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全文在线阅读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到底哪些知识值得学?

关灯直达底部

学知识是不是越多越好?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不过,我觉得前一段时间有一个热点词和这个问题密切相关,那就是:“斜杠青年”。

“斜杠”这个词来源于英文“slash”,是《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马尔齐·阿尔博(Marci Alboher)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One person/Multiple Caress )中提出的概念,意思是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他们可能有份朝九晚五的工作,而在工作之余会利用才艺优势做一些喜欢的事情,并获得额外的收入。例如,小王,记者/歌手/摄影师,就是典型的斜杠青年。《第一财经日报》为此还专门发文介绍了一个斜杠青年,文章题目叫《身兼八职的女“斜杠”:一个活经常能赚到一年的钱》。

成为斜杠青年,意味着“自己有能力赚多份钱”,所以这个身份特别受刚入职场的年轻人青睐。在互动百科里,关于“斜杠青年”的词条引用了这样的调查数据:“在对国内18~25岁人群的调查中,有82.6%的年轻人想成为‘斜杠青年’。”有八成多的年轻人想要成为斜杠青年,这真是一个激励人心的数字啊!

可是,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斜杠青年呢?

斜杠=兼职?

我翻了一遍网上关于斜杠青年的介绍:在大多数报道里,成为斜杠青年的方式是兼职接活儿。比如《北京晚报》介绍斜杠青年的案例是,一个做会计的姑娘,喜欢摆弄花,去酒店看到婚庆公司在布置婚礼现场,和工作人员聊了之后,发现那边缺花艺师,她就成了兼职的婚庆花艺师。后来又有人介绍她写剧本赚外快,她就学习写剧本,又接了兼职剧作家的活儿。所以她就成了斜杠青年典范:会计/花艺师/剧作家。

这让我想起我上大学时,虽然没有“斜杠青年”这个词,但是有一个哥们儿放在今天应该完全是斜杠青年的标准:他在学校旁边租居民楼房间做日租房,还在校园里代理售卖移动电话充值卡,同时也在学校推销招商银行、建设银行的信用卡。我记得有一次,他被邀请去一个活动演讲,他的自我介绍内容包括:目前经营业务横跨房地产、通信和金融三大领域。放到今天,这哥们儿应该是斜杠青年了吧?

可是如果有多个兼职就算斜杠青年的话,我觉得他们都比不过我们村里东头的王大爷。王大爷,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斜杠老年:搬运工/瓦工/烧炭工/除草匠/街头棋手/门卫/环卫工……如果有必要,我还能列举出大爷更多的斜杠。

如果我们把追求多元的职业体验/兼职收入作为成为斜杠青年的努力方向的话,我觉得这可能会是很多人的大坑。

有人可能会不同意我的说法:尝试各种职业,既能学到各种知识开阔眼界,又能锻炼自己的能力,还能增加收入,有什么不好呢?而且你看人家特斯拉的老总马斯克就是一个斜杠青年啊!他既是工程师、慈善家,又创立了特斯拉、支付巨头PayPal、太空探索公司SpaceX,还有研发家用光伏发电产品的SolarCity等四家不同类型的企业,你能说斜杠青年不对吗?!

呃,你说得都对,但是我不同意。为什么呢?

在有多个兼职的情况下,所谓的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增加的往往只是一个“能力假象”罢了。你更多的只是经历了一下而已,认知深度并没有明显增加。

我承认,对于没怎么接触过社会的人而言,接触一下社会各行业是有好处的,毕竟直接的生活经验很重要。但是,正如十个麻雀在一起也比不上一只雄鹰,多元的经历如果不能帮助我们提升认知深度,从长期来看,那也是低效的。我并不是反对成为斜杠青年,我只是说:我们因果倒置了。斜杠青年应该更加深入探索,而不是简单追求多元的结果。

斜杠是结果,不是原因

如果盲目地要做斜杠青年,东学一点,西学一点,追求所谓的多元生活,那我们很可能在追求成功的路上绕了一个大弯。

想一想,在今天这个人才高度流动、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时代,竞争越来越激烈,你必须在一个领域做到极致,对它的认识足够深刻,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话语权。不明白这一点,盲目追求多元学习,兼职变现,表面上看是在提升能力,其实都是肤浅地拿时间直接变现而已。在这一点上,我们和村里兼职的王大爷没有一点差别。你说他又干保安,又干保洁,难道就没有增长能力吗?可是,这样的能力认知变现水平,又能有多高呢?

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你把宝贵的时间用在肤浅的兼职变现上,那并不是多元与提升能力,只不过是自己控制不住虚荣心和金钱诱惑罢了。事实上,很多事情表面看是好事,往深里想,可能是坏事。

一开始就能带来直接利益和诱惑的事情,很可能要拿未来的机会做代价。

以斜杠青年的代表马斯克为例。表面上看,马斯克是跨界从事了多元的领域,但实质上,这是马斯克看问题看得足够深刻的结果。在一次访谈中,埃隆·马斯克说,他一直在做的事情,只是用第一性原理思考问题罢了。你有没有发现,他其实没有认为自己在跨界,他是比别人都能更深刻地看到他做事情背后的规律:用最基础的原理来改变一个行业。因为埃隆·马斯克有了这种认知深度作为前提,我们才能见到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SpaceX和特斯拉均由同一个人创办。事实上,在马斯克眼里,它们都是一回事。

想想我们上文提到的90后网红李叫兽吧。如果他也单纯追求斜杠,早早做各种兼职,你觉得他会有今天的成就吗?换个角度看,正是李叫兽的专注、不断提升认知深度才造就了他今天的成就,反而让他有了斜杠身份:培训师/咨询师/企业家/网红。

你看出这两者的差别了吗?

斜杠是提升认知深度的结果,而不是追求多元的结果。

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

你可能会觉得:哦,这么说我还是心无旁骛、专心学习专业知识好了,其他的事情我就不管了,我要专注到极致。如果你这么理解,那又错了。

提升认知深度,不是仅仅学习专业领域知识就可以,相反,你要多元跨界。

啊?等等,刚才你不是反对多元跨界吗?怎么一转眼又变了?

别误会,我没有反对多元,我反对的是盲目的多元。我说的多元跨界,更形象地说,叫: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

这句话,我最早是从罗辑思维“得到”的主编筱颖那里听来的。筱颖是我在罗辑思维“得到”App里《成甲说书》节目的主编,也是万维钢《精英日课》的主编。这姑娘雷厉风行,常常凌晨三四点还在给我回邮件。我想,这可能就是由她负责身在美国的万维钢节目的原因——不用倒时差。我对筱颖说:你提前过上了美国人的生活。

如果没有和罗辑思维“得到”合作过,你就不会知道这个团队的人工作起来有多癫狂。人少,活儿多,要求高——看来,这不仅仅是我们设计行业的痛苦,也是“得到”团队工作的真实写照。

可是,在我看来很多无法完成的工作,筱颖都出色地完成了。用她的话说就是:在这里,我们必须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

筱颖这一个人,活成了什么样的队伍呢?她一个人要负责主题策划、音频录制、音频剪辑、内容审核、留言审查、新作者挖掘、老作者维护、新内容开发、宣传文案策划……当她全力投入,把一个人活成一个能够随时完成“侦察”“设伏”“狙击”“围点打援”各项能力的队伍之后,她自然就成了斜杠青年。(当然,我觉得筱颖得注意身体,要不然就要成为省略号青年了……)

所以,想要做到极致,不是说只学某个专业的知识就够了,也不是简单地这也学学,那也学学,而是要学习与解决某一类问题相关的所有核心能力。这一点,一定是突破专业限制的。

我们所谓的专业,比如市场营销、法律、政治、历史、文学,其实只是人为制造的分类标签罢了,但是,这个世界并不是按照你划分的标签在各个专业之内单独运行的。一个市场营销的问题,背后往往涉及法律、政治、历史和文化的因素。可是我们所谓的专业,并不管这些:你学好4P(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市场细分等概念,就可以毕业了。这种认识,会极大地阻碍我们学习真正应该学的知识。

我的个人知识管理公众号里,有一个叫“安”的网友留言说:

很多人不理解地跟我说:你一个创业狗,不好好跑你的客户,做你的技术,学什么“认知革命”?我要把你的文章转到朋友圈,给予他们有力的回答!

安所遭遇到的身边人的不理解,恰恰反映了我们大多数人的认知现状:我们被标签框定了自己的可能性。因而,学习就学习标签内的东西。

我想说的是:在这个世界上,想要做到极致,恰恰要学习“无用之用”!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哪些“无用”对你有用?

英国有一家保险公司,要在非洲的热带平原上修建一座写字楼。在这个气温白天高达40摄氏度而晚上可以下降到5摄氏度以下的地方,公司对建筑设计师提出的要求是:建筑外貌迷人、功能一应俱全,但是不准使用空调设备!

在热带建写字楼不允许用空调?!

这个问题对于绝大多数专业建筑师而言都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是,建筑业的解决方案最终来自生态学。一个懂生态学的建筑师联想到了热带地区的白蚁能够常年将蚁穴的温度精确地控制在30摄氏度上下。结果,他不仅完成了这个建筑任务,还开创了建设设计的全新领域“自然拟态工程”,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所以,想要做到极致,恰恰要学习“无用之用”。

你可能会困惑:“无用”的事情那么多,我到底应该学习哪些无用的知识呢?

在我看来,各种表面上看起来“无用”的不相干知识,最后在底层都会联系起来。而一旦你理解了这一点,就找到了知识一通百通的突破口。比如,你对历史感兴趣,一定会研究到地理和人类文化;而研究人类文化,就一定会进入心理学和传播学的领域;而如果你对外语感兴趣,也会从语法学习延伸到研究语言产生、文化变迁等。一旦你的研究深度达到底层规律的层面,表面上看起来不相干的问题都会在底层盘根错节地联系起来。而将这些“不相干”的事情联系起来的,正是我们说的“临界知识”。

如果从这个角度理解能力,我们一生就需要学习三个级别的课程:(1)公共基础课:执行能力;(2)专业必修课:专业能力;(3)通用必修课:结构能力。

所谓公共基础课,就是我们每个人每天用到的执行能力,比如时间管理、资料保存、商务礼仪、沟通谈判等等。市面上有海量的书籍在介绍这些知识,我们学习和掌握起来都比较方便。在这个层面,我们的学习就好像士兵训练踢正步、瞄准和射击这样的军事基础技术一样。

而专业必修课,就是我们所选定的专业方向。正如前面说的,这个专业不是指学校划分的专业,而是指能够打完整战役、解决系统问题的能力。在这个领域里,你要跨学科地思考、解决问题,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而这种系统解决问题的知识往往是内隐的,需要我们在不断实践、思考的过程中,领悟到跨领域知识交汇的微妙之处,从而灵活地把多个学科之间的知识随时调用,打赢一场战役。在这个阶段,我们的思想认知更像是一个指挥官:精准恰当地调动步兵、炮兵、空军、坦克、侦察兵和狙击手,让他们在正确的时机,出现在正确的位置,胜利完成任务。

而通用必修课,就是要掌握临界知识,认知事物更加底层的结构与规律。我们经营的领域是如何产生的?影响这个领域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什么?有哪些规律会普遍地影响这些事物?这就像在深刻理解一场战役为什么爆发,会以什么样的脉络发展,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究竟是什么一样。抗日战争初期,多数人还在讨论中日之间的武器差异、国力差距的时候,毛泽东就思考到了底层的规律:中日战争的底层决定因素,是中国战略空间的广阔与日本需要速战速决的压力。所以,影响战争的基本动力结构是空间和时间的博弈。如果能够促进以空间换时间的结构发展,那么战略局势将对中国大大有利,而对日本极为不利。所以,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就成为经典的战略研判著作。

我认为这是每个人都应训练的通用必修能力,可市面上相关的书却非常罕见。我们人为划分的专业课程也不讲这些内容。既然没有,那就自己写一点吧——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动力。

从临界知识的角度再看我们该学哪些知识,就会发现:这些看起来“无用”的知识,可能会在战略层面上为我们发挥“大用”。

我自己从这种训练中受益良多。前一段时间,有一家上市公司请了各个领域的专家,为他们集团公司新的业务板块发展提供咨询,我也应邀在列。参加这个会议的专家很多都有很大的名头,国人皆知的几家大公司的领导也都在。当主办方发言人介绍完项目背景和具体项目情况之后,大家就对这个项目的具体发展提出了各种具体的意见:关于政策支持的、基础工程的、营销整合的,等等。在我看来,这些专家的意见更多集中在他们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正所谓:拿着锤头的人,看所有的问题都是钉子。因为熟悉一个领域,所以解决方案都来自他熟悉的领域。

轮到我发言的时候,我没有直接谈我的想法,而是先后自问自答了三个问题:(1)集团为什么要进入这个新业务板块?初始动机和商业模式构想是什么?(2)这种构想要实现,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推动这一目标的结构动力是什么?(3)现在的态势与我们的关键目标是否匹配?从内部构架到用户需求之间要做哪些工作?发展的节奏是什么?

会议结束后,我正准备离开,集团董事长上前叫住了我,当下决定邀请我们公司与他们合作,为他们提供咨询和规划服务。

其实,我在会上所说的内容,只是我认为分析任何一个战略格局都需要思考的基本问题而已。可是我们却很容易陷入自己所谓的“专业”和标签里面,忘记了最基本的规律。所以我坚信:掌握临界知识,深刻理解底层通用规律,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必修课——这对每个人都有巨大的价值。

这个例子也回答了我这一小节的主旨:我们应该学什么?

执行能力、专业能力和结构能力都应该学。但是,我们大多数人投入80%的时间学习执行能力,投入20%的时间不完全地学习专业能力,而几乎没有投入时间提升结构能力。然而,二八定律告诉我们:20%的知识决定80%的结果,你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结构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学习上,通过掌握临界知识做到游刃有余。

不过,如果我们下决心学习临界知识,具体该怎么操作呢?

先从学习的基础工具——底层思维和方法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