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微表情:如何识别他人脸面真假? » 微表情:如何识别他人脸面真假?全文在线阅读

《微表情:如何识别他人脸面真假?》我们分手吧——人是情绪为主的动物

关灯直达底部

人类的确是高级动物。

因为除了会创造和使用工具这种高级行为之外,人类拥有的记忆、认知、逻辑推导和判断这样的高级脑功能,更是其他地球生物所望尘莫及的。就连人类进化得到的本能和情绪,也比其他动物复杂很多。

人只要清醒着,就会持续接受和处理各种信息。在本书中,我们将人体神经系统接收到的信息统称为“刺激”,但并不是所有的刺激都值得做出一个身体的外在动作反应。比如,两个人面对面坐好,男孩在对话过程中不经意地眨了下眼睛。尽管这个动作的确通过女孩的眼睛给神经系统传达了一个视觉刺激,但是它在女孩眼中,没有什么特殊意义,所以没有进行处理就直接抛到了脑后,更不会下命令执行任何动作反应。

对于那些能够引发应激反应的刺激,我们就称为“有效刺激”。有效刺激发生之后,除了本能的反应之外(比如手碰到了装满开水的玻璃杯会马上躲开),还有可能引起不同层次的情绪反应。

一个小情境:

女:我们分手吧。

男:你说什么?(惊讶情绪。没有想到会直截了当地提出)

女:昨天我接到了XX(注:前男友的名字)的电话,他说他忘不了我。

男:他怎么现在还给你打电话啊?(厌恶情绪。对女方的前男友感到排斥。)

女:我觉得,他说得对,他比你更了解我。

男:什么!!(愤怒情绪。产生攻击欲望,要是那个男人在面前,恐怕就会冲上去了。)

女:和你在一起虽然很快乐,但痛苦也同样多,我们吵了这么多次,你还是不能完全明白我是怎么一个人。虽然他不浪漫,但我感觉和他在一起更踏实,心里放不开他。我想了很久,为了我们两个人都好,咱们还是做朋友吧。

男:我可以改,我什么都能为你改。我不能没有你。(恐惧情绪。知道挽回的希望不大了。)

女:你值得有更好的女孩,而且你身边也有很多好女孩。现在的不舍得,只是不习惯而已。我知道很残忍,但我真的不希望我们之间再重复以前的争吵了。手机还给你,还有家里的钥匙。再见了。我会一直祝福你的。

男:……(悲伤,知道已经不可挽回了。)

这只是生活中诸多常见的场景之一,如果是无动于衷,只能说明心中已不在意,只要还在意,就一定会产生情绪反应。

人究竟是理智的高级生物,还是情绪的奴隶?这两种说法都太极端了,加个前提比较准确:不急的时候,人是理智的主人;急了的时候,人是情绪的奴隶。这里面的“急”,就是遇到了有效刺激。

当我们遇到有效刺激的时候,首先会惊讶。没想到的,或者不确定的突然刺激,都会引发关注。如果是事先确定肯定会发生的事情,该操心的早已操完,平静等待就是。

惊讶的同时,就可以快速做出判断——刺激源是利是弊。如果是好事,后面比较简单,大好事开怀大笑,小一些的好事默默欣喜;如果是坏事,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等级评估。

不喜欢、不认同、不能接受的,比如臭味或者不好听的话,但没有攻击性和威胁性,这样的刺激源会引发厌恶情绪。厌恶的直接想法是确认刺激源不会伤害到自己,排斥就够了,所以只是想离远一些或者置之不理。看不起,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厌恶,不认同而且评价很低。

如果负面刺激源升级,能够对当事人产生威胁,无论是对生命安全,还是对观点、名誉的威胁,甚至只是一些不应景的忤逆和阻碍,都会引发愤怒的情绪。愤怒的特征是产生攻击欲望,希望通过特定行为来消除具有威胁的刺激源。

但是,如果刺激源的负面压力太大,超过了当事人能够承担的极限,比如打不过、骂不赢、颓势不可挽回等情境,当事人就会没有信心实施攻击行为(包括抵抗行为),也没有信心消除威胁,所能做的不是逃跑,就是认命。不过,这个时候,危害的结果还没有发生,所以此时的情绪是恐惧。

一旦结果发生,成为既定事实且没有挽回的希望了,那么恐惧不再持续,取而代之的则是悲伤。负面刺激源一旦造成结果,无一例外是利益的损失,悲伤正是来自于损失。之前一直关心和努力的,就是不想让恶性结果发生,所以发生之后,当事人整个身体也就松垮了、没劲儿了,这是悲伤的最典型外在表现。

图1

综上,在遇到有效刺激之后的第一反应是惊讶,随后,人会产生两个方向的情绪:积极方向的情绪是不同程度的愉悦;消极方向的情绪,则根据刺激源的力度不同,从轻到重依次为厌恶、愤怒、恐惧和悲伤。这6种基本情绪,涵盖了人类处理外界信息时可能引发的所有情绪类反应,类似轻蔑、生气、害怕、尴尬、不悦、愧疚等常见的情绪,都可以归结为这6种基本情绪的不同程度衍生。如图1所示。

同样,美国的微表情前辈学者Paul Ekman教授也认为,人类拥有6种跨种族、跨文明、跨地域的通用情绪和表情:惊讶、厌恶、愤怒、恐惧、悲伤和愉悦。为了证明这个至关重要的结论,老先生曾亲赴新几内亚的原始部落,研究那些从未与外界有过深入交流的种族人群的表情。单这一项伟大的研究,就值得后辈敬仰。

情绪用于处理不同的刺激,表情则是人类的另一种交流方式,比语言更真实、更准确。更重要的是,这6种情绪和它们所驱动产生的表情之间,有着天然的关联。如果能够通过对表情进行的拆解,分析出面孔背后的情绪,就可以一定程度上了解他人内心的真实想法 (详见第2章至第3章)。

所以,在这本书中,我们将按照这6种情绪的变化路线来组织对微表情的研究和论述,除了惊讶、厌恶、愤怒、恐惧、悲伤和愉悦6种基本情绪之外,还融入了尽可能多的衍生情绪,努力找到这些情绪微小表情的核心本质,帮助各位提高捕捉微表情的能力和效率。其中,惊讶是比较单纯的情绪,随后才会产生各种判断。如果判断为负面刺激,则会依照刺激的程度,依次产生:厌恶类情绪(包括厌恶、轻蔑、不屑等不同程度的衍生)、愤怒类情绪(包括愤怒、威胁、生气和不悦等不同程度的衍生)、恐惧类情绪(包括恐惧、害怕、不安、担忧等不同程度的衍生)以及悲伤类情绪(包括悲伤、愧疚、无奈等不同程度的衍生)。如果判断为正面刺激,则会产生愉悦情绪,进而引发笑容。

每一种情绪,都有其独特的表情,无论多么复杂,都有着必要形态特征和典型形态特征,这些微小而精妙的形态特征,就是传说中的微表情。 不论是纯粹的“微表情”,还是复杂的复合表情,想要掌握真实的表情含义,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捕捉脸上的所有细微变化,区分其中的真伪,最后确认它们所代表的内心想法。

接下来,请你先测试一下自己对于表情识别的能力,已经达到了什么水准?