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随后遭遇的寒流比第一次有过之而无不及。资本又一次迅速蒸发,政府补助消失得无影无踪。在1987—198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将用于人工智能研究的预算缩减了1/3。专业的人工智能杂志的广告费收入也大幅下降。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官方期刊《代达罗斯》(Daedalus)在1988年大胆发布了一期人工智能特刊,激怒了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普特南写道:“现在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为什么在《代达罗斯》上发布一期特刊?为什么不等到人工智能真正取得一些进展后再发布特刊?”整个科技界都能感受到人工智能的寒流。美国人工智能协会会员人数大幅减少,1996年骤减至4 000人,达到史上最低点。然而奇迹并没有发生,人工智能的美梦似乎就要破灭。
那一年,斯坦福大学的两个学生——一个是人工智能研究者的后代,另一个是数学家的后代——想到了一个很聪明的方法,在外部链接数量的基础上对网页进行排序,并通过这一方式创建一个智能网络目录。1997年,24岁的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利用他们开发出的算法,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门罗帕克的一个车库里开了一家公司。为了将其打造成为“全球总部”,他们置办了几张桌子、三把椅子、一条蓝绿色的地毯、一张折叠乒乓球桌,以及一些其他物件。为了保持通风,车库的门必须一直敞开。
这在当时看起来似乎不足为奇,但在接下来的20年里,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的公司取得了人工智能历史上最大的成就。公司涉猎范围广泛,覆盖了机器翻译、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自主机器人等领域,而人工智能研究者们为了实现这一点已经苦苦挣扎了半个世纪。
实际上,公司的这些成就没有一点是通过传统人工智能实现的。
这家公司就是谷歌。
[1] 1英亩= 4 046.86平方米。——编者注
[2] 1英尺≈ 0.304 8米。——编者注
[3] 1英里= 1.609 344千米。——编者注
[4] 一种可以支持机器语言和虚拟地址的32位小型计算机。——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