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秋千的私语(散文卷) » 秋千的私语(散文卷)全文在线阅读

《秋千的私语(散文卷)》蝴蝶牧场

关灯直达底部

张祖渠

捕捉幻想

在神奇、美丽的西双版纳,最迷人的去处,莫过于那茫茫的热带雨林了。

七月里的版纳之行,我是去探访一位在热带雨林中从事野象研究的青年动物学者的。她在密密的大森林里三年多了,大部分时间是独自一人,或穿行于林海之中,寻觅、追逐野象的踪迹,或投放食物引诱象群的出现,观察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或彻夜守候在那座碉堡似的观象台上,研究野象的夜间活动规律。她曾受到过野象的伤害,也同它们中间的友好者成了“朋友”。

这位女青年动物学者的经历,就是一个个惊险、离奇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想不到在前去探访的途中,热带雨林里一个更加神秘、有趣的故事,却把我引进了蝴蝶牧场。

那一天,当我一听到“蝴蝶牧场”这个名称时,像同行的许多人一样,感到万分惊诧:“啊?蝴蝶能放牧吗?”

当天下午,经过一天多行程的长途客车,疲惫地喘着粗气爬过几座大山之后,突然“嘀嘀”一声欢叫,一头钻入原始大森林的怀抱。霎时间,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绿色的世界,绿的天,绿的地,绿的山,绿的水……还有一座人工修建的山野公园。我感到有些纳闷:此地既无村寨,又无风景名胜,人们为何在这密林深处建造公园?

“快看!”不知是谁惊喜地叫了一声。

当我的目光从远处移回来时,只见阳光下有一座红顶黄楼的傣式亭阁建筑,还有一个形似地球的白色巨笼。真像一座山野公园,那些眼尖的女孩子们立即兴奋地嚷了起来:“蝴蝶!蝴蝶……”

漫天飞舞的蝴蝶,遮天蔽日,河滩上斑斑点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蝴蝶。这生命的花朵,这大自然的杰作,令人赏心悦目。我曾目睹过大理蝴蝶泉上每年农历四月那成千上万只蝴蝶首尾相衔的奇观,却从未见过这铺天盖地的彩蝶随风起舞。

天性喜欢蝴蝶和花朵的女孩子们兴奋极了,嘻嘻哈哈地跑下竹楼,要去追逐那些飞舞的生命的花朵。女店主一见急了,连声制止道:“别去!别去!那是牧场放牧的蝴蝶。”

“牧场?”大家都惊诧地瞪大了眼睛,“蝴蝶怎么个放牧呀……”

一种神秘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驱使我中途下车,怀着一颗好奇心,带着许多疑问,踏入热带雨林中这片神秘的土地。

牧蝶人是三位走出学校不久的大学生,清一色的男性公民。我们的话题,自然离不开这个闻所未闻的蝴蝶牧场。牧蝶人说,人类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把蝴蝶也列入保护对象。可是,美丽吸引恶行,仍有大量蝴蝶落入偷猎者的网兜。为保护热带雨林,保护蝴蝶资源,1990年,我国林业部门与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合作,选择这片密林深处的土地,建起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蝴蝶牧场。

小陈、小郭和小杨这三位中国小伙子,在技术顾问、英国生物专家迈克尔先生的指导下,在这片依山傍林、水草丰盛的土地上,开始了一项颇有些浪漫色彩的事业。

蝴蝶是一种自由飞舞的昆虫。拴不住,关不了,要把它们集中到这片河滩上来放牧,谈何容易!有人乍一听说,觉得他们的行动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幻想”。

幻想,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可以捕捉到的。色彩斑斓的蝴蝶,喜欢在灼热的阳光下飞舞,在花枝烂漫的丛林中嬉戏。牧蝶人发现,蝴蝶喜爱色彩,吃的也是色彩。它们常飞舞在鲜花丛中,用特有的曲伸自如的长喙吸食蜜露。不同种类的蝴蝶,食物品种也不一样,有的喜欢吃树或藤的叶片,有的乐意吃烂果或被虫蛀的树枝流出的汁液,有的则需光临人畜粪便。就是那些喜欢吃花蜜的蝴蝶种类,也非所有的花蜜都去吸食,而是专门吃某些植物的花蜜。这样,牧场自然应该是一个像蝴蝶的色彩一样,红、黄、蓝、白……五彩缤纷的色彩世界了。

牧蝶人从而领悟到,自己将从事的是一项色彩的事业:放牧色彩,养殖色彩。只要以色彩招引色彩,便能在牧场上收获色彩,把幻想变为现实。

于是,他们到热带雨林中去捕捉色彩,寻找蝴蝶的各种食物;他们在牧场上培植色彩,种下各种花草树藤。把牧场打扮成一片色彩的天地,为蝴蝶的饲养繁殖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别开生面的牧场建设,完全按照园林布局进行设计和施工。三岔河的土地上出现了一片草滩,几方花圃,一洼鱼池,几条花径;种下了大自然的美丽,种下了牧蝶人在密林内外寻觅色彩的千辛万苦。牧场以蝴蝶最喜欢的红色为主,扶桑、缅桂、柚子、金凤花、美人蕉、凤凰树……以及各种热带花卉植物,有花有叶,艳丽多姿,招引着成群飞舞的彩蝶。我曾听人说过,三岔河这个地方常有象群出没,担心它们会对牧场的安全造成威胁。小陈一听笑了,他说:“选择这片土地作为蝴蝶牧场,就因为这里常有野象的光临。你可知道,野象留下的粪便气味,对蝴蝶有着很大的诱惑力啊!”

“这么说,野象是牧场上的常客喽?”

“嗯,常来。不过,它们进不了牧场。”小陈解释道,“为了牧场的安全,不让色彩被象群破坏,也避免它们出林践踏庄稼,我们安装了联合国有关组织提供的新式武器——太阳能电围栏。它红色的导线围绕在森林边缘,太阳能电池能释放出极强的电压,野象碰上后会遭电击。然而你放心,不会造成伤亡的。我们的蝴蝶牧场少不了它们呀!”

大自然就是这般奇妙,小小蝴蝶的生长,竟然与这森林中的庞然大物有着密切的联系。

忽然间,牧场后面的密林中传来了几声“嗷——唔”、“嗷——唔”的吼叫。小陈诙谐地说:“嗨!真是‘说曹操,曹操到’。我们正说着野象,它居然‘听见’啦!”

金裳凤蝶

如果不是牧蝶人的介绍,我怎么也想不到,随处可见的蝴蝶也是一个大家族。仅在中国的土地上,便有1100多个种类。而有些蝴蝶种类又是那么稀奇,连蝴蝶专家也难得一见。

在我国,宝岛台湾被称为“蝴蝶王国”,拥有蝴蝶种类400余个。素有“野生动物王国”之称的云南,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她拥有丰富的蝴蝶资源,在600多个蝴蝶种类中,不乏珍稀蝴蝶。譬如云南丽蛱,在大陆上唯有云南能见到它们的倩影。我原认为它是最珍稀的种类了。可是,牧场上的小伙子们说:最珍稀的蝴蝶种类,名叫金裳凤蝶。

金裳凤蝶,硕大而又美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深受蝴蝶爱好者和收藏家们的青睐。在我国,它是最大又最美丽的一种,却又很难一见,为数极少。据说,有一位蝴蝶专家研究了大半生的蝴蝶,除了标本,仅在1957年于陕西某地见过一只,美丽的翅羽还残破不全。

在云南的蝴蝶种类之中,虽然也有金裳凤蝶,数量却寥若晨星。就是在地处热带与亚热带交叉地带的西双版纳,地理优势使她拥有两种气候带的200余种蝴蝶,而金裳凤蝶这个种类,也不过是偶有发现罢了。

牧场尚在筹建之时,英国生物专家迈克尔先生便再三嘱咐,要中国小伙子们注意发现金裳凤蝶。

既然是专门建立的蝴蝶牧场,当然需要有选择地培育一些珍稀蝴蝶种类。小伙子们在热带雨林中出出入入,总忘不了注意观察那些飞舞的彩蝶。然而,一种又一种不常见的蝴蝶都发现了,就是不见金裳凤蝶的踪影。

我问他们后来是怎样发现的,小陈他们笑而不答,给我讲了一个寻找马兜铃的故事。

牧场尚在筹建中的一天,小伙子们收到迈克尔先生寄自大洋彼岸的一封信。此时,这位英国生物专家正忙于照顾哥伦比亚、新几内亚等地的蝴蝶牧场,一时离不开。他在信中给三位中国小伙子布置了一项任务:找寻金裳凤蝶的主要食物。迈克尔先生还在信中画了个图,并作了注释:“叶片像只耳朵,叶脉三出。”

此为何物?小杨一查辞典,它的中国名字叫做“马兜铃”。马兜铃科。缠绕草本。

在现有条件下,能得到的全部资料就这么多。三位中国小伙子谁也不认识它。

不过,他们立即明白了这是又一种寻找金裳凤蝶的办法:找不到会飞的,先找生根的。

啊!马兜铃,马兜铃。小伙子们时刻在叨念着它,处处在注意发现它的踪迹。

他们向当地通汉语的各族群众打听,得到的回答是:“没有听说过什么是‘马兜铃’。”寻访不通汉语的,更是无法说得清。

三人围在一起细琢磨:咳,既然热带雨林中有金裳凤蝶,马兜铃必然生长在林中。

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进入茫茫的原始大森林,钻草丛,攀葛藤,蹚溪流,跨山涧……辛苦自不必说。最叫人恼火的是那热带雨林中特有的旱蚂蟥,它们一嗅到人的气味,就往人脚上咬。你刚赶走了“饱鬼”,“饿鬼”又吸上了。小伙子们在密林中一天天的寻找,带回来的只是双脚上那一处又一处的伤痕。

一个月的时光又过去了,马兜铃仍然躲着不肯露面。

迈克尔先生已经归来。三位中国小伙子仍在苦苦寻觅着那神秘的马兜铃。

一天大清早,三位中国小伙子起床后,不约而同地来到迈克尔先生房间里。小陈刚进门就兴奋地说:“迈克尔先生,昨晚我做了一个梦……”

“我也做了一个梦!”小杨说着走了进来。

小郭脚跟脚地来到,激动得叫了起来:“嗨!那么巧!我也做了一个好梦:我们找到了马兜铃!”

“啊?!我也是梦见找到马兜铃!”

小陈的话音刚落,小杨忙着说:“巧啦!巧啦!咱们三个人做的是同一个梦啊!”

“哦,三个人做一个梦,妙极啦!”迈克尔先生被中国小伙子们激动的情绪所感染,伸出双手把他们搂住:“愿上帝保佑!”

吃过早饭,他们高高兴兴地乘车前往允景洪,去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研究工作。返回途中,小伙子们一路上还谈论着他们昨晚做的梦。

迈克尔先生坐在驾驶员身边,微笑不语。他似乎在注意观看路旁那些一掠而过的山林,又好像在思索着什么。越野车快驶近小勐养时,他忽然大声叫了起来:“Aristolochiadebilis!Aristolochiadebilis!”

驾驶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急忙把车刹住。

迈克尔先生跳下越野车,急急忙忙地朝路旁的林中奔去。

等到三位中国小伙子下车赶来时,迈克尔先生已双手捧着一株从地上刨出的马兜铃,笑吟吟地直嚷道:“找到啦!找到啦!”

“马兜铃!马兜铃……”小伙子们又惊又喜,想不到竟然在这离公路几米远的地方,躲着一株马兜铃。他们从迈克尔先生手中接过马兜铃,你传给我,我转给他,好像在说:“这不是在做梦吧?”

迈克尔先生说:“咱们的第一株马兜铃,果然是在梦中找到的!”

有了第一株,意味着蝴蝶牧场上将有若干株马兜铃。他们以扦播的方法,把它分割成了几十株插下。可是,谁也想不到,扦插的结果使他们大失所望:成活率为几十分之一,一株还是一株。

几天后,他们从170公里外的勐腊自然保护区内,又找回了一株。

有了前一次扦插失败的教训,他们改进了培育方法,马兜铃终于在牧场上生长起来了。

马兜铃在牧场上已是青枝绿叶,却不见金裳凤蝶光临。小伙子们嘴上不说,心里却在暗自嘀咕:马兜铃对金裳凤蝶真的具有诱惑力吗?

一天晚饭后,小杨在小勐养镇外散步,无意间发现了一株马兜铃。当他动手要把这株马兜铃连根刨回时,叶片上的一只小毛虫,引起了他的注意:“嗯?它会不会就是金裳凤蝶的幼虫呢?”

小杨是学外语的,对生物并不内行,他把马兜铃和小毛虫全都带回管理所来了。迈克尔先生一看,肯定地说:“它就是金裳凤蝶的幼虫。”

对于他们进行观察和研究,这无疑是一个小小的进展。小陈把马兜铃植于一只花盆之中,连同幼虫一起,放在一间屋子里。他每天定时地对幼虫进行观察和记录,以求对金裳凤蝶的生长有个初步的了解,同时,可以证实马兜铃是否对金裳凤蝶具有诱惑力。

幼虫在吃马兜铃的叶片,而且生长很快。小陈更加注意保护,希望能见到幼虫变成蛹,蛹羽化为一只硕大而又美丽的金裳凤蝶。

他的细心观察,他的格外小心,引来了一双好奇的眼睛。

四天后的中午。小陈外出归来时,刚一转过墙角,便发现那间屋的门半开着。“糟了!”他急得心中暗暗叫苦,直奔过去。

进屋一看:咳!幼虫不见了。马兜铃的叶片上,落下了几处被鸡啄过的痕迹。

小陈清楚地记得,自己外出时,屋门是关得好好的。“肯定有人来过!”他生气地大声吼了起来,“是谁到这间屋里来过?”

不一会,一位二年级小学生低着小脑袋走来了。他两眼噙着懊丧的泪水,说:“陈叔叔,你怪我吧,刚才是我进去……出来时忘记关门。”

小陈一看是个孩子,气也消了一大半:“咳!你进去干什么呀?”

孩子老老实实地说:“我看见你天天躲在里面,也想看看里面有什么秘密……”

“算了,算了,叔叔不怪你。”

小陈的观察活动,不得不就此结束。他们迁到了三岔河牧场上,开始了到热带雨林中去捕捉各种蝴蝶的活动。

然而,那片植有马兜铃的坡地上,仍不见金裳凤蝶飞来。

他们依然是各人手持网兜,进入原始大森林,像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在追逐那些生命的色彩;捕捉各种蝴蝶,把它们放养在牧场上。

一天傍晚,他们走出密林,又来到那片坡地上。

小陈刚走近那一排“栽”在马兜铃间的竹帘,惊喜地发现:竹帘上星星点点的有些虫卵。他再往马兜铃的叶片上看时,竟然发现了几只丑陋无比的幼虫,高兴得喊了起来:“金裳凤蝶飞来啦!金裳凤蝶飞来啦!”

同伴们也看见了。他们忘记了一天的疲劳,舞起手中的网兜,对着大森林高声叫道:“金裳凤蝶!金裳凤蝶!”

啊!金裳凤蝶,真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

一年多的辛苦,牧场上先后飞起了500多只金裳凤蝶。其中300多只被制作成标本,飞过重洋,飞入了国际市场。

牧蝶人说,西双版纳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她的美丽、丰富、神奇,吸引着络绎不绝的中外游客。作为这片土地上的主人,我们多么希望游人能带走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美好回忆啊!小伙子们经过一番酝酿和精心构思,运用牧场上的色彩,制作出上万张精美的纪念卡,跻身于西双版纳旅游商品的行列之中。

在那一张张犹如一帧彩色照片的纪念卡上,一只飞舞的彩蝶,伴着一朵热带小花、几片绿叶。

牧蝶人的收获,有大自然的色彩,有人生的色彩;在牧场上,在牧场外,像热带雨林中的色彩那样五彩缤纷。他们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给人们以色彩的光亮,让我们这个世界更加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图 赵奋

(原载199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