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户人家喂养了一只猫,自己觉得比别人家的猫能捉老鼠,就给它起了个威武的名字,叫虎猫。这天,他家来了一个客人。谈论起这只猫,客人说道:“虎的确很勇猛,但不如狮,狮是万兽之王。就请改名为狮猫吧。”主人拍掌称妙,于是虎猫改成狮猫了。
可是第二天,家里又来了个客人,听了给猫改名字的事情,不以为然地说:“狮虽然比虎强,但只能在地上跑;而龙可以在天空行走,比狮更神奇,不如改名龙猫吧。”主人频频点头,照此办理。
隔了些天,第三位客人来他家,听说虎猫改成龙猫了,忙说:“龙虽然比虎神气,但龙升天要靠浮云,不如叫云猫吧。”从此,龙猫改叫云猫了。
又过了些日子,第四位客人听说龙猫改成了云猫,他认为不好,对主人说:“满天云气,经不住一阵狂风就吹散了。风的威力大,就叫风猫吧。”于是云猫变成了风猫。
又过了几天,第五位客人听说云猫改成风猫了,就向主人建议说:“再大的风,一堵墙就能挡住,叫墙猫再合适不过了。”这样,风猫又改成墙猫。
一位邻居听说了墙猫这个名字,很有意见。他找上门来对主人说:“墙很结实固然不错,你想过没有,老鼠会在墙上打洞,打了洞的墙,很快就会倒塌,还是起名叫鼠猫吧。”
上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未经协调的选择之间相互影响,达成让全体参与者一致感到遗憾的结果。研究这种结果的形成机制,可以帮助我们从一开始有所行动,从而避免出现对大家都不利的情况。
许多国家运用关税、配额以及其他方法限制进口,保护本土产业。这样的政策会抬高价格,损害国内所有使用受保护产品的消费者的利益。经济学家估计,假如美国运用进口配额保护钢铁、纺织或制糖产业,导致大家不得不购买价格更高的产品,换算过来,相当于每保住这些产业中的一个职位,美国国内其他人就要付出10万元的代价。为什么会这样,极少数人的得益为什么能够压倒更大多数人的损失而得到优先考虑呢?
秘诀在于一次提出一件事情。首先,制鞋产业的1万个职位面临着威胁。要想挽救这些职位,国内其他人就得付出1亿元,或人均付出4元。谁不愿意付出4元保住1万个职位呢?即便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也会愿意的吧,尤其是在可以把所谓不择手段的外国商人当做现成的诅咒目标之际。接着就轮到服装产业、钢铁产业、汽车产业,等等。没等我们明白过来,我们已经点头同意付出500多亿元,相当于人均付出200多元,或每个家庭付出1000多元。假如我们事前可以看穿整个过程,大概会明白这个代价确实是太髙了,继而坚持要让上述各个产业的工人自己承担国际贸易带来的风险,就像他们承担任何其他经济风险一样。
就个案逐项进行决策,可能导致全部结果都与我们的意愿南辕北辙。实际上,一项决定即便获得多数人投票赞成,仍然有可能导致一个对每个人来说都比现状更糟的结果。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短视的决策者没能看远一点,更看不到全局。
明朝灭亡后,朱明皇室的一些藩王相继在江南建立了反清的政权,历史上称它们为南明。福王朱由崧被凤阳总督马士英等人拥立,于南京即位。朱由崧终日享乐,政事都交给马士英。马士英为了扩充实力,选拔了大量人员人朝,—时间出现满地是官的景象。拥有这么多官吏,福王却只做了一年皇帝。
钱钟书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要想把哪个东西搞坏,不要骂它、不要臭它,而要让它无限制地繁殖泛滥,结果它自然就名声扫地了。与钱钟书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一位研究苏共党史的专家说:前苏共20万党员时打垮了沙皇的反动统治,200万党员时打垮了希特勒的法西斯进攻,而2000万党员时却打垮了自己。
早在1583年,药理学家、学者帕拉斯尔萨斯也说过一句极其中肯而精彩的话:“只有剂量能决定一种东西没有毒。”直到今天,这句话仍然不失其意义。从整个社会来考察也是这样,对作为个体的每个人来说也是如此,姑且不论中国民间“是药三分毒”的说法,就是人们一般不可须臾离开的果腹之物——食物,也并非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食物如果过多,也可能造成副作用和中毒,正所谓过犹不及。那么,从哪一个时刻起,美味的食物会变成毒药?这种神秘的变化又是怎样发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