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动词都是有关行动和能量的。选择好句子结构,你就能赋予动词更多的能量,反过来,动词也会给你的写作赋予很多能量。但是,在给出具体建议之前,我们需要一点语法背景。
句子通常是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组成的。句子的主语是与谓语相关的“人”或“物”。例如:
用来执行谓语(动词)所描述的行为的人或“物”就叫施动词。在上面的例子中,Jenny就是句子的主语也是施动词,也就是说,她既是被绊的人,同时也是执行“绊了”这一动作的人。
当句子使用施动者-谓语-宾语(如上例)的结构时,就可以说该句子采用的是主动语态。一般来说,主动语态的句子更好读。这是因为读者希望找出:
谁向谁做了什么(“大马哈鱼腾空而起”)。
而不是:
什么事被某人做了(“空被大马哈鱼腾起”)。
如果你出声朗读的话,就能听出这么排句是多么别扭了。
在上面提到的第二个例子中,句子的主语(空)不是施动词(施动者是大马哈鱼)。句子顺序是主语-宾语-施动者,这样就可以说该句子是被动语态。
虽然这听着有点复杂,但是还是有一些简便的方法能很容易地辨别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被动语态的句子会用动词的变体“to be”(is being、was、will be等)并且通常也会有“by”一词。
规则18:尽可能使用主动语态。
例如:
如果施动词不是现在时,你可以做相应的修改:
在较长的句子中可能较难识别出被动词:
有时候,被动语态也很有用,因此该规则也有例外情况。以下情况适用被动语态:
·需要强调宾语时(“A fire was started by a gang of youths”)。
·你不知道主语是谁(“A man was murdered yesterday”)。
·你不想让主语担责任(“AII staff are expected to work overtime”)。
·写作风格中有明确要求(例如,学术论文)。
尽管如此,如果对文字没有特别要求的话,还是要尽量采用主动语态,这样会让宾语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