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马的职业“鬼”话:新精英资深职业规划师给你的靠谱建议 » 老马的职业“鬼”话:新精英资深职业规划师给你的靠谱建议全文在线阅读

《老马的职业“鬼”话:新精英资深职业规划师给你的靠谱建议》第三章 土系:梦想之“场”

关灯直达底部

在职场中,作为跑龙套的你,没有背景,只有一个背影!

真的是这样,没“背景”吗?

NO!

随着在工作中的成长,每个人会拥有属于自己的“背景”。这些背景包括:

你对所在行业的理解——我是一个通信行业里混迹多年的人,对于非本行业的人而言,恐怕连天线、网络管理系统这类最基本的概念都不清楚;

你对所在职位的理解,就一个资深的客户经理来说,你永远也没有他那种见人就“真诚”一笑的能耐;

你所结识的圈子,在这个圈子里,大家都有行业内的暗语,熟悉内部的逸事,也能将你纳入;

自然还有你的亲戚朋友,有的是血缘联结,有的是气味相投,有的是两情相悦;

还有各种各样在各个地方的利益关系……

也许你的背景里没有有权有钱的爹妈,但是当你主动去积累和发现,这些行业内的职业经验以及职场中所结交的人脉会在一定时间后发挥效力。任何学过中学物理的人都知道“场”这种神奇的物质,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有能量、动量和质量,实实在在作用在我们身边;而我们的职业所存在的空间,也有一个很值得玩味的词:“职场”。职场就是我们的“背景”,它同样看不见摸不着,但同样也有能量、动量和质量。

能量:它会让我们更强大或更渺小。

动量:它会推动我们前进或拖我们的后腿。

质量:它会作用在心里,或者像悬着的石头,或者如石头落地,又或者心里有底。

如果善用这个“场”,调动我们的“背景”、资源,这些能量就会形成新的合力,能帮助我们到达梦想彼岸。

这便是土系魔法。

3.1 在职场壁垒中开一扇门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当你高中毕业选择专业、大学毕业准备就业的时候,心中是不是就会浮现出这句俗语。当然,这句话多数时候不是在你心中浮现的,而是你的父母老师在你耳边说的。

择业这件事从来就不是你一个人的事,而是很多人的事。我们得听很多人给的建议,这个让干金融,那个让搞IT;这个让去国企,那个让考公务员……此时,你自己的想法就先放放,因为一旦入错行了,后边就会跟着一句话:“我早说你该去干那个,现在你看看,傻了吧?”为了避免频繁听到这句话,于是乎你选择了——

听话。

不过,当你干了几年之后,梦想那个“贼”要作案了,另一个俗语又出现了:隔行如隔山。

原来干IT,现在想去做传媒,人家一看你的背景,根本不考虑;原来做技术支持,现在想去做市场,人家一看你的履历,说你没干市场的经验,毙掉;一直在一中型国企干了五年,想跳到外企,你几乎不可能有面试机会。当转行、转职、转企业这么困难的时候,你就萌生退意,心灰意冷。

那么,行业、职业、企业之间,真的是壁垒森严吗?

回顾历史的时候,我总是觉得,历史的车轮总会朝那个更丰富多彩的世界走去。

想想几百年以前,那时候的职业掰着手指头数也就四类:士、农、工、商。在《与韩荆州书》中,李白写道:“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整个行文极尽阿谀之能,可以看出,谪仙人的诗词浪漫奔放,但并不代表着他梦想去修仙,“学而优则仕”,谋个一官半职仍旧是当时唯一的职业出路。

之后,在改革开放之前,确实就是“隔行如隔山”,你的职业是被分配的,是组织的要求,是“做什么工作都是为革命做贡献”,是“干一行、爱一行”,绝对不可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想换行?那你可能要“狠斗和字一闪念”了。

而今,根据中国行业分类的国标,2006年,标准的行业分类可分20大类、98小类、404个细类,如果再将职位列进去,将会出现上万个职业。这么多的职业,为我们的职业转向、梦想实现提供了可能。搞体育,按过去的路数,无非就是拿冠军、做教练,而现在则有很多选择,除了做运动员这一条路之外,健身娱乐、体育用品、体育中介已经形成了各自的产业,可以到健身娱乐中心做教练、陪练,可以做背包旅游的领队,可以做体育用品的销售,还可以做各种媒体体育栏目的评论员。你有没有发现,这些职业都是跨出来的:

教育+体育=教练、陪练;

教育+体育+培训=拓展训练;

旅游+体育=旅游领队;

旅游+体育+写作=旅游体验师;

销售+体育=体育用品销售;

新闻+体育=评论员。

……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信息产业的迅速革新,行业之间的一道道墙在迅速建立起一扇扇门。行业转换的成本越来越低。

为何行业之间会有壁垒?原因之一就是信息的不对称。

在电话只能被特权享有的年代,如果需要获得另一个行业职位的信息,即便花一周、一个月的时间,也未必可能。而当手机普及的今天,这件事就变成了勇敢地多打几个电话。互联网这个怪兽来了,虽然这张网布满了敏感词,但是在过去要花半年才能得到的小道消息,现在只消一支烟的工夫就可以。

不如拿一个我经手的案例来说吧:小芳在外资银行做客户经理,她因职业问题咨询我,而我对金融的各个子行业(中资银行、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第三方理财……)几乎一无所知,但是我只需在谷歌、百度稍微搜索,就能对对方的职业、对方困惑的职业、对方想去做的职业有大致了解。如果对自己狠一点儿,搜博客、微博、人人网以及其他专题社区,甚至可以搜索到理论知识、最新进展、视频、声音、论坛评论等更多信息。

当信息获取变得容易时,信息的不对称也就被轻松化解。

行业间壁垒的另一个原因是,进入门槛高。

如果你想从机械生产业转入IT业,需要对IT行业的知识进行系统学习,还得会写代码,了解数据结构,熟悉全新的互联网架构,而最令人郁闷的是,过去在机械行业里所拥有的经验和资源在换行以后几乎作废。看上去这怎么也得重新读个硕士才方便转换。但是拜通信和互联网发展所赐,这个门槛已经迅速降低。因为你可以从互联网上了解到,机械生产行业所拥有的资源和经验,在IT行业的某些企业(比如面向机械行业的信息化产业),同样需要,甚至急迫需要。同时,你还能在互联网上了解到,如何通过几个月的培训就能学习了解IT行业的知识、技能。在不久的将来,远程教育和学习会更迅速普及。由此,过去的资源可以被利用,未来的能力训练可加快,时间可缩短为过去所需的几分之一。

在这个信息时代,一扇扇门从墙上打通。你所有需要的并不是拆掉行业与职业间的高墙,而是找到开门的钥匙。

3.2 洞悉产业演进的规律

1999年,那是一个春天。

根据国资委的要求,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脱离前中国电信总局自成公司,专门运营移动通信业务。那个时候,固定电话是绝对的现金流,移动电话还没什么人使用。我清楚地记得,那次分家,当年的中国电信把最差的设备、最差的办公地点租给了中国移动,以至于某省中国移动的员工在1999年连上厕所都要去旁边的写字楼。

电信总局剥离给中国移动的员工都是什么人呢?要么是刚毕业没经验的年轻人,要么就是没有权力靠边儿站的边缘人,真正有能力、有水平、有经验、有资源、有背景的员工全部留在了电信。

但是,在那个时候,如果你能分析出用户需求和通信发展趋势,如果你能有一点儿独到眼光,选择留在中国移动,嘘……

后边所发生的一切,相信每个人都知道。

2000年,一个在中铁某地方设计院忍受了一年的新员工终于选择了离开。由于很长时间没有新的工程,每个月给他们开的工资不超过500块。看不到希望的他,改行做了一名程序员。后边的故事你大概已经猜出来了,随着青藏铁路工程的启动,该设计院承接了一部分工程,短短几年的收入就超过了其他行业一辈子的收入。

2001年,那时候正是电力发展过剩时期,各地的电厂项目都在叫停。此时,大量热能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没办法忍受电力行业的低收入,都改行做了IT、通信。可谁能想到,到了2004年,短短三年,电力就由过剩迅速转变成短缺,各地闹电荒,于是一大批发电厂迅速上马,伴随着火电污染的压力,又同时上马一大批脱硫脱硝的环保工程,如果2001年的毕业生可以在收入低的时候忍受两年,恐怕就是另一番景象。

以上是三个真实的故事。

我们总会问:选择和努力,哪一个重要?

如果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变动的社会里看的话,对于个人的“前途”而言: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一个时时变化的环境中,需要的是对变化的敏锐洞察。这背后是对变化规律的深刻思考。

北京市电报大楼的七号柜台,这里有一个1990年以后出生的人从未见过的业务:

发电报。

这是北京市唯一的一个可以发电报的柜台。每个月也不超过十封电报。

电报是一个几近消亡的产业。

记得当以电子邮件为主要业务的互联网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邮电部还不知道这个业务属于什么类型,于是,就将这个没“前途”的业务放到了电报局,反正都是数字码转成电信号,然后传到另一个接收的地址。不过,那个时候,你是否能想象到,互联网这个庞然大物能够改变整个世界。

从改革开放到今天,多个行业都经历了类似的变迁。一个行业从新兴到蓬勃发展,从蓬勃发展再到成熟稳定,从成熟稳定再到日薄西山。其实,20世纪60年代的“创新扩散模型”就可以解释。

创新扩散模型是说,任何一个新概念、新事物、新产品都服从创新扩散的S形曲线:

在早期,接受者很少,进展速度慢,甚至还有波动的可能;当接受者人数扩大到10%~20%的时候,进展突然加快,曲线迅速上升,进入高速成长期;之后,在接近饱和的时候,上升速度又开始变慢,进展开始减缓;当有新的概念、事物、产品可以取代它的时候,曲线甚至会下降。由此形成了性感动人、凹凸有致的S型曲线。

这条线适用于描述大多数行业变迁的过程。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寻呼机:

寻呼机,一个已经进入历史回收站的东西,给了我们不少启示。

1996年的电影《甜蜜蜜》里有个片段:刚到香港不久的黎小军(黎明饰),发现李翘(张曼玉饰)有一部BP(寻呼机)机,黎小军一脸羡慕地惊呼:“哇,BP机啊,你有BP机!你真行!”那个时候BP机估计和LV、江诗丹顿属于一个档次。

1995年到1996年,寻呼机开始进入高速成长期,很多大佬通过寻呼发家。开一个十万用户的寻呼台,月利润高达一百万。此时,被称为“大哥大”的手机刚刚问世,人们普遍认为BP机的市场怎么也能发展十年。

2002年,中国联通将全国多数大型寻呼公司合并,意图打造全球最大的寻呼网络。然而,看到了开始,却看不到结局。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寻呼机就如同海水退潮一般在市场上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手机的疯狂发展。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一句话,“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寻呼产业用短短十年时间走完了创新扩散曲线的各个阶段。同样,几乎所有产业都在这条S形曲线上的某个阶段。比如:DVD行业,已经进入夕阳;而那个玄幻的“云计算”,则还未进入高速成长期;近几年,国家出台了风能产业及光伏产业的上网电价,政策逐渐向新能源产业倾斜,新能源产业又成为新的待发展产业。

那么对于产业的不同阶段,我们如何找到可切入的职业呢?

1.定位:你所从事的工作位于产业的什么阶段?

如果是产业初期,那几乎是一片荒地,说有需求吧,但是没有太大的市场。因此,很难持续干下去。

如果进入产业发展期,自然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对人才的需求也很旺盛,但是在这个阶段,你看到了发展,别人同样也看到了发展。因此竞争很激烈。

上升到产业成熟期,产业发展比较稳定,人才进出也趋于稳定,稳定是硬道理。但是很多人又觉得在这样的产业中没有发展潜力。

而到了产业衰落期,则是不在里边的躲还来不及,在里边的也想着跑。殊不知,或许它会有咸鱼翻身的机会。

所以,先搞清楚自己从事的行业处于什么阶段。

2.决策:如果敢打敢拼,就进入处于发展期的产业

谁都想骑到黑马一飞冲天,但你很难知道你骑到的是黑马还是笨驴,并且即便你骑上了黑马,它一定会是一匹烈马,多数人都会被它重重地甩掉。巴菲特财富积累的原理是找到白马,持续投资。因此,在难以发现黑马的时候,不如进入白马产业,就是已经进入发展期的产业(比如:IT、传媒、金融、保险),跟更多人一起拼搏。

3.探索:长出产业升级的触角

世界变化之快超乎我们的想象。对于这样变幻莫测的世界,我们要清楚自己需要改变什么,不改变什么。《庄子》说“外化而内不化”,即时时刻刻关注外部变化,找到外部变化的规律,但是自己内心的价值观、核心竞争力却保持不变。因此,尽管你入了处于末期的DVD制造业,你依旧可以关注大容量存储、高性能存储技术的发展。一旦产业升级,有备而来的人往往能迅速切换到新的领域,即便那个领域跟过去的行业八竿子打不着。所以,在你从事某个产业的同时,一定要有一对触角,时常探索产业升级的趋势。

4.觉察:别小看行业的初始期和衰落期

似乎很多人认为,不能进入行业初始期和衰落期。但是曙光期有曙光期的游戏规则,夕阳期有夕阳期的翻身之道。真正能够经历这两个悲剧阶段也算作人生的一场历练。至于如何具体应对,请看下节。

3.3 曙光期:如何从烈士到先驱

曾经有首口水歌《潇洒走一回》,里边有一句歌词是“我拿青春赌明天”,这句话可以用来描述选择进入曙光期行业的人的典型心态。

如果真的赌对了,进入到曙光期的行业,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华为,无论是微软还是FACEBOOK(脸谱网),能在产业的曙光期就进入到这样的企业,自然有机会获得巨大的财富和成就。

但是这真的很像是赌博。赌博的普遍规律是输多赢少。而进入到曙光行业,同样并不会一帆风顺。

在行业曙光期的企业,有点儿规模的中型企业寥寥可数,几乎都是小企业,多数是创业团队。在进入这类行业前,你似乎也很有一股子创业的热情,会想到它未来的巨大发展,三年以后行业的市场爆发,企业成为佼佼者;五年以后企业上市,自己成为元老……却很少看到这其中的问题和风险,一旦“乐观”遇到了挫折,就会饱受攻击而一蹶不振。

在这样的行业里,你是做烈士,还是做先驱?

做烈士的路数,是进入——失败——牺牲——退出。很多在大企业做得不错的经理人,他们都有一个很美好的创业梦想,在感觉时机成熟的时候,迅速到最新的行业中投资创业。但是在中国这样的环境下,经过两三年的烧钱,多数人会开始嗅到了不妙的气味,于是关门大吉;或者微利运作,惨淡经营。这还算好的,更惨的是拿到了投资,开始铺开产品线,疯狂招人,投资花光了,却不产生利润,反而造成了更多人的失业和更大的损失。这是一个已经出现的例子:团购。不少团购网站都开始走多快好省、自废武功的路线,而仅仅截至2011年9月底,全国范围内已有1027家团购网站关闭退出。我们都相信必然还会有不少人成为烈士。让我们对他们勇于进取的决心表示沉重的悼念。

谁都想做先驱,先驱看上去不冒风险,眼光独到,最后毫发无损却收获颇丰。但是,先驱也都是一锤子一锤子修炼出来的。

●持续不断的兴趣

无论是先驱还是烈士,能够投身这类新兴行业的人全部出自对该行业的兴趣。开发《愤怒的小鸟》的ROVIO公司,当年做手机游戏起家,《愤怒的小鸟》是该公司研发的第五十二个游戏,在开发《愤怒的小鸟》之前,公司收入微薄,员工大量流失。也许就是这种持续投入的兴趣和内心愤怒的情绪,逼迫他们最终创作了《愤怒的小鸟》,并放到了苹果的平台上,从此一飞冲天。试想,如果没有持续不断的对游戏开发的兴趣支持他们,相信做到第十个游戏,就该到吃散伙饭的时候了。

本人认识户外俱乐部“远飞鸟”的一位创始人,他是中国最早做户外运动的一批人,1996年经营户外旅游完全可用“惨淡”来形容,公司租的是地下室。一次他跟我们聊天,说自己以前开台球厅,生意也不错,但是对户外旅游有一种难以抵挡的热爱,就索性把台球厅出让,全身心投入户外旅游,而今其在中国户外旅游中也是响当当的一号。特别有意思的是,那哥们儿在城市里属于放到人堆里找不出来的人,相貌十分平凡,可一旦出了城乡边界,进了深山老林、戈壁大漠,就像身上有个开关一样,两眼放光,动力十足。对这样的一群人,你总会有点儿莫名其妙的钦佩。

●关注长远的同时,关注下一步

如果你是一名投资人,你投资的是你自己的能力和经验,你会选择什么时间进入你所钟爱的行业?

投身这类行业的人,往往都对这个产业未来的发展高瞻远瞩,能看到这个产业未来的样子:行业被更多的人认可,需求转化为巨大的市场,产业前途一片光明。但是为何仍旧有九成企业成为烈士呢?一个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它们的眼光太长远。

他们一眼看到了头,却轻易忽视了新兴产业的波动期。在上一节提到了S形曲线,如果把这个曲线的初始阶段——即新兴产业处——放大,你会看到另一个曲线:

几乎任何一个产业的初始阶段,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当新概念、新产品、新产业进入公众视野,各路传媒都会大张旗鼓地宣传,同时一堆创业公司由此建立,一堆投资公司开始关注,也吸引了一堆有“梦想”的人加入。远的不说,就说近的云计算、物联网、团购网这些产业,你是不是在各个传媒中听到了各种企业都在宣传类似概念?但是当盛宴终结、繁华散尽、潮水退去,需求与市场的缺口就清晰地显露出来。人们会发现,那些概念看上去很美,但宣传出来的“几千亿市场”如同气泡般破裂,整个市场会在短短一两年迅速萎缩,大量企业关门,创业团队散伙。其根本原因在于:看得太远,就忽视了眼前的问题。

因此,在关注未来愿景的同时,在对这个产业有浓厚兴趣的同时,也一定要关注下一步的发展。比如,一些很善于投资的人,他们会选择慢一步,即在新行业炒作落幕,大量企业消失之后,投资到那些尚存的企业。因为那样的企业,才是真正能成为新兴产业翘楚的企业。

●别把经验“清零”

很多培训都在讲“清零”、空杯心态,将过去成就的内心放空,才能容纳新的智慧。这被人当作“人生智慧”来口口相传。

尽管我挺认同这种心态的。但是有的人就比较憨直,去了新的行业,换了新的企业,抱着清零和空杯的心态,结果顺带把过去的经历、经验和资源也给清掉了,这属于典型的“倒了脏水的同时把孩子也给倒了”。因此,在进入时,我们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人家会招我们去工作,是因为我们能给企业带来价值,而为什么企业会认为我们能带来价值,还不就是因为我们过去的经验、资源和能力吗?如果我们把什么都一并格式化,那我们跟一名全新员工没有两样,我们所能带来的价值也会“清零”。

有人会质疑:“我原来做IT行业的,现在进入到心理咨询这个新兴行业,过去的经验哪里还有用啊?”但是你有没有发现IT跟心理咨询会有交集,在IT行业做这么多年,你是否比纯做心理咨询的人更了解“IT民工”的心理状况?是否比他们更能体会“调试程序”的单调乏味和焦虑?是否比他们更清楚“项目经理”四处求爷爷告奶奶的挫折感?这就是你的经验,当面对IT行业的来询者,你会比别人更容易与之产生情感共鸣。所以,无论何种专业、行业,都能找到交集。

●当好“连长”“排长”

这点特别针对有多年工作经验的经理人。他们在原来已经成长不错的企业做到中层,甚至高层,因为兴趣,转到新兴行业,往往依旧会将自己摆在“师长”“军长”的位子,以战略规划、总体管理为自己的工作。殊不知,新兴行业的企业往往都是初创企业,没那么多部门和架构,根本就没一个师的兵力供差遣。因此,更像是“排长”“连长”,带着只有几个人的队伍冲锋陷阵。此时,同样不必“清零”,而是把自己过去初出茅庐、勇往直前的心态召回来,既负责管理,同时又做具体业务。当业务逐渐稳定,队伍逐渐成规模之后,再实现更高层的管理。

做到以上这些,似乎就可以跻身先驱之列,能在某一行业的颠簸中存活下来,看到光明,成为翘楚。但是,依旧会有大量的烈士。很多经验并不是说说写写就能做的,而是真的得自己参与,自己痛一次,自己死一次,自己做一次烈士。没什么人能直接成为先驱,他们都是不知道做了多少次烈士,然后再复活,最终成为先驱的。我们看到的所有传记多讲的是成功的经验,但现实告诉我们:

成功的经验往往被扭曲过,失败的教训才是血淋淋的事实。

3.4 在夕阳产业如何咸鱼翻身

我们总是很惧怕进入夕阳产业,这个产业没有什么市场,我们的收入、成就、社会关系位于社会底层。不过,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就能看到这个产业的另一面。

蜡烛,19世纪之前的主要照明用品,冒着黑黑的烟和刺鼻的气味,随着电灯的发明和普及,要步入坟墓了。是吗?而今的蜡烛是一个市场十分巨大的产业,外国家庭对蜡烛的年消费是一个稳定的数字,蜡烛被制造成香蕉苹果、米老鼠、维尼熊的外观,并着上各种逼真的颜色,当蜡烛被点燃的时候,还泛着水果味、绿茶味、薰衣草味等不同的香味,甚至还有为情侣生活所专门设计的“低温蜡”。由此,蜡烛非但没有消亡,反而焕发了第二春,咸鱼翻身了。

很多产业都是如此,经历了初期的阵痛之后,进入新的上升轨道。电视、家庭影院的出现让人们认为电影院的生意结束了,一些年过去,现在的大片动辄几亿票房;任何手机都有计时、闹铃的功能,似乎手表也要寿终正寝了,但是瑞士天梭表一点儿也不愁没买主,该卖多贵还卖多贵;电视、网络等新媒体的介入似乎预示着广播从此无人可听,但现在一个个“堵城”让有车族完全离不开广播电台……

所以,不要以为夕阳产业的太阳已经落山了,这帮家伙过了一夜又成了新的新兴产业亦未可知。有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那么,该如何打造这类产业,让它重燃烈火呢?

●创新价值,主导变化

电灯发明之前,蜡烛被赋予的价值是“照明”,电灯发明之后,蜡烛“照明”的价值被取代,自然会很失落。不过,它玩儿了个大变身,将所蕴含的基因做了改变,从而找到了新的价值,那就是“快乐”。而手表的价值同样已经不是“时间”,而是“身份”“成就”;电影院的价值同样在发生变化,从过去简单的“放松”“娱乐”过渡到“时尚”“人际关系”。当产品的基因发生变化时,产品本身的诉求、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位置也就发生了变化。

●变换行业,接纳变化

实在创新不出价值,那就只好陪原有的价值一起适应新产品。DVD做得不行了,就去做大容量存储。报纸传媒出路减少,就转去做网络媒体、手机媒体。邮政要关门,就去做快递。没人去电影院看电影,那就拍电视电影、网络电影,成本低,还有新天地。用这样的心态接纳产业本身的变化,及时投身类似的新兴行业,也是不错的选择。

●跟其他产业制造暧昧

广播媒体为什么会咸鱼翻身?还不是因为搭上了汽车行业。要是中国的汽车产业不这么快速发展,广播可能真的就寿终正寝了。邮政行业为什么还能活着?那也是傍了房地产跟银行两位阔佬:邮政局的核心竞争力已经从寄快递、包裹,转换为其所处网点的黄金位置,这为它搞地产出租和金融服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其实,电影院的火爆也是因为它对传媒、广告产业暗送秋波,投怀送抱。所以,夕阳产业是个“老来俏”,跟其他产业融合,虽然开始还得半推半就,但之后就共赴巫山、飘飘欲仙了。

●产业本身优势

不同于新兴产业,夕阳产业本身的经验和资源优势不可小觑。既然人家是夕阳产业,那就是经历过新兴、高速成长、成熟这些阶段。企业本身的结构、人脉、管理体系都具备丰富经验。这才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是早就修过桥、走过桥。如今的关键就是把核心业务的价值重构,或者跟其他产业搞暧昧,产业的管理、关系、生产可都不需要怎么改动。

所以,如果你在夕阳产业有丰富的经验,同样千万别把它扔掉。即便你是个老工程师、老业务员,利用你在这一产业的优势,迅速链接高速发展的产业,静中求变,真的会高唱“翻身农奴把歌唱”的。

3.5 你会运用职位的磁性吗

一个企业的运作,是依赖于这个企业不同职位提供服务的组合,最终产生产品和服务,赚到利润。而作为每个人的职业,也逃离不开你所从事的职位。职位决定了每个人的工作方式。很多人感觉干起工作来特别拧巴,自己的能力兴趣在这个位置上很难发挥。比如,喜欢沟通不喜欢技术的理工女去做维护,爱思考琢磨事的思考男去做客户经理,满脑子新想法的创新哥去做财务。这好比让张飞做军师,让诸葛亮去单挑,作为老大的刘备不会傻到这个程度,可很多人却真是如此。

因此,如果能全面了解整个职位,就很方便每个人做出相对靠谱儿的选择。可是,那些大企业的职位可以数出几百个,根本了解不清楚。

这一本书,并不是用来让大家了解所有职位的。而是要拿来看看,我们现在所在的职位,到底有什么磁性,它同我们将要去的职位有什么关系。

●职位聚合,找自己的磁性

在完成了很多不同行业的职业规划之后,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多数行业的职位类型都差不多。就好像你开一辆很大众的福克斯,结果惊奇地发现,左边的玛莎拉蒂和福克斯也差不多,都是一个方向盘、四个轮子;右边那个奇瑞QQ也差不多,也是一个方向盘、四个轮子。有的人当场凌乱,有的人却备感幸福。

还记得我在上一章提到的定位兴趣的方法吗?其实该方法早就被前人讲过。美国ACT(American College Tes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会为美国高中生提供一张地图,就是传说中的工作世界地图(WORLD-OF-WORK MAP)。“外事不决问谷歌”,你可以在谷歌上搜到,下载。

这个图可被称为“职业指南针”,它能根据你的磁性来指向你想要去的“职业群”。

在这个“指南针”的中央,出现了两个维度、四个方向:

维度一(沟通倾向)

PEOPLE(人):同人打交道。有哪些职位是跟人打交道的?客户服务、销售、市场、社会服务、公共关系、管理……

THINGS(事):同事物打交道。有哪些职位是跟事物打交道的?工程、财务、程序员、维护、科学研究……

你是更喜欢和人打交道还是和事物打交道呢?

维度二(思维模式)

DATA(具体事务):数据、具体、事务性的工作。这类工作的特点:工作内容具体、工作成果可量化、工作业绩准确考核。

IDEAS(抽象概念):抽象、概念、思维性的工作。这类工作的特点是:工作内容多变、工作成果难以定量、工作业绩错综复杂。但是这类工作很有可能会产生巨大效益和成果。你能衡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到底产生多大的效益,提升多少就业率吗?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个理论的发现让人类科技又有了新的演变。

在此,你会发现,这个思维模式维度较难区分。我就拿“研发”这个职位来做一个区分。

很多做研发职位的人都会困惑,研发是属于具体事务DATA还是抽象概念IDEAS?实话说,研发(R&D)是两个词,因此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研(研究)的主要工作是发现(DISCOVER),发(开发)的主要工作是实现(IMPLEMENT)。

研究,需要不停地探索、分析(研究的英文是RESEARCH,其实就是反反复复地SEARCH,即探索),最后发现、创造出有价值的方案、技术、算法……很多软性课题都属于研究,比如A省的矿藏勘探就是国家投资的大型软课题,经过大量的勘探、分析、总结之后的成果就是一纸报告,但是国家为该报告投资上百亿也很正常。因此,善于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并能形成一套方法、方案的人适合做研究。而那些好奇心重,洞察力强,对资料、数据很敏感的人能将研究作为事业和梦想。

而开发就没这个要求,现在的开发是一个工程,工程就涵盖了技术实现、文档管理、流程管理和测量调试。开发更要求规范性、工程性、计划性、执行力。以软件开发为例,迄今为止,很多人对开发都有一个深深的情结,认为开发就是代码。这属于20年以前的老眼光,当软件工程应运而生时,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在开发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完成代码后的测试也占了极大的比重,而代码本身可能是最没技术含量的部分。同时,设计和测试十分在乎流程、工艺和质量控制。这样一看,开发职位的要求和财务职位的要求类似。

所以“研”和“发”有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搞的事,不能混为一谈。研究是IDEA方式,而开发是DATA方式。肯定有人问:我能不能做到两者兼而有之呢?我只能说你别太跟自己较劲儿了,“水里的葫芦——两边摆”的结果就是“鸡飞蛋打——两头落空”。

你是更喜欢与人打交道,还是与事打交道?是更喜欢DATA的具体工作,还是IDEAS的概念工作?之后将你的职位目标聚合在某一个象限。

●职位互补,利用磁性规律

“我确实喜欢跟人打交道,亲和力、沟通力很不错,但是我硕士毕业就去研发部门了,怎么办?”

这是很多理工男、理工女总向我提出的问题,然后他们就给自己一个“合理化解释”:跟人打交道是个“没技术含量”的事儿,我们还得去专注于那些尽管自己觉得不太有趣,但“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这个最基本的磁性定律也许能让我们有点儿感悟,那就是: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如果对人有兴趣的你不幸进入到了一个完全对事的环境,与其说是明珠暗投、暴殄天物,倒不如把它看作一个机会。在很多类似的环境,正是因为一个非群体的个性而成就了自我。

拿一个我身边的例子来说明:

这是一个研发部门,几乎所有人都是面向技术(THINGS),无论是研究还是开发,无不面对数据、程序、文献、标准、协议等内容。其中有个人叫小华,硕士,他很爱和人打交道,社会关系丰富,能迅速同陌生人打成一片。他是否能在这样一个部门生存下去呢?他曾一度苦恼是否要去销售、市场等部门,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梳理,他非但生存了下去,还被上司所器重,负责了很多项目。我们可以想想,如果我们就是这个部门的经理,当多数人都是只专注于技术本身时,出现一个善于沟通、善于联系外部资源、善于拿到项目的人,他是一个宝贝还是一个麻烦?

还是回到上一章提到的木桶原理。对于个体而言,发挥优势胜于弥补劣势,但是对于团队而言,每个人的磁极各不相同,然后异性相吸,从而形成优势互补,这样的团队就很优秀,比如《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的刘关张三兄弟。

●职位升迁,沿着磁力线走

有磁场就有磁力线,有职场自然也就有职位的“磁力线”,只是,我们往往发现不了职位升迁的磁力线,抑或我们没有看到隐藏的磁力线。很多毕业生进入职场的规划思路就是:一年做基本工程师,三年带团队,五年做部门经理。不过到了现实中,他们就凌乱了,过去那美好的蓝图放到实际的职位里行不通。

我得承认,确实有按照这样的路径升迁的人。但是你是否发现,既然大家都能看见这样的升迁途径,那为什么(其实应该不是问“为什么”,而是问“凭什么”)是你升迁而非别人。你说你有能力,可人家小明是上司的亲戚;你说你干活儿卖力、执行力强,可同事都说你不近人情;你说你跟大家关系都好,可人家小威的老爹是我们的客户,他一个订单就几百万……这条磁力线,大家都看得见,也都去抢。除了能力强、人缘好、有资源之外,你还得有运气。

那还有什么磁力线呢?比如,一个以销售为核心营生的人,我们假设他是DATA/PEOPLE类型,做销售如鱼得水,升主管、经理、总监自然是一条很清晰的磁力线。假如他不太想做管理,还是喜欢跟客户打交道呢?他是否可以做资深销售,是否可以做大客户销售,如果这个企业没那么大平台,是否可以到有更大平台的企业继续做销售?这条磁力线,我称之为“达人”线。

同样是这个销售,他的思维方式更倾向于IDEAS,当销售做到一定程度,他是否可以从诸多销售方式方法手段中感悟到一些规律性的思路,甚至能创造出一些新型服务和产品,他是否可以从销售转做销售的咨询、顾问以及培训?按物理学的说法,这类似“电磁感应”。这条磁力线,我称之为“感应”线。

还有吗?是的。做销售做烦了,自己的客户群也建立起来了,于是就辞职不干在家生孩子,借生育之余做几单客户。这属于“消磁”线,这类人大多很看重家庭和生活。

除了你能看见的磁力线,我还能找到一堆你看不见的磁力线,这才是土系魔法神奇的地方。

3.6 进圈子相当于迈进大门

人不是大老虎,甚少一个人独活,人从来都是处于不同的群体中,这个群体,即圈子。

职场圈子的特点很有趣,甚至很诡异。

第一个特点是人。

这群人会有共同的特点。都是相同的行业,比如大家都是IT人、金融人、电力人、铁路人,而且行业还会细分成子行业,比如都从事网络安全、都从事管理咨询、都从事职业规划、都从事移动支付业务……都在相同的职位,都是HR(人力资源管理人士)、都是程序员、都是产品经理、都是CEO(首席执行官)、都是快递员、都是小贩……都有相同的兴趣,大家都对某事有兴趣,都喜欢相声、都喜欢文学、都喜欢卖唱、都喜欢“苹果”……除了共同的特点,这群人还会自动形成不同的角色:

名人。在任何圈子里,总有若干名人,他们资深,拥有较强的能力、丰富的资源,特别是拥有自我宣传的本事,比如房地产界的任志强、潘石屹;互联网界的开复哥、化腾哥。

牛人。牛人是这些圈子里的资深人士,他们往往拥有高超的能力和广博的知识,即便他们不愿宣传自己,但十分受人尊敬,典型如互联网守护神劳伦斯·莱斯格(Lawrence Lessig)和吴修铭,两位是分别来自斯坦福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法学教授。法律似乎跟IT没什么关系,但却是他们向美国法院确立互联网是跟自来水、煤气等公用事业同样为中立的立法,任何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从事符合美国宪法的任何活动,从而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

传声筒。这类人人际关系广且十分八卦,会迅速将圈子里的新鲜事传给这个圈子的所有人;

神秘人这类人并不是不在圈子里,只是他喜欢躲在一边潜水观察,偶尔现身发表一点儿“粗浅”的见解;

……

其实,如果你能知道这个圈子里的领袖、牛人,就算是迈进这个圈子半步了。

第二个特点是暗语。

在类似的圈子里,同样也会有类似的“暗语”,其实就是一堆专业名词,比如下围棋的圈子,自然是如“飞”“靠”“扑”等围棋术语;如果是IT行业的圈子里,则是一大堆英文简称和技术名词;在高校圈子里是一大堆学术理论;我曾经在一个心理论坛潜水多年,论坛里的语言多是“效应”“感觉”“失调”“情绪”……

因此,了解圈子暗语,是跟圈子里的人建立联系的前提。否则,到了通信行业的圈子,不知道“网关”“信道”,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最后,你是否发现,这些暗语的组合构成了一个圈子的基本知识,也建筑了一个圈子的“壁垒”。

第三个特点是游戏规则。

圈子有圈子的“游戏”,金融行业的基金产品、衍生品、理财产品是钱的游戏;IT行业的位置业务、信息安全、内容管理、微博是信息的游戏;HR职位里的招聘、培训、员工关系是人才的游戏;即便是冷僻如发电行业中的汽机、管道、支吊架也同样是能源的游戏。既然都是游戏,就自然会有游戏规则。这些游戏规则就是这些行业、职位圈子里的基础理论、业务和工作流程。掌握了这些游戏规则,人家才会认你做圈里人。更加有意思的是,除了这些人人可见的游戏规则之外,其背后还有潜规则。比如,在“网络设备”这样一个极度细分的圈子里,那些设备制作的材料、设计、工艺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就属于外人很难看出来的潜规则,这也是为什么采购方持续压价到成本线之下,而厂商并未灭亡的一个原因。再如,名校MBA(工商管理硕士)似乎天生存在某种外人不可知的游戏规则,名校MBA的文凭是他们进入投行和著名咨询公司的必要证书,在少数咨询公司,即便你不缺业务能力并且有很大潜质,但如果没有名校MBA的证书就一切免谈。

游戏规则是更深一层的圈子壁垒。其险恶目的之一就是通过设置复杂的游戏规则、潜规则来提升进入圈子的门槛,维护圈子的“领地”。想象一下,当你熟悉游戏规则和潜规则之后跨进了门槛,进入了圈子,没有人会不珍视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对圈子产生更强烈的认同感,并更尽力维护好这片“领地”,同时对想进入的新人更加严厉,理由就是:“我们就是要过滤那些不热爱这个行业的人。”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很生活但又很诡异的现象:拥挤的公交车到站时,你是否发现在门口的人往往很多,似乎有一种力量让他们就堵在门口而不往里边去,而你却在大喊:“别关门,让我挤一下。”门口的人让你十分恼火。但是你像赶着投胎一样费劲儿挤上去的一刹那,你就马上会成为堵在门口的一员,并会大声嚷嚷:“进不去了,快关门吧。”这个转变如电光石火般迅捷。

这个公交车,是不是一个圈子?

当你发现圈子的核心要素是人、暗语和游戏规则时,你是否意识到,最典型的圈子莫过于电影里的“黑社会”,“黑社会”里有不同特色的人,有暗语和游戏规则,如果你不认识人,不懂暗语和游戏规则,就很可能会被清除掉。职业是否也是如此?

因此,你很难单独成就你的职业梦想,而必须依靠这样的圈子,这不但有助于你梦想的实现,圈子还能助力加速你梦想的实现。

圈子是一个个壁垒,但正如我开始所说,这些壁垒是有门可以进入的,那把钥匙在何处?你该如何进入圈子呢?

1.找到圈子

有的圈子存在明显的部落化,在网络上有著名的垂直论坛,定期举办线上和线下的活动。你要做的就是问谷歌和百度,检索到这样的圈子,先像一个隐形人一样加入进去。而那些不存在明确论坛和活动的圈子,就需要依靠人脉的力量,通过各种渠道多认识圈内人士,当你足够虔诚,总有一些人会拉你进去。互联网如此蓬勃发展,想知道哪些人属于哪个圈子是十分容易的事。

2.熟悉暗语和游戏规则

暗语和游戏规则构筑了圈子的壁垒,所以先熟悉这些内容是进入圈子的必要条件。你似乎可以通过找到圈内人的方式来了解暗语和游戏规则。但你必须付出成本,一般来说你要参加一些培训并考个证书,参加培训时,你能发现不少跟你一样要进入圈子的人,而培训你的老师则是圈内人。所谓认证培训,看上去是学知识,而其背后的意图就是给圈外人和圈内人牵线。圈外人交了钱、付出了时间精力,进入圈子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大多数认证培训,证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参加了培训,学习了游戏规则和暗语,认识了一些人;而名校MBA所花费的金钱和时间更加巨大,也意味着你能学到更多的暗语和游戏规则,这个证书的含金量就会成倍增加,从而更方便进入咨询公司和投行。

3.搭接资源或贡献优势

如果你进入一个新的圈子之前,已经在其他行业、职业混迹多年,那你完全有可能得到圈内名人的引荐。方法就是搭接资源。行业、职业之间的壁垒在减弱,行业、职业之间的相互需求却与日俱增。因此你在过去行业、职业的人脉、经验,都能为新圈子服务。比如一个从事金融行业的人想进入培训行业,培训行业对金融的需求普遍存在,每个人都需要理财,每个企业都有融资的需求,而你在金融行业所了解的暗语、游戏规则和人脉能方便培训行业更好地理财,方便你的培训企业更容易融资。这个资源的搭接能让你迅速得到牛人和名人的认可和引荐。

也许你会说,我真的没那么深的资历和那么多经验,没资源可以搭接,如何在圈子里玩儿?没经验没关系,你的能力总得让人看见吧。之前提到发挥优势,在这个圈子里就很有用。如果很懂养生,谁都爱跟你聊自己的健康问题;如果很会做饭,那就在聚会中给大家做饭……总之一句话:有得给,才有得拿。

4.建立信任

除了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和圈子里的人建立信任关系。没有任何一个圈子愿意接纳一个不可信任的人。为什么水泊梁山那样的组织要让入伙的人呈个见面礼、纳个投名状,这就是一个建立信任的过程。而在行业、职业中,我们建立信任的方式往往就是承诺完成一些临时的、业余的任务:组织一次活动、完成一次分享、交付一份文字、支持一个项目。提出承诺、兑现承诺是基本的职业素养,能被人信任,本身也是种能力。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进入想进的圈子本身就是一种资源置换,自己没有点儿干货垫底,圈子那道门槛儿就很难迈过。

3.7 你是怎么透支多张银行卡的

你的银行卡有几张?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每张存了多少钱?你是不是会为了某个银行的某个服务,或者购买某个大件商品而频繁倒账?

这对于你来说是秘密。但是对于我来说却不是。

呃,我看到你瞬间石化了,不好意思。

不过,我讲的不是你真实的银行卡,而是你人生生涯的各张银行卡。

你除了有现金银行卡——这类卡存着你从工作中赚得的钱;你还有亲情银行的卡,存着你跟父母、配偶、子女的亲情;你还有友情银行的卡,存着你的同事、同学、战友的友情;你还有身体银行的卡,存着你身体的健康;你还有事业银行的卡,存着你职业的经验和能力;你还有兴趣银行的卡,存着你丰富的爱好……你还有很多卡。

人这一辈子,就是在你的这几张银行卡上存取款。每存一部分款,你都会感到快乐,每取一部分款,都会带一点儿悲伤。

问题在于,你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存取款的。

小威是销售大区经理,销售业绩很好,每年通过销售可以赚不少钱。只是,他做销售需要跟客户喝酒,三天一小顿,五天一大顿,甚至有两回喝多了还被送去医院洗胃。当跟他谈起未来的职业发展时,我提到了人生生涯银行卡的比喻。

我说:“其实你并没有赚到钱,你只是把你的身体卡、亲情卡的钱取出来,存到了你的现金银行卡里。现在还有的取,但哪天一旦透支了,还都还不上。你拿到了钱,却付出了一个小东西——你的肝。”他恍然大悟,毅然决定在公司内转岗,去了不怎么赚钱的规划部门。

很多人都不懂得自己这几张卡是如何存取的。他们以为他们通过努力存进了自己的现金卡,但是他们的工作只是在把别的卡里的存款倒到现金卡。

我了解过一些英语培训的老师,他们几年如一日只教一门课,到后来讲课讲到恶心,每天都说同样的话,讲同样的故事,钱是赚到了,但是却是通过把梦想银行和事业银行的卡给提取出来才实现的。

小军进入了通信行业著名的Z公司,被发配到非洲一个国家做电信技术总监,年收入三十多万,儿子六岁,每年只有春节回家十几天,连续干了四年。他跟我说不想这么干了,特别想孩子,但是四年的海外生活令他对国内的产业变化一无所知,也没有结交新的朋友同事,根本不知道回国做什么。虽然在他的现金卡上存了钱,但他花掉了亲情卡和友情卡。

还有那些赚取灰色收入的官员和做传销的人。他们在贪财得利的同时,完全透支了自己的人品卡,以至于以后一辈子也还不起。

你必须处理好你手上的这堆银行卡,它们代表了你的职业健康度。

如何处理呢?

●高代价卡的处理

有这么个鸡汤类寓言:我们的一生在抛接五个球,分别是工作、家庭、友谊、健康、精神,其中一个球是橡胶的,摔在地上可以弹起来,另外四个都是玻璃的,摔了就碎了。

哪个是橡胶的?

就是工作那个球,简称“工作个球”!

尽管我们有这么多张银行卡,但它们的代价并不一样。有的卡,看上去没什么价值,一旦透支,所付出的代价却是巨大的,并能影响到其他卡的存款。比如:身体卡,把它透支了,其他那些梦想卡、友情卡、亲情卡、经验卡……都要报警。你以为还有亲情卡能维系?没听说过“久病床前无孝子”的说法吗?再比如:友情卡,做传销的人把友情卡给花没了,花的时候轻轻松松,但是想再补回来却难于上青天,建立一个信任很难,但毁掉一个信任却轻而易举。

因此,我们要搞清楚,哪些卡属于一旦花掉,就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比如:身体卡、友情卡、亲情卡、人品卡……

对于这类卡,我们要做以下几点:

1.定期刷机POS(销售点终端机)检查一下

这类卡特别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花掉,因此一定要周期性地到POS机查一下。

比如,每年给自己做一个体检,每月跟朋友电话联系,每周问问老婆孩子老爹老妈的感受……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圣人之道,我们不用每日三省,我们每个月省一次、每年省一次总是可以的。

2.维持这类卡里边儿正常的现金流

你可以不在这类卡里多存钱:可以没有六块腹肌,可以没有遍天下的朋友,也可以没有七大姑八大姨四世同堂其乐融融……但是你现有的身体、友情、亲情、人品一定要维系,不能让它透支。因为你一旦不维系,它们就自动流失。

如果一段时间天天熬夜,一定要尽快规律作息和锻炼;

如果做了某件对不起朋友的事,一定要主动道歉,尽快冰释前嫌;

如果两个月天天忙于工作不着家,一定要给自己放个假,陪老婆孩子待一周;

……

3.做长期保险

这类卡里的一部分钱一定要做长期保险,这样它们会产生稳定的红利。谁都必须承认,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会逐渐变弱,但是长期的规律作息和运动可以保持身体的稳定性。亲情、友情卡都是那种历久弥新的,时间越长,就越有韵味。所以,要保证稳定的存款,到老的时候,这笔存款所产生的红利将给你惊喜。

●高价值卡的处理

再次盘点一下你手里的卡,有的卡可是高价值卡。开始存的时候你可能没感觉,但过了几年就会突然给你带来巨大红利。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比如你的事业卡。

很多人工作了五年就以为自己有了“五年工作经验”。殊不知,如果你不刻意往你的事业卡里积累财富,你所拥有的只能是“五年工作经历”,甚至是“一年工作经验”重复了五年而已。

陆小凤和慕容复是大学同班同学,并在一个企业工作。十年之后陆小凤已经做到了资深工程师,而慕容复却一直是一个普通工程师,待遇差别达三倍之多。再澄清一点的是,二者家庭背景也差不多,没有一个人是官二代富二代。其原因就在于,陆小凤工作的十年是积累了十年经验:发表论文十余篇,著作两部,提出专利六个,参与重大项目三个,主持重大开发项目一个。而慕容复却只有了十年工作经历,无论文,无专利,工作就是把活儿干完,从不做其他考虑。

如果大环境出现突发事件,二者都要被辞退。谁更容易找到好工作?答案不言自明,一定是陆小凤。

这就是事业银行卡的价值,当我们在工作中时时注意积累经验,注意把工作的任务变成成果,从而转换成知识和能力,并能达到可证实、可复制、可增值,就会厚积薄发。这就好比巴菲特买股票,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长期买入“可口可乐”“吉列”等优质股票,短期内看不到巨大涨幅,经过岁月的洗刷之后就成为全球首富。因此,让工作经历“经得起考验”,就把经历变成了经验,往事业银行卡里存了一大笔钱。

再比如你的兴趣银行卡。本书在前面提到过兴趣的五个层级。如果你能持续不断地往你的兴趣银行卡存钱,就能让兴趣转变成能力和职业。一旦化茧成蝶,自然自成一派。

因此,对于这类高价值银行卡,同样要达到三点:

1.持续不断地养

这类饱含价值的卡,一定要持续不断地投资。韩寒说过一句话:“有的时候梦想也是需要养的。”

这类银行卡同样需要“养”。你没办法让卡里瞬间积累巨大财富,而应该像养孩子一样,要每天关注它、照顾它,跟它一起成长,未来你就能得到巨大收获和幸福。

2.定期投入

有一种基金产品,叫基金定投。它要求购买者每月都定期投入一点儿钱买基金,以此来填平股市波动,同时避免冲动投资。很多理财专家都推荐这类产品。

对于这种高价值银行卡,我们也得做个“定投”。因为人都是冲动型动物,突然需要工作经验,就玩儿命干活儿,突然产生一个梦想,就热乎一阵子,而过了一段时间则抛在脑后。这非但没法儿存钱,还会造成其他银行卡的损失。

因此,就得给自己设定一个“投资周期”。每段时间都创造一点儿经验,每段时间都打磨一点儿兴趣,每段时间都提升一点儿能力。由此建立一个习惯,当习惯形成,你会下意识地积累财富。最后达到一种你已经很牛了还不自知的浑然天成的境界。

3.当财富增值后要取出来用

有些“闷骚”的人喜欢憋着,把经验憋了十几年,就是不拿出来成就事业;把兴趣憋了十几年,就是不拿出来增加能力。当然,你要选择做一个隐士我也挺赞成,故事《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的“侯嬴”就是个很牛的隐士,老头子活到七十岁,做一个看城门的小吏,但憋了一辈子资源、朋友和经验,最后通过给信陵君出窃符救赵的主意并贡献了一个杀手,完成了一次绚烂的辉煌而自刎了结。但是,如果你天天憋着,卡里的钱都爆了自己还很郁闷,那就是自作自受。

很多资深人士,经验丰富,也颇有抱负,但在该爆发的时期前怕狼后怕虎,迟迟做不了决策,到了四十多岁发现上有老下有小,此时,这堆资源、经验、兴趣的财富已经难以使用,只得叹息一声黯然归去。

如果你还愿意“出世”,愿意为这个世界做点儿什么,愿意为梦想做点儿什么。当你的高价值卡产生价值的时候,还是要取出一些财富,拿它们来装点你自己,追求更高的成就、更深的智慧和更多的创造。

3.8 你经常出差吗

在很多职位的招聘启事上,都会有这么一条:能适应长期出差。

通信行业著名的H公司以高薪、全球化、工作强度大而著名,该公司有一个招聘传说:在招聘申请书中有一条:是否同意长期出差?一旦画了不同意,这次求职旅程就GAME OVER(结束)了。

很多企业的业务都覆盖全国,有的甚至还是跨国企业,因此,必然会有不少出差的“机会”。

同时,大量职位(项目管理、工程设计施工、售前、售后支持)都必须要到当地进行服务和支持,这样的职位就不只是出差了,甚至就“在沙家浜扎下来了”。

当经常出差,甚至把出差地当成第二个故乡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一种思乡之情,特别是成家有子女的人,他们会感到奔波的孤独,缺失归属感。这同样是很多企业的牛人离职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因此,职业中的出差,是影响职业稳定的关键要素之一。这也是职场中必须关注的地方。对此,我有话要说。

●短差、长差区分好

我的很多朋友都是设计院的,有个企业内训师跟他们抱怨说:“我们一年要出差二十多回,每个月都得有个两三回。”设计院的朋友是这么回答的:“嗯,真不少,我一年就出三回差,一回去了两个月,一回去了三个月,一回去了四个月。”

这个对话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出差模式的对话。

市场营销部门的出差特点是次数多时间短,今天出现在北京,明天就可能出现在深圳,后天又直飞成都。有时他们睡觉醒来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哪座城市。如果在外资企业工作,甚至会是今天在美国,明天去日本,后天又到新加坡。这种出短差的一般都以培训、会议、售前宣讲、客户经理等职位为主。频繁出短差的人会有一种“在路上”的移动幻觉。

而出长差的特点是次数少,周期长,驻地化。因为某一个项目和客户,就在当地驻扎下来,直到项目结束,客户付款。此类长差,特别符合项目管理、客户服务、财务审计、售后支持等需要长期陪伴客户的职位。出长差的人会有一种“第二故乡”的感觉。那些人对于出差城市的熟悉度甚至高于本地人。比如,小华就在著名的废都西安混迹多年,对那几个卖盗版光碟的地方尤其熟悉。

还有一种是超长差,比如很多公司的海外业务,一般都在非洲国家或南亚、西亚国家。超长差就属于“贾探春”类型,“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一年只有一次回家探亲的机会,在收入待遇方面会有很大增加,但离群索居、骨肉分离之感却令人难以承受。

因此,坐上一个职位之前,一定要清晰该职位出差的类型,是短差、长差还是超长差。

●适合出差的阶段

上一节提过多张银行卡的交替对倒。必须承认的是,一旦成家生子,出差,特别是长差,就可能会花掉那些高代价卡,损失亲情和友情。因此,一定要选择好出差的阶段。

窃以为刚参加工作时是最适合出差的时期。此时意气风发、激扬文字,正是看看各地风景、了解各地民情的好机会。这段时间通过出差所增加的阅历会超过任何培训学习。你可以体验住大车店、到小巷子里吃最有特色的小吃的传奇感受,也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域的民风文化,这些尽管都是经历,但是如果写成文字,拍成照片,就可以变成经验。记得大学时广东同学来北京,他很享受去吃北京小摊贩的煎饼,说了一句很有感觉的话:“和着灰尘吃的煎饼才香。”这简直就是一句诗!

同时,更有价值的是,对于没好爹的新员工,赚钱往往是第一要义。而频繁出差,出长差,出超长差,能迅速提高收入。任何企业都对出差有补助,出差时间越长,补助就会越多。这也是年轻时可以多出差的原因。

有人会拿《论语》反驳:“父母在,不远游。”家有父母,毕业后回家才显孝顺。你是否没把《论语》看完整?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人家后边儿还跟着一句话呢。即便是当父母老了要在一起一段时间,刚参加工作趁父母还能自我料理时,多出去转转是不是“有方”呢?

当年龄增长到一定阶段,携妻带子,则需要慎重考虑出差的问题。你是否能够接受亲情卡被透支的后果?一些人性化的企业会给有经验的资深员工提供带家属出差的福利,或者给充足的探亲假,一年能给两三个月完全不工作。当然,这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你能做到经验丰富,是企业里的关键人物。

●把外地当资源

外在环境本身是带着能量的。如果能因势利导,外在环境就是助人实现梦想的资源。因此,如果你长期出差,那你有没有想过链接出差地的资源?

比如,小徐长期在山东出差,“搂草打兔子”娶来一个山东媳妇;小丽长期在广东出差,也捎带嫁了一个广东靓仔。这严格来说不算资源,但这绝对是反向思维:与其在当地聚少离多,不如直接在外地成家,以后反而将回本部当出差,岂不快哉?

同时,对于那些出长差和超长差的人而言,日子长了,了解了外地的风俗习惯、文化经济,也就可能搭接到当地的人脉圈子。那是否就能把家乡和当地的事业、兴趣链接起来。比如,去广东出长差,和驻地的客户或供货商混熟,交几个朋友,体验那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感觉;去浙江出长差,就可以在家乡开个网店,通过链接浙江的小商品资源而解决店铺经营的供货问题;去湖北出长差,能否发展旅游兴趣,结交几个可靠的驴友?去西藏出长差(就是援藏),那岂不可以做孔繁森第二?还是同样道理,与其在外地天天辗转反侧、思念故乡,不如整点儿能陶冶兴趣、发挥能力、提升价值的事情。

●清晰出差能带来什么价值

无论如何考虑出差,每个人都需要清晰:出差能带来什么价值?是补助的提升,还是异域文化的领略,还是旅游兴趣的满足,还是找个漂亮老婆帅哥丈夫?并且,让自己的价值观与出差的价值相一致,这样能令自己出行快乐,一路畅通。

如果出差再也不能带给你想要的价值,而只是消耗亲情卡、友谊卡的存款,那做个了断也好。要么跟上司谈谈,换一个出差少的工作,要么去找一个出差少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