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实在是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个答案众多的话题。孔子曰性相近,承认有人性,但未说人性是什么;孟子说人性善,荀子说人性恶,告子说无所谓善恶,又说食色性也,等等。人性,顾名思义,就是指人的本性,是指人之所以为人应有的正面、积极的品性,比如慈爱、善良等品性。人性是目的与智慧的统一体,是运用自身智慧以实现自身目的的过程。艺术批评的任务,就是到作品中去发现、命名这样的人性概念。
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精神和体魄总是矛盾,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学识和游戏总是对立,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这显然是一个具有人类文化普遍性的问题,余秋雨先生正是希图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的寻绎,从中获得有益的启迪,不仅在人类文化意义上,更重要的是在现实文化人格的选择和塑造上,有助于我们走出当前迷乱的窘境。
在人类的众多情感中,亲情总是被列为最稳固和最美好的感情之首。她是情感世界里最美好的玫瑰,是人生必不可少的谨慎财富。“问世上有几多爱,流露无限美善象,世间舐犊情深,永不改变……俗世幸有这种爱,流露人类至善,能在这哀乐人生,令我心内暖。”《道德经》有云: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大爱不言,最伟大的爱是用言语无法表达的。友谊是一种温静与沉着的爱,为理智所引导,习惯所结成,从长久的认识与共同的契合而产生……人生不能没有朋友,生活不能没有友情,没有经历过友情历练的人是寂寞的。也许对于友情的渴求正是源自于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寂寞。友情的需要产生于寂寞感,而寂寞感更多地产生于心灵的距离。寂寞赋予了我们太多的灵性,是创作的源泉,也是漂泊的伊始。人一生下来就注定是流浪者,在生命中流浪,在死亡中解脱。离开熟悉的一切去熟悉陌生的一切,将命运做一次放逐,也许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品咂出亲情、友情、寂寞的真正涵义;才会明白,在漂泊的日子里,对家的追问和怀念是永恒的。“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大群非常重要的人物肯定被我们历史学家忽视了。”他们就是小人,小人可憎,小人可恨,小人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据了重要地位。他们的伎俩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地“鉴赏”和“领悟”。
我们有很多种词汇来描绘心灵上的震撼,比如说感动、寂寞、人性……人类一直是在不断地追求物质和精神中获得进步,这种追求的过程就是生活。而完整的人生正是把精神和物质的追求都统一起来,从而变得和谐。余秋雨先生正是以这种看似平淡的笔调在阐释着人性中最深刻的美与丑,出色地完成了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和诠释。
在亲情中品咂爱
◎亲情无价,时不我待
大概是教育所致,我一直相信,家庭亲情,应该让位于社会大道。历尽灾难方才明白,家庭亲情本是社会大道,尤其在家破人亡、饥寒交迫的时代,更是这样。
——《那一叠纸条》
余秋雨先生在《借我一生》整本书中,一直在表达他浓浓的感恩之情。感恩的对象,包括父母,包括叔叔,包括遭遇,包括上天,鸿蒙而又伟大。在谈到为什么书名取作“借我”一生,而不是其它的时候,余秋雨先生说“我的一生其实是长辈们不断地在向上天,向大地,向空间,借取着什么东西……”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亲情,这个看似让人感觉温暖的字眼,有的时候,却很容易被人遗忘。亲情是人世间最真切、最朴素、最珍贵的感情。在人类的众多情感中,亲情总是被列为最稳固和最美好的感情之首。她是情感世界里最美好的玫瑰,是人生必不可少的谨慎财富。在漫长而坎坷的人生道路上,它对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难以替代的滋润和营养。因为亲情是伟大的,因此我们感恩亲情。同时,亲情也是非常脆弱的,她往往由于一场灾难、一个人、一句话而支离破碎,因此我们珍视亲情。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有一次在飞机上接受意大利《机会》杂志记者采访。记者问他:“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么?”比尔·盖茨出乎记者意料的回答: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盖茨的回答让很多人怦然心动,人们没有想到拥有如此多金钱的他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非常清楚:时不我待!如果等到你真正拥有了可以孝顺能力的时候,可能已经为时已晚。有的父母可能吃不动了、也穿不了了;有的父母也许早已远离尘世。正如古人的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孝道是建立在人权、平等和人性、亲情基础之上的。“百善孝为先”,孔子对儒家提出的孝道阐述非常精辟,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此语高度概括了“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孔子说过要孝对父母,孝对兄长,这是仁的根本。儒家哲学注重人的自身修养,要求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客观上讲,孔子所宣传的孝来源于奴隶社会,在当时是一种维护奴隶制度秩序的工具。《孝经》里面曾经说过孝是天经、地义和人的基本行为。天子要维护诸侯地位,老百姓要好好地侍候父母,其中规律显而易见。孔子在其基础上,讲它发扬光大并有所推广,便有了所谓的孝顺之道。
孔子生活的时代,社会秩序的维持要靠一家一户的男耕女织,那么家庭秩序靠什么维持?孔子认为,那就要靠父母对儿女的慈爱,儿女对父母的孝敬。长幼有序,父亲像个父亲,儿子像个儿子。父慈子孝,原本就是人的天性。孔子只不过是赋予了它们社会价值,并且反过来作为道德规范,规范着每一个人的家庭行为。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约束,依礼而行就是孝。子又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可见孝的内容不仅指家庭生活,还应包括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实现人生价值,为父母解忧,为家庭增光。
《新三字经》里有一句:“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其中提到的小黄香是汉代湖北省一位因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古的好孩子。他九岁时,不幸丧母,小小年纪便懂得孝敬父亲。每当夏天炎热时,他就把父亲睡的枕席扇凉,赶走蚊子,放好帐子,让父亲能睡得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铁,他就先睡在父亲的床席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暖热,再请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小黄香不仅以孝心闻名,而且刻苦勤奋,博学多才,当时有“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赞誉。人们说:“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事情正是这样,黄香长大以后,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负众望,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传。
在“孝”这个会意字中,上部偏旁是“老”,下部偏旁为“子”,表示上下连续,无有终始,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所以,中国文化是建立在孝道基础上的。“百善孝为先”道出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一部《孝经》为诸经之经中之经。孔子把“孝悌”置教育之首,《礼记》第一篇“吉礼”讲祭祖,谈的就是孝道。而“忤逆不孝”在古代刑典中被列为重罪。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在先哲们的情怀和视野里,人与人、人与天之间的和谐共处就是天地间最奇妙的乐章。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爱妈妈,才能爱祖国。”亲情是教育的源泉和支持,只有爱父母,才会爱祖国,爱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但时代发展到今天,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四处奔波的人们几乎忘记了古人的遗训,忘记了亲情的意义,亲人之间的情感正在被有形无形的代沟所取代,亲情正随着岁月的流逝被渐渐淡忘。
没有亲情的人是可悲的。因为亲情和你的生命一起诞生。从十月怀胎到呱呱坠地,再到到伊呀学语……亲情一直伴随着生命成长。没有亲情的人,是让人不耻的。易牙是我国春秋时期一位著名厨师,齐桓公对他的厨艺非常赞赏。就在齐桓公吃腻了美食而索求人肉时,易牙把自己的儿子蒸了,把肉献给齐桓公以示忠心。齐桓公很感动,管仲却嗤之以鼻,认为虎毒还不食子呢,如此毫无亲情的人能有忠心吗?后来,易牙害死了齐桓公,证实了管仲的判断。
中国人处朋择友,或欲知一个人对公众是否真有爱心,传统做法是先观察其对父母的态度。《孝经》载有“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亲他人者,谓之悖礼”。很难设想,假如一个人对父母都不敬或是留一手,其对社会又有多大诚意!这样的人即使对朋友显示出一时的热情关爱,最终必定受利益驱使。无论时代怎样变化,天道不会变;不管你身份地位或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如何,孝敬父母这条天道,不可悖忤。
“百行之首,以孝为先”,“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鸦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孝敬父母,关爱亲人,是理所应当、天经地义。一个从小就不懂得关心父母、缺乏家庭责任感的孩子,长大后又怎能做到关心他人、对社会尽责。我们的家庭需要的是人格健全、热情奔放、对未来充满希望的青春少年,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有事业心、有责任感、对祖国忠诚的未来建设者。可是,在当前,亲情教育处于一种被忽视的地位。为生活而忙碌的父母一直不曾停下脚步,坐下来陪陪子女;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子女们对父母的含辛茹苦视而不见,对于父母的训导和忠告置罔若闻,媒体经常报道的一些人和人之间缺乏真诚、关爱和信赖的事例,一些不文明、没有道德的行为等,对他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
心理专家胡慎之指出,亲情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孩子正常人格形成的重要一环。而进行亲情教育,最重要的,是对家长的亲情教育,家长要首先明白什么是亲情,才能去教育孩子。把太多大人的个人的意愿放在孩子身上,或者要孩子违背自己个人意愿去迎合大人,这不是亲情。亲情是在孩子要成为自己时,父母能够坦然接受,给予足够的支持和空间。而从孩子这一面来看,亲情不是一种技能,它是人的一种自然能力,是一种体验,一种感受。它要求有一个氛围、一个环境来成长,所以,亲情教育是父母教育,有一对不懂感恩的父母,就很难指望孩子会感恩。萧伯纳有这样一句格言:“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人们。”亲情正如同我们手中的火炬,代代相传。余秋雨先生曾感慨“母亲对我的影响很大”。“我觉得在这位老妇人的身上她曾经有过极奇美丽的文化的梦,所以我看到我的妈妈的时候,我就觉得有的时候产生我的文化的某种使命感就是她这个梦,当然很短暂也很朦胧,但是在我身上有点实现,我也要对得起我的妈妈,所以我的很多事情都和这个有关……”
在灾难中,情感是人们得以重新站起、再次团结的重要因素,而亲情则是家庭的核心凝聚力。无论是在地震灾害,还是在其他灾祸之中,亲情永远是人们心灵和肉体的归宿。我们在灾难中看到了亲情所展现的最人性的一面。
当年,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背影》,以平朴的文字,洗尽铅华的笔调,将父爱情深原态原貌地呈现于人眼前,感动了无数的读者。如今,《背影》发表已经五十多年了,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在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仁”和“孝”是基本的家庭伦理。正如孟子所说:“幼而知爱其亲,长而知敬其兄”。加强亲情教育,培养孩子做人的素质,在实践中体验人性的本质,不仅是孩子、家长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关爱亲人做起,进而爱他人,爱社会,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奉献与回报无关,就像慈善与金钱无关。毫无利益的付出,才是真正的奉献。
——余秋雨
余秋雨先生认为,爱不能拘泥于父母之爱、亲友之爱,而是一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博爱。也就是对不认识的人也会由衷善待,对不干己的痛苦也会同样悲哀。
爱作为人类的一种美好情感,它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如亲情之爱、朋友之爱、异性之爱、社会大爱等等。各种不同类型的爱,由于所爱对象的不同,情感的性质和表现方式也就有所差异,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真纯的情感去祝福所爱的人生活得幸福,并以自己的行为参与到这一创造幸福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爱与对方的爱融为一体,在一个真善美的境界中,完成生命的升华与创造。
爱是人类的美德,爱与善良常常联系在一起的。不管是何种意义上的爱都包含着善良的因素。人们常说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这颗善心是爱产生的最基本的条件。莎士比亚曾说过“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在这种善心中对生命自然会生出无限的爱意,去求得人的情感与外部世界共同建构起美好和谐的境界。余秋雨先生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善的承载体,因为点点滴滴的善才有了我们。我们应该来传递善良,传递大爱。在传递中,善和爱的火苗看似点燃别人,实则点燃自己。”
纵观上下五千年历史,司马迁受辱宫刑,奉献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王昭君出塞和亲,奉献出青春和亲情;韩非子被秦拘禁,创作出《说难》、《孤愤》。他们在奉献、传递大爱的同时,也名垂青史,流芳百世,收获了人生的真谛。他们也让我们明白了人类发展的真正动力——爱。它拒绝残暴,维护美好,它的力量有时能够变得非常强大,化干戈为玉帛,使邪恶的人受到感化也变成一个富有爱心的人。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无数次描述过爱的力量。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就有这样一个片段:主人公冉阿让因为偷取一块面包而被判在法国南部土伦苦役场服役十九年。结束苦难获释后的冉阿让在前往指定城市的途中疲惫困顿不堪,他推开了当地受人尊重的主教大人米里哀的大门。好心的主教大人收留了冉阿让,并留他在此过夜,却不曾想,冉阿让竟然把教堂的银器偷走潜逃。当被抓回来的冉阿让站在米里哀的面前时,主教大人善意的谎言让冉阿让幸免再次被捕。感恩于主教大人的恩惠,冉阿让来到蒙特勒小城后化名马德兰,从此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十年后,凭借自己一手办起的玻璃首饰生产工厂,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并当上市长,以慈善闻名。
米里哀想过让冉阿让做什么回报吗?没有,可是冉阿让一直记得主教的爱与仁慈,并将其发扬光大。这正如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提到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也是社会大爱的实践途径。
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最大的礼物是宽恕,最善良的行为是奉献,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给予,原本是快乐的事,而一味渴求着回报,便将这份快乐变成了痛苦。有些时候,我们太过在意于自己的感觉,却忽略了这袅袅的香气。
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中有这样一句话,“为人不仅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常说,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其实,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内心充满幸福感”。其实,有的时候,你不经意间的一个举动,也许就会在你的人生历程中种下一个福音,而在你没有预期的情况下会给你一个回报。这并不是佛家的因果报应说,而是人之常情。
托尔斯泰曾写过一则小寓言,说有一位国王每天都在思考三个最最终极的哲学问题: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人最重要?什么事最重要?什么时间做事最重要?就这三个问题可难坏了举朝的大臣,没人能够回答。国王非常苦闷。
有一天,国王出去微服私访,走到一个很偏远的地方,投宿到一个陌生的老汉家。半夜里,他被一阵喧闹声惊醒,发现一个浑身是血的人闯进老汉家。那个人说,后面有人追我。老汉说,那你就在我这儿避一避吧,就把他藏起来了。国王吓得不敢睡,一会儿看见追兵来了。追兵问老汉,有没有看到一个人跑过来?老头说,不知道,我家里没有别人。后来追兵走了,那个被追捕的人说了一些感激的话也走了。老汉关上门继续睡觉。
第二天,国王就问老汉,你为什么敢收留那个人?你就不怕惹上杀身之祸?而且你就那么放他走了,你为什么不问他是谁呢?老汉淡淡地跟他说,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帮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一刻不能拖延。
那个国王犹如醍醐灌顶顿时大彻大悟,他那三个久思不解的哲学问题,一下都解决了。老汉是在非常情况下救了别人的性命,而那个人与他不曾相识。他是在随时、随地的给予别人以帮助,做的事情就是最重要的。
成全别人,其实也是在成全自己。在成全别人的同时,我们不但能在内心产生一种由衷的幸福,而且也会受到他人的尊重。而我们的帮助也会像接力棒一样传递下去,在我们遇到困难和无助时,我们也会受到他人的成全,我们也能感受到自己成全别人时的那种温暖。
同情也是一种美德,它是由人们爱的本能中派生出来的一种感情,人们往往是在同情心发挥作用的时候,做出了奉献的举动。真诚的同情能给弱者和贫穷者以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这种帮助还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在一个人的心灵中撒下了爱的种子,使一个人明白,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灾难、自私、冷漠之外,还有一种温暖和关怀。这种温暖可能对给予者来说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对被给予者来说却能享用一生。正如一首歌里所歌颂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但是,同情不等于“施舍”、不等于“恩赐”,如果同情沾染上了这种色彩,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同情之爱,反而成为一种表演或炫耀。我们常说“同情心”,同情与“心”相联,才是一种真同情,与“心”无关的同情是令人厌恶的,因为没有“心”的同情,往往对被接受者来说就构成了人格上的不平等。虽然有时接受者迫于生存压力也会无奈地接受这种同情,但在精神上他会感受到强烈的屈辱。此外,同情之爱是一种善良的美好的情感,必须是对真正需要同情的人施用才有意义。如果不分是非,不辨真伪地滥用这种同情,不仅会危害社会,也会危害自己。《伊索寓言》里农夫和蛇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对于那些恶人、坏人滥施同情,虽然你是发自真心的,但对方却会借助你的同情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适得其反,失去了同情之心的意义。
在世界上存在着太多的自私、冷漠、残酷,它们无时无刻不在敲打着我们的心坎,阻碍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时,爱就是克服自私、冷漠、残酷的有力的内在力量,只有通过它才能真正地走向美。余秋雨先生说过:助人不应随着他人的沉默而沉默,不能因群体自私的脚步而停步。
人的一生,不可能孤立于社会和他人,他需要有他人的关爱与帮助,同时他也应该为他人付出自己的爱。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沐浴在真正的爱之中,从小有伟大的母爱所笼罩;长大后渐渐被友情之爱、师生之爱、社会之爱所推动、所鼓舞,再成长就会被异性的爱所吸引,会进一步发展为美好的爱情……但你想过没有,所有的爱中,还有一种与人类互助本能最相关连的——人类之爱。
茫茫人海,大千世界。人类永远在互相帮助的氛围中进步和发展,因此,爱作为人类一种美好的情感也不是嘴上说说而已的美好言辞,它应该是更加具体、真切地落实到日常生活的互相帮助行为中去,去关爱每一个你所认识与不认识的人,同情他们,帮助他们擦干生活带给他们的眼泪。如果我们都能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奉献我们的一颗爱心,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快乐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别人,如果我们都能用一颗真挚善良的心为全世界的人类祝福和祈祷,这个世界将是多么地美好!幸福的香味、关爱的美丽将会把我们萦绕。
回望我们生活的社会,生命中有不少匆匆过客。但是人们却不曾忘记留下自己的一份爱,一份帮助。内心的丰厚积淀来源于爱,美丽便也会因为爱而散发至全身。有爱,才有奉献;有奉献,才有生命;有生命,才有美丽。这个世界需要爱,需要美丽,她作为人类一种普遍的伦理原则,是一个人对社会、人类、自然最基本的情感态度,它在我们生命中播种、萌芽、生成,使生命具有诗性的美丽光辉。
无所求的真朋友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不管你今后如何重要,总会有一天从热闹中逃亡,孤舟单骑,只想与高山流水对晤。走得远了,也许会遇到一个人,像樵夫,像路人,出现在你与高山流水之间,短短几句话,使你大惊失色,引为终生莫逆。但是,天道容不下如此至善至美,你注定会失去他,同时也就失去了你的大半生命。
——《关于友情》
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不光有着美丽的风景,同样也有着不同个性、不同气质、不同人格魅力的人。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你会与很多人相识、相遇。有些匆匆而过,有些相交、相知,还有一些是相交过后的老死不相往来。不知道为什么,每每谈到人,总是会想到友情。想到友情,总会联想到“高山流水”四个字,似乎只有这四个字才配得上纯粹的友情,也只有它,才可以称之为友情。
“高山流水”的故事最先出自郑国人列御寇的《列子·汤问》,大约是公元前四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成书于大约公元前三世纪的《吕氏春秋》,在《本味篇》中也做了类似的记载,内容与《列子》的记述大致相当,但交代了结局。《列子》和《吕氏春秋》之后,西汉的《韩诗外传》、《淮南子》、《说苑》,东汉的《风俗通义》、《琴操》、《乐府解题》等等众多古籍纷纷援引。明朝人冯梦龙所著的《警世通言》开卷第一篇便是《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这篇短短的小说中把这个故事讲述的更加荡气回肠。
两千多年前一个细雨淅淅的黄昏,一个被称作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古琴家——俞伯牙,和另一个可以被称作是我国最早的音乐鉴赏家——钟子期,在汉江岸边邂逅了。荀子在《劝学篇》中曾高度评价过俞伯牙的琴艺,说:“昔者匏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意思就是说:匏巴鼓瑟时,连水里的鱼都要越出水面倾听;伯牙弹琴时,正吃草料的马也仰首而听。可见其琴艺之精湛,而子期竟然能听懂曲中深意,称其为音乐鉴赏家亦不过分。
就在那天夜里,弹琴的是俞伯牙,听琴的是钟子期。一个是晋国重臣,一个是山间樵夫。巨大的门第差异、身份差别,并没有成为它他们声气相投、肝胆相照的障碍。相反,他们因为不同的阅历、不同的际遇而相互启发、相互砥励,结为知音。留下“美哉洋洋乎,意在高山!”“美哉汤汤乎,志在流水!”的千古绝唱。留下的,还有那个千古未能实现的一年之约。
第二年,子期因伯牙的赏识而努力学琴,导致英年早逝,未能赴约。为寻找这位知音,不远万里而来的伯牙,见到的只是一座孤坟。为了纪念和哀叹这位知音,伯牙在坟前,再一次演奏了他们初遇时的那首曲子。奏毕,伯牙泪流满面。随着一声长叹:“从此知音绝矣!”伯牙摔断瑶琴于子期墓前的石头,发誓终生不再操琴。
后人有评,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小重山》一词中叹道:“知音少,弦断有谁听”,非常准确地反应了伯牙当时的心境:“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高山流水》这支琴曲,遂成为歌颂友情的绝响,被后人称之为琴曲之王:高山者,友谊之崇高巍峨也;流水者,友情之绵绵不绝也。余秋雨先生在《关于友情》中这样评价,“一个无言的起点,指向一个无言的结局,这便是友情。人们无法用其他词汇来表述它的高远和珍罕,只能留住“高山流水”四个字,成为中国文化中强烈而缥缈的共同期待。”面对这样的友情,我们无法表述出他的高远与珍罕,能够留住的,就仅仅只是“高山流水”四个字,它成为所有人强烈而飘渺的期待。
《高山流水》为我国十大古曲之一,其乐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成所著的《神奇秘谱》,成书于1425年。里面对该乐谱做了精当的诠释:“《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然而,伯牙的《高山流水》琴曲并没有流传于世,后人根本无法领略伯牙所弹之曲的绝妙之处。所以,虽然人们不断传颂《高山流水》的故事,但完全是“心向往之”,对其中的音乐并无切身体会。现在流传较广的《高山流水》曲谱,是山东盲人艺术大师王殿玉先生所创,属古筝曲,与古琴曲《高山流水》有很大的区别。但因为它们的乐曲名字相同,常常被人们弄错,以至于张冠李戴、混淆莫辨。
据历史记载,俞伯牙的后辈中,有一个著名的音乐家,叫做高渐离。他精通音律,擅长击筑(古代一种乐器)。当年与荆轲一见如故,结为知己,认荆轲为大哥。后荆轲受燕太子丹所托去刺杀秦王,为表达自己对荆轲的敬意,高渐离在易水河畔亲自为其击筑高歌。一首“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成为千古绝唱。相传该曲音韵铿锵,声震天地,成为《高山流水》的副本。《易水歌》之所以能成为《高山流水》第二,并不是说两首曲子一样,而是高渐离与荆轲的友谊堪比伯牙、子期。荆轲刺秦王失败后,高渐离隐姓埋名,想方设法接近秦王,以完成荆轲刺秦王的遗愿。最后他被秦王熏瞎了双眼,拼尽全力,仍然未能谋刺成功。两个前赴后继的知己,用自己的热血又一次演绎了俞伯牙、钟子期他们高山流水般的友情赞歌。唐代著名的诗人骆宾王有感于他们的故事,写下了一首不朽的诗篇——《易水送别》:“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至今水犹寒。”这首诗既咏史又抒怀,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的人生价值,同时也倾诉了自己的抱负和苦闷,表达了对友人的希望。
山未可嵯峨,水不必泱泱,山傍水而愈显高,水依山越发温柔,琴弦可以有滞涩,曲调可以论古今,只要知音,弦断也能听。高山有自己的绝唱,流水能听懂,因她是他的知音,历经二千年的沧桑,他只消在冷冷的七弦上优雅的一挥手,那汹涌的此起彼伏的流水便会为他敞开心扉。
“高山流水”,把友情推向了一个诗化的高度,而现实生活中的友情,远远没有那么高贵,人们常常发出“觅得知音难上难”的感慨。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从远古至今,似乎每个人都在茫茫人海中寻觅着知音。在夜色苍茫的旷野里、在风雨飘摇的旅途中,与你同行的,一生中真正能有几人?谁能真正的找到知音?谁又能真正的与自己共鸣?在每一个人的生命里,都不可能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就算是我们本人也不可能完全清楚明白自己的心理,又怎敢去奢望别人能懂自己?
在当今的这个社会,世俗与功利往往会使友情蒙尘,于是更多的人纷纷把友情寄托到了虚拟的网络中。在现实中,“你看云时很近,你看我时很远”,而网络却拉近了你我之间的距离。走进网络,天涯海角仿佛咫尺,大江南北犹如比邻;走进网络,我们找到了许多似曾相识的朋友。在清醒和虚幻之间,在真实与模拟之间,我们得到了温馨、快乐和扣人心弦的旋律。在这里,才发现,原来大家都喜欢真诚唾弃虚伪;才发现,心与心的交流,并不是件困难的事;才发现,在现实中难以得到的纯真的友情,在网络中伸手可得。可事实上,事情的发展总是有一定规律的。
友情与一般的交情不同。交情更看重的是空间距离,无交则无情;而友情却可以忽视空间的距离,不能忽视的是心灵的距离。友情可以缩短距离,但距离也可产生友谊。“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就是距离无法隔断友情,反而使友情更加深远的一个明证。有了友情,天地可以变小,它被友情所充盈;距离可以缩短,两颗心千里之外可以相映。真正的友情,追求的是心灵之间的零距离。所谓“道不同不相与为谋”,就含有这方面的意思。
只有恭维的网络友情会让理智的人失去理智,糊涂的人更加糊涂;多情的人更加多情。这样的友情不是友情,更不是所谓的知音、知己。现实没有那么完美,网络也一样,那一切都是可望而不可求及的,美好的东西只能欣赏,不能强求。正因为你习惯了虚拟网络密友的恭维,所以现实中言语稍有不慎便容易产生误会。
不管是网络中,还是现实中,不管是友情,还是爱情,都需要经历生活风浪的锻打和撞击,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感情不是靠激情而是靠耐力来完成的,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还是让我们用一份真诚,两份执著,三份人格,四份坚持……来经营这份来之不易的友情吧!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真正的友情不依靠什么。不依靠事业、祸福和身份,不依靠经历、方位和处境,它在本性上拒绝功利,拒绝归属,拒绝契约,它是独立人格之间的互相呼应和确认。它使人们独而不孤,互相解读自己存在的意义。因此所谓朋友,也只不过是互相使对方活得更加温暖、更加自在的那些人。
——《关于友情》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既说明了朋友的重要性,又表明了朋友的价值在于被依靠。但是,如果没有了可依靠的实用价值,是否还能成为朋友?一切帮助过你的人,是否都可以算作朋友?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我们的朋友圈子,要么很大,要么很小;而我们,要么很热闹,要么很孤独。因为,没有友情的人,就如同生活在寂寞的荒野;匮乏友情的人,最能感到人间的孤独,如同在荒漠中行走。余秋雨先生在《流放者的土地》中提到“有了朋友,再大的灾害也会消去大半。有了朋友,再糟的环境也会风光顿生。”所以,人们不能没有朋友,更不能没有友情。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所以人生离不开朋友,维系朋友间情感的就是友情。古谚道:同师为朋,同志为友。有了友谊和友情才谈的上是好朋友、真朋友。朋友间,在品行上的相互砥砺,工作中的彼此支持,学习上的共同切磋,生活间的体贴照顾等等,都是因为有了真诚的友谊和诚挚的友情。
友情既是一种感情,也是一种收获,但它却不是刻意能追求到的。若想赢得友情,必须先要敞开你的心扉,吐露你的真情。有时,它只缘于某个瞬间: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动作,便会不经意间播下友情的种子,它会在风中发芽,在雨中抽叶,在阳光中开花,在月色里吐芳。一切源于机缘,一切顺乎自然,不用精心设计,无须刻意追求。它来时,谁也阻挡不了;它去时,谁也挽留不了。友情不是一张契约,但它却比契约还要牢靠。它不需要许诺,但却胜过一诺千金。为了友人的到来,五花马,千金裘,可以“呼儿将出换美酒”,所希图的不过是与真正的友人一起畅怀痛饮,“同销万古愁”。而无友人的时候,再好的美酒换来的只是“举杯浇愁愁更愁”。是友情,使人的情感从世俗生活中得到提升。因此人的一生不可无友情。
巴金说:“友情是生命的一盏明灯,离开它,生命就不会开花结果。”的确,与志同道合的人建立真正的友谊,能使我们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彼此开拓思路,走向成功。友情常伴,只要我能够把它藏在深心深处,它永远活在心中,你也会永远活在心中。心中有你的真情相伴,不管千里,不管风吹雨打友谊将是我们人生旅途中寂寞心灵的良伴。友谊淡如茶,好茶清香解渴。一生能有机会结识几个知音益友是人生难得的幸运,“神圣的友谊之情,其性质是如此的稳定、忠实、持久。”
也正因为友情的可贵,所以我们无法奢望处处皆有友情。鲁迅有言:“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正是一种得到真正友情后的满足的感叹。那些自诩“朋友遍天下”的人,可能仅仅是叫上名字的朋友很多,而连一个真正的知己也没遇到。真正的友情,是不拘于它的表现形式的,觥筹交错,往往解不开心头的寂寞;棋牌纵横,常常填不满心头的空虚。友情的可贵之处,在于你绝望时,失败时,情不自禁想起的那个人,一定是你的朋友。现时他不在你身边,现时他不一定能够对你有所帮助,但你仍然强烈地想起他,想起他的种种好处,想起他对你说过的每一句话。这时的你才会发现,对于身处逆境中的你,那些遇到的苦难,往往会因友情的存在而减弱。
英国诗人赫巴德对朋友的看法是:“一个不是我们有所求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不错,真正的友情是发自内心的流露,如果真的变作有所求,那一切就都是外在的附庸了。余秋雨先生说“真正的友情不依靠什么,不依靠事业、祸福和身份,不依靠经历、地位和处境。他在本质上拒绝功利,拒绝归属,拒绝契约。他是独立人格之间的互相呼应和确认,他使人们独而不孤,互相解读自己存在的意义。因此,所谓朋友,是使对方活得更加温暖、更加自在的那些人。”
友情,也许应该是散落在四处的点点温馨。很多时候,每当我们想起一个地方,总会想到生活在那儿的朋友,是朋友,决定了我们与各个城市之间的亲疏。当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总会感到寂寞与慌乱,那只是因为还没有找到朋友而已。当我们成功时,最想得到的不是别的,而是朋友首肯的眼神和笑声。而所谓的远行,是因为身后有朋友信任和鼓励的目光,是因为她们的支持与坚信,所以,我们才可以如此坦然,如此坚定。
友情有时往往就在那寂然冷清处,就在你的不经意回首间。只有在寂静中,才可以给远方的朋友写一封直抒胸臆的长信;只有在寂寞中,才能细细品味友人从远方发来的一声充满关切的问候。真正意义的关心,是比金子还要珍贵的,即使是贫贱之交无须刻意追求也能做到。“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次短暂的送行,在友人的眼里竟比深千尺的桃花潭水更有份量。这些歌颂友谊的诗句总是让人们百听不厌。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何逊的“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三五出重云,当知我忆君”,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千古年来,人们念着它们,受着它们的感染,演绎着一幕幕动人的篇章。
二战时英国首相邱吉尔曾说过,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有的只是利益。对于这种说法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余秋雨先生也说过,从历史看,除了少数例外,友情好像不太适宜与过大的权势、过高的智慧连在一起。有时,高贵的灵魂在关爱天下时也常常忽略了身边的友情等级和友情秩序,结果总是吃尽苦头。这句话在汉朝大将韩信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韩信是刘邦的大将,为汉朝大业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据《史记·卷九十二》记载,韩信起初在项羽手下当一个郎中小官,屡次向项羽献策,都未被采用。于是就从楚军逃亡至汉军,做了一名小小的治粟都尉。萧何是韩信的好朋友,知道韩信有才,力保韩信,在萧何的大力推荐下,韩信从一名小军官,一下子被刘邦拜为统率全军的大将,得以施展才华。在韩信的指挥下,汉军果然节节胜利。攻下齐后,韩信被立为齐王;最后终于打败了项羽,又被迁封楚王。因其功高盖主,刘邦多次欲杀之而不得,最终吕后用萧何之计,假称刘邦已平定陈郗,让群臣皆来拜贺,骗韩信入朝。
可怜韩信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一踏进宫门,即被吕后预伏的刀斧手劫持捆绑,架至长乐宫悬钟室,身首异处了。一家三族也被诛杀。后民间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讲的就是:韩信的成功是由于萧何的大力推荐,韩信的败亡也是萧何出的计谋。
作为“生死一知己”的萧何,对起兵反叛的英布尚且能从容对待,在刘邦面前为他网开一面,却为何如此对待韩信呢?宋人洪迈在《容斋续笔》中是这样解释的:因为汉高祖刘邦带兵在外,吕后在朝中把持政权,突然发生了紧急变故,萧何身为京城留守之任,所以不得不立即杀掉韩信,不像英布的事,还处在似是而非的境地,可以从容谋划。难道萧何也是被迫的?这就不得而知了。余秋雨先生说,很多人都是在某次友情感受的突变中,猛然发现自己长大了。只是韩信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
余秋雨先生在谈到前人是如何捍卫友情时,提到一个比较硬的方法,那就是捆扎友情、结帮。不管仪式多么隆重,力量多么雄厚,可是结帮说到底仍然是出于对友情稳固性的不信任,因此要以血誓重罚来杜绝背离。结帮把友情异化为一种组织暴力,正好与友情自由自主的本义南辕北辙。
著名导演陈可辛耗资四千万美金打造的《投名状》,所讲述的友情就更加让人感慨万千了。“纳投名状,结兄弟义,死生相托、生死与共!”这句来自电影中荡气回肠的经典台词,让所有人都不禁热血沸腾。为了防范友情的破碎,前辈们想过很多方法,投名状就是其一。在古代,投名状是忠诚的证明,所谓“但凡好汉们入伙,须要纳投名状。”这投名状大意是指一个人在进入绿林时必须签署的一份生死契约,有了“投名状”便落草为寇,而摆脱“投名状”的方法只有接受官府的招安这一条路。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也有“投名状”一说。
而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可能更全面的阐述了友情,他说,人一生中可能有三种友谊:一种是出自利益或用处而考虑的友谊;一种是出自快乐的友谊;另一种是最完善的友谊,即有相似美德的好人之间的友谊。
那么,异性之间的友情又是怎样的呢?异性友谊的性别差异,既可以是对性格缺欠的一种互补,也可以是对美好人际关系的一种润滑。女性软弱时,男性对你的鼓舞可以使你坚强;男性暴躁时,女性对你的规劝可以使你温柔;女性忧伤时,男性对你的开导可以使你乐观;男性粗疏时,女性的提醒可以使你细致。性别差异本身就是人生的一种多彩,有助于人的冷静化、理性化,使世界滤掉各种盲动和迷惑。
异性之间的友情是淡淡的思念,就像一杯清酽的茶,它能给你清香,让你回味无穷;它能唤起你美好的回忆,能鼓励你更好地直面未来,却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你的人生轨迹;异性之间的友情是博爱的,你可以与不止一位异性朋友保持和建立友情,你也可以舍弃你认为不适宜与之继续保持友情的任何人,而无需承受任何道义上的责任或良心上的责备;友情也像爱情一样是纯结的,如果超越了异性友情的界限而儿女情长,那就不是友情了;友情又是平凡而处处体现的,你工作学习的团队,你身边的亲友,你遥远的朋友,都会与你建立或保持友情。
也许,我们就是生活在广袤宇宙中的那只渺小的蚂蚁,因为行走的太匆匆,而仅仅是和另一只蚂蚁触碰了一下触须,没能彼此拥抱,走了很远,突然感到心中有些许遗憾。浩淼的空间,在我们看来是如此的广阔,来来往往的人流中相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够成为朋友,实在是上天的一种恩赐!如果你已经拥有,那就好好珍惜,好好呵护,不要在自己匆促的人生旅途上,留下遗憾的印痕!
寂寞中骄傲绽放
◎耐得寂寞,超越寂寞
人在寂寞和惶恐中什么念头都会产生,连最后一点意志力也会让位给侥幸。
——《寂寞天柱山》
寂寞,是每一个人都不愿与之为伴的,但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就逃不脱寂寞的纠缠。虽然寂寞与孤独同为一种精神状态,但寂寞是不等同于孤独的,孤独只是生活中一种独坐一角的、无助的姿态。它的骨子里有媚俗的一面,有一种渴求人观赏的欲念,惹得一些艺术家们,喜欢把孤独的标签贴得满身都是。而真正的寂寞的心境不会只是孤单的凄清,这得益于寂寞的秉性。
寂寞是一种状态,一种自然而然的,无法掺入任何人的主观成分的天然状态,一种应该带有审慎的、细致的思考的意识。寂寞是柔软的,寂寞像温水,像轻风,你感觉不到它,在这个充满坚硬物质的世界里,它的确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寂寞本身却是敏感的,它像个不知疲倦的行者,辛劳地寻找着自己的寄居地。它像一汪清泉似的,不经意地浸润着你的身体,当你从内心深处发出一声叹息的时候,你才意识到,寂寞已经无可挽回地侵占了你的精神世界。
寂寞没有孤独那么不幸,它不能因喜欢或不喜欢而任人取舍。无论凡人还是伟人,只要夜静更深,或不得不独处时,寂寞便会悄然而至,使人深切的体会自己,体会人生的意义。也许还可更进一步的触发思维的灵感,擦亮心灵的火花。
或许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寂寞的,心灵上的寂寞会像一块干涸已久的田,希望得到雨露的滋润,所以人的一生总在寻寻觅觅,患得患失。也许,对于友情的渴求正是源自于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寂寞。友情的需要产生于寂寞感,而寂寞感更多地产生于心灵的距离。天地万类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不过是求其类,应其友而已。地球是浩瀚宇宙间迄今为止唯一能够证实有生命的行星,目前还没有人能够对此证伪。也许正是这种浸入骨髓的寂寞感使人产生了对友情的追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处境,使得善感的人类常会“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当有一天,人类收到其它星球传来的智慧生灵的信息,人类的这种寂寞感也许会瞬间消失,虽然两颗星球之间的空间距离依然存在。
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绝对的寂寞。但是,绝对不能忍受寂寞的人却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世上正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最怕的就是寂寞,让他们和自己呆一会儿,对于他们简直是一种酷刑。只要闲了下来,他们就必须找个地方去消遣。他们的日子表面上过得十分热闹,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极其空虚。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想方设法避免面对面看见自己。
其实,独处也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虽则有些寂寞,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他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这时候,我们独自面对自己和上帝,开始了与自己的心灵以及与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对话。一切严格意义上的灵魂生活都是在独处时展开的。和别人一起谈古说今,引经据典,那是闲聊和讨论;唯有自己沉浸于古往今来大师们的杰作之时,才会有真正的心灵感悟。和别人一起游山玩水,那只是旅游;唯有自己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时,才会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的沟通。
古书云:“寂寞者,清静,无声”,人生有许多的寂寞,有太多的无奈。寂寞在静谧中默默的度过,很多时候有许多人是无法忍受的。它时而让人无声无息,时而又让人在空寂的月轮中爆发出歇嘶底里的吼叫。这种寂寞的体验,是十分的私人化的,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寂寞;但若想排遣寂寞也不是一件难事,有人群的地方,甚至只要有声音,即便是那些毫无规律、更谈不上美的噪音,都是寂寞的对手,每遇此时,寂寞便悄然而逝。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所有在哲学,艺术,政治上有杰出成就的伟人,无不具有孤独而忧郁的气质。没有寂寞的人生是有缺憾的人生,能战胜寂寞的人生才可能是圆满的人生。人有时是需要学会和寂寞相处的。
辛弃疾在一首词中自嘲自己居住的屋子是:“门掩草,径生苔”。这足见他当时身处的环境是何等孤独寂寞。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他读书写作,潜心创作,生活虽然看来索然无味但他却饶有兴味:“味无味处求我乐,材不材间过此生。”可见,成大事者大都善于和寂寞打交道,和孤独交朋友,这是一门艺术,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著名作家姚雪垠一生有三个座右铭,第二个座右铭便是:耐得寂寞,勤学苦练。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姚老解释说:“这里还有点辩证法呢!耐得寂寞的目的,是为了勤学苦练。耐得寂寞的人,就能勤学苦练,从而做出成绩来。这样,人们就会承认他、记住他。相反,耐不得寂寞的人,就会心存浮躁,哗众取宠,热衷于出风头、赶时髦。这样的人就不可能坐下来刻苦学习,更谈不上埋头钻研,就不可能取得大的成绩,当然也就不可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总之,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这是我几十年的经验总结。”人性中有一种寂寞的潜质,也许真的美丽只能由自己欣赏、自己感受。寂寞才是占领大半人生的伴侣,寂寞才是伴随生命的主旋律,所以每个人都依然寂寞,寂寞也无比美丽。
究竟什么是寂寞,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曾说过:“凡有一个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我寂寞。”民间灾难的最大困境是无处投诉、无处求助,连朋友、亲戚也变得极不可靠,因此,轰轰烈烈的外像中常常隐藏着大量中国人彻骨的寂寞。
南怀瑾大师对于寂寞有这样一种观点,他认为“寂寞是钱财买不到的”。他提到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一句诗,“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认为“独怆然而涕下”的独字,是指没有一个人或者只有一个人空灵地在这里,这就是大悲的境界,菩萨的大悲心。他还告诉人们一个经验:当夜深人静时,一个人跑到高山顶上或大沙漠里,非常宁静,自己的眼泪就不晓得怎么会流下来。这不是悲伤也不是喜欢,那是一种无比宁静的舒服,身体每一部分都自然打开了,心里的痛苦、烦恼什么都没有了。这就是古人所谓的“空山夜雨,万籁无声”。只听到空山里雨水拍打树叶的声音,别的什么都没有。那是寂寞的享受,不是钱财能够买得到的。在这种境界中,没有了身体,人和宇宙合一了。所以,南怀瑾大师最后的结论告诉大家,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不懂得寂寞的享受是没有用的。
余秋雨先生在《关于名誉》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如果能够领悟名誉和寂寞之间的关系,两相淡然,他也就走出了病态,既不会萎缩,也不会嚣张了。”一个人的寂寞,不是名誉、地位或是有形的幸福就可以消除的,真正让我们感觉到寂寞的,是灵魂的寂寞,是那种有苦、有乐、有喜、有悲无处申说的寂寞、任何人都不能真正体谅到内心苦乐的寂寞。
有的时候,生命到了“升华”,寂寞也会成为一种令人向往的美。难道说:因为害怕“寂寞”就不继续生活了吗?生活还在继续、时间还在继续、生命还在继续。寂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一切都没有兴趣。能对人生有热忱,生活才有光亮。人与人之间在有形的亲密之下,还是有着无形的距离的,而且这距离有时很远。但是,我们不必为这距离而觉得悲观,我们只是必须承认这是一些事实而已。一个人能承认事实,就会有力量去面对事实,能面对事实,就不会觉得寂寞是可怕的了。
对于我们而言,只有学会享受“寂寞”,才能超越寂寞,才能在萎缩的生命中,感受到“不一样的生活”。只有学会享受“寂寞”,才能把自己融入自然,完美地领略春花的绚丽、夏天的浓烈、秋色的清幽、冬雪的晶莹,懂得珍惜生命、善待亲人、关爱朋友。幸福快乐的生活。学会“享受寂寞”,不仅不会让你的生活变得乏味,反而还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滋味。当自己真正静下来的时候,才会发现孤独的时候人是最冷静的,也是最自信的,寂寞的世界也有自己,那才是真正属于自己主宰的世界。
◎寂寞诗文,寂寞帝心
有的文人为了摆脱依附而远逃山泽,在无所谓尊严的冷僻角落寻找尊严,在意想不到的物质困境中失去尊严,结果,只在寂寞的诗文间呼唤着尊严。
——《汉堡残稿》
文人与书为伴,与纸笔为友,常常独处一室,沉思默想,也许这看上去有些寂寞,但真正的文人并不以此为寂寞。真正甘于寂寞的文人,不会感到寂寞,因以寂寞为常,反而不觉寂寞。深感寂寞者,往往是不甘寂寞,至少一时想突破寂寞的包围,但愈是躁动冲突,反而愈加寂寞。泰戈尔说:“快乐像露水一样脆弱,大笑之际就消失无遗。但悲哀是坚强而持久的。”寂寞是毒药,慢慢发作,直到痛入骨髓。也只有敏感的心,才能通过笔尖,流淌出精美的词藻。那些细腻的心灵,一旦被寂寞拥抱,便迸发出千古绝唱!
诸子百家里最寂寞的,莫过于庄子了,这份寂寞缘于世俗的悲哀,也缘于他的高度。他就像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鲲鹏,拍起浪头高达三千里,驾着云气,盘旋而上。人们向上望的时候,只见天之苍苍,不知哪里是哪里的本色。大鹏向下俯视时,就像人们从地面上向上仰视一样,那时因为他飞得太过高远,高得使它无法看清地面的本色。庄子就是这只鲲鹏,站在天道的高度,去审视这个纷乱而无宁的时代。他希望无为而治,错误的认为:只要顺其自然,不治而天下自安,治而天下更乱。这怎么能为欲以武力征服群雄的统治者所用?这就是庄子有才而无用的悲哀。但他又是幸运的,因为,还有人间大道,天地精神与他为伴。对于精神领域的道的体悟,庄子认为:“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敏感的心是脆弱的,而脆弱,又往往为痛苦的天平增加了砝码。在一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龄,在一个动荡的年代,寂寞,在不知不觉中走入他的生命,萦绕着一颗敏感的心,挥之不去。
看得太透的人容易寂寞。太过寂寞的人则会不快乐。李清照,一位被寂寞消磨得“人比黄花瘦”的女词人,在那个陆游都认为“辞藻非女子事也”的时代,她错就错在了不该拥有如此横溢的才华,错就错在了不该拥有如此之高的觉悟与思想。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她拥有了这些,她将自己推上了寂寞的悬崖,也因此而拥有了难耐的寂寞。她的每一阕词,每一句诗,甚至每一个字无不渗透了内心的寂寞与凄苦,令人读后,肝肠寸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的一声叹息道出了多少痛苦与无奈,但这痛苦与无奈几百年后才被人理解。
“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在苏东坡豪迈豁达乐观的思想里,其实,也有着一种情归何处的悲廖,即使是那“大江东去”的气魄,也无法掩盖他在夜深人静之时无人倾诉的孤独。在一群政治手段上的大师,文化上的小人面前,皇帝也无能为力。“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苏辙曾这么说。苏东坡自己也曾感叹“高处不胜寒。”是啊,一群小人把当时的文化上的标志性人物成功地陷害了,这已足以使他们名传千年之后,哪怕是臭名亦无所谓。苏东坡被绑着,长途押解。这位自称“天涯倦客”的大文豪,又开始了自己的茫茫征程。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里说得好,“苏东坡在示众,整个民族在丢人。”东坡何许人也!东坡何罪之有啊!东坡在示众?可悲,是苏东坡之悲,古代文人之悲,历史之悲,甚至整个中华民族之悲。美好是那么脆弱,历史是那么苍白无力。于是他便将寂寞印在纸上,镌刻在后人的心中。“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花前对酒,月下同游。那个把酒问青天的东坡,遂成后人心中永恒的记忆。
张爱玲的寂寞犹如一只蚕茧的寂寞。她是个穿旗袍的精灵,在无意亦有意之间就编好了一张张网,只要你一碰上,就无路可逃。她冷漠的一个转身,就能让你陷进一个世纪的荒凉里。她,有点世故,有点市侩,但俗到极致,也是一种绝美。在她的文字里总能读到月亮,可是却感觉不到月光的清冽,有的是一盏古旧的老灯所留下的光和影,颜色是昏蒙的黄。读她的文字,同样感觉不到生命的喜悦。最华美的地方往往有最深的悲哀。看她的《倾城之恋》,明白了现世的无常与岁月的无奈,却仍然坚持着等待,这样的背后是否正是世人所共同的无奈与悲凉?“也许就是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她是战火撕裂的断点,她是世俗霖霪的奇葩。她是众香国里的王者,她迎风而去,一点淡然,一丝清幽。她摇曳着,飘向更寒冷的绝处,谁也拉不住。她天生就是个孤独的舞者,胡兰成,赖雅,都不过是她悲凉人生的过客,是她寂寞生涯的点缀。爱情来了又走,为了让她留一段传奇,为了让后世的人为她猜想不为人知的寂寞。一个女人,如果不曾真正拥有过倾国倾城的喧器灿烂,还会不会甘于日后的寂寞与平淡?
自古才情多寂寞,从来高处不胜寒。往往是越有能力的人,他的内心就越寂寞,越空虚,他们也需要被关心,也需要被爱;然而生活中,他们必须扮演强者,武装自己,强大给所有人看,这就是帝王的宿命。然而也正是因为这无边的寂寞,无法驱走的寂寞,成就了古今多少帝王。在历史书中或隐或现出场的他们,尘土飞扬到只属于追忆,孤寂冷漠到只能令人揣想。
秦始皇,一个从十三岁就坐上当时最强大王国宝座的人,用10年时间便统一了四分五裂的东周故土,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他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为自己利益而将无辜百姓牵连其中的厮杀纷争场面,是他消除了几千年的分封制度,建立郡县制,其版图“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就凭这些,他就能称为一个伟大的帝王,他确实也是一个伟大的帝王。然而在他伟大的背影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个伟人特有的寂寞。
从他的出身开始就是一个错误,一个中华历史上最美丽的错误。他的亲生父亲是谁?他杀嫪毐是对是错?杀劳尽天下智士之力苦心编撰《吕氏春秋》的仲父是对是错?他母亲的死于他又是对是错?面对朋友送上的刺客,他心中仅有的友情与信任被刺穿,他明白在这个世上永远不可以对任何人太好,伤害你的永远都是你最亲最爱的人。于是,他戴上了冷酷的面具来掩藏他自卑的心。正如余秋雨先生在《关于嫉妒》中所说“突然的寂寞带来无比的脆弱,脆弱引起对别人强势的敏感和防范”。秦始皇或许理智,而且理智的可怕。他是王,他要的是天下。这是世人给他的使命,也是他唯一的乐趣,他终究只是一颗心,一个人,一个站在王位上的影子。
公元前221年,天下,终于被他握在了手中!“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古风》)诗仙李白也为这一刻的他喝彩,然而赢得了天下,又如何?这只是天下而已,所有陪伴他的也只有天下。越过历史的浮云,空旷的咸阳宫里,他成就了千古一帝之名,也换来了一生的悲哀。在那个古老的王位上,我们看到的是一副冷酷无情的面具,还有一颗早已伤痕累累、寂寞无比的心。
这寂寞如同一缕薄烟在历史的上空蔓延,渗入每一位帝王的肺腑。“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见欢》)南唐后主李煜,他首先是一位帝王,其次才是一个词人,只是前者的工作没有后者做得好,人们更多的是记住了他的词而不是他的帝王之才。生于帝王之家的他,不能不说是种遗憾,出色的才华让他留名千古,出色的才华也让他失去了江山。
从之前的一个生活奢华的国君,到国破家亡的阶下囚,境遇转变何其大。据说,李煜的爱妃都被宋太宗占有了。他一个人孤苦伶仃的生活着,还有宋太宗的严密监视,李煜不单只是寂寞,还有是落寞、无助、恐慌,小命时刻捏在被人手中。人无回天之力,既不能常护花而不使之零落,也不能挡住风雨对花的摧残,这便是寂寞的“无奈”二字。无力回天任风雨,自然只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了。骨子里透出的那种寂寞与伤感,那随意的三言两语,便深深剜出千古以来人类内心的寂寞。一个历史的错误,一个人一生的痛楚。本应无过错,只是顺应着心灵,本着一个真我,却不知政治舞台演绎的是戏,那里面容不下一丁点的任性。只一夕间,历史翻云覆雨,那“雕栏玉砌”,“舞榭歌台”都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只一夕间,昔日那在“春花秋月”中间沉醉的君主,今日却在“寂寞梧桐深院”里垂泪。他饱受了人生的无奈与变幻,生命的苦痛与寂寞。而寂寞与苦痛的永恒,戏弄了李煜,也成全了李煜。历史让这个诗人气质的君主彻底成了诗人,一个道尽世人寂寞痛苦情怀的诗人。南唐的历史就此泯灭,再也没有开始。我们不曾记得是何人怎样在混世中经过多少辛苦艰劳才建立了它。历史让我们记住的,只是它的末代君主,一个叫做李煜的柔弱文人。十年才子帝王梦,成也空空,败也空空。那个时代最富才情的文人以及最失败的君主,就这样消逝而去。
一个是开国之帝,一个是亡国之君,还有众多的墨客文人,无论男女,谁都逃不脱寂寞的羁绊,谁都挣不开寂寞的锁链。兴许是“人性本寂寞”的缘故吧,所以人间才会有如此多的寂寞。寂寞总是在繁华之后,伴着余音袅袅。都说“古来圣贤皆寂寞”,不知说的是因圣贤而寂寞,还是因寂寞而圣贤。寂寞到了一个极至的姿态便是落寞了。只剩下那种沉默以对的寂寞,只能用落寞来形容,寂寞成了一种形态,但落寞却升华成一种精神,一种陪伴已久的精神。
落寞不同于寂寞。寂寞更像是是一杯白水,了然无味,没有人会偏爱,但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感受过、经历着,因为这是生命的旅程中绝少不了的东西。落寞不同,落寞就像是不加糖的咖啡,入口有苦味,但后味却很香。不是人人都会尝到,即便是尝到,也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都会欣赏的。落寞也不是失落。失落只是浅层的东西,就像很多人都会喝最普通的茉莉花茶,但好的咖啡又有几人会品呢?落寞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味道在里面,越是成功就越能体会。当你经过努力奋斗站在人生的巅峰,却发现有些东西是你无论多努力,无论付出多少心血都无法得到时,你就能深深的体会它了,这是成功后的遗憾。而失落呢,只是失败后的懊悔,无奈,垂头丧气。二者形似而神不同。
喜欢落寞的人,兴许都品味过沙翁的戏剧吧,尤其是那几部传世的悲剧,也许只有他们能真正的欣赏悲伤和凄凉的美。喜欢落寞的人,兴许都应该是唯美主义者吧,他们追求完美,但又明白完美是凡人所不能达到的,于是就学会了品尝落寞中的美。落寞有时让人寂静得无法再寂静,沉寂得想要流亡,想要逃离,于是我们有了漂泊。
漂泊的边际生态
◎轻声呼唤,永恒乡愁
我想,诸般人生况味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异乡体验与故乡意识的深刻交糅,漂泊欲念与回归意识的相辅相成。这一况味,跨国界而越古今,作为一个永远充满魅力的人生悖论而让人品咂不尽。
——《乡关何处》
人一生下来注定是流浪者,在生命中流浪,在死亡中解脱,心也飘泊,梦也飘泊,迷茫中在飘泊,清醒时也在飘泊。只愿每个有智慧的生命都在有限的旅程中,像那位诗人一样,做一个快乐的飘泊者。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语出自《论语》中的《里仁》这一篇。大意是说: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方,在这里是指方向,地方,处所。这句话辩证地理解就是表明,孔子既强调子女应奉养并孝顺父母,但又并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奋斗。可见,先贤也爱远游漂泊,只是这种漂泊一直离不开汩汩乡情,浓浓亲意。
月是故乡明,华夏民族是最恋家的民族。这种情结折射到文学作品中,折射出的是浓浓的“乡土情结”。这种情结几乎是在外游子的普遍心态,乡愁的音响一直在中国传统诗歌城堡的上空缭绕。从离家的那一刻起,这思乡的情绪,就如一颗种子种在心里,生根发芽,日日见长。故乡与游子,似乎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是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好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本是家人亲友团聚的日子,但却“独”在“异”乡,因而“倍思亲”。故而“独在异乡为异客”与“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两重悲绪就交织在一起,凝结出这样一幅情景:在这重阳佳节,家里的兄弟都登高去了。他们一个个唱着跳着,欢快热闹。可就在他们插遍茱萸的时候,遗憾地发现还少了一个人。兄弟们也许一下子安静下来,手执多出的一棵茱萸念叨着远行的我。这里,由“遍插”到“少一人”自然引起了情思。一个想象出来的情景,却曲折地表现了王摩诘的乡愁,显得婉约动人。在此之前,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这种情境,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余秋雨先生在《阳关雪》里这样描写唐人风范。面对离别,“他们多半不会洒泪悲叹,执袂劝阻。他们的目光放得很远,他们的人生道路铺展得很广。告别是经常的,步履是放达的。”寥寥数笔,即刻画出了唐代诗人的豪迈、洒脱和自信。处于巅峰地位的盛唐文化,自能造就出一批风采卓然、遗世独立的文人。
故乡、故土是长说不衰话题。在“故乡”这两个简单而朴素的方块字中,蕴涵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积淀下来的哲学思想、民风民俗。中国人走到哪里,都会在故乡情结中良久徘徊,别离之愁、思归之渴,这种情结如同生命一样古老而常新。人们对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甚至是一抔黄土,都怀着深厚的情感,纵使到了天之涯、海之滨,也难以割舍。一纸乡书,一句乡音,往往让人们激动不已。
余秋雨先生认为任何一个早年离乡的游子在思念家乡时都会有一种两重性:他心中的家乡既具体又不具体。具体可具体到一个河湾,几棵小树,半壁苍苔;但是如果仅仅如此,焦渴的思念完全可以转换成回乡的行动,然而真的回乡又总是失望,天天萦绕我心头的这一切原来是这样的吗?就像在一首激情澎湃的名诗后面突然看到了一幅太逼真的插图,诗意顿消。因此,真正的游子是不大愿意回乡的,即使偶尔回去一下也会很快出走,走在外面又没完没了地思念,结果终于傻傻地问自己家乡究竟在哪里。
作家柯灵在讲述自己的思乡情结时,也别有一番心得,他说道“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过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惦念。离得远了久了,使人愁肠百结:“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又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好不容易能回家了,偏又忐忑不安:“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异乡人这三个字,听起来音色苍凉;‘他乡遇故知’,则是人生一快。一个怯生生的船家女,偶尔在江上听到乡音,就不觉喜上眉梢,顾不得娇羞,和隔船的陌生男子搭讪:‘君家居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置身异乡的体验非常独特。乍一看,置身异乡所接触的全是陌生的东西,原先的自我一定会越来越脆弱,甚至会被异乡同化掉。异乡的山水更会让人联想到自己生命的起点,因此越是置身异乡越会勾起浓浓的乡愁。乡愁越浓越不敢回去,越不敢回去越愿意把自己和故乡连在一起——简直成了一种可怖的循环,结果,一生都避着故乡旅行,避一路,想一路。”余秋雨先生的解释是那样的贴近游子的心境。在一般意义上,家是一种生活,在深刻意义上,家是一种思念。只有远行者才有对家的殷切思念,因此只有远行者才有深刻意义上的家。
三毛在文章里很少写到家,总是想走出去,这是她的追求,而家人总是想挽留她。每一次回家,三毛总是要花很大的决心才能重返她的世界,她明白这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读多了,便深味出三毛无法释怀的痛楚。一个真正爱家的人是该为家付出一切的,而三毛又无法割舍漂泊的世界。三毛害怕回家,害怕家的氛围触动她心里最柔弱的部分而放弃自我。她一定在深深地自责:“我为家付出了什么,而家却总是那样宽容地接纳我?”
“一切远行者的出发点总是与妈妈告别,走得再远也一直心存一个妈妈,一路上暗暗地请妈妈原谅,而他的终点则是衰老,不管是否落脚于真正的故乡。他们的妈妈当然已经不在,因此归来的远行者从一种孤儿变成了另一种孤儿。这样的回归毕竟是凄楚的,无奈衰老的身体使他们无法再度出走,只能向冥冥中的妈妈表述这种愿望。暮年的老者呼喊妈妈是不能不让人动容的,一声呼喊道尽了回归也道尽了漂泊。”余秋雨先生说过,文人的魔力在于把偌大的一个世界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这些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怎样的法术呢?
一篇《游子吟》,虽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在朴实的人与物之间,道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亲情。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跃然纸上。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洋洋洒洒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是生命的源头,没有母亲,这个世界上便不会有我们的存在。母爱是人性中最伟大、最无私的爱。虽然在我们的一生中,也许无法永远守候在母亲的身边,但是母亲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为我们驱散心头的黑暗,温暖我们湿润多次的心尖。儿行千里母担忧,你可曾注意,千里的路,还未曾迈出一步,母亲的泪水便已在眼里流。让我们不要再愧疚,愧疚的是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孝顺母亲;让我们不要再遗憾,遗憾的是,这一生和母亲在一起的时间太有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可以想像得出来,离家时的少年英姿和回家时的老态龙钟,感慨悲伤和喜悦庆幸也尽在不言之中。尽管在空间上与家乡相隔千山万水,在时间上相隔半个世纪,但故乡仍牢牢地维系着贺知章的感情,让他无尽地倾吐对人生倏忽的慨叹和对故乡依恋的深情。叶落归根,是每一个漂泊者的渴求,但是又有几人能像陆放翁一样,有“云闲望出轴,叶落喜归根”的机遇呢?
漂泊在外的人啊,让我们坐下来静静地听一首,被齐秦那极富磁性的嗓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的《故乡的云》吧,“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飘泊……”
◎在寻找中,漂泊追逐
他们发觉日常生活更容易使人迷路,因此宁肯向着别处出发。别处,初来乍到却不会迷路,举目无亲却不会孤独,因为只有在别处才能摆脱惯性,摆脱平庸,在生存的边界线上领悟自己是什么。
——《壮士》
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孤独的个体,寂寞地在世上行走,默默地解读自己、解读有关自己生命的一切,可肉体是灵魂最大的羁绊,生命总在彼此的不和谐中感受着双重痛苦,并且这种痛苦无人能懂,所以,注定飘泊。人生本来就注定要到处飘泊的,因为我们有两只脚,有一个会幻想的脑子。什么是流浪的本性,不要把“飘泊流浪”当做是一种可怜的字眼,哥伦布表明了:不在乎脚下,只在乎前方。它正是我们所有人一生的写照,也是我们应该鼓起勇气去追寻的一种生活。
古往今来,圣贤常多寂寞,也正是这样,他们一直都在漂泊中苦苦寻觅归路,寻觅心之所属,寻觅魂之所依。他们可能会慨叹命运给予的实在太少,可谁能知晓,这漂泊的历程才是他们真正的归路;学着战胜恐惧,缔造自己的性格,成为成长中不可躲避的一部分。正是这一条路成就了他们的人生。
比如中国古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当同龄读书人都在“充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候,他不为仕途,却走上了另一段长旅。二十多岁他就在母亲的鼓励下,“周游名山大川,以阔大心胸,增广见闻”,他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在远离人烟的蛮荒之地,尝尽常人永远无法想象更无法感受的艰辛。在我们看来,实在是莫大的痛苦与折磨,但这样的漂泊正是徐霞客所向往的逍遥。从完成一段惊世旅行,到著成一部传世奇书——被誉为“古今游记之最”的《徐霞客游记》,对他来说都不重要。奇山异水中,他看淡了流年,看淡了俗世,也已深知游历山水即是自己的归路。他一生行踪像浮云般漂泊不定,不停地走向想去的地方,漂泊中他圆了自己的梦,也圆满了人生。
漂泊是冒险的历程,拿自己的生命作为赌注,结局或是辉煌或是惨败。不论是孤独的旷野,还是无际的黑夜,到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希望。
在中国的航海史上,曾经出现一位翻云覆雨式的人物,他就是郑和。从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从三十五岁“丰躯伟貌、器宇不凡”的青壮年,到年过花甲的垂暮老人,郑和先后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把后半生交给了碧海巨浪。他经东南亚、印度洋远航亚非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航海足迹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并巩固了海上丝绸之路,传播中华文明,输出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本来战火纷纭的亚非世界开创建立了和平秩序,为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七次航行前后绵延时间之久、规模之大、人数之多、组织之严密,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
海路遥迢,水天茫茫,云谲波诡中不会没有桅断桨裂之苦,风蚀浪损中不会没有折戟沉沙之灾,但郑和带棺出海,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表现出非凡的胸怀与气魄、超人的胆识与勇气、卓越的才能和智慧,以他的勤劳、勇敢和聪明,完成了一漂泊者对国家的贡献、一个民族对人类历史的贡献。征帆如碑,浓缩了中华民族的精华,伫立在五千年如铁的长风中,雄峙瀚海600年。正所谓思想有多远,步伐才能走多远;目光有多宽广,胸怀才能有多博大。
余秋雨先生在《远行的人们》中说道,“一切深层沟通都不能仅靠文字资料,而必须以脚步、目光乃至整个血肉之躯作为船筏。”徐霞客和郑和都是天涯漂泊的旅行家,他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走遍千山万水,所谓是四海为家。他们有一共同的特点,就是通过身体力行去远走、去探索,去漂泊,从而完成了毕生的追求,实现了心中的梦想,同时也享受到人生中最大的浪漫情怀。当然漂泊并非单单指一般意义上的旅行,同时它也是一种心灵飘零的历程,比如去做一件造福人类的大事也是心灵历经漂泊的过程,它需要百折千回的心灵煎熬与磨难才可能成功,他们一般都知识渊博,阅历丰富。渴望达到一种漂泊的境界,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人们毕生都在孜孜追逐的梦想。
白先勇是从中国历史的断裂处放逐出来的,说到白先勇,人们多半会想到他的父亲白崇禧将军。童年的经历与阅读,是白先勇一份不自觉的先天财富。跟随父母从广西、重庆、上海、南京、香港、台北……一路漂泊。今朝转瞬即逝,欢宴眨眼散席,但人生的戏台却还是在不停转动着。不管可为与不可为的执着,让他有了走出平静的勇气。如此种种,成为白先勇笔下挥之不去的主题与情绪。他写尽了一个悲壮的流浪者群体“台北人”,而自己则在更远的流浪地——美国西海岸品味着群体的流浪和个体的流浪。这种由大陆、台北、美国三度景深所组接成的空间流浪,折射着一场改朝换代、人事全非的时间流浪。
漂泊不仅仅是指流浪于大都市,在异乡打拼奋斗,同时也意味着放弃和舍掉,敢于丢下原本拥有的东西,把眼光放长远,追求理想和未来。漂泊从来不是男人的专利,它靠的不是体力,而是一种意志,一种精神,一种资格。
三毛是一个背负着文学行囊行走的女子,她的作品中记下的不仅是跋涉的行程,也是心灵的轨迹。三毛用个人的冒险远行,使流浪成为一种生命行为。她的主要流浪地,是撒哈拉大沙漠,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陌生地带,而且也是现代文明的边缘地带,这就使一个最柔弱的东方生命接受了最粗犷的挑战和拷问。可时空的距离并未能隔阻她深切的爱国情结,三毛用她独到的视角将凝重的爱国之情描述得很舒缓。这种流浪,是从生命断裂的方式开始,更是以一种真正残忍的生命断裂方式结束,道尽了现代派流浪的险峻和悲哀。三毛漂泊的灵魂应是意念的升华,正如她作词的《橄榄树》中所唱“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三毛告诉别人不要问她从哪里来,她的一生在飘泊,可荷西之死却让她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十字架,她人生的包袱再也不轻松了,沉重的负累折磨得她遍体鳞伤,最终,一根柔韧的丝袜轻轻承载起了一个本来有灵性、有慧根、应该继续飘泊的生命。真心祝愿三毛漂泊的魂灵能够找到归宿。
如果说,白先勇的流浪是历史断裂处的脚印,三毛的流浪是生命断裂处的脚印,那么,余秋雨先生的流浪则是文化断裂处的脚印。余秋雨先生从不为自己的思维和感受设限。他说,他对数千年的中华文化有一种崇敬和忧伤,但他在谈论中华文化的时候从来不受限于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相反,他时时保持着对这些主义的警惕。余秋雨先生说“一路行走一路怀疑,一路怀疑一路行走,这就是我们的宿命。”
我们常常为漂泊不定的心寻找着依托,其实,背起沉重的旅行包独自的一个人,不需要任何人知道,不要任何人送行。正因为不需要知道到什么地方,才可以让心去注释旅途的目标。漫步在异乡的街头,品咂着杂陈的感觉,这时的心是平静的,没有世俗的缠绕,没有生活的芜杂,喧嚣与骚动如一片风景,脱下了虚伪的面具,慢慢的恢复本来的自己。
欧洲在前几个世纪就出现过一些以流浪、行吟为主要行为方式的艺术家,但是,二十世纪中期之后,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现代派流浪”,更着重于内在的精神流浪,其中包括着在不同时间段落和空间段落中的放逐和冲突。“在路上”,这个概念在现代文学中并不是指旅游,而是指当代人在辽阔的移动空间中的含泪嬉戏。
总有人注定要一生漂泊,一世行旅。对此,又何必苛求。行者的人生,在路上。只有在飘泊中,才能减轻生命的痛楚;只有在飘泊中,才能让生命的意义完整;只有在飘泊中,才能将自己融入岁月的河。只是这种飘泊除非心有七窍恐难感知,多数都在麻木与清醒的边缘莫名的飘泊。
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很简单,就在起步与落脚之间。当你离开一座城市的时候有人已经到来,当你踏上陌生的地方的时候有人已经离开。擦肩而过的都是城市的漂泊者。有缘也许能重回到同一个地方相逢相识。余秋雨先生曾坦陈自己的漂泊心态:“漂泊的旅途,远离故土随心所欲,城市的灯火映照着我寂寞的情怀,我在陶醉自已的浪漫之中,曾为之感动,只要脚下有路,我将会永远走下去。我可能会失去亲情,失去爱和关怀,但我不能失去心中靓丽的风景。”
离开熟悉的一切去熟悉陌生的一切。漂泊的人就是肩负着这样的矛盾在地球这个圆圈里兜转。这兜转是命运的一种放逐方式,也是命运的必然归属。人生何不是如此?
小人的前世今生
◎比而不周,小人特性
美好的事物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灾难,但最消受不住的却是小人的作为。蒙昧者可能致使明珠暗投,强蛮者可能致使玉石俱焚,而小人则鬼鬼祟祟地把一切美事变为丑闻。因此,美好的事物可以埋没于荒草黑夜间,可以展露于江湖莽汉前,却断断不能让小人染指和过眼。
——《历史的暗角》
小人,在古代亦称“鄙人”与“国人”相对。四郊之外土地为野或鄙。住在田野小邑的人,西周、春秋时称“野人”。可见,小人的本意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小人”,而是指平民百姓,也就是被统治者。《尚书·无逸》中有曰:“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意思就是:一生下来就过得很舒服,不知道农业生产的艰辛,不关心民众的悲苦,只知道纵情享乐。其次是一种谦称:对平辈自称的谦词或是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再其次才是我们通常说的,那种贬义的、心口皆非、思想狭隘、人格鄙陋的小人。
对于小人的确切定义,真的很难统一,古今中外,莫衷一是。余秋雨先生对“小人”的研究,可以算是比较完整、深入的了,可是对于小人的定义,他同样犯了难,“小人是什么?如果说得清定义,他们也就没有那么可恶了。小人是一种很难定位和把握的存在,约略能说的只是,这个“小”,既不是指年龄,也不是指地位。小人与小人物是两码事”。
纵观中国古典文集,对小人的阐述最多的便是《论语》了。在《论语》里,“小人”共出现了24次,其中19次与“君子”同时出现。《论语》中的24处“小人”是多意的,随情境而变。其中,多数理解为无德者,用指平民的,仅只四次。(杨伯峻《论语译注》)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坦”,安也。“荡荡”,广远之意。“戚戚”,时时忧虑之意。君子通晓事理,故待人接物处世犹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心胸开阔,包容万物,所以豁达开朗;小人过于关注自己,计较一时得失,所以总是怨天尤人,患得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小人心思常为物役,因其挖去太多心思琢磨他人而总是劳累心神,他们“心中总有他人”。他人的快乐,他人的烦恼,他人的言语举止,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如果真的能做到为其乐而喜,为其烦而伤,眼波不离,心心相印,那就是知己了。可惜,知己与小人却是一纸相隔,看上去好像关心莫切,但其心所到之处却让人防不胜防,为之心惊,甚于心寒。他们迫切地希望和需要黑暗,却往往又在黑暗中惴惴不安,惶惶然不知所以。其实,小人因卑而可悲,它们心中装着太多太沉重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又有什么能让其心动不已呢?无非就是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而我们这些平凡的人群中,也不过是一点点小利益,为了小利益而总是心怀鬼胎,又何必呢!
人的肩膀上扛着两个袋子,一个是快乐,一个是烦恼,如果你为了填满私欲,为了让自己的虚荣心永远占上风,那你的袋子将越来越沉重,而你人生心情的天秤将无法保持平衡!于是,小人不懂何为“坦荡荡”,他们的“长戚戚”便是他们的可悲之处!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中,一个人的作用往往无足轻重,但是有一些人,他们的作用却是巨大的,对中国社会有着强烈的影响。这群人便是小人,他们的代表人物便是费无忌。
这个费无忌是楚国的大夫,当时太子的少傅。公元前527年,他奉命到秦国为楚太子迎亲,在回来的路上,他看到姑娘长得非常美丽,于是就打起了坏注意,快马加鞭提前赶回楚国,劝说楚平王先娶了这位姑娘再说,太子年轻,来日方长,过后再找也不迟。楚平王被巧舌如簧的费无忌说动了心,可此事关系社稷形象,只好拜托费无忌小心从事。转眼间,这位本该成为太子夫人的秦国姑娘,便成了公爹楚平王的妃子。费无忌办妥此事,楚平王更加赏识。
但做贼心虚的费无忌却寝食不安忧心忡忡,他知道太子迟早也会成为大王的。大凡小人既有害人之心,也就以他的逻辑来推测别人。于是他对太子说这是大王的意思与己无关,并“好言安慰”,说天下美女如云,以后寻个更好的。他转过头来又对楚平王说太子内握兵权,外联诸侯,并有老师帮助,准备发动兵变。楚平王自知理亏又经不住费无忌屡屡谗言,遂下令杀死了太子的老师伍奢及其长子伍尚,并追杀逃到吴国的太子和太傅伍奢的次子伍子胥。楚国从此陷入了连年战火之中。
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曾提到,“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群挤眉弄眼的小人”。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成人之恶”这个名号,费无忌可谓当之无愧,如此胆大妄为,真可谓“无忌”。
余秋雨先生在这里分析出了小人的几条重要行为特征,“其一,小人见不得美好;其二,小人见不得权力;其三,小人不怕麻烦;其四,小人办事效率高;其五,小人不会放过被伤害者;其六,小人需要博取同情;其七,小人必须用谣言制造气氛;其八,小人最终控制不了局势。”可见,小人猛于虎之特性,甚于苛政。
关于君子和小人行事的不同,孔子还有一个表述,叫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周”就是能够团结照顾到很多人,君子以道义为准则与人交往,能和周围的人和睦团结,却不是结党营私,所以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不管他有多少朋友,他都会像空气里的氧气一样,让朋友们感觉到很欢欣,感到受到照应;“比”这个字形,象两个人紧挨着站在一起,小人的特点是你很容易取悦他,因其见利忘义,喜欢拉帮结派,结成小圈子,但他不会融入大集体,难以真正和人们友好相处。
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至今,人们都希望自己能做个君子,希望和自己打交道的人也都是真君子。关于交友之道,于丹教授告诉我们,《论语》中对交友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说人的朋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什么叫益友呢?叫友直,友谅,友多闻。直是直率坦率,谅是宽容原谅,多闻是博学多才,这三种是好朋友。人处在社会中,朋友是相当重要的。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是我们最好的环境,你从他的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也就是说交什么样的朋友,你也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为何孟母三迁?就是因为外在的环境对一个人的品性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交友要谨慎。
交朋友的好处,没人不知道,交到一个好朋友,等于交了一个好运。人常说君子之交,恰如那陈年佳酿,天气越冷,饮之酒越香醇,只有那可以肝胆相照的人才能结下稳固的友情。交朋友,要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要相互理解,相互欣赏,融洽相处,能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
交一个坏朋友,比发一起火灾还可怕。朋友失意时就弃而远之,这就是小人之交。用余秋雨先生的话来说就是:“缺少精神归宿,正是造成各种社会灾难的主因。因此,最大的灾难是小人灾难,最大的废墟是人格废墟。”
◎小人之心,君子之腹
小人用卑微的生命粘贴住一具高贵的生命,高贵的生命之所以高贵就在于受不得污辱,然而高贵的生命不想受污辱就得付出生命的代价,一旦付出代价后人们才发现生命的天平严重失衡。这种失衡又倒过来在社会上普及着新的恐惧:与小人较劲犯不着。
——《历史的暗角》
小人,是对那些不具有人格标准的人的泛称,他们活动很隐蔽,你不用心琢磨,还真难判定得出小人究竟何时、何地,在何人面前出现。在小人尚未耍小人计的前提下,一个公认的君子也可能被骂成俗不可耐的卑鄙小人。所以说,小人就是耍阴谋伎俩的人,这种人平素就生活在我们的圈子里,和我们有说有笑,貌似大方,只有在背后乘你不备捅你一刀子的时侯,你才会愕然醒悟:哦,不幸遇上了小人。
我们身边不可能无小人,但是我们要远离小人。同小人一起办事若处理不好,常常要吃亏。正所谓“易涨易落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小人没有特别的样子,脸上也没有写“小人”两字,有些小人甚至还长得既帅又漂亮。有口才也有真才,一副“大将之才”的样子,可谓是“人小鬼大”,所以千万不能小瞧。小人就是那些做事做人不守正道,以邪恶的手段来达到目的的人。似乎“造谣生事”、“挑拨离间”、“阿谀奉承”、“阳奉阴违”、“趋炎附势”、“落井下石”、“推却责任”等等这些词汇都是为他们准备的,他们就是踩着别人的鲜血前进的那批人;他们就是那些不讲法、不讲情、不讲义、不讲道德的那群人。和这些小人相处要小心:既要保持距离,又不要得罪,既要小心说话,又不要有利益瓜葛。只有这样,才能把他们对自己的伤害降到最低。这种折中的方式,并不是选择上的左右摇摆,而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原则,引用作家刘墉先生的一句话,那就是:我不是教你诈,我只是想教你做人的道理,免得你被人骗了,还在帮别人数钱……
有时候,在认清小人的同时,也会错认小人,就是把好人当作小人,这种误解常常会带来很大伤害,既伤害了别人,也给自己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要想尽量避免误解,就要特别提醒自己:千万要避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实际上,这句成语原作“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本是褒义。
春秋时期,有一年冬天,晋国有个梗阳人到官府告状,梗阳大夫魏戊无法判决,便把案子上报给了相国魏献子。那个告状的梗阳人便送了一些歌女和乐器给魏献子,魏献子正打算收下来,魏戊对阎没和女宽说:“主人以不受贿赂闻名于诸侯,如果收下梗阳人的女乐,就没有比这再大的贿赂了,您二位一定要劝谏”。阎没和女宽便答应了。退朝以后,阎没和女宽等候在庭院里。开饭的时候,魏献子让他们吃饭。等到摆上饭菜,这俩人却连连叹气。饭罢,魏献子请他们坐下,说:“我听我伯父说过吃饭的时候要忘记忧愁,您二位在摆上饭菜的时候三次叹气,这是为什么?”阎没和女宽异口同声地说:“有人把酒赐给我们两个小人,昨天没有吃晚饭,刚见到饭菜时,恐怕不够吃,所以叹气。菜上了一半,我们就责备自己说:‘难道将军让我们吃饭,饭菜会不够吗?’因此再次叹气。等到饭菜上齐了,愿意把小人的肚子作为君子的内心,刚刚满足就行了。”魏献子听了,觉得阎没和女宽是用这些话来劝自己不要受贿,于是就辞谢了梗阳人的贿赂。
后来这句成语发展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用来指以卑劣的心意去猜测品行高尚的人。不少人遇到问题,最容易犯两种错误:一是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不能站在别人角度思考问题;二是出现了问题,总喜欢猜疑,甚至只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去挑剔别人,但事实往往和自己所想的正好相反。
曹操,被称为是“乱世奸雄”,幼年的时候就诬师欺父,为人诡计多端,品行十分恶劣,而且阴险凶残。在《三国演义》第四回里,曹操刺杀董卓失败,被董卓通缉,幸好被陈宫所救,得以寄宿于曹操的义伯父吕伯奢家中。吕伯奢令家人热情款待,但曹操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听见吕家磨刀的声音,便怀疑吕氏一家不怀好意,竟将吕家上下八口人全家老少全部杀死。当曹操、陈宫策马出逃,路遇吕伯奢买酒回家款待曹,陈二人时,才发现之前是误杀,但他仍挥剑将吕伯奢也杀了。陈宫说:“刚才是不知而误杀,现在却是明知而杀之,为什么?”曹操说:“吕伯奢回家发现家人被杀定会报官追来,于是我们必死。”陈宫抱着吕伯奢的尸体痛哭。曹操大言不惭地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极端的小人唯我主义嘴脸暴露无遗。
为人处世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用你的心智与慧眼说话。因为世事太险恶,人心隔肚皮,如果用一种被模式化的处事方式与不同的人相处,那么你一定会遭到现实无情的嘲弄。我们固然可以笃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但溯其过程,也常有正义向邪恶退让的时候,那些缺乏个人修养,言谈粗鄙,仪态猥琐的人之所以能大行其道,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他们有多大的能量,而是善良和正义的东西使自己缺乏足够的存活信心和底气。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如果说邪恶的人们能够积聚成一股力量的话,那么善良的人们也同样应该如此。”君子集聚与小人合群是不同的,这正如《庄子·山木》所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君子有高尚的情操,所以他们的交往淡得像清水一样(不是感情清淡),不含有任何功利之心;小人之间的交往甜得像甜酒一样,把友情建立在互相利用的基础之上。君子淡泊却心地亲近,小人甘甜却利断义绝。大凡无缘无故而接近相合的,那么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他们之间存在的只是利益。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交友之道。
据说在唐朝贞观年间,名将薛仁贵在尚未得志之前,与他的妻子同住在一个破窑洞中,衣食无着落,完全依靠王茂生夫妇的接济。后来,薛仁贵参军,在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东征时,因薛仁贵平辽功劳特别大,被封为“平辽王”。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前来王府送礼祝贺的文武大臣络绎不绝,可都被薛仁贵婉言谢绝了。他惟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来的“美酒两坛”。一打开酒坛,负责启封的执事官吓得面如土色,因为坛中装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启禀王爷,此人如此大胆戏弄王爷,请王爷重重地惩罚他!”岂料薛仁贵听了,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命令执事官取来大碗,当众饮下三大碗王茂生送来的清水。在场的文武百官不解其意,薛仁贵喝完三大碗清水之后说:“我过去落难时,全靠王兄弟夫妇经常资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的荣华富贵。如今我美酒不沾,浓礼不收,却偏偏要收下王兄弟送来的清水,因为我知道王兄弟贫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一番美意,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
此后,薛仁贵与王茂生一家关系甚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话也就流传了下来。有很多人交朋友走极端,要么如胶似漆,要么横眉冷对,不是孤傲得过分,就是倚赖得要命。朋友间不懂得控制和平衡,非冷即热,很难体会到温和清淡的境界。如今的饮料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口味,其种类五花八门,然而仔细比较一下还是无色无味的清纯泉水最为好喝。
越平淡才能越长久,一个人如果能够凡事做到心静如水,他必然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与人交往,也要这样:亲君子,远小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余秋雨先生在交友与远小人上的观点是基于一个论点出发的。君子之交是心与心的交流,老子说过:“上善若水”。对朋友要待之以诚,友情应该建立在互相欣赏、互相了解的基础上。因此,在与朋友交往的时候,要坚持自己的主张,不盲从,不随便附和。这样的友情,虽然看起来像水一样平淡,但是却可以长久不衰,就像一种天地共存的默契,源源不断,地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