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马的职业“鬼”话:新精英资深职业规划师给你的靠谱建议 » 老马的职业“鬼”话:新精英资深职业规划师给你的靠谱建议全文在线阅读

《老马的职业“鬼”话:新精英资深职业规划师给你的靠谱建议》第五章 火系:燃烧吧小宇宙!行动起来!

关灯直达底部

“我已经想好了,向售前方向转型,我打算先接触这个圈子,学习市场营销、产品设计方面的知识,一年以后我就是一名售前产品经理了。”在经历了风系魔法(自我兴趣和价值的分析)、土系魔法(自身经验和职业分析)、水系魔法(纠结的决策)之后,小华终于确定了一个很靠谱儿的目标。

三个月过去了。当问及小华的职业时,他很无奈:

“别提了,最近到处出差,哪有时间学那些东西,也没机会跟这个圈子接触啊。”

又过了三个月。此时他几乎把产品经理的方向忘在了脑后,忙完本职工作之后,每天的业余时间主要用于刷微博、网上斗地主、玩“拖拉机”、连连看、愤怒的小鸟、植物大战僵尸。他甚至忧虑地说:“连续一个星期,我每天的空闲时间就只是在玩儿‘植物大战僵尸’中的屋顶的那一关。为什么会这样?”

半年了,连售前的知识都没接触,更别提认识个把市场经理了。

类似的事件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

下决心准备锻炼,办了一张一年的健身卡,为了能给小妹妹秀一下自己的六块腹肌,但是当网上一堆好玩儿的游戏和大片突然出现时,你的健身计划就几乎泡汤,半年了几乎没跑过步,游过泳;

知道了“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价值,看到了活期存款永远打不赢高企的CPI,于是下定决心去银行开个基金账户准备理财,但是三个月积累了一万块活期存款,却总是有各种原因走不到银行;

对哲学突发兴趣,买了《中国哲学简史》《西方哲学史》等各色哲学书籍,半年之后,这几本书的外部塑料封皮都没揭开过,而旁边的武侠玄幻、修仙穿越等小说却被翻烂了;

好吧,我承认,我也是这样的。

……

这就很让人纳闷了,因为每个人都已经对选项做了充分思考,下定决心,看似一切准备就绪,就等“发令枪”响,开始梦想旅程了。

但是为什么“发令枪”迟迟不响,难道没火了吗?

嗯,确实是没火了。

那为什么会没火了呢?

如果没火了,给点火苗是否就行了?是不是还得要干柴,要氧气呢?

该如何点这堆火呢?

因此,我们需要火,也就是火系魔法。

这个魔法会教我们如何让自己行动,怎么行动,行动内容是什么。

5.1 搞定拖延有办法

有人说拖延是种病,人称“拖延症”。甚至有很多专家还做过关于“战胜拖延症”的培训,讲得极其生动。不过那帮家伙也是典型拖延者,如果自己没有体会,怎么会讲得那么生动?

当我们在“正事儿”上拖延的时候,我总会问每个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玩儿游戏、看大片儿、看网络小说、吃甜食不拖延呢?”“既然你拖延,那索性什么事情都拖延算了。”

下面这一段研究文字来自“果壳网”的《我知道你为什么拖延》:

“1999年,里德(Read),艾森斯坦(Loewenstein),卡亚那拉曼(Kalyanaraman)三位闲得无聊的专家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找来一批人,让这些人从24部备选电影中选出三部。候选名单中有《西雅图不眠夜》《窈窕奶爸》这样大众口味的片子,也有《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家》这样的经典电影。看看观众是愿意看娱乐性强但是没什么深度的片子,还是去看更有内涵也更费脑子的作品。实验对象各自选出了自己感兴趣的三部电影,研究人员随即要求他们从中选出一部马上观看,再选出一部在两天后观看,最后一部电影留在四天后观看。《辛德勒的名单》出现在了大部分人选出的三部电影之中,因为大家都说这是一部好电影。然而,只有44%的观众选择在第一天观看这么深刻的电影。大部分人在第一天还是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变相怪杰》《生死时速》这样‘低俗’一点儿的片子。人们好像都喜欢把好片子放在后面,在第二部和第三部电影的观看选择上,分别有63%和71%的人选择观看更高品位的片子。之后,三位专家又进行了另一项实验,参与者被要求选出三部片子一口气看完。这次,选择《辛德勒的名单》的人只剩下之前实验的1/14。”

我们为什么拖延,因为我们喜欢选择马上就能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东西(比如那些好莱坞大片儿、网络小说、甜食),而把那些未来有价值,但不能马上使人快乐的东西(比如那些经典影片、名著、健康但不好吃的食品、必须经历单调过程的兴趣)放在未来。这被称为“即时倾向”,或者“现时偏向型偏好”。

当看到这些原因的时候,我们就明白了真相。

被我们拖延的事,无论是职业上的、兴趣上的,都是因为这些东西要么当下的价值不够,要么当下所付出的代价不够。所以,很多人讲“活在当下”,无非就是给自己的“即时倾向”找个很冠冕堂皇的理由。再强调一遍:

被我们拖延的事,无论是职业上的、兴趣上的,都是因为这些东西要么当下的价值不够,要么当下所付出的代价不够。

问题本身就隐含着答案。

因此,这里会告诉你如何应对拖延:

1.让拖延的代价提前到来

历史上类似的案例比比皆是。项羽用“破釜沉舟”的方式告诉士兵,如果拖延,后边就是死路一条。于是,“百二秦关终属楚”;勾践用“卧薪尝胆”的方式告诉自己,拖延越国复国的代价就是天天睡柴火、舔苦胆,眼睁睁看着西施被吴王占有,终于“三千越甲可吞吴”。

如果是我们的职业决定、兴趣投入、梦想实现,那么就好好地恶心自己一下,想象拖延下去的后果:到老了,腿脚不利落了,回忆起当初未完成的一切,说出那些后悔的话:“要是当初我能××该多好。”或者将自己置入不赶紧为了选择做点儿什么就完蛋的境地:

花大价钱去上个学,都花了这么多钱,不学出来点儿什么不甘心;

把房子卖了,钱都交给老婆管理,不实现梦想,就没钱花,这招也比较狠;

而对于我写的这本书,那就是跟编辑把合同给签了,合同里明确交稿日期,过期是有惩罚的。

在我上大学时,有个很老的老师给我们讲很艰深的数学物理方法的课,各种公式回回写满一黑板。当我们痛苦地长吁短叹时,她问我们:“我教了几十年书。你们知道哪届学生一看到公式就起劲儿,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习吗?”

“是1977年上大学的那一届。”她的表情很凝重。

“他们最适合上学的年华,全部因为‘文化大革命’而失去了。对知识的渴望真的就如同渴望两个字一样,很渴地望着,任何一点点知识就像沙漠里的一滴水一样很快就被他们吸干了。”

这些话弄得我们很汗颜,于是咬牙继续推公式。

1977年的大学生,他们是“被”拖延的一代,如果想象一下自己年轻的十年也在“运动”中度过,这个巨大的代价会让我们拼老命自我成长的。

人们对损失的难受心情胜过得到的快乐心情。因此,先让自己痛,看到拖延的代价,就会因为“避免损失”而迅速行动。

2.让未来的价值和快乐提前到来

类似案例依旧很多。北宋名将狄青征讨侬智高的时候,就用了装神弄鬼的方式:在所有士兵面前把一百枚铜钱撒到天上,如果正面全部朝上,则意味上天保佑我军必胜。结果老天爷真的开恩让一百枚铜钱全部正面朝上。由此狄青要求把所有铜钱都钉在地上,好让所有人都见证奇迹。于是士气大振,士兵们打仗都勇敢冲锋,取得大捷。最后回到营地,他让人把钉子拿开给每个士兵再看看这一百枚铜钱,发现这一百枚铜钱是特地制作的,正反两面都一样。这就是典型的把未来价值提前赋予的明证。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革命无不是采用类似方法,从“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张角兄弟到“吃他娘,喝他娘,闯王来了不纳粮”的李自成,从“大楚兴,陈胜王”的陈胜到“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太平天国,均是用口号来把未来的“愿景”直接摆在老百姓面前。因此,伟大革命导师列宁说过一句话,“革命就是人民群众的盛大节日”。过节好不好?太好了,我们要马上过节,于是就马上起来革命。这就是典型的未来价值回归。

那么,如果是我们每个人的职业、事业、梦想呢?

那就多想象这些所带来的价值:

互联网创业,想象一下我们的网站用户数超过百万的情景;

做产品经理,想象一下我们的产品被百万人使用的情景;

做广告设计,想象一下我们设计的广告矗立在大厦顶端的情景;

照顾小孩,想象一下小孩长大了其乐融融的情景……

这同样能产生动力。

3.价值和代价一定要结合

光有代价,做事的目的就只有“逃避”,只想着尽快把事情做完。比如,家里打扫卫生,如果光有代价,即:想象一下几个月不扫地拖地时厚厚灰尘的状态,然后逼自己去打扫。这样会使打扫的过程极其痛苦。如果把价值添加进去,想象一下,一切都打扫完,窗明几净,地板上干净得能反光,是不是就会有点儿动力,痛苦就会小点儿。

如果光看到价值呢?同样不行,因为当我们总是想象愿景实现的时候,我们会产生一个错觉,就是认为那个梦想已经实现了。此时我们就成了典型的“空想家”。看到价值的同时一定要恶心自己:不行动,职业目标达不到,那就是遗憾、后悔、追悔莫及、祥林嫂。这样同样会产生动力。

因此,我特别喜欢“痛快”这个重口味词汇,痛并快乐,让情绪先坠落谷底,然后又升到云端,有那么几次就不会拖延了。

5.2 我们要马上行动……吗

那就别拖延了,马上行动。

去按自己的职业选项行动吧!

可是要行动什么呢?

转换职业?下驴找马、骑驴找马还是骑驴跨马?

进入圈子?找人脉、学知识还是游戏规则?

还是学习知识和技能?一万小时这么练下去?

这一切都可以作为某种意义上的行动,但是我们是否发现,盲目的行动效率却很低。当行动目标明确时,如果不对目标做更深层次解读,做出的行动就有很大盲目性。

当做项目经理的小华决定两年后成为管理咨询师时,他马上开始多管齐下,先找到了管理咨询的圈子,然后又开始读企业管理的书籍,同时报了一个培训班,这一切搞得风风火火。但是,三个月之后,他接到了一个新项目,他发现时间很难排开,工作时间就已经占到了每天十小时,另外还要出差在外,培训班参加不了,圈子里的活动也很难加入,看书的心情也逐渐没有了。于是,马上开始的行动,因为四处点火而告急,最终胎死腹中。

因此,我们必须要清楚,马上开始的行动,到底是做什么行动?

还是以小华为例,从项目经理转做管理咨询,这本来是挺靠谱儿的选择。根据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能力做出的定位,并且也评估了行业整体的发展和人脉的积累,而且还下了很大决心。但是为什么还被搞得方寸大乱呢?因为他并没有把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并没有给自己一个计划: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需要花费自己多少资源和时间。因此,马上开始的行动并不是职业发展,我们需要的是马上开始拟订一份可操作的计划。

●把目标分解成小目标

结过婚的人都知道婚礼是很繁杂的一件事。这个事跟职业发展的计划类似。如果你是委托婚庆公司办的婚礼,不如DIY(自己操办)的体验更为丰富。

小薇和小康是新婚夫妇,定于12月16日举行婚礼,这就像一个职业目标:在两年后成为一名管理咨询师。

之后,如果这对夫妇马上开始订酒店、婚车、请亲朋,布置场地,买花和礼物……我敢保证他们一定会落下什么重要环节。或者漏找了化妆师,或者没找摄影师。因此,确定了婚期之后的下一步,是订计划。

我们可以把婚礼的目标全部拆解。最方便的方法是拆成人和物。然后再拆。

人:亲朋、主持人、证婚人、伴郎伴娘、双方父母;

物:酒店、现场装饰、婚车、新郎新娘服装。

之后再明确不同人的工作任务和目标,不同事情的内容和目标。比如:主持人的工作就是从头到尾调动所有人的情绪,目标就是让大家开心。现场装饰的目标是在12月14日完成,花费五千块钱,创造热闹温馨的气氛。

然后再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完成。

这样是不是就显得很靠谱儿?

职业目标同样如此。

如果是两年内从项目经理转到管理咨询,那分解开就是:人脉、能力、企业、谋职。

人脉的目标:一年内认识三名行业内的牛人;

能力:一年内学习四本基本书籍,参加一个培训班,达到管理咨询的门槛儿要求;

企业:从国际国内的管理咨询企业中选择五个最可能进入的完成内部联系;

谋职:准备简历、牛人推荐等。

●给每个小目标设定一个时间段

之后,就要确定每个子目标的起止时间。

此时,我们得先分析清楚目标的逻辑关系。如果是结婚,应该先订酒店还是先通知亲朋?这似乎很容易理解,一定得先订好酒店,然后再通知。但如果不思考一下的话,很多人就会先通知亲朋,然后再订酒店,最后发现亲朋都不知道婚礼地点,于是又重新通知了一遍,结果一些人就没通知到。

切换到职业上来,我们是先了解这个目标职业的知识,还是先链接行业人脉?如果不了解目标职业的基础知识,谁会认为你想进入这个职业?小华很想做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如果他问的问题都是“B2B和B2C到底有什么区别?”“什么是P2P?”这类很“二”的问题,那真的会让人有挠墙的冲动。

因此,各个目标依旧是有逻辑关系的。总的来说:先学基础知识,然后虚心求教,再投入培训,同时发挥人品,链接高手,最后完成切换。

之后,我们才要考虑每个目标的持续时间是多少。比如:

人脉:持续时间半年,一个月寻找相关论坛、微博找高人,两个月了解行业内的游戏规则,三个月联系行业内高人;

能力:持续时间十二个月,先从容易的开始,每三个月看一本书;在第三个月参加两个相关的咨询师培训,在培训中拓展人脉;在本项目中训练咨询的沟通能力;

企业:用两个月了解整个行业的十个著名企业的状况,企业要求、企业待遇、企业发展和招聘信息;用半年找到目标企业可转介的人;

谋职:半年后准备简历,并请高人推荐。

另外,还记得我之前说过的风险管理吗?是的,此时也把可预见的风险考虑一下。比如:时间风险,安排好的培训和项目撞车;大环境风险,突遇金融危机,各个行业裁人;家庭风险,计划外艳遇,计划外怀孕……风险这样的事情一定要考虑。

这样,一份简单的计划就应运而生了,真的很像我们做的项目管理。甚至,如果你特别“理工”的话,还可以做一份甘特图。

●别把时间分解得太细

很多哥们儿看到这个计划就觉得很靠谱儿,于是他们就把自己的职业计划列得十分详细,细到每天做哪些事都列出来:起床大便,坐在马桶上看十页书;中午吃完饭上论坛发两篇帖子;晚上七点半看完《新闻联播》,感觉很幸福,再赶快学一小时英语……

拜托,可不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有点儿弹性?

计划做得太细,就是这个后果。当把计划做细之后,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变得机械,我们的情绪就会变得郁闷烦躁。实现梦想是件很快乐的事,搞那么难受的话还不如把梦想扔掉,得过且过的好。

那怎么才能把握好尺度呢?

给自己的目标设置关键节点,用关键节点来限制住每个小目标的达成。

比如:在半年内发表二十篇关于管理咨询的博文。看完三本专业书籍,并完成读书记录。了解行业的十家公司,完成一份报告。三个月内参与到相关论坛中。

至于每天干什么,就交给市场经济,别算计了。

●在变化中计划

计划跟不上变化,这似乎总会发生。因为事情总在变化,突发事件的发生反而成了常态,当初看上去很完美的计划在操作中被发现不那么靠谱儿,过高估计了时间,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忽略了外部的大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

那么,是否可以不做计划?

谁都明白答案是:否。

但是原因却很难说清楚。假如不做计划,后果就很明显,热力学第二定律已经说明白了,一切都会朝熵增加趋势发展,即朝更混乱的方向发展。那么计划和变化又有着什么关系呢?人们总会认为,计划就是为了遵守的。按计划执行,这似乎是一个信念。但是,正是因为这个被植入的信念,使得中国经济“被计划”了很多年,直到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十分高明的思路。

当我们将目标区分开来,做计划本身的意义也就可以分开。如果目标是经过充分论证的、短期的、稳定的,那么“按计划执行”必须成为信条,计划是绝对的尺子。建造一座大楼或制造一辆汽车如果没有图纸是不可思议的。我们必须花费巨大的时间在开始编制绝对细节的计划上,同时,一旦执行中发生变化,则必须回顾计划并更新计划,重新“按计划执行”。

但是,当目标是可变性很大、长期、不够稳定的,计划就会扮演另一个角色:参考系。比如企业发展、一个人的一辈子、国家的长期策略。制订计划的目的是在执行中以计划为参照,来观察变化和计划的差值。

小说《挪威的森林》中有这样一句话:“死不是生的对立,死是生的一部分。”同理:计划不是变化的对立,计划是变化的一部分。

正是因为做了计划,才能观察到变化的根源;正是因为有计划才能观察到实际与计划的不一致;正是因为有计划才能观察到对时间估计的偏差,也正是因为有计划才能观察到对自我能力和价值评价的偏差。

当变化产生时,原来的计划就成了“参考系”。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变化的偏差和趋势。此时,我们不必沮丧,反而应该兴奋:幸亏之前有了一个不太靠谱儿的“计划”做参考,否则我们根本不知道发生了变化和为什么变化。

之后,我们也许会因变化而重新计划,甚至会重建目标。小明想做团购网产品经理,当遇到团购网集体消失的局面时,如果撞了南墙还不回头,那我们在佩服其执着的同时,也会感到一点儿痛心。因为,其实他完全可以重建目标,让自己淡定。

到底是什么因素能让我们可以改变计划,甚至改变目标呢?是因为我们有一些“不变”的因素。

●清楚最核心的“不变”

对于一个进入职场的成年人而言,真正不变的东西并不是来自于职位,而是来自于自我。此时,我们要施展那个神奇的风系魔法:

职场中,我们拥有什么能力?开发、数据分析、沟通、策划、创意、管理、协调、亲和、坚持、细心……

我们在乎的价值观是什么?我们一辈子的意义是什么?智慧、助人、成就感、人际关系、公正、生活平衡、新奇……

依据稳定的能力和价值观,结合外部环境变化,根据行动改变计划甚至目标。

比如,还是那个想做团购网产品经理的小明,他的能力可能是设计、创意、写作、细心,而他工作的价值观可能是新奇、智慧、成就感,当团购网泡沫破裂时,他可以改变目标,去搞互联网的其他新玩儿法,如:威客、位置业务、社交网络……

5.3 得寸进尺的诡计

你们有没有接到过保险公司打来的“赠送保险”的电话:“您好,我是梦想保险公司的,近斯我们举办大酬宾活动,特别赠送给您价值十万块、期限一年的人身意外保险。”如果你不在三秒钟之内挂断的话,你很可能会接受这个免费保险。于是你就会提供姓名、电话、邮箱、地址。对方就会把保单寄给你。

之后,过了三个月,你又会接到电话:“您好,这里是梦想保险公司,您曾经买过我们的保险。我们近期有一个活动……”又是个免费活动,可以获赠价值一百块钱的礼品,于是你去领取了礼品。

再过三个月,还是同样公司的电话,这回就是保险推荐。比如一个产品,每个月存一千块,能享受大病、分红、返还等各种优惠。

此时,你会不会动心?

至少,当你真的感觉有必要买保险时,这个公司的产品会第一时间进入你的脑海。

但是,假如这个保险公司不做前面两步的赠送,而是直接给你打电话推销自己的产品,你非但不会动心,反而会冷漠地马上挂断。

这同样适用于你的职业发展。

你的职业理想可能是个三年的大计划,甚至是长达一辈子的巨人计划。但是你总想一口吃成个胖子,半年内成为“高人”“导师”“大师”。不过,很抱歉地告诉您,这个想法会让你的梦想成为噩梦,最后你会觉得所有梦想都不靠谱儿。

小威对培训师很感兴趣,因此想成为一名知名的培训师。但是她希望能快一点儿,花两年时间就成为“导师”,她想知道有什么办法。

我问了她一个问题:“你玩儿过植物大战僵尸吗?”

“玩儿过。”

“喜欢玩儿吗?”

“还行。”

“那假如这个游戏是这样开始的,首先,你手里的武器只有向日葵和豌豆射手,但是敌人却是成群结队的铁桶僵尸、橄榄球僵尸、矿工僵尸,你能玩儿得过吗?”我一边说,一边打开这个游戏给她看。

“废话,当然玩儿不过。”

“那如果这个游戏就是这么设计的,你还会喜欢玩吗?”

“这是脑残的人设计出来忽悠人的。”

“哈哈,你想花两年时间成为培训导师,是不是也很像这个植物大战僵尸呢?你的能力也只是向日葵和豌豆射手,而你面对的挑战却是很牛的铁桶僵尸。你会玩儿你自己这款忽悠人的游戏吗?”

她有所理解:“那我该怎么办呢?”

我还是继续诱导:“植物大战僵尸是怎么办的?一开始的挑战一定只是最容易对付的僵尸。随着你的过关,游戏会给你很多有新技能的植物,并将挑战也升级到对付更牛一点儿的僵尸。这样直到最后的僵尸博士,而此时你已经拥有玉米大炮了。这才能吸引你玩儿下去。”

她此时就恍然大悟了,之后就将导师的目标调整成基本培训师。

如果常玩儿游戏,你就会发现,一切好玩儿的游戏,全部如此设计:开始时你的能力低,敌人也没那么厉害;但是你总是能费一点儿劲儿就能毙掉敌人,得到点儿小甜头——升级;升级之后,能力变高,你发现敌人的水平也高了;但还是费点儿劲儿就能毙掉敌人……这样一直到最后打老怪通关。整个的体验几乎是完整的高峰体验。这个流程被心理学家称为“心流”。

还记得我之前说过对兴趣的定义吗?“忘了时间忘了我。”兴趣其实也是“心流”。

悲哀的是,纵观我们的教育,却是完全相反。小学一上学就给一顿“杀威棒”,看看这道小学数学题:

有一只熊,掉进了一个9.832米深的坑里,用了1秒钟问:这只熊是什么颜色的?

谁会做这道忽悠人的小学数学题?大人都不会做。但是我能体会到出题人的良苦用心和无厘头式的荒诞。于是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小朋友不爱学习了,因为这就是脑残版“植物大战僵尸”。

这么看,如果有一种既能提升教学水平,又能降低网瘾的有效方法,那就是:

让游戏设计师和教育者角色互换。

让游戏设计师来设计教学课程,学习中有经验分、PK(对决)、小意外、支线情节和隐藏敌人,那学生一准跟热爱玩游戏一样热爱学习:今天开始打“二元一次方程”这个关卡了,如果打赢了,我们队就能得到“摩擦系数”这个宝物,然后可以攻克“斜面力学分析”这个支线关卡,拿到一枚“斗士”勋章。

同时,让我们的教育者来设计游戏,也一准能把所有游戏都设计成VERY HARD(极难)版,谁也不喜欢玩儿。

……

所幸,现在的教育改革已经在做改变,至少,年轻老师都曾经是游戏高手,都有真实感觉。

……

如果追溯一下原理,这就是传说中的“登门槛效应”。

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曼曾做过一个实验:派人随机访问一组家庭主妇,要求她们将一个小招牌挂在自家的窗户上,这些家庭主妇都愉快地同意了。过了一段时间,再次访问这组家庭主妇,要求将一个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有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同意了。与此同时,他派人又随机访问另一组家庭主妇,直接提出将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只有17%的家庭主妇同意。

如果再追溯一下自己的老祖宗理论,也同样能搞得到,那就是理性而光辉的荀子,《荀子·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因此,当我们取得了几个小的成就,我们就会产生一种感觉:我还能取得更大的成就,而此时就正好会有高一点儿的挑战摆在面前让我们去取得,恰如玩儿游戏,开始杀小僵尸,最后打大僵尸。

对于我们的职业梦想之路,我们应如玩儿游戏一样玩儿好我们的职业梦想。

别想一下子到专家、大师,先得寸,然后再进尺。

就拿写书做例子:

如果想着马上就写出一部十几二十万字,几万读者爱看的图书,那就废了。首先,我们排除像某些写书的那样,东抄抄、西贴贴地做个“伪书”;再排除那些领导出书,可以由一堆连署名都不要的下属代笔。如果真的是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你就得像上讲的节那样,先把一本书的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

写不出全书,列个目录总可以吧;

对于每小节,一口气写不出三四千字,那再搭个框架,描述一下这个小节要写的摘要,二百字,总可以吧;

然后写一段三千字小节,总可以吧;

一个小节写完了,按这个套路重复,总可以吧;

最后,就全写完了,总可以吧;

光分解小目标、完成小目标还不行,还得再干一件事:

庆祝。

如果不庆祝,我们就会没有成就感,从而没有了完成下一步目标的能量。庆祝的方法有很多,喝一杯,吃一顿,看场电影……不一而足。最好的方法是:在完成目标之后,给自己一个内在收获——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技能,今后会怎么用。这就好比植物大战僵尸,过了一关,得收获个新植物才给力。

5.4 遭遇瓶颈怎么办

每个人的愿望都是所有职业梦想的实现都能跟玩儿游戏那样: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完成小目标,获得小成果,继续完成,最后达到最高梦想……真美好。

才怪!

上帝是不允许这种状况发生的。

因此,我们的成长曲线从来不是线性的,所谓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完全是哄人的。真实的成长曲线往往是阶梯状的,即:刚开始会提升很多,但是很快进入到一个平台或震荡期,在这个阶段没有任何进展,甚至会有所退步,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震荡期之后,能力重拾,又迅速到达新的瓶颈期,然后重复如此。

这种现象在长时间大运动量项目如长跑、游泳中经常出现,体育中学名“极限”,就是运动了一阵之后就感觉身体完全不听使唤,力气如同被吸走了一样,浑身发疼,身体给出的一个信号就是“休息”。用魔法语言来说,就是“遇到无形的墙”。

我们的职业行进中,同样会“遇到无形的墙”。

所以,很多人退了下来。运动出现“极限”,就停止;减肥遇到瓶颈,继续开吃;练书法遇到瓶颈,算了。就如第二章所述,兴趣遇到了枯燥挫折期,就挥一挥衣袖。仔细一想,这其实很正常,否则全天下都是能人,不符合高斯分布或20/80分布。

因此,遭遇到瓶颈的最可行办法,就是认栽,逃避。

但是认得了一时,认不了一辈子啊。特别是遇到某个偶然状况,一不小心度过瓶颈期,获得了全然不同的体验,进入了新的能量通道之后,我们就会产生一种不甘心一辈子平庸的感觉。

阿星就是这样,他到一家大国企的工作任务就是组织会议。这是个细节工作,做这项工作对于很有细节处理能力的他而言确实挺有成就感。开始时他还尽心完成,并自我感觉良好。但干到了四五次,会议规模越来越大,他开始忙不过来。此时,他进入了瓶颈期。焦虑、烦躁、无聊开始出现。他想打退堂鼓了。只是,由于比较好面子,他又坚持做了三回,每次就如同蜕了一层皮一样难受。就在此时,他发现可以用标准化、流程化的方式,起用支持团队一起完成这份工作的方法,同时,他看到了新的商机,即很多企业由于没有实力自己举办会议,都希望能请个会议公司来完成会议承办的工作。这如同深井里投下来一丝光芒一样,突然令他产生一种突破感。在之后的几次大的研讨会中,他组织得很有章法,没出现任何差错,还把成本压低到不可想象的空间。就在公司准备提拔他做高级经理时,他选择了自己创立一家会议公司。

如果你不想回回都逃避,那就往下看。

事实上,我们过去产生的很多小的经历都会有度过瓶颈期的回忆。上学时是如何跑三千米拿得名次;考试成绩是如何从倒数变成正数;如何在短短一周时间完成一次演讲;如何自己设计动手完成的无线电路……当我们遇到新的瓶颈期时,这里还有一个更有效的办法:

回忆一下过去,上一次度过瓶颈期是什么时间?是如何度过的?上次的方法是否可以用到本次?

一般,我们总会采取“坚持+换脑”的方法。

坚持,自不必说,就是必须一直做一直做,直到达到目标;

换脑,则更有价值。很多长跑者都戴一个耳机听音乐,就是一种换脑。在进入“极限”区时,身体在运动的同时,大脑却专注于音乐,能降低“极限”的痛苦,从而进入第二能量通道;而更多创造性活动如演讲、管理、写作、音乐,在进入枯燥期时,如果有选择性地换脑,则能诱发新的灵感。

去游泳,让身体换脑。在水中游动时,体会水流的感觉,兴许能找到灵感;

去看电影,让情绪换脑。最好去看那种能完全放松的喜剧、枪战、功夫片儿;

去睡觉,让梦换脑。不是说很多发明都是从梦里得来的灵感吗?我们也做个梦。

5.5 得有一套支持系统

人类是一种很没出息的动物。之前讲的那么多克服拖延、下决心、坚持、得寸进尺等办法都只能是自己给自己鼓劲儿。但是一个人除非受了巨大刺激,或者完全变态成偏执狂,都会没出息到只能坚持几个月而已。

因此,我们的行动需要一整套外力来支持。这套支持系统是火系魔法最强大的部分。

它包括了两大子系统:提醒系统和反馈系统。

●提醒系统

这套系统很古老。我们从古老的历史故事里找找看:

吴王夫差的老爹阖闾被越王勾践干掉,夫差立志要报仇。但是夫差绝对属于花花公子型,这个志向很快就被美女和宫殿所埋没。好在这哥们儿有些自知之明,为了能让自己积极向上起来,他找了十个大汉站在宫殿门口,每天他路过想放松按摩一下,那十个大汉就齐声高问:“夫差,你忘了杀父之仇了吗?”听到此声,夫差立马严肃起来:“誓死不忘!”扭头回到办公室,继续理政练兵。

看到这则故事,你是否也可以找到自己的提醒系统?

当你要为了梦想发力时,就找一个最亲密的战友,每当你有所懈怠时,他就突然冒出来问你一句:“你会为它做点儿什么呢?”这个提醒不费力,但管用。在此特地提醒一下,千万别找跟你一起HAPPY(找乐)的酒肉朋友做提醒者,他们非但不会让你高飞,还可能继续令你享受当下的快乐。

再看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

岳飞的母亲为了让儿子忠于朝廷,在他后背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字。这也是个提醒系统。后人屡屡向其学习,比如《鹿鼎记》里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就试图在韦小宝的脚上刺“反清复明”四个字,《越狱》就更过分了,整个儿在全身文了个遍。刺字系统在现代心理学里有一个名词,叫“种心锚”,即在情绪很强烈的状态(岳飞离家准备大干一场时,韦小宝被推举为青木堂堂主时)时施以诱因,这个诱因除了刺字,还可以是赠宝剑(蒋委员长当年就经常干这事儿),佩戴红领巾、徽章,之后,每当你看见诱因,你就会记起当年的承诺和行动。

因此,当你真的要走向梦想的时候,记得先找一个情绪很强烈的状态,然后找那个战友,当着很多人的面,让他给你施加诱因。说到此处,我看着自己左手无名指上的戒指,终于明白了我夫人的“险恶”用心,她会经常要看我是否戴着它,这就是在“种心锚”。

●反馈系统

不好意思,我又要在此骂我们人类的没出息了。我们除了不能自己坚持之外,还经常对自我定位不清,要么妄自尊大,要么妄自菲薄。一会儿觉得自己强过所有人,超级自恋;一会儿又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超级自卑。

因此,唐太宗就很喜欢照镜子,还给辉煌灿烂的中国历史留下一句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镜子,就是可以自我定位的反馈系统。

而我们的理想职业道路上的镜子就是人。

实话说吧,我们从小到大都处在一系列的镜子当中。

但是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镜子,它们非但不能反馈出真实的我们,反而会让我们更偏向自恋或自卑。比如,当你小时候不情愿叫客人“叔叔阿姨”时,你是否会听到这样一个反馈:“这孩子就是不懂礼貌。”之后你一辈子就真的不太喜欢说这些敬语了。

这样的镜子是典型的“哈哈镜”。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找到能真实反映自我的镜子呢?

当你需要别人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反馈时,朋友、亲属、同学、同事都会用赞赏、夸奖的方式“挺你”。

“我觉得你很有亲和力。”“我觉得你很负责任,执行力很强。”“我认为你做事很专注。”“你的觉察力很强。”……然后就是“宾主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下充分地交换了意见”。

但是这样的反馈总是有点儿不给力,当对方如此赞赏我们时,我们自己就会小小地嘀咕一下:“他是真的这样感觉的还是仅仅是一种恭维?”这并非是做出“大家都不真诚”的论断,而是全世界的人说话都很含蓄,一个人长相难看,中文会说“有气质”“有性格”,而英语也会说“aesthetics challenge”(“长得很有审美挑战”)。

于是,我们必须追问一句:“能举个具体实例吗?”如果对方是真心赞赏,那一定会举一个我们过去的例子:“上次你带的那个视窗软件开发的项目,就是完全的目标导向,对每个人的责、权、利分得很清楚,并且很注意自己的目标。因此能准时拿到成果,你看看咱们公司,没有任何人能如你这样执行力强了。不服不行啊。”这就会让我们对自己的定位和进步更加清晰。而如果对方真的只是恭维,那就会不太好意思,顾左右而言他。因此,当我们需要真实反馈时,一定要让对方给出具体事实。剩下就是拼人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