些有效的安抚法。

摇椅。好久没有两个人共进晚餐了,现在餐桌上的一切早就准备好了,就等着你们俩来吃。但你的产前辅导老师好像忘了告诉你一件事:宝宝一般在晚上6~8点之间哭闹得最厉害。有些父母戏称这段时间为“欢乐时光”,安安静静的二人晚餐早已一去不复返。还好有自动摇椅,父母用餐时,宝宝坐在摇椅上。虽然没有音乐,但摇椅会发出机械的滴答声(有的摇椅可以播放催眠曲,价格也要贵一点),可以安抚宝宝。只要上个发条。父母就能安心用餐。

有时候所有的手段都用遍,宝宝还是安静不下来,除了你的怀抱他什么也不要。那就把两个人的晚饭变成三个人共进晚餐。妈妈一边抱着孩子,一边喂他,爸爸则为妈妈服务。这种情况下,再有气氛的二人晚餐也会变味。有时候两人换着抱是唯一能让宝宝安静下来的办法,虽然不太浪漫。妈妈吃饭时,爸爸抱宝宝,妈妈吃完了再轮到爸爸吃。

玩钟摆游戏。唐是一位按摩师,也是一个难缠宝宝的爸爸。他安抚宝宝的办法是,抱着宝宝的屁股,像老式钟表的钟摆一样摇晃,速度是每分钟60次。根据对按摩的研究,这种类似钟摆的摇晃能起到安抚效果。不要抓着6个月以下的宝宝的腿或脚摇晃,以免关节脱臼。抱着宝宝的屁股是最安全的。这种像钟摆一样的摇晃能安抚宝宝的原因,可能是接近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的状态——又一个不错的子宫i己忆。

麿镜。对两个月以上的宝宝,我们经常用照镜子的办法来对付哭闹。抱着宝宝站在镜子前,让他看自己的表情。如果光看到镜子里的自己还不足以让宝宝安静,就把宝宝的两只光脚贴在镜面上。我们的宝宝只要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几秒钟内就会安静下来,好像因为看自己看得太专心而忘了哭闹。

移动的吸引力。有时候你抱着宝宝跳舞跳累了,需要歇一下。宝宝也可能愿意看一个会动的物体,而不是让他自己动。这时,你可以让他在婴儿椅上坐直,在他面前放一个不断冒泡的鱼缸、摇摆的钟摆,或类似能吸引他注意力的东西。我们的一个宝宝看到我玩越野滑雪训练机时就会安静下来。如果你所有招数都用尽了,宝宝还是在哭,就出门试试开车兜风.带宝宝散步。“哦,我多么盼望每天散步的时光!”一位家有高需求宝宝的妈妈这样说。把宝宝放在背巾里,散一次长长的步。散步不仅会让你放松,而且移动的状态和亲密的接触,以及一路上看到的车、树和人都能让宝宝忘记哭闹。早晨散步能让宝宝维持一天的好状态。傍晚散步能避开哭闹的时段。

边移动边喂奶。有些宝宝在移动中吃奶吃得更好,更安静。把宝宝放人背巾,在家里或附近走走,一边走~边喂奶。(见第287页背着宝宝喂奶的技巧。)声音安抚。见第316页列举的有助于安抚婴儿的音乐和其他声音。

正确的抚摸

皮肤与皮肤之间的接触,力丨于宝宝来说,安抚效果也很好。下面是几个宝宝最爱的抚摸方式。

婴儿按摩。有时按摩能很好地制止哭闹。如果宝宝哭闹的时间比较固定(一般是傍晚和人夜时分),那么在这之前就开始按摩,让宝宝在哭闹开始前放松下来,没准就能让他忘了哭闹。腹部按摩是肠痉挛宝宝最喜欢的。用“ILoveU”的技巧(见第401页的介绍),让宝宝在晚上大闹之前放松下来。

依偎照顾法。蜷起身子围着你的宝宝,像宝宝在子宮里一样,和他依偎在一起,肌肤相亲地一起入睡。颈部依倀法。(见第283页的说明。)温暧的怀抱。并不是只有妈妈才有“子宫”,爸爸也有表现的机会。躺在床上、地上或草地上,露出胸膛,让只包着尿布的宝宝趴在上面,肚子对肚子,宝宝的耳朵靠近你的心脏。感觉宝宝在慢慢放松。你心跳的节奏和呼吸的起伏能让最难缠的宝宝安静下来。注意,这个办法最适合3个月内的宝宝,大一些的宝宝经常会不断扭动,没法安静地躺在爸爸的胸膛上。

另一种温暖的怀抱。宝宝到了喜欢乱动的年纪,或者你想等他睡着后抽身出来,可以试试以上方法的一种改良版。和宝宝肩靠肩地躺着,把他的头放在你的腋下,耳朵贴着你的左胸(这样可以听到心跳)。_旦宝宝睡着,你就可以抬起胳膊爬出来。

双人温水浴。这一招是给妈妈用的。會先,你把自己浸人半满的浴缸里。请爸爸或其他人把宝宝抱给你。让宝宝窝在你怀里,或给他喂奶(乳房应该高出水面几厘米)。温暖的水、漂浮的感觉,还有妈妈的陪伴,这一切应该能让宝宝放松下来。再告诉你一个小窍门:把浴缸排水口和热水龙头都打开一点点,这样既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又能保持水温。

肠痉挛宝宝,或疼痛的宝宝

你正抱着两周大的快乐宝宝,他长得真可爱,看起来无忧无虑。突然,他手脚僵直,弓起了背,握紧拳头,发出刺耳的尖叫。就像--个因疼痛而气恼的人,他柔软的手脚缩向紧绷的肚子,继续号啕大哭,尖声大叫。他的脸哭得让人心痛,大张着嘴,眉头紧锁,眼睛完全闭上或张得大大的,就像在叫喊:“我很痛,我快受不了了!”当他越来越紧张时,你也越来越沮丧。{尔很无助,不知道原因,也不知道如何减轻他的痛苦,怎么安慰他都没用,你们俩都眼泪汪汪。你们俩简直是在一起疼。

终于,他停止了尖叫,渐渐睡过去,满心困惑的父母终于舒了一口气。在这平静的间隙,一个朋友来了,看到宝宝说:“多么健康的宝宝啊!你们真幸运!”你回答:“那是你没有看到几个小时前,我们俩都累得崩溃了。”朋友直到离开也无法相信你说的话。的确,这么一个有着天使般面容的宝宝确实不该有什么问题。

接着,不知是什么人又打开了尖叫的开关,宝宝再度爆发,这次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宝宝和他自己的第二轮搏斗开始了。你想抱他,他挺直身体来抗议<你想喂他,他弓起背,头转向别处,你摇啊,唱啊,转啊,昨天还起作用的方法现在全不管用了。你又开始担心起来:“宝宝怎么了?是不是我哪里做错了?”就这样,你不再是模范妈妈,宝宝也不再是模范宝宝。

“为什么两个小时前宝宝还好端端的,现在却闹成这个样子呢?”你很困惑,他就像电影里的化身博士。到白天快结束的时候,也是你最疲惫的时候,突然之间,他的情况奇怪地变坏了。早上还好好的可爱宝贝,到了晚上就变成一只小怪物。

你试了南茜姑妈的草药茶,医生的喂奶建议和每一个想得到的抱宝宝姿势。结果,在宝宝三四个月大时,这种症状忽然神秘地消失了。宝宝看起来好好的,一点问题也没有,养育新生儿最难的一段时光终于过去了。这就是婴儿肠痉挛!

如何判断你的宝宝是不是肠痉挛

如果你不能确定宝宝到底是不是肠痉挛,那就说明一定不是,因为肠痉挛宝宝那种爆发性、无法安抚的哭叫,是非常容易分辨的特征。有些父母以为自己的孩子是个肠痉挛宝宝,我就送他们去见我们诊所真正的肠痉挛宝宝,这些父母回来的时候经常会大舒一口气,说:“还好我们的宝宝没得肠痉挛。”在头几个月,大概有20%的宝宝每天会爆发一阵大哭。

什么是肠痉挛

“肠痉挛”是一种症状,不是诊断结果。有关肠痉挛的成因和定义,目前还没有定论。内科医生认为,若突然不可理喻地爆发出无法安慰的哭叫,并符合以下情况,就是肠痉挛。我们有时管这叫“3法则”

*一天持续至少3个小时,每周至少有3天,持续至少3周。

*在出生后3周内。

*很少持续3个月以上。

*发生在健康的宝宝身上。

30多年来,我逐渐认识到大部分肠痉挛宝宝可以分成两类:只发生在晚上的肠痉挛和全天候肠痉挛。

只发生在晚上的肠痉挛。这类宝宝通常白天很开心,你的朋友不会知道你有个肠痉挛宝宝,除非他们在晚饭后来你家拜访。宝宝白天时会对你笑,跟你有目光交流,有时还会咯咯地笑出声,跟别的宝宝没什么两样。可是到了晚上,事情就不一样了。好像体内的警铃突然响起来,宝宝毫无预兆地开始哭闹,哭闹很快就转化成更激烈的尖叫,然后进入髙潮阶段,就像前面描述的那样。这种大爆发通常会持续1~4个小时。宝宝会尖叫个没完,只有很少的短暂停顿。当宝宝精疲力竭地睡着时,父母也一样精疲力竭。在头几个月,每周会有4~7个晚上是这样度过的。好在这类宝宝通常都能睡得很好,父母在白天也可以享受养育一个乖宝宝的快乐。还有一点相于全天候肠痉挛的好事情是,只发生在晚上的肠痉挛很少有潜在的健康原因。(见第384页“不开心的一小时”。)全天候肠痉挛。这样的宝宝很少有高兴的时候。他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哭闹、扭动或是尖叫,晚上的哭声尤其激烈和持久。大部分宝宝睡得也不安稳,经常夜醒。很少的几个幸运儿会因为实在精疲力竭而能偶尔睡个好觉。面对这种宝宝的父母,我问他们:“你们的宝宝开心过吗?”回答通常都是:“没有!”

这样的宝宝很少有开心、安静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很忙,忙着吃,忙着睡,忙着哭闹。父母也没有太多机会跟宝宝互动,或是在宝宝安静地盯着他们的脸时进行亲密的眼神交流,很难体会到育儿的快乐。这种类型的肠痉挛是最严重的,父母很难处理。这类肠癌挛宝宝是真正的“疼痛的宝宝”,医生和父母有可能会找到潜在的健康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肠痉挛

肠痉挛最令人头疼的一点就是不知道宝宝为什么要尖叫,为什么昨天管用的方法到今天就不管用了。如果你有一个肠痉挛宝宝,肯定会经常面临这样的精神折磨:°为什么是我?我到底哪里做得不对?”宝宝疼,你也觉得疼。你对自己很不自信,很容易被朋友“好心”的建议动摇,什么“你的奶有问题”、“你宠坏他了”、“你抱得太多了”,等等。肠痉挛是不是真如大部分人所认为的那样?我们来—一破解这些迷思。

紧张妈妈与紧张宝宝之迷思

宝宝难缠、肠痉挛更多地与宝宝的性情有关,而不是父母的育儿能力。研究已经证明,错不在妈妈们。没有证据表明妈妈紧张会导致宝宝紧张。但是在孕期比较紧张的妈妈,生下肠痉挛宝宝的可能性要稍髙一点。另外,还有一些研究显示,肠癌挛跟预期心理有关,妈妈预期宝宝会有肠痉挛,宝宝往往就真的会肠痉挛。根据我们的观察,妈妈的心情只会影响她对待肠痉挛宝宝的方式,而不是形成肠痉挛的原因。紧张的宝宝在紧张的父母怀里是安静不下来的。

如果是父母导致宝宝爱哭闹,你可能会想,那么家里的第一胎肯定是最爱哭闹的了。事实并非如此。爱哭闹或肠痉挛跟出生顺序没有关系。我们家的老四是最难缠的,而玛莎怀这个宝宝的时候恰恰是她最感放松、家庭条件也最优越的时候。肠痉挛也不是社会病,不能把矛头指向忙碌的现代生活方式。人类学家发现,长时间抱着宝宝、对宝宝哭闹及时回应的文化当中,患肠痒挛的现象比较少,但所有的文化中都有肠痉挛的宝宝。中国人把这个情况叫做“百日哭”。

胀气之迷思

‘‘他肚子胀气!”一位妈妈说。在最初几个月,很多宝宝都是胀气的。一个刚满月、刚吃完奶的快乐宝宝,如果你把手放在他鼓胀的肚子上,很可能会感觉到里面在隆隆作响。不过,X光研究质疑胀气是肠痉挛的罪魁祸首。对大部分宝宝做腹部x光检査,不管是有肠察挛的还是没有肠痉挛的,都发现他们的肚子里有很多气体,而肠痉挛宝宝在哭闹时,反倒没有显示出气体,只是哭闹结束后气体才开始堆积。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因为宝宝在哭泣时吞进了大量空气,因此胀气是肠痒挛导致的结果,而非成因。虽然胀气让一些宝宝不舒服,但研究人员并没有把肠痉挛的成因归结为胀气。

这一研究对父母们有什么启示呢?让宝宝停止啼哭,或者及时阻止尖叫,就能减少宝宝吞进肚里的空气。宝宝因肠痉挛而大哭时会吞人空气。观察宝宝在肠痉挛时的愤怒表情,注意看他如何在长时间哭泣中屏住呼吸,有时憋得嘴唇发紫,急得父母团团转。接下来,宝宝突然用力地吸了一口气(你也会跟着一起吸气),一些空气就这样进入了他的胃。这些空气堆积在肠道内,可能会延长肠痉挛发作的时间。

不幵心的一小时

提前为傍晚的哭闹时段做准备。我们有个宝宝一般会在下午5点钟发作,这段把人弄得精疲力竭的时间,我们戏称它为“欢乐时光”。我们想她这是在释放积累已久的紧张,但我们也担心,怕她以后习惯性地认为白天即将结束时是让人痛苦的时间,因此我们决心提前做好准备,希望让她感到舒适,而不是痛苦。

我们在预定爆发点之前的一个小时开始准备,要么和她躺下来打一会儿盹,要么给她做按摩,最好是在窗户前的地板上,夕阳从窗户里照进来,非常暧和。打完盹或做完按摩后,立即把她放人背巾,出门散步。一路看到汽车、行入,又上坡、下坡,宝宝就会忘了哭闹。如果宝宝还是会哭闹,那么找一个让你们都感觉舒服的环境,宝宝至少会哭得不那么凶。

迫踪肠痉挛的潜在成因

--件事改变了我对肠痉挛的看法。有一天,一位妈妈带着她哭个不停的宝宝来到我的诊所。当我诊断说宝宝是肠痉挛时,这位妈妈问我:“是不是当你不知道宝宝为什么痛时,就说他是肠痉挛?”她说的没错。医生和父母们会把所有突然的哭闹都看成是“肠痉挛”。要是一个成年人感到疼,我们会诊断出原因并对症下药。过去对肠痉挛,我们既不知道发生的原因,也不懂得如何治疗。现在不同了!一般来说,婴儿身体不适有3个可能的原因:疾病、饮食和情绪。下面的三步法可能会帮你找出原因,解决问题。

第1步:寻求医生的帮助

根据我们儿科门诊的经验,两个最普遍的肠痉挛原因是:*胃食管返流症*食物或奶粉过敏找到原因才有可能找到治疗办法。如果宝宝符合下列描述中的任何—条,说明他很可能有健康问题:*啼哭突然变成痛苦的大哭。

*宝宝经常因为疼痛而醒来。

*经常哭,持续很久,没法制止,并且不限于晚上。

*父母的直觉告诉你:“宝宝有哪个地方在疼。”

如果你决定带宝宝去看医生,可以预先做些准备。

列一张清单

在看医生前,先写张单子,列出以下事项:*宝宝是不是非常疼痛,而且你也觉得很痛苦?还是只是吵闹而已?

*一般什么时候开始?持续多长时间?多久发作一次?

*肠痉挛是怎样开始的?怎么停下来的?发生在晚上吗?

*记下宝宝大哭时的样子。

*你觉得宝宝哪里疼?发作时宝宝的脸、肚子和手脚是什么样的?

*哭闹跟吃奶有关吗?记录宝宝吃奶的一些细节:吃母乳还是吃奶粉?频率如何?有没有吞人空气?喂奶方式或奶粉品牌有没有改变过?什么脑你听到链吞进空气了吗?

*宝宝经常放屁吗?

*大便情况怎样?软便还是硬便?排便容易吗?多久一次?

*宝宝会吐奶吗?多久一次?吃完奶多久以后吐奶?严重吗?

*宝宝一直有尿布疹吗?是什么样子的?肛门周围是否有发炎的环状红疹?(如果有,说明是食物过敏。)*有没有采取什么措施?哪些起作用,哪些不起作用?

*主动说出你的看法。

记肠痉挛曰记

用上面的单子做参照,尽可能详细地记下宝宝肠痉挛发作的情况。你或许能有意想不到的发现。有一位妈妈说:“只要白天时我大部分时间都抱着他,晚上他就会忘了哭闹。”

录像

为了让医生对宝宝的情况有更透彻的了解,你可以把宝宝某次发作的样子录下来。因为宝宝的啼哭和尖叫常伴随着很多身体语言,录像可以让医生明白在肠痉挛发作时你们母子的状况。我发现,对一些父母来说,这个办法很好,他们能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录像,找到处理办法。

如实讲述

不要隐瞒你们的感受,父母都要参与到治疗当中。你们可能担心,把这些不良的感受说出来会破坏你们在医生心目中的完美父母形象。爸爸通常会说实话。在肠痉挛的咨询当中,我一般只有通过爸爸才能了解问题的严重程度。例如有一位爸爸说:“上周我做了输精管切除术。我们再也不要生孩子了!”我这才明白了问题的严重性。(这位爸爸后来做了修复手术,又生了两个宝宝。)如果你的医生不知道宝宝为什么疼痛,也没治好肠痉挛,请不要对他失去信心。当我看到肠痉挛宝宝和他们的父母,我为他们感到心痛,而当我没法确切地找到病因,给出迅速的治愈方法时,我也感到很沮丧。很多情况下,医生所能做到的最好的是,记录详尽的病史,做一次彻底的体检,除非找到了原因,否则只能用排除法检查饮食情况。(但我相信,首先确定宝宝的肠痉挛是否有健康原同很重要,以免忽略了一些可治疗的疼痛问题。)第2步:调查胃食管返流症的可能性根据我们儿科诊所的经验,导致“疼痛的宝宝”或肠痉挛最常见的医学原因就是胄食管返流症,出现胃酸回流、烧心、消化不良等症状。胃里的食物会混合着胃酸一起返回到食管。食管与胃部连接的地方有一圈叫做食管下端括约肌的肌肉,正常情况下,一旦吞咽完毕,食物进人胃部后,括约肌就会像一扇门把食物关在胃里,防止食物和胃酸返流到食管。返流主要是因为食管下端括约肌还未成熟,不但没关,反而开着,胃酸返流到食管,刺激或“灼烧”敏感的食管内壁,引起疼痛。不是所有婴儿都会返流,有些婴儿吐得多一点,有些吐得少一点。如果胃里的食物恰好返流到食管的中部,宝宝会感觉疼痛,但不会吐。这叫隐匿性返流。有时返流的食物到达喉咙后部,引起恶心、噎住、咳嗽和牙龈腐烂,甚至会进人肺部,引起呼吸道感染、呼吸困难和类似哮喘的症状。

一般来说,吃奶会让宝宝感到舒适,但容易返流的宝宝可能会感到疼痛,久而久之,他就会拒绝进食,体重增加缓慢。另外,因为母乳和配方奶能中和胃酸,宝宝也可能会想不断吃奶,体重增长很快,甚至超重。因为被抱着时重力作用能减轻返流症状,所以宝宝更喜欢被竖直地抱着,—旦放下来便会痛苦地尖叫。

给胀气宝宝排气

吞气和放屁都是成长的正常组成部分。但肠内空气过多会让宝宝很痛苦。我有一个这样的小病人,她妈妈描述她胀气的时候说:“我女儿放屁时,就像个难产的妈妈一样。”试试下面的办法,帮宝宝排气。

少让空气进去

*如果采用母乳喂养,确保宝宝的嘴唇在你的乳晕处合紧。

*如果是用奶瓶喂奶,确保宝宝的嘴唇吸到奶嘴较宽的底部,而不是只碰到奶嘴顶端。

*喂奶时奶瓶倾斜30~45度,保证瓶内的空气全部处于瓶底,或用会随宝宝一边吃一边缩小的一次性奶袋。

*如果采用母乳喂养,你要避免吃容易让宝宝过敏的食品。(见第150页。)*让宝宝少吃多餐。

*喂奶时及喂奶后半小时内,抱着宝宝,让他保持身体竖直(或至少45度角)。

*避免吮吸奶嘴或空奶瓶太久。*对宝宝哭叫要及时回应。

多让空气出来

首先,在喂奶间隙及喂奶后一定要帮宝宝打嗝排气(见第210页拍嗝的技巧)。你也可以试试下面的办法(详细说明请见第398页“安抚肠痉挛宝宝”):.腹部按摩*让宝宝身体弯曲*西甲硅油滴剂.甘油栓剂返流不仅伤害宝宝,对父母也危害不小,他们会认为宝宝哭只是因为他很“难缠”,或者认为他们哪些地方做错了。这是不对的。返流如果被误诊,或没有诊断出来,就会造成一个痛苦的家庭。

出生头几个月,2/3的宝宝会有返流现象,由此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多数宝宝都会吐奶。一般来说,吐奶问题不大,既不痛,也不会影响体重,大不了多洗几次衣服罢了。当返流使宝宝感到疼痛,对食管有损害时,就会影响长身体,影响喂奶和睡眠,或导致呼吸道感染,这时,它才成为严重的问题。

返流一般开始于新生儿时期,在4个月左右最为严重,7个月左右宝宝开始学爬,开始吃固体食物,这时返流的症状会减轻。大部分婴儿在一岁左右会摆脱返流困扰。然而有些婴儿的返流要持续到儿童期,甚至进入成年期,那时的表现是烧心、呼吸困难。不要以为宝宝不吐奶了,也就没有返流了。

患胃食管返流症的线索

患胃食管返流症的宝宝,可能会出现下面列举的一种或多种症状。而有时候食物只是返流到食管中部,因此不会吐出来。最好的线索是你觉得宝宝“哪个地方疼”的直觉。

*宝宝经常痛得大哭,无法安抚,不同于一般的哭闹。

.经常吐奶,有时甚至从鼻子里喷出来。

*白天和夜里都经常因为腹痛而哭闹不止。

*夜里常因为腹痛而醒来。

*吃完奶后哭闹,腿、膝盖都往腹部蜷缩。

*身体好像因为疼痛而拱起或扭动。

*竖直抱着、趴着睡,或躺着时撑起至少30度角,哭闹会减少。

*经常无缘无故地感胃、呼吸困难或胸部感染。

*呼吸暂停。

*打嗝时吐出的奶闻起来很酸,吞咽时喉晚有噪音,容易噎住。

.口水过多。

探明返流

医生可能会根据你的描述而怀疑宝宝是否患有胃食管返流症。父母应该密切观察,精确记录。根据上面列举的线索,记下宝宝的症状。一定要清楚这些症状的严重性。(测量宝宝吐了多少,可以用汤匙盛一匙奶倒在盘子里,与宝宝吐出的奶量比较。)宝宝只是偶尔吐,还是整晚都吐?是否每天,甚至每小时都很难受?记下宝宝疼痛的程度,准备好录音带或录像带。要让医生知道这个问题对你的家庭来说有多严重。一位病人甚至对我说:“你不帮我找到问题出在哪里,我就在你诊所外支个帐篷不走了。”

经常有医生只根据父母的描述就诊断为返流并开始治疗,而不对宝宝做任何检测。如果怀疑是返流,医生可以进行下面的一项或多项检测:钡餐X光检査。也叫上消化道摄影检查,宝宝吞下一些锁餐,分别经过食管、胃和上端肠道。做这个检査的主要目的不是要诊断返流,而是排除其他原因,如胃或肠畸形导致的部分性梗阻。

pH值测试。把一条细细的软管从宝宝的嘴巴或鼻子里穿进去,经过食道进人胃部。通过软管可测到返流到食管中的胃酸的pH值。这是测量胃酸返流程度和频率的最准确的办法。测试要持续12~24个小时,由一个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把软管一头插到食道里,另一头和一个很小的记录仪相连接,连续监控12~24小时。

威廉医生建议:

我发现,在測量PH值的同时,对照父母做的有关宝宝发作的严重程度、频牟和发作时间的记录,诊断效果不錯。通过对照,能看到某一时间的PH值是否与发作有关联。如果是,说明胃酸确实是导致宝宝疼痛的原因。最新式的探測器有按扭,父母可以通过按这些按钮来记录宝宝的哭、呕吐等表现。

闪烁扫描术。用奶瓶吃奶的宝宝,可以在奶水里添加一种放射性物质。对婴儿的腹部进行计算机扫描,如果胃部得用很长时间才能清空(叫做“胃排空延迟”),说明问题出在返流上。这种方法不能很精确地测出返流的程度,只能判断是否因为胃排空延迟而导致返流,另外还能显示是否有返流食物进人肺部。

内窥镜检査。这项检査先要给宝宝进行轻微的全身麻醉。负责治疗胃肠疾病的儿科医生用一根顶端带有纤维光学相机的软管导人宝宝的食管、胃和上端肠道,检查这些地方是否有异常,尤其是看食管内壁是否有炎症。根据炎症的程度可以推断出返流的程度,进而决定该如何治疗。

威廉医生笔记:

最近,一位妈妈带着9个月的儿子前来咨询。很多人建议这位妈妈要让孩子哭个够,说他在操纵她,而当妈妈的直觉却告诉她“他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听了她的讲述后,我怀疑这个宝宝返流很严重,建议做个内窺铁捡查。结果发现,宝宝的食管下端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溃病,需要做外科手术。妈妈了解得最清楚!让宝宝一直哭是万万行不通的!

何时有必要检测返流症状.

若宝宝经常呕吐并疼痈,说明很有可能有返流,不需任何检测来证明。上面提到的检测在下列情形中是有用的..*诊断隐匿性返流。这种类型的返流具备上文提到的很多特征,但宝宝不会呕吐。

*严重的返流。如果宝宝返流得比较严重,例如影响生长或引发呼吸道问题,检测一下是比较合适的。

*如果改变喂食策略或提高用药量都没法改善返流状况,检测可以确定是否存在肠胃系统异常。

对胃食管返流症的外科治疗

用手术来治疗胃食管返流症已越来越普遍,原因有二:首先,对返流危害性的认识扩大了,医生更有见识,治疗更积极<其次,手术更安全了,现在可以通过腹腔镜来做,避免了腹部开刀和愈合慢的问题。治疗胃食管返流手术采用的是胃底折叠术,将胃开口处的肌肉全部或部分地包绕住食管下端,以减少返流。全胃底折叠术是360度全部围住,而部分胃底折叠术则是部分围住。但全部围住的话,婴儿就失去了呕吐或打嗝的保护能力,因此更多地倾向于部分胃底折叠术。对因为返流而导致神经受损的婴儿,外科手术是非常有用的。

何时做手术、是否做手术,主要的标准是,胃食管返流症影响宝宝的程度有多深,严重度和频率是否都在增加,食管破坏有多严重,以及保守疗法是否更起作用。外科手术最好在食管损伤加重之前做,如果不予理会的话,会导致下端食管狭窄。

安抚返流宝宝的18种方法

返流的治疗时间长短和治疗手法取决于严重程度和对宝宝健康成长的影响程度。医生指导用药,但父母也要多做配合。返流宝宝需要父母更精心的护理。治疗返流的目的是让宝宝感觉舒适,精力旺盛,减少可能的食管损伤,直到宝宝自身的肠胃系统成熟到能抵御这种症状。返流治疗的基础是:*养成好的喂食模式,选择容易消化和不容易引起呕吐的食物。

*让宝宝保持正确的姿势,无论白天晚上都要注意,让重力帮助食物往下走。

*形成好的育儿方式,让宝宝少哭,因为哭会增加对腹部的压力,加剧返流。

下面一一介绍18种应对方法。

1.实行亲密育儿法。这种育儿法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婴儿的啼哭(记住,哭会加剧返流现象),提高父母的应对能力。这两者是对付返流的最基础药方。亲密育儿(尤其是母乳喂养、经常抱和对哭声迅速回应)不仅可以安抚疼痛难忍的宝宝,而且可以训练父母更好地分辨哭闹与返流发作时的身体信号,使其得到更及时的处理。亲密育儿也能促进妈妈的泌乳素和催产素分泌,对妈妈起到放松和镇定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远离那些主张让婴儿哭个够的朋友。返流宝宝是因为疼才会哭,只有你的抚慰才是对啼哭最好的治疗。(第1章详细地谈到这种育儿方式对母子双方的益处。)威廉医生笔记:宝宝哭闹时不要无动于衷,你要在他身边陪他,哄他,虽然不一定能缓解他的痛苦,但他会知道你就在身边,并能感受到你的爱。

2.让宝宝保持半竖直姿势.尤

其在喂奶时。重力作用能臧轻返流。一天大部分时候都用婴儿背巾背着宝宝(见第277页的说明)。不要让返流宝宝单独在婴儿车或婴儿汽车安全座椅里坐很久。坐姿会使身体中部弯曲,对腹部产生压力,从而会加重一些宝宝的返流症状。(见第399页介绍的肠痉挛宝宝抱姿。)3.喂食后让宝宝保持安静。喂食后抱着或背着宝宝至少半个小时。轻轻摇晃他,不要上下颠簸。最重要的是,喂食后不要让宝宝玩得太兴奋,否则会导致胃里的食物过分动荡,加剧返流。

4.少吃多餐。请遵照威廉医生给返流宝宝制定的喂食定律:每次吃一半,次数加一倍。胃里食物少,回流就少。而勤喂食又能增加唾液分泌。唾液中包含一种叫做表皮生长因子的治疗性物质,有助于修复食管受损的组织。另外,唾液还能中和胃酸,对食管内壁起到润滑作用。

5.有效地拍嗝。吞进太多空气也会加剧返流。如果采用母乳喂养,在换另一侧乳房时拍拍宝宝的背。如果是用奶瓶喂奶,那喝完几十毫升就拍一拍。现在有一些新的喂奶工具能减少奶瓶里空气的堆积。

6.母乳喂养。母乳是一种“易进易出”的食物。母乳喂养的宝宝返流症状明显要轻些,而母乳喂养的妈妈也能更好地处理宝宝的返流,原因如下:*母乳消化的速度比配方奶快。

*母乳比配方奶更适合婴儿肠胃。

*母乳喂养的宝宝很自然吃得更勤,而且母乳是天然的抗酸剂。

.吃母乳的宝宝大便较软,更易排出体外。

*母乳喂养的妈妈能享受到激素带来的放松感。一位家长的笔记:看过4个儿科医生后,5个月大的雅各布被确诊为胃食管返流症6真庆幸我一直没有放弃寻找他疼痛的原因!治疗目标之一是促进消化,这样他就不会返流了。我想,还有什么更易消化的食物呢?母乳!后来,当医生向我们推荐的专家第一次看到雅各布时,他简直惊呆了,因为雅各布看起来太有精神了。他告诉我说,大部分和雅各布返流同样严重的宝宝都是病恹恹的。我确信,是母乳喂养让雅各布生气勒勃。

7.不要让宝宝自己拿着奶瓶喝。

不要让宝宝一个人拿着奶瓶喝。返流宝宝在吃奶时容易噎住、呕吐,甚至会出现呼吸暂停。

威廉医生建议:

肠痉挛宝宝带给妈妈的焦虑会降低奶水量,这样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宝宝的痛苦,导致你最终放弃母乳喂养。记住我们最最基本的喂养建议:宝宝需要一个健康、开心的妈妈。从母乳喂养咨询师那里寻求帮助,维持你的奶水分泌,寻求家人的帮助,自己给自己减压。

8.试试安抚奶嘴。虽然最有效

的安抚是你的乳房和怀抱,但有些返流宝宝还需要勤用安抚奶嘴。吮吸能对返流起到抑制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母乳喂养的妈妈会发现她们的返流宝宝一直想吃奶。(另一方面,返流严重的宝宝会拒绝吃奶,因为吃奶会让他们联想到疼痛。)吮吸会促进唾液分泌,能缓解返流的刺激。但要小心,宝宝特别用力吮吸的时候会吞下大*空气,反倒会加剧返流,因此要学会观察,看哪种吮吸方式对宝宝起作用。

9.减少空气吞咽。如果是母乳喂养,要保证吃奶时宝宝的嘴唇在你的乳晕上围紧。(见第125页“喂奶姿势和衔乳技巧”。)如果是用奶瓶喂奶,那么要用能尽量减少空气吸人的奶瓶和奶嘴。西甲硅油滴剂能稍微起到些作用,它能让胃甩的大泡泡变成小泡泡,更容易排出。肠胃里多余的空气就像气泵,使食物往上返流。(见第387页“给胀气宝宝排气”,第4〇〇页“让宝宝身体弯曲”。)10.避免便秘。便秘导致排便时腹部用力,也会加剧返流。另外,没有完全进人肠道的食物也会被弹回来。(见第684页“便秘的治疗”。)11.吃固体食物。如果你的宝宝是用奶瓶喂奶,正准备尝试固体食物(一般在6个月左右),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在每个250毫升的奶瓶里加两勺或两勺以上的米糊。重一些的食物容易下沉,这个办法对一部分返流宝宝有用,而对有些宝宝来说却会让返流更严重。我不确定吃固体食物是否有帮助,吃太多米糊容易引起便秘。

威廉医生笔记:

很多患胃食管返流症的宝宝都对釔方牛奶粉过敏,因此推荐选用低过敏奶粉(见第199页),比一般的奶粉易消化。

12.采用正确的睡姿。6个月以

下的婴儿采用仰卧的睡姿能减少猝死的发生,但对于严重返流的宝宝来说,左侧卧的姿势最舒服(左侧卧时,胃的进口比出口位置高,食物不容易返流)。咨询医生是否需要采用侧卧或俯卧,否则还是让宝宝仰卧好。把婴儿床的床头垫高,与地面至少成30度角,或用一个垫子垫高宝宝头部。

13.不要在宝宝周围吸烟。尼古丁会刺激胃酸分泌,并打开食管下端括约肌。

14.衣服不要勒紧腰部,要保持腹部宽松。

15.试试用药物治疗返流。下面

介绍的药物确实能缓解症状,减轻食管损伤,但建议你还是优先选择上面介绍的建议。

*抗酸剂。这类非处方药能抑制胃酸。每天吃奶时吃3~4次(用量请遵医嘱),这种药见效快,但只能持续几个/j、时或更短的时间。对大一点的儿童来说,咀嚼片更好,因为咀嚼能刺激唾液分泌,使药物与唾液一起附着在食管内壁,能萬好地抑制胃酸。长期使用抗酸剂会引起便秘或腹泻。

*酸性阻断药。这类药(如兰索拉嗤、善胃得.)能改变胃酸浓度。服药后半小时或几小时后开始起作用,药效能长达8个小时。通常一天服药两次。如果返流使宝宝经常夜醒,在就寝前再服一次。

*胃肠动力药。这类药通过加快肌肉运动的节奏,拉紧食管下端括约肌,或加快胃部和上端肠道的觸动来达到治疗目的。它们有时候常作为促肠胃蠕动药使用。与前两类药相比,这类药不能缓解返流,只能减少宝宝的疼痛和对食管的损伤。运动类药物确实能减轻返流量,但有很多副作用。

要跟治疗胃肠疾病的儿科医生密切合作,找到一种效果最好、对宝宝最安全的控制方法。要确保药量不超标,使用非处方类抗酸剂时也要咨询医生意见。所有的药物都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些抑制胃酸或阻碍胃酸分泌的药物只有在返流已经非常严重,妨碍宝宝的成长并破坏食管内壁时才能使用。对返流不予理会可能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例如食管受到破坏或哮喘。对小心使用抗酸剂的一个理由是,胃酸也有很好的一面,它能消化蛋白质,并辅助吸收很多维生素和矿物质。胃酸还能杀死有害细菌,保持肠道菌群平衡。正常分泌的胃酸还能平衡促进消体的激素。所以只有在上述建议无效时才考虑使用抗酸剂。

16.记日记。你需要对宝宝的情况作密切的观察和精确的记录,因为医生经常会根据你的记录来衡童治疗方案的强度或调整方案,如换药或变化剂量。你要记录宝宝的主要症状、治疗办法和进展(变好了,变差了,还是没有变化)。

17.寻求援助。通过医生结识其他患儿的父母。访问www.reflux.org,这是一个美国网站,上面有一个在线的讨论小组。因为返流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很多潜在的婴儿疾病的元凶,如肠痉挛、经常性的呼吸道感染和哮喘,因此对它的认识和治疗都有长足的进步。了解更新资讯,请登录我们的网站www.AskDrSears.com。

―位家长的建议:

对宝宝的疼痛永远不要放任不管,要坚持不懈找出真正原因。还要坚持获得正确的医疗帮助.1B.对学步期宝宝和儿童的建议。虽然大部分宝宝在一岁左右就能摆脱返流的困扰,但还是有一部分宝宝会把这种痛苦延续到儿童期。对这部分孩子的建议是:*嚼嚼嚼。教你的宝宝小口吃饭,细嚼慢咽,这样不容易吞下空气。另可能会加剧胃食管返流症的食物*酸性食物:柑橘类水果和果汁(橘子、柚子和柠檬),西红柿,胡椒,洋葱*酒精*咖啡因:咖啡,茶,软饮料(咖啡因会加快胃酸分泌)*碳酸饮料*辣椒*巧克力*高脂肪食品*油炸食品*富含山梨糖醇的果汁(如西梅汁、梨汁和苹果汁)*带有软骨的肉*薄荷*辣味食物外,阻嚼充分的食物也比较容易消化。

*少吃多餐容易消化。(见第248页用冰格盘吃东西的技巧J*吃饭时保持安静。推挤容易使胃酸返流到食管,鼓励孩子吃饭后半小时内安静地坐着或站着。

*睡前少吃。晚饭早点吃,吃低脂和容易消化的食物。有返流症状的成年人经常会提醒自己,不要在晚上9点以后吃东西。

*水果和酸奶的混合饮料和蔬菜

汁容易消化,最不容易引起返流。(见第251页的西尔斯家庭混饮配方。)*保持身材匀称。肥胖会加剧返流。

*不要吃不好消化或容易增加胃酸分泌的食物。

第3步:追踪麻烦食物

妈妈吃了容易胀气的食物就会让宝宝胀气吗?每一个有经验的哺乳妈妈都有一张麻烦食物列表,上面列了她吃了以后会引起宝宝肠痉挛的食物。这些食物包括:容易胀气的蔬菜、乳制品、含咖啡因食品,某些谷物和坚果,等等。(第15〇页“乳汁中的敏感成分”谈到容易引起肠痉挛的食物和确认方法。)不仅是母乳中的食物成分会让宝宝不舒服,不正确的喂奶方式也能引起宝宝肚子胀气。喂奶过量也能导致肠道胀气,只是不太常见而已。喂得太多、太快可能会造成乳糖过量,过量的乳糖会分解出过量的气体。喂奶粉时少吃多餐,喂母乳时一次只喂一侧,更容易消化(前提是宝宝在改变了喂奶模式后依然能得到足够的营养)。

牛奶和肠疫挛的关联

新的研究证明了一些民间流传

已久的说法:如果妈妈喝了牛奶,那么吃了母乳的宝宝可能会得肠痉挛。研究发现,牛奶中潜在的过敏原P-乳球蛋白会通过母乳进人宝宝体内,这跟宝宝直接喝牛奶没什么大的区别。还有一项研究显示,妈妈停止对乳制品的摄人能使大约1/3的宝宝症状有所缓解。另外还有些研究并未发现妈妈喝牛奶和宝宝肠痒挛之间存在联系。我们诊所的很多妈妈都提到,当她们不再吃乳制品后,宝宝的肠痉挛明显减轻了,而她们再次食用后,症状又出现了。如果宝宝的肠痒挛源于你食物中的乳制品,症状通常在你食用并喂奶后几小时内就会出现,你停吃后1.2天内就会消失。

有些妈妈需要杜绝一切乳制品,包括冰激凌、黄油和乳清蛋白做的人造黄油(仔细看标签上的成分:酪蛋白、乳清蛋白和酪蛋白酸钠)。而有的妈妈只要少喝牛奶就行,酸奶、奶酪还可以继续吃。肠痉挛一般在宝宝4个月以后就会消失,原因很可能是那时宝宝的肠胃已经成熟到能把很多过敏食物挡在血管外面了。(可以用杏仁奶代替牛奶,配方及做法见第151页,也可以用羊奶代替。)保持客观如果你非常急迫地想找出让宝宝疼痛难忍的罪魁祸首和治疗秘方,很容易有失客观地将怀疑对象锁定在乳制品等食物上。根据我们的经验,如果宝宝对乳制品非常过敏,以至于引起了肠痉挛,那么他也会经常出现其他过敏症状,如红疼、腹泻、流彝涕、夜醒等,即便肠痉挛消失了,这些症状也还会持续。还有一个发现敏感食物的线索——大便。宝宝排出黏稠的绿色大便(或相反——便秘),同时肛门周围有一圈红疼,说明有食物过敏。当你不再摄人过敏食物后,宝宝的大便会恢复正常,肛门周围的红疹也会消失。

配方奶和肠痉挛

如果宝宝喝牛奶后会肠痉挛,那么以牛奶为原料的配方奶粉同样会让他得肠痉挛。美国儿科学会建议,不要习惯性地给肠痉挛宝宝喝豆奶,因为对牛奶蛋白质过敏的婴儿,很可能对大豆蛋白质也过敏。如果你怀疑宝宝对奶粉过敏,可以试试医生推荐的低过敏奶粉(美赞臣或纽康特都可以)。用第150页介绍的排除法判断奶粉是否是过敏元凶。

请勿吸烟

如果父母吸烟,尤其是哺乳妈妈吸烟,宝宝患肠痉挛的几率也较高。研究人员认为,不仅尼古丁会通过母乳使宝宝不适,二手烟本身也是刺激物。父母吸烟的宝宝哭闹得更多,而吸烟的妈妈比较不擅长应付宝宝,因为烟会降低泌乳素分泌——这是一种能提高妈妈的敏感度,起到镇定>放松效果的激素。

第4步:考虑导致肠痉挛的情绪因素经过多年与肠痉挛宝宝及父母们的接触和研究,我们发现,肠痉挛有很多成因:生理、疾病、饮食和情绪。

肠痉挛不只是一种病

肠痉挛有没有可能是一个神经发展的问题,而不只是一个肠道问题呢?我们是不是找错了原因呢?在一些宝宝身上,肠痉挛只表现为一些行为,而不是一种疾病,更不是不可医治的。那些髙度敏感、感情强烈、缺乏组织性和环境适应力的高需求宝宝都有肠痉挛倾向,这种倾向是否会升级为肠痉挛行为,取决于父母所提供的环境。

肠痉挛是因为人体生物节律失调

吗.

为了保证健康,每个人都有自身

的生物节律,就好像身体里有一个自动调节激素、控制体温变化和睡眠周期的时钟。当我们的生物节律很有组织和条理时,我们感觉良好,行动也正常。若生物节律失调,如倒时差,我们就会很不舒服。

有些宝宝出生时生物节律就是紊乱的。而有些则很规律,只希望外在环境能让他继续保持好的状态。如果宝宝的生物节律无规律或没有保持规律,就会引起行为的改变,我们称之为肠痉挛。也许身体内有一些起调节作用的激素,能保持内在的稳定。如果少了这些东西,宝宝就会变得不安。这时宝宝不会全天候发作,而是时段性地发作,或是把积蓄了一天的紧张不安到晚上来个总爆发。

肠痉挛可不可能是镇定激素缺乏而动荡激素过多引起的呢?有一些实验支持生物节律失调导致肠痒挛的理论。如果把动物幼兽从母兽身边带走,这些幼#就会出现肾上腺素分泌紊乱一一这是一种身体调节激素。

黄体酮是-.种能舒缓情绪、促进睡眠的激素。宝宝出生时会从胎盘里获得黄体酮。这种来自母体的黄体酮在出生后两周左右耗尽,这时恰恰是肠痉挛显著开始的时候。难道就是因为宝宝还没能自己分泌足够的黄体酮才导致肠痉挛的吗?

—些研究表明,肠痉挛宝宝体内黄体酮含童较低,而在服用了黄体酮类药物后,肠痉挛行为就有改善。也有的研究得出互相矛盾的结论。还有研究显示,母乳喂养的宝宝,体内黄体酮含量较高。

前列腺素是一种能引起肠胃肌肉剧烈收缩的激素,近来也成为生物节律失调理论的目标。巧合的是,研究人员给两个宝宝注人前列腺素来治疗心脏病,结果两人都变成了肠痉挛宝宝。难产的宝宝好像更容易得肠痉挛,这给这一理论提供了支持。

最后一点:肠痉挛一般在三四个月时神奇地消失,而这时宝宝的睡眠开始变得比较有规律。这两者有联系吗?我个人的观点是,一些宝宝(不是全部)的哭闹和肠疼挛是由于内在调节激素出故障后的行为和生理失識_未雨绸缪

为了让晚上的大爆发好过一点,提前做些准备。把事先煮好的大锅菜放进冰箱里,很适合有肠疼挛宝宝的家庭。让宝宝(和你)傍晚时小睡一会儿,有时能让宝宝在晚上安静—点>就箅肠痉挛爆发,你也会有精力应付。或者穿上背巾,带宝宝去散一两个小时的步,也能让宝宝放松,减弱大爆发的威力。调。需要做很多研究来确定内在调节激素和宝宝行为及育儿方式的关系。目前我们能做的就是依靠常识——拥抱和安抚能让宝宝安静下来.安抚肠痉挛宝宝以前,“治疗”肠痉挛不过是拍拍宝宝的肚子和父母的肩膀,说:“放心,他会好的。”大多数付肠痉挛的办法更多地是为了让父母安心,而不是解决宝宝的疼痛。要把观念从“肠痉挛宝宝”转到“疼痛的宝宝”,并和医生一起坚持不懈地寻找宝宝疼痛的病因和治疗办法。虽然我们还没有完全弄清肠痉挛是怎么一回事,仴不妨做两个假设:宝宝整个人都不舒服,宝宝肠胃有疼痛感(肠痉挛一词的英文是colic,这个词就是从希腊语“结肠”colon—词衍化而来的)。因此治疗肠痉挛是为了让宝宝整个身体感到放松,尤其是肚子。你可以回顾从第377页开始的安抚宝宝的建议和措施,下面再介绍几个方法,帮助宝宝放松紧张的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