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在其他国家怎样,在中国,鸡汤文绝对属于畅销商品。包括我在内,相信大部分国人或多或少都接受过鸡汤的洗礼——曾几何时,《读者》《知音》等杂志成为鸡汤文的大本营,而现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又成为它们的新阵地,不得不感叹其生命力之强、传播面之广。
其实大部分鸡汤文的出发点是好的——无非是想要给读者传递一些“正能量”。在我为数不多的几个低谷时期,确实也有过那么一两次在鸡汤文的营养下重拾信心。但问题在于:从众多案例来看,其实鸡汤文不仅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而且会让受众进入一种奇怪的状态——他们每天看起来都充满正能量,非常努力,但往往缺乏分析问题和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文章本质上类似于精神安慰剂,短时间内“效果出群”,过后则一切回归原样,偏偏喝汤的人还觉得自己已经状态良好。这种奇怪的状态我们姑且称为“鸡汤病”。
无法提供实质帮助不算大事,但还会让人生病就令人难以接受了。据我观察,由于鸡汤文在国内长盛不衰,以致目前上至“60后”“70后”,下至“90后”“00后”,患“鸡汤病”的人不在少数,且大部分鸡汤病患者身上都呈现出某种程度的矛盾:这些人一面看上去乐观、努力,另一面又往往“在家不是好丈夫,在企业也不是好员工”。除此之外,鸡汤文还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被鸡汤的“正能量”所“灼伤”的人往往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一些病状。因此我认为是时候写一篇文章好好说一说这件事情,让大家看清楚鸡汤文的本质了。
一、什么是鸡汤文?
纵览各类型鸡汤文,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鸡汤文的核心思想都可以被概括为以下两点:
1.我们只要足够坚持和努力,就能够成功。
2.所有的痛苦(不快乐)都属于心灵问题,也就是说,只要能够解决心灵的问题,人就能够获得快乐。
这两大核心思想可被喻为“鸡汤教”至高无上的教义,为了表达教义,鸡汤文往往会讲述一个或若干个富有感染力的小故事,故事中智慧长者、成功人士或者佛门宗师、深山行者常常会根据剧情需要不定期出镜。为了让鸡汤更好地被消化,鸡汤文在表达上必然是浅显易懂的(一般来说,小学生都可以无障碍阅读),但往往平凡中蕴藏深邃悠远的人生哲理。
为了让读者有更感性的认识,这里附上经典的鸡汤文一篇:
比尔·克利亚是美国犹他州的一个中学教师,有一次他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作业,要求他们就自己的梦想写一篇作文。
一个名叫蒙迪·罗伯特的孩子用了大半夜的时间,兴高采烈地写了七大张纸来描述自己的梦想。他的梦想是将来有一天能拥有一个牧马场,他描述得很详尽,甚至还画了一幅占地200英亩,有马厩、跑道和种植园的牧马场示意图,还有一幅房屋设计图。
第二天他兴冲冲地将这份作业交给了克利亚老师。然而作业批回的时候,老师在第一页的右上角打了个大大的“F”,并让蒙迪去办公室找他。
下课后蒙迪去找老师:“我为什么只得了F?”
克利亚打量了一下眼前的毛头小伙,认真地说:“蒙迪,我承认你这份作业做得很认真,但是你的想法离现实太远,太不切实际了。要知道你的父亲只是一个没有什么资本的驯马师,你们甚至连固定的家都没有,而建立一个牧马场,得要很多的钱,你能有那么多的钱吗?”克利亚老师最后还说,如果蒙迪愿意重做这份作业,确定一个现实一些的目标,他可以给他重新打分。
蒙迪拿回自己的作业,去问父亲。父亲摸摸儿子的头说:“孩子,你自己拿主意吧,不过,你得慎重一些,这个决定对你来说很重要!”
蒙迪一直保存着那份作业,那份作业上的“F”依然很大、很刺眼,可正是这份作业鼓励着蒙迪,在创业的征程里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超越,多年后蒙迪·罗伯特终于如愿以偿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当克利亚带着他的30名学生踏进那个占地200英亩的牧马场时,他流下了忏悔的泪水:“蒙迪,现在我才意识到,我做老师时,就像一个盗梦的小偷,我偷走了很多孩子的梦,但是你的坚韧和勇敢,使你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梦!”
有梦想才会有希望,有希望才会有拼搏的激情,守住自己的梦,并勇敢地走下去,你就会比别人更早到达成功的彼岸。
因为要阐述的观点不同,所以鸡汤文的行文和故事千变万化,但它们基本遵循和上文一样的模式。或许你很难用文字来对它进行严格的定义,但在任何时候遇到鸡汤文,你几乎可以马上认出它来。那个场景形象点儿说就是:一股浓浓的鸡汤味扑面而来。
二、鸡汤文的“毒”在哪里?
既然会让人生病,就说明鸡汤文实质上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美味”,不仅如此,鸡汤文还在美味之下隐藏着种种剧毒。上面已经阐述了鸡汤文的两条核心教义,而这两条教义就都是可以“杀人于无形之中”的致命剧毒。
1.我们只要足够坚持和努力,就能够成功
鸡汤文最大的罪行,就是锲而不舍地倡导这种看似正面,实则扭曲的价值观。
任何一个接受过逻辑训练的人都明白: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在很多时候是不能等同的,具体到“成功”这件事,我们一般认为“坚持”和“努力”属于取得成功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也就是说,成功往往需要坚持和努力,但坚持和努力不一定能给我们带来成功。
大部分鸡汤文都在用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和案例来向我们阐述这样一个观点:“我们只要足够坚持和努力,就能够成功。”这种说法其实极具迷惑性,因为这个观点似乎往往能从我们现实生活中找到案例来验证——稍微考察一下身边比较成功的人,哪个不是辛苦打拼过来的?但事实上我们所“亲眼看到”的也并不能代表全部事实:我们只看到那些通过坚持和努力获得成功的人,却看不到更多同样坚持和努力了最后却失败的人。相信后者中的大多数也没什么心情来和我们分享自己的故事。而为了更好地定义这种逻辑上的谬误,人们还发明了一个名词,叫“幸存者偏差”。
把坚持、努力和成功画上等号,本质上是试图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成功其实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至今也没有哪种方法论敢宣称自己必然能够让人成功,这对一些尚未成功且丧失希望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件可怕的事情。鸡汤文的出现对这部分人来说是福音:他们往往渴望成功,又不愿意直面追求成功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无比复杂的局面,但现在问题变得简单多了,他们只需要“努力坚持”就可以了。
这种思维最大的问题在于方向上出现了错误:有些复杂问题可以简化,但并非所有复杂问题都是可以简化的,成功恰好就是这么一件不可简化的复杂事件。任何一个人获得成功都不是简单的事情,这涉及TA的能力、背景、运气、所处的环境等诸多因素。鸡汤文的做法则是把这些影响因子中“坚持和努力”的占比无限放大,几乎忽略其他因素。所以我们会看到鸡汤病患者的一个典型症状就是把失败归咎于自己不够努力,而不愿意去分析自己是否在其他方面出了问题。
阅读到这里,或许你会认为自己没有这些毛病,但仔细回想你是否有过类似的观点:朋友A创业,工作非常努力,最后还是失败了。你在心里觉得可惜,认为TA都那么努力还失败了,真是运气不好啊。朋友B创业,不是很努力,最后失败了。你觉得他不够努力,最后失败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作出这样的判断就说明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患上了轻度的鸡汤病:因为一般性的“努力”我们是很容易看出来的,比方说天天加班、天天出去见客户等,诸如此类。但是影响成功的其他方面的努力,如认真思考项目方向、思索项目实施方法等却很容易被忽略。当我们觉得朋友A失败可惜,朋友B失败不可惜的时候,可能是潜意识里就把朋友A那种一般性的、易于得到外界认可的“努力”放到了比较重要的位置,而不自觉地忽略了朋友B可能在其他方面努力的可能性。
这种价值观,还会在更深层次上给人带来可怕的影响——人都有停留在心理舒适区的习惯,而“努力”正好给很多在思考上懒惰的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心理舒适区:我已经那么努力了,最后失败是因为运气不好,这不是我本人的问题。
我们指责一个人时往往会指责他们“不够努力”,但是请大家仔细思考一下,很多时候“努力”不也是我们用以逃避现实的一个借口吗?只不过这个借口是如此的冠冕堂皇,堂皇到让人无可指摘。事实上,理智、成熟的做法是在“努力”的层面检视自己的同时,不忽略思考自己在其他方面做得是否到位。“小米”是国内近年做得很成功的一家企业,他们的一条企业价值观是“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对此我个人是十分认同的。
鸡汤文的流行,反映出我们的教育中缺失了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学会接受失败。
鸡汤文的“我们只要足够坚持和努力,就能够成功”背后其实还有一层隐藏含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成功的。也就是说,失败是可以避免的,一个人失败只是因为TA“不够坚持和努力”。在这样的逻辑框架下,失败显然是不可接受的,因为它暗示了人在主观方面的“不努力”。但实际上在现实世界中,成功属于偶然现象,失败才是常态。
一个人心智成熟的重要标志是:不缺乏追求成功的欲望和动力,并且能够以健康的心态去看待和接受失败。拒绝接受失败,其实就是拒绝接受真实的世界,拒绝接受自己。从这个角度来看,鸡汤病患者们其实都是心智不成熟的“小孩”。
2.所有的痛苦(不快乐)都属于心灵问题,也就是说,只要能够解决心灵的问题,人就能够获得快乐。
如果说鸡汤文的第一条教义是无限放大了“坚持和努力”的作用,属于过度积极,那么第二条教义则是无限放大了“心灵”的作用,属于过度消极。
如果你失恋了心情不好,鸡汤文会说那是因为你“没有放下”,“放下”了,心情自然就好了;如果你很穷,看到别人很有钱,觉得自己不快乐,鸡汤文会说那是因为你心灵欲望太强了,获得真正的快乐需要你控制自己的欲望,控制住欲望你就快乐了;如果你创业失败了,很郁闷,鸡汤文会说那还是因为你没有“放下”。正所谓,“只有‘放下’才能更好地出发”。
是的,你没看错!一旦涉及“心灵问题”,鸡汤文又不说“只要坚持和努力就能成功”,转而开始说“放下”了。这种论调其实是一种宿命论的变体:世界上的事情都是注定的,人们所能做的就是无条件地接受所发生的一切。只不过鸡汤文强化了“接受”,弱化了“宿命”。
就我个人而言,尽管我对这个世界抱有足够的敬畏,但还是难以认同用“接受”的方式去解决一切情绪问题。
在我看来,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很开心,失恋了很伤心,亲人离世了很痛苦,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我的这些情绪是我与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关联在心灵的投射,是我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自然反应。如果对一切事情都可以无条件、无情绪地去接受,那人和一块石头又有什么区别?
鸡汤文这种让人放弃情绪的“反人类”的教义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是因为我们大部分人都难以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而鸡汤文则提出用“接受”这把万能钥匙来解决一切情绪上的问题,这对不少人来说确实可以提供短时间的帮助。此外,这种解决办法似乎充满“禅”的意境,能够“接受”代表了一个人的境界的提升。但如果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其实仍然是消极的做法,因为它让人在面对负面情绪时选择避让而不是直接面对。
这个世界是非常残酷的,“避让”可以换取一时的轻松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不去面对问题但不代表问题不会对我们步步紧逼。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人:不管是失恋还是事业失意,他们都能够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很快地“放下”。但他们很少去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失恋、为什么会失意,很少检视自己是否做错了什么,每每只是一开始沉迷于自怜的情绪,继而得意于自己能够“放下”。当他们开始自己的新恋情或者新事业的时候,也并不会借鉴此前失败的教训而让自己做得更好,结果可想而知。
相较于选择这种鸵鸟式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更愿意选择直接面对和调整。人之所以会有情绪,从生理上来说是因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的激素的影响,也就是说,情绪是一种“客观”的存在。面对各种情绪,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抑制它们,而是坦然面对。如果悲伤,就大声地哭;如果快乐,就大声地笑。去仔细体会自己在不同情境下最真实的情绪,反而让我们更加能够感觉到自己真实地存在于这个世界。当然,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当下的情绪对未来的生活造成不利影响,避免对身边的朋友造成伤害。我们应该训练自己“控制情绪”和“隔离情绪”的能力,毕竟每个人都生活在“当下”,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都不如“当下”重要。总而言之:接受情绪让我们成为真实的自己,而控制情绪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三、为何要坚决治疗“鸡汤病”?
鸡汤文最厉害之处在于把两种看似矛盾的教义统一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种看似“自洽”的逻辑体系。换句话说就是:鸡汤文看似可以解决任何问题,也能够让人感觉自己可以解决任何问题,但实质上任何问题都解决不了。
看似可以解决任何问题,是因为鸡汤文的逻辑体系乍一看是非常“严密”和“自洽”的,且鸡汤文里往往还掺杂了励志、成功学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元素,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
能够让人感觉自己可以解决任何问题,是因为鸡汤文把两个矛盾的理念融合在了一起,这样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你总能找到一条能够说通的道理。当你失败了,想要坚持,鸡汤文会告诉你“坚持和努力必定成功”;当你失败了,不想坚持了,鸡汤文又会告诉你“放下才是获得幸福的根源”。几乎任何人面临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在鸡汤文里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但事实是这样的:鸡汤文并不会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它只不过是作为一种载体,投射出我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这种载体存在的意义在于为我们的行动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让我们觉得心安理得。
可想而知,这种理论体系对我们解决实质问题是毫无帮助的。更可恶的是,鸡汤文常常还会把人往错误的方向引导。我身边有太多的例子,有不少朋友在应该坚持的时候选择了“放下”,也有不少朋友在应该“放下”的时候却选择了坚持。之所以在每一个时间节点都做了错误的选择,一是因为他们已经在长期的逃避中丧失了分析事情的能力,二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从鸡汤文里为自己的退缩找到堂皇的理由。
鸡汤文传递的所谓“正能量”,无非就是给弱者一块遮羞布而已。
除此之外,鸡汤文还会为了达到目的而在“传教布道”的过程中采用很多不那么光彩的手段,比如为了说明某个道理,不惜编造故事,扭曲事实,牵强附会,以偏概全,等等。可以说,每一碗美味的鸡汤背后,都有着一些不那么美好的制作过程。
现在回过头去看本节开篇附上的经典鸡汤文,相信你的感受已经完全不同了。那就是一个典型的编造型故事(整个故事都难以得到求证),且作者试图用单一案例引出普适真理。在故事里一切都是完美的,但是或许在另外一个平行世界,孩子并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那么按照鸡汤文的逻辑,他又该如何面对自己的老师和父亲呢?(当然,在鸡汤文里这样的事情永远不会发生。)
真诚劝告所有朋友,请放下手中的鸡汤文,停止服用“精神毒药”。真实的世界固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完美,但正是这些不完美让这个世界变得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