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化自己朋友圈的几大秘诀
在网络时代,大部分社交活动从线下转移到微信等流行社交软件上。你可以一周不出门,但每天却要刷微信点赞;你可以神龙见首不见尾,却要在微信上发布自己游玩或者读书的照片。
社交软件成为一个窗口,你透过这扇窗户看别人,别人也扒着窗口看你。很多人形成了这样一种习惯,想了解一个陌生人,就去翻看他的朋友圈。朋友圈里显示时常出入高档场所,照片中隐隐约约出现名表和豪车车标的似乎就是高富帅,而整天在成都小吃、公交车上挥汗如雨的就是失败者。甚至不少招聘单位都喜欢到网上用百度搜索他们潜在雇员的信息。所以说在网络上保持“清白之身”已经成了大家的共识。
网络形象如此重要,很多人开始重视微信个人形象的包装问题,尤其是在交女朋友的领域,衍生出一系列理论。比如你在微信上搭讪女生,她肯定先看你朋友圈。陌生人加了你之后,第一件事也是看你朋友圈。头像和朋友圈的质量,决定了你这个微信账号的层次,决定了你在女生心目中的形象,决定了女生和你今后对话的质量。
由此引申,对办公室同志来说形象建设也是一样重要,朋友圈里同事、领导不在少数,高质量的朋友圈建设也可以提升个人在同事和领导心目中的形象。但是,和交女朋友不同,给同事和领导看的朋友圈不一定要是帅气、浮夸、奢侈的,但一定要是乐观、敬业、向上的。
吐槽还是留在现实中
谁也不能保证总是处在“打鸡血”的状态,累了乏了难受了,适当的吐槽有益身心健康。但吐槽最好不要满世界抱怨,最好还是跟一两个亲密的朋友聊聊,而不是公开发在朋友圈。有些人喜欢在朋友圈上发一些负能量的状态,比如“今天太累了”“今天真郁闷”“办公室政治真可怕”“工作总是干不完影响休息了”“又想辞职了”,等等,总之就是同事也不友善、工作也无意义、收入也不满意。
可以想象,这样的状态被领导和同事看见,肯定会把你判定为一个小肚鸡肠且毫无抗压能力的懦夫。而且,现在的单位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把领导的脸往哪搁呢。
微信名称实名制
网名是大家了解我们的第一扇窗口,取一个好的网名至关重要。石头总结,网名大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实名制(真名);一种是昵称。如果你的微信朋友中同事和领导的比例很高,而且又经常用微信沟通工作,那么石头强烈建议大家使用实名制。
实名制至少有以下好处:
一是可以增强信赖感。在网络上,绝大多数人用的都是昵称,昵称在建立信赖感方面是没有任何优势的,而真名就完全不一样;换位思考,你见惯了一大堆诸如“风中摇摆”“风中狂舞”“风中凌乱”样式的各色莫名其妙的昵称网名,突然发现一个人的网名就是他的真名,是不是会对他的信任度会明显比别人高?这就是人性:在绝大多数人的思维里,都会认为一个敢于在虚拟网络上直说真名的人,是值得信赖的。
二是保持虚拟空间和现实的一致性。有时石头想在微信通讯录里查某一个同事,搜了半天也没搜到,结果一个一个核对过去,才发现他用了昵称,昵称不仅和真名毫无关系,其中还有一些稀奇古怪的字符。
这样的昵称完全是给他人增加负担,别人如果想下次很快找到你,就必须添加备注,假如一时忘记添加,就得翻查整个微信通讯录,万一你又没用真实头像,可能在微信里就永远找不到你了。真名不但能让人印象深刻,别人查找起来也更方便准确,何必整那些花里胡哨的昵称呢?
用真实的头像建立信赖感
头像是别人对我们个人形象视觉上最直接的感受。头像和网名一样也分两种,一种是真实头像;一种是虚拟头像。对于要打造自己健康微信形象的人来说,最好的头像设置就如同网名一样,是自己的真实头像,这是一个最简单的建立信赖感的方式。
在办公室里,大家都希望自己的下属或同事是成熟稳重靠谱的人,假如某人整天挂一副小沈阳的头像,你觉得成熟稳重吗?石头觉得,办公室同志最好选择自己的真实照片作为头像。同时,在选择自己的真实头像作为自己形象照片时,最好选择那些西装革履、正装的照片,表情呢,当然是成熟稳重,既不死板,也不过于活泼最好。
如果你没有这样的照片,最好找一个专业的肖像摄影机构去照一张。当然,如果你自己照,或者让别人帮着照,能照出同样的效果,也可以。用风景和卡通做头像固然有情调,对办公室同志来说并不提倡。但无论如何,能看清楚脸、认出人应当是个人头像的底线。
上传一些加班加点的情景
微信上党派众多,以前曾有人戏谑的把微信众生分为晒娃党、鸡汤党、养生党等类别。石头建议,我们办公室同志如果非要加入哪个党,还是建议大家争先恐后地加入加班党吧。
有些情商高的同志遇上加班的场景绝对不会放过,晚上热火朝天的办公室、桌面上堆积如山的材料、指向零点的时钟、下班路上冷清的街景和昏黄的路灯都被他们搬到了朋友圈里。领导看了是既感动又心疼,同事也是无不发自内心地为这些“中国好员工”点赞,情真意切地在下边留下或感动或表扬或保重的留言,一派和谐的景象。
在朋友圈里发加班的照片无可厚非、理直气壮,这并不是一些人反感的高调或者虚荣,你牺牲休息时间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奉献和美德,让领导知道知道感动感动有何不可?
发布几张读书学习的场面和体会
吃喝玩乐的场景数量在朋友圈里一般拥有压倒性优势,时光荏苒、寸阴是金,生活当然要好好享受,但对于办公室的同志们来说,多发读书写作的照片比游山玩水更提升档次。
其一,对体制内的办公室人来说,你吃喝玩乐发多了,似乎和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有些不符合。当然,围观群众大多知道是你自己掏的钱,没有占公家的便宜,但谁能保证没有别有用心的人拿这个做文章呢,与其惹上这种麻烦,还不如低调一些更稳妥。
其二,哪个领导都喜欢勤奋好学的部下,领导们看到你利用宝贵的休息时间还在钻研业务,还在提高素质,还在阅读思考,不心花怒放才怪。一害一益,孰轻孰重,掂量一下很容易得出答案。
抒发一点感恩和豪情壮志
办公室里年轻小伙子小姑娘多,年轻人最少保守、最富理想,应当有一股子虎气,有一种冲劲,这样的年轻人最容易得到领导的青睐。
不抱怨,少吐槽是一方面,感性的展现自己对待工作的激情和远大理想,抒发一点对领导、同事的感恩也不能少。
一个大活动搞完了,在朋友圈里简单回顾一下,感谢兄弟部门和同事的热情支持,感谢领导的大力指导和悉心帮助;一年的工作结束了,实事求是地谈谈得失,谈谈打算;单位又获奖了、小组工作又被表扬了,借机说说对单位的深情,对组织的感恩,等等,这些都是朴素而美好的情感,值得跟大家展示分享。
我的朋友圈里有位学生,在某单位实习结束后在朋友圈里写下了“追求理想者请进,贪图享受者莫入,愿我们永葆单位情、学生心、学习梦”这样深情的话语,我看过后就觉得这位学生是一个有理想、乐拼搏、讲感情的好苗子,之后总是看高一眼,朋友圈的形象投射作用不可谓不大。
2.点赞虽烦却真不能少
不少人现在对微信上点赞这种“社交行为”嗤之以鼻,觉得微信朋友圈点赞之风盛行,点赞狂魔等层出不穷,点赞退化成了一种交流“快餐”、一种廉价的赞美。他们怒斥,是点赞导致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减少,朋友之间的交流渐渐被轻巧的点赞所代替,能寒暄的只字片语被点赞所概括,实际上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这种想法不无道理,如果能手动点赞或者留下一两句温情的话效果固然好,但在社交信息爆炸的今天,这样做的时间成本可是不小。
尤其是有些人“晒”上瘾,一天好几十个状态,你怎么奉陪得起?点赞固然简单,却也代表了一种关注,表明了一种赞赏,意蕴还挺丰富。
你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当你自己发出一个状态,紧张的关注大家反响的时候,热火朝天的点赞是不是让你得意地笑,而无人问津的冷清是不是让你倍感煎熬,更别提网上还有那么些买“赞”的生意。
这充分说明点赞并不简单,石头奉劝办公室同志一句,领导要是在朋友圈发了什么业绩和成绩,同事要是在朋友圈发了什么大事喜事,比如结婚、生子、晋升,有时间还是尽量轻轻的去点个赞吧。
3.回复一个笑脸也好
如果你发表了一个状态,能在第一时间回应你的人,是在乎你的人,对方往往已经是或很有可能成为你的密友或贵人。
对于这些给你点赞或留言的人,千万不能怠慢,你爱搭不理,人家自然感觉受了冷落,好似“一腔热血喷出来,比一堆牛粪凉得更快”,谁能受得了这委屈,明明热乎的关系眼看就要变冷。
如果你的人缘好到爆,随便发条状态都有百十条点赞留言,实在没时间陪大家刷屏聊天,那就统一给大家一个回复,“统一回复,感谢关心”之类的,也算有个交代。
如果留言没那么多,还是尽量抽点时间,单独给别人一个回复,哪怕只回复一个笑脸、一个大拇指,也都是一种你来我往,是对别人热情关心的回应和尊重。
4.从朋友圈延伸到现实的关心
人们在朋友圈中展示的情绪,通常都是相对浓烈的,一般性的事情犯不上拿到朋友圈里去说。
发美食,那肯定是赶上了饕餮盛宴,半夜偷偷啃个馒头没几个人愿意发。发喜事,那肯定是从内心感到自豪,今早顺利上了地铁之类没几个人愿意发。发牢骚,应该是事情确实闹心,或者是碰上难事了,早餐去食堂买鸡蛋,鸡蛋却卖完了这种事一般来说还犯不上发朋友圈吐槽。
朋友圈虽然是个虚拟空间,但在形形色色的状态背后,人却是实实在在的,有生动的喜怒哀乐。朋友圈就像一个窗口,人的情绪时不时从里面飘散出来。
有些人很注意从朋友圈中捕捉别人的情绪,适时地送上自己的祝贺、安慰、关心、认同或者是帮助。
一次,石头连续几个通宵攻坚述职述廉报告,繁重的复制粘贴任务把文字搬运工的右肩压垮了。石头在朋友圈抱怨:“鼠标废掉了右手,酸痛难忍,总结季的悲剧!”校医院一位相熟的医生大姐马上私信石头,详细了解相关症状,还热心地为石头介绍了缓解肌肉酸痛的科学方法。当时石头就感动地哭了,大姐的形象瞬间高大起来。
这就是从朋友圈延伸到现实的关心,有些人刷刷屏,乐呵乐呵,一天也就过去了;有些人看似也是刷刷屏,乐呵乐呵,却悄悄把朋友圈的社交从天上落到了地下,从虚无做成了实体,明显要高出一筹。
5.微信里说“在吗”为什么特别招人烦
每当石头在微信上收到“在吗”两个字,总有一股怒火从胸中一跃而起。“有事说事,在吗到底几个意思!”这种莫名的反感让石头自己都感到惊诧。
这是咋回事呢?以前聊QQ的时代,“在吗”基本是标配啊,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在电脑前面,只有先来一句“在吗”,才能把两个人拉进同一个时间维度里再沟通。怎么到了微信这,同样是通信软件,看着“在吗”就这么让人讨厌了呢?
细细想来,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
其一,完全没有必要。在“远古时代”,QQ之所以需要“在吗”,原因在于它建立在即时同步的基础之上,那时候还没有手机QQ,我不可能随身把电脑主机绑在腰带上,你不在,这个话就没法对下去,所以必须要靠“在吗”,才能把双方拉到一个频道。
到了微信时代,我天天揣着手机,其实总是“在线”的,只不过是方不方便聊天,想不想聊天的问题,“在吗”,成了完完全全的一句废话。
其二,遮遮掩掩,套路很深的样子。“在吗”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是一种试探的手段,是放出的气球或鱼钩。一般“在吗”之后,总会有不太好处理的问题。明明有事,却又遮遮掩掩,让人看不清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拿不准这茬到底是能接不能接,这种态度很不坦率、诚恳。
有事不直说,感情你还跟我玩“黑暗森林”,整“猜疑链”,我看了能舒服吗?我敢搭话吗?
其三,不留余地,逼得太紧。人和人之间需要安全距离,尤其是在不那么熟悉的人之间。“在吗”,给人感觉就是要求对方得马上搭理自己,又不说明理由的态度。
假如我回答“在的”,即使当时忙得四脚朝天,即使提出的要求很难办,需多加考虑,我也已经失去了装聋作哑的机会。那种感觉像被人逼到墙角,必须给出一个交代才行。
所以啊,石头觉得,微信上交流,更应像发邮件那样,有事先说事,直接地说,详细地说,系统地说,寒暄招呼那是顺便的事情。
开门见山地把事情讲清楚,说明白,万一人家在忙,那就等着别人有空再回复;万一人家难办迟疑,给点时间认真考虑、权衡那也是应该的;万一人家看了你的事根本不想接招,是不是也可以装作是一场意外,就此翻篇,相忘于江湖。
有事就直接说吧,我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