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博弈论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 » 博弈论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全文在线阅读

《博弈论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强迫自己去成功

关灯直达底部

       一位新移民刚到澳大利亚的时候,为了寻找一份能够糊口的工作,他骑着一辆自行车沿着环澳公路走了数日,替人放羊、割草、收庄稼、洗碗……—次,在一家餐馆打工时,他看见报纸上一家公司的招聘启事。他权衡了一下,就去应聘。过五关斩六将,眼看就要得到那个年薪几万元的职位了,经理问他:“你有车吗?你会开车吗?我们这份工作要时常外出,没有车寸步难行。”在澳大利亚,公民普遍都有私家车,没车的人寥寥无几。可这位移民刚到溴大利亚不久,哪里有钱买车学车呢?然而,他定了定神回答道:“我有!我会!”经理说:“那好吧,你被录取了。四天后,开车来上班。”

       为了生存,他在一位朋友那里借了几千溴元,从旧车市场买了一辆二手车。第一天他跟朋友学简单的驾驶技术;第二天在一块大草坪上摸索练习;第三天歪歪斜斜地开着车上了公路;到了第四天,他居然驾车去公司报了到。时至今日,他已是这家公司的业务主管了。

       当你面对一堵很难攀越的高墙时,不妨先把帽子扔过墙去。将帽子扔过墙去,就意味着你别无选择,为了找回帽子,你必须翻越这堵高墙,毫无退路可言!正是面临这种无退路的境地时,人们才会集中精力奋勇向前。不给自己留退路,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给自己一个向梦想冲锋的机会。

       既然正常人通常会陷人沉没成本误区,我们也可以巧妙地利用沉没成本谬误。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视为转换角度利用沉没成本,来强迫自己成功的一个例子。

       本章谈到那么多例子,都是因为沉没成本的存在而舍不得理性地放弃。但是碰到一些不理性的放弃冲动时,沉没成本又可以把你往理性的方向拉一把,这时候它可以使人们的行为更加有目的性。

       很多女性都会为自己制定一个健身计划,比如每周至少去三次健身俱乐部跳有氧操,但是大多数都不能按原锻炼计划实施。因为总是有很多事情占用掉她们的时间。为了有计划、有规律地进行锻炼,给自己制造一个沉没成本!在每月初甚至每个季度初把所有费用预先支付,并且不可以退费,这样在嫌麻烦不愿意去锻炼的时候,也会因为已经付了钱而改变主意,还是去健身。

       一旦在某个城市找到一份工作,那么,换个地方重新安置下来的代价就会很高;一旦买了一台电脑,学会了怎样使用其操作系统,那么,再去学另一种操作系统,其代价会变得很高;同样,参加了一家电信公司的积分计划的人换一家公司,代价也很高。问题在于,一旦做出了类似的承诺,比如接受了工作或结了婚,讨价还价地位就会被削弱。如果我们回顾一个沉没成本部分,就很容易理解这一点。

       因此,如果你是公司老板,那么就可以利用员工预期的搬家成本高,向他们支付较低薪水或降低加薪幅度。如果你是卖电脑的,那么就可以给新面市的可兼容的外围设备标出更高的价码,因为你的顾客不会轻易转向同样是新面市但是却不兼容的技术。

       还有一个有趣的例子。一个女孩子想把男朋友永远留在自己身边,那么她该怎么做呢?当然,她有很多的办法,但是有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是大家都不容易想到的,就是多多地让男朋友请她吃饭,给她买东西。久而久之,她的男朋友会觉得已经在她身上投入了太多的“成本”,就更加舍不得离开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