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好说话: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 » 好好说话: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全文在线阅读

《好好说话: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承认自身情绪,引导他人情绪

关灯直达底部

很多人以为,沟通就是“讲道理”,其实能沟通的远远不止道理,情绪反而才是沟通时要处理的主要内容。又有人认为,所谓情绪沟通,就是要让自己或者他人的心情变好,其实没这么简单。情绪是我们性格的一部分,它没有所谓的“好”或“坏”。情绪沟通,也不是要强行压制一方推崇另一方,而是要在沟通中察觉到自己正处于什么样的情绪、勇于面对自己所处的情绪,并知道如何释放自己的情绪。

如何面对自己的情绪

〈误区〉

有情绪?我否认!

人人都有情绪,也都有宣泄情绪的欲望和冲动。但很奇妙的是,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却往往倾向于贬低“情绪”的价值。似乎“有情绪”就代表着不理性,所以是不应该的、低能的、缺乏自控力的表现,需要尽快被当事人克制或者摆脱。

而与之相对的则是我们推崇淡定,强调内敛,赞美喜怒不形于色,我们有太多形容词是专门赞美那些隐藏情绪的表现。

最典型的影响就是,直到今天,每当遇到小孩哭泣的时候,大人的反应依旧不外乎两种:一是“禁”,二是“哄”:

“不能哭,你是男生,不能随便哭哦!”

“乖,别哭别哭,好啦,没什么大不了的,别哭了……”

这两种反应,前者是要求小孩应该克制情绪;后者是要求小孩尽快摆脱情绪。但是这种克制和逃避的训练,往往只会让当事人在陷入情绪后,也同时对自己“有情绪”这个事实产生自厌心理。而努力压抑的结果,或者是莫名其妙的冷漠,或者是毫无征兆的爆发,这对人际关系的建构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与其说是情绪让人变得难以预测,倒不如说是因为缺乏面对情绪的沟通方式,才让人变得不可理喻。

很多人都以为,承认自己有情绪是一件丢脸的事情。然而,一旦我们否认自己处于情绪之中,甚至将别人问起“你是不是正在情绪中”的行为当成一种指控,则整个沟通过程就会因此掉进一个更大的旋涡。

比如在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这种对话:

“你别急,冷静一点!”

“我哪儿急了?我很冷静!你才急呢!你全家都急了!”

“你生气了吗?”

“我没有生气!”

“那你为什么不开心?”

“我没有不开心!”

“那你说你现在是怎么回事吗?”

“你管我是怎么回事!我就是没有生气、没有不开心!”

可见,面对情绪时,越否认,越深陷,就越是狠狠关上了所有可能的沟通大门。

〈小诀窍〉

情绪的反应要可预测

首先,一个正常人的情绪应该是有阶段的,从不生气、有点生气、很生气到生气爆了的这个过程,应该是像绿灯、黄灯、红灯一样循序渐进的。

相反,唯有那些惯于否认情绪的人,才会在忍无可忍的时候突然爆发,从绿灯一下跳到红灯,让旁人不知所措,也就是俗称的“翻脸像翻书一样”。

所以,情绪沟通的第一步就是察觉情绪、小幅释放、提前预告。

比如,别人跟你开玩笑,你觉得被冒犯了,你可以平静地地跟对方说:

“这个笑话让我不太舒服哦,你们再这样说,我可要生气喽。”

这种说法就称为“预告”,意思是让大家知道你已经进入“黄灯区”,有点不开心了,请别再继续了。

但请注意,当你说出这句“你们再这样说,我可要生气喽”的时候,你有没有生气?还没有,对不对?所以,如果对方就此停止玩笑,你就应该能够恢复绿灯,当作没事,大家重新谈笑。

相反,那些不懂预告的人,面对玩笑总是一声不吭、忍了又忍,直到终于忍不住发出类似警告时,他其实已经生气了!情况则往往就会变成这样:

“这个笑话让我很不舒服,你们再这样说,我可要生气啦。”

“好,那……对不起嘛。”

“对不起有用吗?知道对不起你还说!”

你看,懂得察觉情绪、小幅度释放、提前预告的人,与他沟通就会是可预测的、可挽回的,因而也会让周遭人觉得跟他沟通是有意义的。

其次,处于情绪中的你,要勇于坦白说出自己的需要。

要知道,情绪不好需要体谅,和身体不好需要照顾一样,本质上都是一回事。但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你要直说,不能强行说自己很健康,指望别人发现你不对劲的时候再来关怀你。情绪不好也一样,明明是心情不好想让别人照顾,非要说自己没事,那就难怪会有矛盾了。

所以,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包装成别的东西,要直接说出来。别担心,其实人可以接受理性的需求,也可以接受非理性的需求,但是你如果想把非理性的需求包装成理性的需求,反而会有很多人接受不了。说白了,你讲道理,人家当然尊重;但是你明说你现在不想讲道理,人家也可以体谅;最讨厌的就是你明明不想讲道理,却非要包装成你是在讲道理的样子。

这个时候,你倒不如直说自己有情绪,说得越坦诚、需求越具体,对方就越会照顾我们的情绪。来看两个案例:

“我生气了,很不开心,你别回嘴,让我骂一下!”

这句话就是坦诚情绪,而且提出了非常明白的诉求:“我要骂你一顿发泄一下”。对方会觉得你虽然发脾气,但后果可以预测,所以就算后面的话说得重了点,也不会太有心理负担。而且话已经说明白了,我没在讲道理,你要是还坚持和我讲道理,就是你不讲道理了。当然,如果你觉得这句话有撒娇的味道,只适合女生,我们还有一个适合男生的霸气版本:

“我正在气头上,不想听什么大道理,就算是天大的事,也等我消了气再说!”

这句话是挑明了“不想听你解释”,所以就算我有什么地方错怪了、误会了,也先别来跟我分辩对错,请等我把情绪调整好了再说。此时,由于你的诉求明确,所以当对方知道“你不是不讲道理,只是现在不想讲道理”的时候,就能更放心地看待眼前的冲突。

总之,坦白说出自己的需要,会让其他人更能预测你的行为,从而不会产生排斥心理。双方明确了事情会走到哪一步,就可以和和气气地处理情绪问题,而不会真的伤了感情。毕竟谁都有需要情绪宣泄的时候,互相忍一下,其实也就过去了。

〈使用注意〉

看完本篇,或许有些人会觉得,哪有那么容易,这里头说的未免也太理想化了,毕竟很多时候,我想发泄情绪,但别人就是不让啊!

对此,你要知道,情绪沟通是要慢慢建立信任度的。如果你每次说出“我现在想发泄一下”后,大家只要配合,等你情绪过了,就能恢复正常,并对朋友之前的包容表示感激,那么久而久之,旁人就会相信你是个虽有情绪,但却能自控的人。

相反,如果你每次想发泄却又不说,或是说了却又不说明白,抑或是说明白了却又变来变去,那么久而久之,既然你的情绪反应不可预测,大家自然也就懒得配合。

常用句型

● 这个笑话一点都不好笑,再这样我可要生气啦。

● 我不开心,我需要听你说一些好话!

● 我现在正在气头上,不想听什么大道理,就算是天大的事也等我消了气再说!

妥善应对别人的情绪

怎样面对他人的暴怒

〈误区〉

不会合理引导别人

我们一生都在使出浑身解数避免和别人冲突,但是总会有那么几次,或许是人家心情不好,或许是自己的确有错,脏话和羞辱劈头盖脸地朝我们袭来。这样尴尬的经历每个人都难免要经历几次,那感觉一定刻骨铭心。尤其对于新入职场的年轻人,被老板或者上级当众批评,一定是大家共同的噩梦。

误区1:挣扎

所谓挣扎,就是解释或反驳。人在被“喷”的时候,不论自己是对是错,都有想解释或回喷的冲动。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反抗只会引起战事升级,因为,在气头上的人本能就是反抗。所以,我们越挣扎,对方越急眼。原本对方可能只是挑个刺儿,因为我们挣扎,可能对方转眼间就开始攻击我们的能力甚至人格了。

误区2:闭嘴

有些人教我们在面对他人的怒气时应该调整心态,做云淡风轻状,这种观点其实是在教我们回家后怎么处理自己的情绪,但却回避掉了最棘手的问题——现场怎么办?事实上,在现场像木头一样站着,一言不发而且不给出任何反馈,只会显得笨拙,甚至被理解为无言的抗议。

误区3:“你先冷静一下”

这句话不仅在职场沟通中是大忌,在感情沟通中也是个大杀器。叫对方先冷静一下,基本等于是在说,人家刚才的发言都是在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说的,都是废话,而这岂不是火上浇油?叫对方冷静,或者指出对方情绪不是太稳定,其实是在借由情绪来否定对方的指责,一定会引起对方更大的反弹。

〈小诀窍〉

隔离、同理与拦截

给自己做心理隔离

在与别人沟通之前,先要保证自己的状态。所谓给自己做心理隔离,就是自己跟自己进行理性对话,以达到心理隔离的状态。如果因为对方的暴怒,自己也开始生气,十有八九会让对方的愤怒升级。所以,我们应该通过分析,洞察对方真正的压力点,把自己跟情绪的旋涡隔离开来。

在职场中,每个人都有可能遇见难缠的客户。有些客户在会上就会对我们大发雷霆,客户的这种歇斯底里有时甚至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十分生气。不过,专业的职场人士,却能够成功地将这种被动局面转为自己的主动战场。

比如,在客户喋喋不休的时候,你可以尝试着把全部注意力都用来寻找客户话语中的高频词汇,很快你就会发现这位发脾气的客户之所以情绪上涌的真实原因。很多时候,客户发脾气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如果你发现在对方的话语里跟钱有关的词语经常出现,比如“项目不值这个价”“我宁愿毁约也不会付款的”等,你就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谈了。

通过这样的观察和思考过程,我们不仅能看到客户的真实诉求,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把冲自己发火的客户当成实验室里的研究对象,至少先不让自己着急上火。用理性处理负面情绪,把自己的感性和负面情绪隔离开来,从而始终保持冷静。

这么做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在外人看来,这位职场人士居然可以在对方如此失控时显得如此专注。这就是“给自己做心理隔离”的优势。

使用同理心句型

同理心句型,就是通过重述对方的现状,来让对方知道我们可以看到并理解他的情绪,从而达到疏导情绪的目的。我们不是去肯定对方发脾气的内容,因为气头上的人是非理性的,很多说法未必代表他的真实所想。比如,当他大吼:“你这个没用的家伙,不如去死吧!”你不可能一味附和“好啊好啊,去啊去啊”吧?我们需要简单重述让对方发火的事情,让他知道,他的愤怒是可以理解的。一位学员给我们讲过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个故事。

一次,因为临时外派,他将给客户上传的资料委托给了另外一名同事,但是那位同事因故忘记。经理知道后很生气,对他发火说:“你怎么能这样呢?这太不负责任啦。”这个时候,如果他说:“啊?我已经交给××了,不关我事啊!”“今天情况特殊,我委托的同事……”结果可想而知。这位学员真正应该说的是:“是的,经理,你完全有理由对我生气,让客户能准时得到我们的产品是我的责任,也是公司的生命线,现在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你一定很失望,换作任何一个人都会很生气。”

在这里,其实这位学员并没有认错,他只是态度诚恳地用自己的话重述了一下引发经理生气的事情。面对一个愤怒的人,正确的姿态永远不是站在对立面,而应站在同一边。因为愤怒往往来自无助与无奈,所以,让发怒的人逐渐平息怒火,关键是让他多一个队友、少一个对手。

拦截人身攻击

一般来说,使用同理心句型疏导对方的情绪后,对方的怒气值应该能下降到无害的程度了;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借口寻找解决方案,退出风暴中心了。但是,如果对方还是不依不饶,甚至说些伤人至深的话,我们当然也不能坐等唾面自干,而是必须拦截对方的人身攻击。

愤怒的人会口不择言,一般情况下我们用心理隔离的方式避免卷入即可,但是有些话,我们不能选择听而不闻。比如涉及性别歧视、地域歧视、人格侮辱的话,哪怕是老板讲的,也是很不应该的。但是,回击会让战事升级,不回击又是对自己和别人的不公平,这时候,我们就应该拿出我们的拦截话术——“我有不同意见,不过这不是重点。”

对方说了很过火的话时,我们可以先皱皱眉头,向对方传递一个信号——你惹到我了;然后坚定、清晰且不卑不亢地说:“关于这一点,我觉得你不应该这么说,不过这不是重点,我们还是来研究一下问题的解决方案吧。”

在这种情境中,你先是清晰地用身体语言传递出你的不快,然后再讲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并且没有透露出任何你为什么不同意的原因,从而避免了让对方怒气升级的缘由。最后,你用无可挑剔的态度,把对话导向了话题的重点,从而避免了对骂的可能,表现出自己的专业性。这里要注意的是,我们表达出的不快要注意限度,不能是那种受了伤的难过,毕竟,我们不能轻易让人知道什么话能伤到你。

对待恶劣的人身攻击,我们要拦截而不是回击。当然,这种方法并不是万能的,我们可能会遇到脾气恶劣又十分顽固的对手,怎样都不肯放过我们;我们也可能不小心把这种方法用到了错误的场景,从而被对方当成是在转移焦点。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了解到,即便在最紧张的对抗性对话里,我们也依然有好好说话的可能。

〈使用注意〉

在面对他人情绪宣泄的时候,自己的态度尤为重要。同样的内容、同样的语句,用不同的口吻说出来可能就会有不同的效果。所以,在面临羞辱的尴尬时,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语气、态度,切不可让别人产生误会。如果你让人家把冷静当作冷漠、把同理心当作嘲讽、把拦截当作示弱,那可就适得其反了。

常用句型

● 我很理解您,换作任何一个人恐怕都会生气。

和他站在同一边,不要产生分歧。

● 我有不同意见(或“我觉得你不应该这么说,不过这不是重点”)。

不卑不亢,将话题引入寻求解决方案。

蚂蚁搬大象式的道歉

〈误区〉

这事和我没关系

人生在世,难免犯错,犯错之后当然要道歉。然而很多人不知道,道歉除了真诚之外,其实也非常需要技巧。

记不记得前一阵子柳岩那个伴娘风波?当时,包贝尔出来道歉了。但他的道歉效果如何呢?事实上,大多数网友对于当时那则道歉反应相当负面,普遍觉得包贝尔没诚意,因此在道歉之后,事件非但没有平息,反而引来了更多的指责。

包贝尔的道歉为什么不被接受呢?因为道歉时,有两个常见的误区,而这两条红线绝对不能踩。

第一条红线是试图淡化,说事情的结果并没有那么糟。比如在这则道歉中,包贝尔是这么说的:“对不起大家,婚礼的小片段引起了这么大风波,只是一个玩笑不知道会闹这么大,这么多公关大号、营销大号同时指责我,让我觉得这个玩笑真的开得特别过分。”此时,也许他的重点是那句“对不起大家”,但所有人的注意力却都会放在那句“婚礼的小片段”或“只是一个玩笑”,认为他是在刻意轻描淡写,显得毫无诚意。

第二条红线是试图撇清,说自己要负的责任并没有那么大。比如对于那个把伴娘抛下水的玩笑,包贝尔的说法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想要伤害她们、给她们难堪,更没有不尊重她们……可是这些内容传到网上后却被误读扩散,并被贴上恶俗陋习的标签,被攻击、被谩骂!”

此时,也许包贝尔的动机确实只是想诉诉苦,吐露一点自己的委屈,但听在旁人耳中,却会觉得他是在强调:“大家都搞错啦,其实我们没有欺负柳岩啊,事情之所以会搞成这样,都是因为大家的‘误读’与‘扩散’,都是因为大家给我贴了‘标签’,才会害我被骂啊。”像这种道歉,只会让人越听越生气——明明是你在道歉,敢情原来你觉得这事其实是怪我喽?

或许你会问,道歉嘛,不是诚心诚意就够了吗?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多心眼儿?请注意,道歉时,你所面对的本来是一群余怒未消且虎视眈眈的听众,所以只要在话语间稍不小心,踩到了上述两条红线,那么在别人的眼中,这就不是“道歉”,而是“辩解”,甚至是在指责大家不应该对你有那些负面的评价。这样一来,大家当然就会以最有敌意的方式解读,然后对你展开更加吹毛求疵的攻击。

〈小诀窍〉

蚂蚁搬大象

什么叫“蚂蚁搬大象”?就是在道歉的时候,你要尽可能地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甚至包揽到一个夸张的地步,这时候,那些原本带有敌意想要指责你的人,不但很难继续落井下石,甚至很有可能反过头来劝上你两句。为什么会这样呢?

你想象一下,有只小蚂蚁,想搬一头大象,搬不动,结果被人责怪。这时,如果蚂蚁说:“这搬不动大象不是我的错,要怪,都要怪那大象太重了,不能怪我,而且,你换了别的蚂蚁,恐怕它也搬不动,为什么骂我?”

虽然老实讲,蚂蚁说得没错,但它这种态度,往往只会让人眉头一皱,觉得蚂蚁在推卸责任。但如果这时候,蚂蚁的说法是:“对不起,搬不动这头大象全是我的错,全要怪我,都是我个人准备不足、努力不够,我会反省,我很愧疚。”

这时候大家一听会怎么反应?通常,大家反过来会安慰蚂蚁,说:“哎呀,你怎么能这么说呢,你也不看看这头大象多么大,怎么可能是你一只蚂蚁能搬得动的呢?你太过苛责自己啦!即使要怪也不能全怪你,那些当初逼你去搬大象的人也要检讨才行啊!”

懂了吗?道歉的时候,你所背负的责任就是那头大象,而你自己就是那只搬大象的蚂蚁。此时,你要给人一种印象,就是你这只小蚂蚁,在很努力地想要背负起搬动大象的责任;同时,你本人居然也发自内心地觉得搬不动大象都是自己的错。这样反而会使别人觉得,搬不动真的不是你的错。

“蚂蚁搬大象”这一妙招,以前很多皇帝就很擅长。他们在遇到天灾的时候,常会下一道诏书,表示所有的问题都是我皇帝一个人造成的,所有的罪与责任都在我身上,这就是所谓的“罪己诏”。这种“罪己诏”,其实就是典型的“蚂蚁搬大象”式的道歉。例如,汉安帝永初三年三月,史书上说“京师大饥”(就是大饥荒)、“民相食”(就是饿到要人吃人了),然后,皇帝下诏这样说:

“朕以幼冲,奉承洪业。”——意思是,我很小就当皇帝了。

“不能宣流风化,而感逆阴阳,至令百姓饥荒。”——意思是,我的罪就在于不能感动天地,实在抱歉,因此造成了饥荒。

此时,身为百姓,你还能怪皇上吗?结果往往就是“四方人心大悦,士卒皆感泣”——大家都感动到哭了。

所以,如果你是包贝尔,道歉的时候该怎么说呢?以下做个示范:

各位,这次婚礼上的风波,完完全全都要怪我。因为我是当主人的,现场的气氛都是我带动的。你们要知道,那些伴郎,像韩庚他们,其实平常都是很斯文、很尊重女性的好男人,却因为我这个主人,在自己的婚礼上,开心到得意忘形,冲昏了头,而他们为了不扫主人的兴致,才配合玩了一个太过夸张、太过侮辱人的游戏。

对此,我没有任何借口,因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身为新郎,在婚礼上都有绝对的责任去保护所有热情赶来祝贺的亲朋好友。但我失职了、犯错了,我很抱歉。希望大家以我为戒,好让类似的错误永远不再发生。

这种道歉,就叫“蚂蚁搬大象”。

〈使用注意〉

这招的适用范围,主要是日常生活中那些比较模糊的责任地带,而且是为了平息对方的怒火才使用的。如果是在明确追责,并且对方怎样都不会放过你的场景,比如车祸现场,当然不能主动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常用句型

● 这件事情完全是我的错,我是……我应该……

● 都怪我,都怪我,我有责任……但我没有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