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阅读: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 » 深阅读: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全文在线阅读

《深阅读: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我做不到”是忌语

关灯直达底部

一本书就能打开未知的领域

遇见一本好书,有时一下子就能拓宽我们的眼界。例如,我很喜欢美术,读过《跟巨匠学习绘画鉴赏》(视觉设计研究所)及相关的系列书籍之后,就不禁惊叹于其对技法的说明之简洁易懂。

再比如《跟巨匠学习配色基础》(内田广由纪著)一书,通过改变名画的配色,再与原作相比较,由此考察画家用色的意义。这种方式能够极大地刺激读者的好奇心,引起强烈的兴趣。读这本书,不仅能学习世界经典名画的有关知识,还能切实地体会到它们之所以被称为“名画”的伟大之处。对于不懂得如何鉴赏美术的人来说,这本书非常适合一读。

美术的世界看似门槛很高,其实只要掌握少许相关知识,就能使其从高不可攀变为触手可及。或者,当我们因知识有限而陷入眼界狭窄的困境时,来自其他角度的提示,就能帮助我们脱离困境,甚至还能激发我们进一步调查的积极性。不光是这本书,在任何领域都存在功用类似的书。

例如思想领域,就有内田树的《睡觉也能学的结构主义》、木田元的《反哲学入门》、竹田青嗣的《尼采入门》和《柏拉图入门》、小阪修平的《原来这就是现代思想》等诸多简明易读的讲解书籍。以这些书为台阶,逐步踏入哲学、思想的殿堂,不也很有趣吗?

我们多数人无意成为某个特定领域的权威或专家,但毕竟是成年人,若在某个领域完全是“零知识”,那可就太难堪了。 要是这些“空白领域”占据绝大比例,就更该感到羞惭了。即使身为普通人,也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了解,何况这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损失。

然而在现实中,“羞惭的人”还真是相当多。遗憾的是,我平时接触的学生也不例外。

不过,他们绝非智力不够,也并非对这个世界漠不关心,或是故意放弃学习。问题在于,他们没遇见能刺激好奇心、让自己把目光投向新领域的书。

因此,很多大学会向文科生推荐理科书。这些文科生起初往往抱着“我不行”的自弃心态,但多数人其实都能顺利阅读,这不仅令他们感到欣喜,也会成为一种刺激。换句话说,只要消除固执的“偏见”,我们的眼界就能拓宽。

遇见好书就会想读

以前,我曾向一些想当英语老师的学生介绍过一本名叫 Small Tal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刊行)的附带 CD 的教材。这本书很有特点,它教读者配合爵士乐的节奏进行日常对话,通过这种练习方式来掌握英语。

结果所有学生都说想要这本书,问我哪里有卖,还说在书店里怎么没看见。这本书确实很难买到,所以我尽管比他们都要忙得多,还是担负起所有人的希望,进行了统一订购。

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他们并非固执地偏就不买书,而是只要觉得有趣,无论什么书都会想买。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没遇见“想买”的书,也不知道这些书的存在。

而且,这本书还是成系列的,有儿童版、假期版等多种版本。只要读过这一本,也许就会想要挑战其余的版本,或者尝试去读别的教材。这便是所谓的兴趣。

不过,他们并不是什么书都愿意读。有时我介绍一些有益的教材或参考文献,他们就全无反应,似乎有其独自的判断标准,觉得那些书“好像很难”“太费事”。

即便如此,对于那些绝对该读的书,还有教学要用的书,我都会叫他们提前准备好,逼着他们去买。这样做也是为了拓宽他们的兴趣。我相信总有一天,学生们会感谢我的。

书店是“引起兴趣的空间”

可以说,越是还没习惯读书的学生,就会越迟买书。就算我命令学生“下周前要准备好”,竟然也有人不能按时准备。又不是什么稀罕的书,网购只需两三天就能到手。何况明治大学骏河台校舍毗邻全日本屈指可数的书店街和旧书店街,可谓众所周知,只要在上下学途中顺路去一趟,想买什么书都不在话下。可是即便如此,偏偏还有人不能按时备好,这对我而言委实是一大谜团。

可供猜测的理由是,他们或许对买书这一行为本身还不习惯。只买一本书的话,网购有些不好意思,去大型书店又不清楚什么书放在哪一层,所以觉得麻烦,就以“反正随时都能去”为借口拖延,最终要么是到了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才勉强去买,要么就是超过时限还不去买。

我也在网上统一买过书,但若是要得更急,就会致电大型书店询问,报上想买的书单,确认是否有货,拜托对方为我预留,然后只要去柜台取就行了。

这样做既不耗时,又省去寻找的麻烦。况且难得去趟书店,岂能拿了预买的书就走?只要时间允许,我总得逛一逛,看看各类书籍,斟酌比较后再买几本。相较于网购,去书店买书的优势在于,只要多走几步,就能见到无数本自己不感兴趣的领域的书,还能拿起来翻一翻,确认里面的内容,而不是仅仅依赖书名或书评。这种场合不仅重要,也能带来乐趣。

而且遇见新书,萌生对未知领域的兴趣后,我们就会发现,原来自己的“兴趣”“好恶”这些感觉本身,其实是相当含糊的。 或许现在太过于看重“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想法”了,反而使自己的世界变得局促狭窄,阻碍自己认知人类的广度和深度。

譬如,如果被问到对“E=mc2 ”有没有兴趣,很多人可能会回答“没兴趣”,甚至反问“那是什么东西?”然而,这是因为他们没遇见后文将会提到的《E=mc2 ——世界最著名的方程式“传记”》(大卫·波丹尼斯著)这本书。只要具备高中毕业的学力,就能看懂这本书。每个人的读后感或许各不相同,但眼中的世界肯定会变得与以往截然不同。

读过这本书后,再问同样的问题,他们就不会再回答“没兴趣”了。这就是所谓的兴趣。所以说,我们完全没必要顽固地把自己一直困在套子里。

用报纸唤起兴趣和关注

不读书的人之所以变多,一个原因可能在于,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爱看报纸了。看报纸的好处是,只要从头粗略地浏览一遍,就能大概了解世界的变化。

哪怕是自己不感兴趣的新闻,只要用大大的标题报道,它就必然会映入眼帘。因此,即使不深入阅读,也能通过重要的新闻报道把握世界大事。若能由此产生兴趣,或许就会进一步通过网络或杂志查阅。要是还想更深入地了解,最快捷的手段自然是寻找相关书籍。也就是说,报纸是引导我们走向读书的一条道路。

只在网上浏览自己感兴趣的网站而不看报纸,得到的知识自然是片面的,你会因此失去了解其他世界的机会,也就不能踏上通向书籍的道路了。

而且,一旦交友关系狭隘,交流多囿于同道中人之间,所见所闻的知识和信息自然也很有限。结果就是,或许能知道轰动世间的重大新闻,但对原本不感兴趣的领域仍然一无所知, 甚至不清楚什么样的书畅销。作为大学生,这就太说不过去了。没有伸向经济等时事问题的“天线”,就业也会很辛苦。

因此,我在大学讲课时会积极利用报纸,让学生把感兴趣的报道剪贴在本子上,写下自己的评论,在课堂上当众发表(具体请参见拙著《利用报纸长学力》)。

前几天,我受邀参加东京都与财团法人文字·活字推进机构联合主办的“语言”相关研讨会时,副省长猪濑直树先生就曾推荐“读报”。他向年轻人建议,就算是只看广告也该全看一遍,包括书和杂志的广告,还有各类商品的广告。光是每天看看这些广告,就能把握世间动态。

无论如何,报纸可以充当强有力的“天线”。关键在于,不要因为不感兴趣就不读,应该做到即使不感兴趣也要看,从中发现新的兴趣萌芽。

现在的手机和平板电脑都有推送报纸的功能,还有检索功能,以及根据关键字汇总报道的功能。将包括旧报道在内的诸多信息加以组合,就能培养以复眼视角观察事物的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善用报纸和数码设备,增强“阅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