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成为神,而是愿意成为人。
我收到很多反馈,觉得丛这个人很真实很接地气——无论反馈者是朋友、学员还是读者。我想了想我哪真实了,于是搜集了他们这么说的证据:
我在群里和大家讨论我不喜欢××人,因为他太爱装。他们说:啊,你学心理学的也有不喜欢的人啊。
我说是啊,因为我喜欢装,所以我讨厌比我还无底线装的人。他们说:啊,你学心理学的还能承认自己装啊。
我说我不仅喜欢装,我还庸俗得以赚很多钱为荣。他们说:啊,你学心理学的也这么在乎钱?
我写了个文暴露了我是如何攻击朋友的。他们说:啊,你是学心理学的,怎么能这么攻击别人呢?
我经常在课里讲我的抑郁史。他们说:啊,你也会自卑啊,你也会抑郁啊。
有人问我:你是个心理咨询师,你会发火吗?我说:我一般不会发火的……但是,我发起火来很不一般哦。
好像我是个心理咨询师,我就应该是个神似的。你们有的心理问题,我就不应该有吗?
心理学的目的不是让人成为神,而是让想成为神的人愿意成为人。
我觉得学了心理学后,我的人格没有什么太大改变,想愤怒的时候还是愤怒,想装的时候还是喜欢装,想抑郁的时候还是会抑郁。不同的是:
态度变了。我可以大大方方地放飞自我,不再自我攻击,不再跟自己对抗了。反之,我还挺喜欢这样的自己,所以我可以大胆表现。我发现生活更加轻松快乐,更加单纯了。能力变了,我具有了判断情境的能力,可以在合适的情境里去选择这样或者不这样。
这就是他们看到的真实吧。
你以为的不完美,正是你完美的体现。
存在即积极,问题即资源。
所有的存在都是有积极意义的,所有的问题都是一种资源。我们这些特质恰好构成了我们的独一无二。
比如说愤怒。我当然要对人发火,适度的愤怒是跟人连接的有效途径。我又跟一个朋友吵架了,她说:你以前说对不起的时候,我觉得很疏远,现在你骂我的时候,我反而觉得很开心。你说我是不是有病啊。
我跟她讨论:说“对不起”是一种客气,潜意识是想跟你划清界限,客气就是一种推开。而骂你,是我对你有期待,是一种想走近。你的潜意识里能感受到我骂你的时候想要跟你连接的需求。
发火是一种与人连接的方式。当我们没有能力直接表达“我需要你”的时候,就会用愤怒表达需要。如果你面对一个没有能力跟你发火的人,你会发现你没有办法走进他。
如果一个人跟我交往从来不发火,我会觉得他没有信任过我。
比如说伤害别人。发火过度了有时候的确会伤害到别人。可是那又怎样呢?伤害别人是不可以的吗?伤害别人就没有好处吗?当我相信我们的关系不会因为一点点伤害就破裂的时候,你会发现关系其实是更近了的。
我用个更高级的词表达伤害吧:敢爱敢恨。不敢恨、不敢伤害别人的人他真的敢爱吗?
一个人如果跟你说“你知道吗?我从来不敢伤害你”,你会有什么感觉呢?你会不舒服吗?如果有,那个不舒服就是:他把你当弱者了,他没有真诚、自由地跟你相处。
比如说抑郁。我喜欢自己的抑郁,抑郁是如此让人美丽。不,形容男人用“帅气”会好听点。抑郁让人对感受更加敏感,更能和自己在一起,更能安抚自己。如果我不抑郁了,我就很容易离开自己,去忙碌外在的事情,忽视了自己。此刻,抑郁就会说:来吧,看看你自己。
比如说装。我人生中一大快乐的源头就是装啊,装让我快乐,我为什么不去做呢?我跟快乐有仇吗?何况这是一个无公害的行为。当然也会有人因为我装而受伤,那是他想装却不允许自己庸俗。
比如说内向。我喜欢自己的内向啊。外向的人都在忙着交际、销售,内向的人都在忙着思考和写作。我如果是个交际达人,我能安安静静坐下来写作吗?比起这疯那闯的人,我更喜欢安静写作的自己。有的人内向不写作,他可以搞科研啊,可以搞艺术啊,总之可以发挥自己特质的地方太多了。但有的人内向却觉得内向本身没什么好的,那他一定是忙着想该怎么外向,没时间看到自己的资源。
比如说我生活自理能力差。我以前特别羡慕我一个同学会生活,一个大男生生活得那么有情调,让我羡慕了4年。直到大学毕业后又4年他来上我的课,说:我现在有点密集恐惧。我就呵呵哒,释然了。我知道他的密集恐惧,来自于压力大和强迫症。
一个非要把生活过得精致干净的人,要耗费多大心力啊。我还是把有限的精力放到无限的创作里吧,收拾家务交给我家保洁就好了。
比如说我哭鼻子。有人说,啊,男生也哭啊。我倒觉得:你不觉得没有能力哭的男人更可怕吗?一个压抑了自己委屈、脆弱的男人,要么会自闭抽离,要么会反向形成控制和强势。
当然不要跟我抬杠,这里有个度的问题。健康的人格是灵活的,他能通过判断现实情境来适度发挥自己这个特点,通过理性适度控制,而不是不顾情境地无限纵容或发泄。比如说不建议你在他人奄奄一息的时候还要愤怒,在自己就要绝望放弃的时候还要抑郁,在穷困潦倒的人面前装,在结婚喜宴上悲伤哭泣。这多少有点失去了现实检验能力的精神分裂征兆了。
我们所有的存在,都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伤害。你愿意关注哪面,你就会使用哪面。
愤怒既有伤害,又有连接。自责既有痛苦,又有动力。内向既有创造力,又让人失去了一定交际能力。好脾气看起来很好,整洁看起来舒服,却让人每天很累,你不觉得累是因为你不懂得用更多时间玩的人有多享受。
你看,我有这么多积极的特质,这么多好用的资源。
人本来就是完美的,为什么要去说他不完美,然后再大发慈悲“去接纳”呢?
为你的不完美庆祝吧。
你的痛苦,可能都是自己习得的批判。
我们受的教育让我们学会了很多“应该”:人应该上进,应该外向,应该开朗,应该脾气好,应该……
然后我们认同了这些模板,也开始了对自己的切割。我们努力把自己打造成符合社会好青年标准的人,做这些所谓的“对的好的”事情。
可是我们还是做不到全部。
然后一小部分人学了心理学、成功学、白富美学等,他们学会了更多应该:人应该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应该爱自己,应该……
于是心理学变成了一个新的社会好青年的模板。然后我们发现自己还是做不到,然后陷入了更深的自责和焦虑。
这些人到我的课上来,有的人我会直接建议他们:别学了,学而不思则罔。学却不思考为什么学和学了干什么,那就会出问题的。
只要我们还在评判,我们就在切割自己,杀死自己,成为一个模板化的人物。但我们的本能是活出自己,是活着啊,怎么能允许你随便杀死自己。所以我们就难以变得好起来。意识上通过教育而想改变,但潜意识活出自己的动力并不想改变。
评判的意思是:我们通过对外在标准的认同,定义了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
比如说低调谦卑、大度没脾气、自信快乐、外向开朗、坚强不哭是好的,装、小气、愤怒、自卑、抑郁、内向、爱哭是坏的。我们不停评判自己,也会去评判他人。我们不停地拿所谓的好的标准要求自己,也会要求他人。
不断被要求,只会让人感觉不爽。评判也是。
有时候想想,人其实挺自虐的,这么折磨自己。不过自虐也有好处,你从小就处在被要求改变改变改变的环境里,被阉割被虐待,长大了你也只能继续这种不停要求自己改变改变改变的感觉,通过自虐,找到一点存在感。这是这种自虐行为的积极意义。
我们通常会对某些行为特质,持四种态度:
①排斥它。讨厌它,跟它做对;想弄死它、改掉它。然后一直在战斗,战斗休止的时候就感觉自己自暴自弃了。我们会不停地在心里呐喊:我不要做一个懒惰差劲内向讨好的人!你改啊!改啊!!改!改!!改!!!
②接纳它。好吧,我依然不喜欢它,但是改不了了,我决定接受我就是这个鬼样子。虽然我不喜欢,但是我接纳它是属于我的一部分,我不急着跟它战斗了。“接纳”,多少有些认命的感觉。
③欣赏它。我不去排斥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哎,其实这个特质给我带来了哪些哪些好处,还让我得到了某些别人没有的东西,我开始有点喜欢和欣赏它了。比如因为愤怒的能力,让我变得更加真实了。
④庆祝它。幸好有它,我才成了独一无二的我,才成就了今天的我,才组成了完美的我。在心里默默为自己庆祝:啊!幸亏我是个装的人,让我找到了这么多快乐。幸亏我是个内向的人,才让我的人生变得更深邃。
在庆祝层面里,当你允许自己和利用自己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能知道度在哪里,是你在利用特质而不是特质在利用你,它是你良好的创造工具。
比如说愤怒,当你不再排斥自己居然会有情绪的时候,你畅快淋漓发完火,开始看见情境和他人,关系便开始升温。但是如果你一直排斥自己的愤怒,你跟他人的关系就会一直卡在那里一动不动。
为自己庆祝,不但不会让自己堕落或被纵容,反而能让自己更灵活。
当然,成为独一无二也是有不好的一面的:你会失去一定安全感和群体认同感。成为群体里那个独特的人意味着什么,你知道的。
不嫌弃现在的自己,就是成长。
喜欢去别人待烦了的地方,然后把它叫旅行。
喜欢去睡别人睡腻了的人,然后把它叫偷情。
喜欢变成别人讨厌的样子,然后把它叫成长。
为什么不去喜欢自己正生活的地方,正在睡的人,正拥有的特质呢?
你可以尝试去更多的地方看看,能走多远都是很好的,但不要觉得一定走多远才正常。不要讨厌自己生活的地方,于是那才有可能是一场美丽的旅行。你可以发展出更多的人格面向,但不是一定要实现哪些特质。不嫌弃现在的自己,于是这才是一场幸福的成长。
然后走遍了千山万水,发现月还是故乡明。虽然这个城市有诸多不好,但是你会选择定居在这里,说明综合来看,没有比它更好的。
变来变去,发现还是现在的自己好。那干嘛不庆祝?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庆祝吧,接纳简直弱爆了。
庆祝自己的不完美。
如果你非要说这是不完美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