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与通胀之间的取舍:失业率与通胀率,从长期来看没有任何的取舍关系。
低失业率与低通胀率——这两个宏观经济目标之间的取舍关系相当令人困惑,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注意到其中的危险。当总需求低于潜在GDP时,经济很可能衰退且劳工失业,但至少不会遭遇通胀。另一方面,当总需求开始增加,超出潜在GDP时,经济很可能处于低失业但高通胀的状态。当然,也有完美的妥协情况,我们称之为金发女孩经济(Goldilocks Economy):不过热、不过冷、刚刚好的状态,即潜在GDP的总需求恰好与总供给相匹配。
菲利普斯曲线之争
金发女孩经济偶尔会出现,例如20世纪60年代与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就是如此。考虑到现实世界中经济的复杂性,我们预期会经历高失业低通胀的时期,也会经历低失业高通胀的时期。这样的取舍关系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问题之一,称作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是以经济学家威廉·菲利普斯(William Phillips)的名字命名的。他率先对这种取舍关系提出了系统性的证据。20世纪50年代,菲利普斯研究了英国60年来失业率与工资率的变动百分比(可视为通胀的衡量方法)的数据。他发现,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特殊关系可以用数学方式描绘成一条曲线,坐标图的横轴是失业率,纵轴是通胀率,曲线本身从左上向右下倾斜。换句话说,这条曲线显示,经济倾向于从高通胀低失业移动到低通胀高失业,并且往返移动。
菲利普斯的数据显示了通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取舍关系,它背后的经济逻辑是什么?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可以提供答案。原本经济处于潜在GDP水平,但后来总需求增加,导致过多的金钱和过多的需求追逐多于社会产量的商品。此时,周期性失业率可能接近零,总体失业率可能处于低位。然而,由于有这些需求,工资很可能因失业率低而被推高。在商品市场,会有太多的金钱追逐过少的商品。因此,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更有可能引发工资通胀(wage inflation)与物价通胀。
反过来,当经济情况低于潜在GDP,处于衰退状态时,表示有失业劳工,而且有未充分就业的资源。当社会有大量失业者时,工人互争工作,工资维持在低位。在商品市场,太少的金钱追逐过多的商品,很可能造成生产过剩。在这种情况下,几乎不可能有任何通货膨胀。
菲利普斯曲线反映通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取舍关系
菲利普斯采用英国资料的研究成果发表后,美国经济学家立即开始研究美国是否有同样的现象。用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失业率和通胀率的历年数据制图,可以得出一条完美的菲利普斯曲线(你的数据似乎支持某个经济理论,这种感觉总是美好的)。但太好的东西总是难以持久,1968年,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28(Milton Friedman)预测,菲利普斯曲线在长期不会成立,他在很多方面做了深入周到的论证。就本章的目的,我们可以把弗里德曼的思想重点归纳为:长期而言,经济总会回复到潜在GDP及自然失业率状态。弗里德曼有力地论证了失业率与通胀率从长期来看没有任何的取舍关系,只会有自然失业率,而唯一的问题是通胀率是高还是低。我们值得花一点时间思考弗里德曼提出主张的聪明与大胆,他跳出当时的既有证据和主流专业共识,结果证明他是对的。
过了没几年,曾经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盛行的失业率和通胀率之间的关系,在70年代突然失效。记住,菲利普斯曲线预测的是通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取舍关系。70年代,通胀与失业同时走高,当时是滞胀的年代,通胀率和失业率都几乎达到两位数。80年代,两者同步下降。在90年代,两者都低于80年代中期的水平。通胀与失业不但没有取舍关系,反而像是往同一个方向移动。
凯恩斯派与新古典经济学派之争
这是怎么回事?我们要如何解释菲利普斯曲线能吻合20世纪50年代与60年代美国失业率与通胀率的数据,但后来突然与70年代、80年代及90年代的资料不一致?看来最合理的解释是,菲利普斯曲线是一种短期现象,它可以持续一个或数个经济周期,但是长期来看,经济周期与周期性失业起起伏伏,只有根本的自然失业率持续存在,而伴随着自然失业率的是变动的通胀率。历史模式显示,近代美国的自然失业率约为5%~6%。失业率在过去40年一再回到这个水平,尽管通胀率异常波动,其间从2.5%一路上升到11%。因此,在几年内,确实有菲利普斯曲线反映通胀与失业之间的取舍关系,但在几十年内,经济持续调整重回自然失业率。长期而言,较高的通胀率对经济没什么好处。
我们所强调的短期与长期差异,反映了宏观经济学家之间的分歧。支持凯恩斯法则(需求创造其自身的供给)的经济学家,倾向于更注重短期几年内的经济周期;而支持萨伊定律(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的经济学家,更倾向于注重长期。
凯恩斯派经济学家强调,宏观经济有时无法调和总需求与总供给,供给大致稳定成长,但需求的波动较多,这是因为总需求的构成要素(例如投资与消费)会受限于各种非理性的压力。凯恩斯认为,投资会受到“动物本能”(animal spirits,是指没有经过盘算就贸然出手的冲动)的影响,再加上反复无常的消费者情绪、工资刚性与价格刚性,会导致生产过剩和失业。根据凯恩斯派的观点,经济在衰退初期或接近尾声时都不稳定。
此外,凯恩斯派关心的是,宏观经济可能会有很长的时间被困在潜在GDP下方,即使政府没有介入,经济在长期也会慢慢恢复到充分就业状态。但如同凯恩斯的名言——“长期而言,我们都已死去”,等待长期的结果要付出很大的成本,如果经济需要花时间重新调整,这对人们的生命与职业生涯来说都是很长的时间。因此,凯恩斯派经济学家倾向于支持政府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尽可能对抗失业、刺激经济以及缩短衰退与萧条的时间。
另一方面,新古典学派经济学家信奉萨伊定律(供给创造需求),往往强调经济会随着时间调整到潜在GDP的状态。在不考虑经济大萧条的情况下,他们相信当代的宏观经济是相当稳定的。过去几十年的数据显示,经济总会恢复到潜在GDP水平,此时的自然失业率为5%~6%。新古典经济学家承认经济大萧条和2007~2009年的大衰退一样,都是可怕的事件,但他们也相信,如果政府积极干预宏观经济政策,结果可能好坏参半,甚至造成更大的经济不稳定。新古典经济学家偏好宏观经济政策有清楚的实施准则,事先详细说明,这么做可限制政府的裁量权,也便于市场机制把各项规则纳入考虑。
当然,凯恩斯派经济学家与新古典派经济学家不是对每件事都意见不合。平心而论,凯恩斯派较倾向强调政府能如何帮助失业者,例如协助其找工作、再培训,或是暂时支持失业保险与健康保险等计划。相反,新古典经济学派可能主张弃用或重新拟定会妨碍企业增加雇用劳工、限制企业营业时间,以及其他可能阻碍厂商扩大经营的规定。
凯恩斯派与新古典经济学派都认为他们的主张能改善长期经济增长。新古典派经济学家强调经济政策的稳定性与可预测性,伴随着低通胀率,如何创造一个经济环境,让企业可以聚焦于创新和投资。记住,20世纪70年代初期生产力增长趋缓的时期,也是70年代高通胀的时期。除非通胀率在短时间内变低,否则生产力增长不会恢复。凯恩斯派则强调,经济衰退期往往是失业率高且实物资本投资低的时期。经济衰退不仅代表短期的经济损失,无法获取经验的工人、不能增加实物资本投资的企业,也将在长期经济增长中落后于人。
198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索洛,针对长期增长与短期衰退对抗的议题,描述了宏观经济学家的双重做法:
从短期观点而言,我认为凯恩斯派的主张是好东西,确实比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任何论点都好。从非常长期的观点而言,最适合用新古典主义的架构来研究,不必分心去注意凯恩斯派的主张。而从5~10年的观点而言,我们必须尽可能整合,找出一个可行的混合模型。
经济学界目前持续探索介于凯恩斯与新古典之间的“混合模型”。因此,我们应该记住的是,宏观经济政策应兼顾短期经济波动与长期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